2018/12/23

【新北市】無論如何,無論如河



自從有河book歇業換成無論如河書店,都還沒有來訪,今天踏入覺得河岸距離我們又更遠了,又有了填土的工程。

原本河邊的沙洲已經全部消失,除了觀音山沒有變,兩岸的景況已經大不相同了。

書架上的書有些雷同,也有些更新,需要脫下鞋子的空間更讓人放低了身體。

以前覺得每一所大學旁都要有書店,今天我覺得每一個觀光區都應該還是要有書店,讓觀光客可以了解當地文化,不過,看來進步的空間還是很大啊!

獨立書店的風格,還是取決於主人的風格,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新北】丹下健三設計的聖心女中



看到照片左下那道光,真的就值回票價了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的活動。

丹下受到柯比意的影響,或許王大閎也受到柯比意的薰陶,有些空間有些神似。代謝論派的努力,也都可以在聖心女中的建築看到這樣的元素。

不過,丹下在聖心女中的細節,實在令人驚嘆,人在空間內,換一個角度就會有不同的感受,作為修道院與教堂,那一道光的處理,只能說十二萬分的創意與趣味感。

很羨慕在這邊讀書的中學生,不知道在充滿了美學的薰陶下,對於日常生活是否受用呢?


設計這棟具有中華文化意涵的建築師,同時也是將建功神社改造的同一建築師

【桃園】《敗者的搖滾瞬間》



第一次到桃園演藝廳,周邊都是豪宅,看《敗者的搖滾瞬間》

看著朱立倫題字的小劇場空間,然後是這樣的劇碼,沉澱了一整天,感覺這齣戲的內容後座力很強,我們可能都沒有能力去改變這樣的現狀,也或者,我們甚麼都不需要改變。

那是無奈的感覺嗎?

很奇特的,這樣的小劇場的客群都是學生、年輕人,剛好是劇中描述的失敗者,但是多數的失敗者多半不覺得自己是失敗者,有一個名詞很好使用,就是"中產階級"。

用社會學來拯救世界,最冷眼旁觀的是人類學家,只會分類的生物學家與地質學家說這不關我的事情,而想要扮演上帝的醫學家更是一事無成,看來也只有文學家可以讓大家了解這些事情。

2018/12/21

《茶與美》



柳宗悅的作品真的不容易翻譯,到日本去參訪博物館,感覺有個風潮,從明治維新後全盤抄襲歐洲藝術的美術館,1900年在歐洲有一些新藝術與工藝運動,1930年代,柳宗悅強力的提倡「用之美」,發起民藝運動。在戰爭結束後,博物館紛紛設立了民藝部門或是民藝館,我想這點台灣多少也受到一點影響。

這回同學翻譯了柳宗悅的作品,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並且跟李文茹老師合作,只能說是一本經典的翻譯。

【台北】永康街:屋頂、浮雕、GUCCI、資源回收阿伯


永康街資源回收阿伯的街頭一瞬


漏斗概念的屋頂,水塔、停機坪,還是衛星接收器?太空突擊隊就要出發囉?


GUCCI DIY,長者的拐杖倒了


舊公寓經常有這樣的作品,不知道都是那些人的作品呢?很想多多收集這類的公寓作品,大家有看到的可以通知我嗎?

【台北】國中同學會



前幾天覺得我的記憶力比蝸牛還差,國中同學會現場發現我應該是大蝸牛,我是同學中記得的事情還算多的,越會念書的同學記憶力越差。

今天才知道老師當年生了一場大病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班上考上建中的人數創新高,次年,所有老師的兒女都丟到他那班,他壓力大到生了大病,後來就轉調到高職去教書,結束他在明星國中教書的日子。— 和劉仲平、林原立、張光林、 Kung-Hao Liang和李啟彰。


20190102 仁愛路、延吉街口的咖啡館二樓再聚

2018/12/20

【台北】gingin coffee



這幾年咖啡館裝潢流行的工業風格,如今風水流轉,來到了色彩飽和的歐風,不知道怎麼稱呼這樣的風格?聖羅蘭藍,好像到了馬拉喀什

一進門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年齡層有點長的上班族,打開菜單一看,價格很便宜,窗明几淨,重點是外場服務人員服務很貼心,然後我看了內場的工作人員,還真是多,而且分工很細膩。

或許是中午過去,客人停留的時間並不長,不同時段應該會有不同的結果,不同地點應該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如今的咖啡館已經朝向全天候的服務了,座位舒適無可挑剔。

世界一直流轉,下一波咖啡館流行甚麼呢?

【台北】雅痞書店咖啡館



搬家後第一次造訪,我好像很慢半拍。

要坐電梯上三樓,看到大紅色的入口,還要再跨入這一道門,其實需要相當的勇氣吧?也佩服老闆的勇氣。一進門後又是風格大不相同的裝潢,有點歐式廢墟感的泥作與線板,從下午陽光照射進來,到了晚上打開燈泡,又是大不同的情趣。

幾乎每日晚上都有講座活動,無論是旅行、藝術或音樂表演,凸顯了文化沙龍的定位。即使沒有參加活動,窗邊一排兩人座,其實非常適合一個人來此工作。

我喜歡中間的大時鐘,若真的會移動,那真的就太棒了,彷彿身處奧賽美術館的閣樓,一個秘密基地。

2018/12/18

《有趣的地層學》



看完這本,就可以很容易的跟小朋友導覽了。每次都怕自己講的太複雜,連我自己都聽不懂。透過圖片就很容易抓住重點,更難得的是,這些案例都是古生物學家一輩子的研究,把傳統的研究方法都說明了。

2018/12/17

《臺灣建築史之研究:他者與臺灣》



這本書的第二章,強烈的質疑有關台北城興建的過程中,原本是朝北,然後更改設計往右轉13度朝向七星山的說法。

黃蘭翔老師用了很多清代興建的城市來考據,並且使用洪致文老師的大稻埕老街道與淡水河座向的延伸,來判斷城內開發的道路與大稻埕道路平行,以伊能嘉矩的調查,是官民合作的結果,所謂的"民",指的是大稻埕與艋舺居民來此開發。

種種的研究顯示原本台北城就是朝向七星山的座向,而不是修改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