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讀書會,總是很熱烈的討論,並且很用力的吃,邊吃邊討論對胃腸都不是很好,於是,今天的讀書會行程,是完全分開的。
14:00-16:00 坐在紀州庵的緣側,自己看自己帶來的書
16:00-18:00 走文學故居之路到梁實秋故居,經過一些店可以採買,最後到青田七六用餐
18:00-20:00 大家都很用心吃飯,希望可以體會到了走看閱讀的內容,在今天走過的這些地方。
希望,大家真正有吸收進去,每個人閱讀收穫不同,體會也會不同,好像不用刻意的拿出來討論,這是我覺得文學美妙的地方,有吸收就好了。
謝謝讀書會成員的配合,終於有一場,我覺得是一場安靜的讀書會了。
PS. 很感謝大家,都有帶我的書來閱讀啊!
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5/05/31
【淡水】紅樓
前一陣子去淡水紅樓,問了目前紅樓的主人他們家購買紅樓的始末,九十歲的阿嬤耳聰目明,目前還在福佑宮旁的德裕魚酥坐檯。
洪許俸阿嬤從三芝嫁到淡水來,夫家從事豆腐店生意,公婆本來希望他們夫婦可以在家做豆腐,但阿嬤覺得做豆腐的工作時間太長,實在太辛苦,於是自己出來做魚貨小買賣,後來改賣魚丸。
剛做魚丸店的時候,租了一小間店面的一小部分,請到一個廈門籍的師傅,非常會做魚丸,小魚丸店一夕爆紅,每天店面前都排長龍。當時以為租一小部分做生意不划算,沒想到可以把一間店面都租下來。
到了 1963年,阿嬤聽說荒廢的紅樓要賣,立馬去打聽,並且買了下來,花了很多時間整理,阿嬤的頭家(老公)洪炳堅整理房子的時候,用了黃色沙漿,也因此有段時間,紅樓有段時間被稱為黃樓。
當時一樓出租給淡江大學生,隔了很多小房間,裏頭還有桌球桌,二樓是阿嬤一家人居住,是木頭地板,走路時還會發出不小的聲響,根據目前主人洪偉賓表示,小時候家裡就沒有關過門,學生自由進出,還經常看到畫家就直接進入他們家二樓三樓,因為前面就是淡水河景,可遠眺八里觀音山,就直接在此作畫。
洪偉賓印象中屋旁有一座淡水螺,也就是防空警報塔,小時候經常爬上爬下遊戲,魚丸店的師傅工作一天回來,還可以聞到魚丸的味道,由於阿嬤在工作上比較強勢,也經常看到阿公在花園整理,很多人來找老闆,經常把他當成園丁或佣人。
洪偉賓的記憶中,從小到大他家就是大家可自由來去的地方,台灣經濟起飛、股市蓬勃發展的年代,洪家人搬出,紅樓又荒廢了。這段時間曾經有建商來洽談改建十二樓的大廈,但被阿嬤堅持下婉拒,這幾年一直有建商來談,阿嬤認為這裡的風水好,是他們家的起家厝,而前手屋主洪以南家族產出了多位博士,堅持要留住這棟紅樓。
1998年,洪家人整理老屋,將黃色的沙漿敲下,露出本來紅磚與石頭,展露出原來的唭哩岸石,紅磚牆面還有彈孔的痕跡,木頭地板改以目前較常使用的輕型鋼,三樓也架設了地板,整修了三樓的屋頂。目前一二樓是洪偉賓與姐姐經營的餐廳,三樓是哥哥經營的咖啡館。
假日在廣場持續舉辦著市集活動,餐廳強調淡水八景、在地食材,非常有特色,三樓的景觀咖啡館可欣賞淡水河景,1899年起矗立在此的紅樓,看盡多少商賈起落、文人吟詩、畫家來去,除了遊客外,紅樓也是淡水求學的學子難忘的回憶。
PS. 第三手屋主洪家與第二手屋主的洪以南並不是同一家族,只是剛好都姓洪。
洪許俸阿嬤從三芝嫁到淡水來,夫家從事豆腐店生意,公婆本來希望他們夫婦可以在家做豆腐,但阿嬤覺得做豆腐的工作時間太長,實在太辛苦,於是自己出來做魚貨小買賣,後來改賣魚丸。
剛做魚丸店的時候,租了一小間店面的一小部分,請到一個廈門籍的師傅,非常會做魚丸,小魚丸店一夕爆紅,每天店面前都排長龍。當時以為租一小部分做生意不划算,沒想到可以把一間店面都租下來。
到了 1963年,阿嬤聽說荒廢的紅樓要賣,立馬去打聽,並且買了下來,花了很多時間整理,阿嬤的頭家(老公)洪炳堅整理房子的時候,用了黃色沙漿,也因此有段時間,紅樓有段時間被稱為黃樓。
當時一樓出租給淡江大學生,隔了很多小房間,裏頭還有桌球桌,二樓是阿嬤一家人居住,是木頭地板,走路時還會發出不小的聲響,根據目前主人洪偉賓表示,小時候家裡就沒有關過門,學生自由進出,還經常看到畫家就直接進入他們家二樓三樓,因為前面就是淡水河景,可遠眺八里觀音山,就直接在此作畫。
洪偉賓印象中屋旁有一座淡水螺,也就是防空警報塔,小時候經常爬上爬下遊戲,魚丸店的師傅工作一天回來,還可以聞到魚丸的味道,由於阿嬤在工作上比較強勢,也經常看到阿公在花園整理,很多人來找老闆,經常把他當成園丁或佣人。
洪偉賓的記憶中,從小到大他家就是大家可自由來去的地方,台灣經濟起飛、股市蓬勃發展的年代,洪家人搬出,紅樓又荒廢了。這段時間曾經有建商來洽談改建十二樓的大廈,但被阿嬤堅持下婉拒,這幾年一直有建商來談,阿嬤認為這裡的風水好,是他們家的起家厝,而前手屋主洪以南家族產出了多位博士,堅持要留住這棟紅樓。
1998年,洪家人整理老屋,將黃色的沙漿敲下,露出本來紅磚與石頭,展露出原來的唭哩岸石,紅磚牆面還有彈孔的痕跡,木頭地板改以目前較常使用的輕型鋼,三樓也架設了地板,整修了三樓的屋頂。目前一二樓是洪偉賓與姐姐經營的餐廳,三樓是哥哥經營的咖啡館。
假日在廣場持續舉辦著市集活動,餐廳強調淡水八景、在地食材,非常有特色,三樓的景觀咖啡館可欣賞淡水河景,1899年起矗立在此的紅樓,看盡多少商賈起落、文人吟詩、畫家來去,除了遊客外,紅樓也是淡水求學的學子難忘的回憶。
PS. 第三手屋主洪家與第二手屋主的洪以南並不是同一家族,只是剛好都姓洪。
2015/05/30
【台北】天母書廬【桃園】南崁1567,很感謝書店的老闆們,一直願意找我去講座!
*天母書廬
每次在書店看到小朋友願意坐在書櫃旁窩著看書,就很感恩有這樣的環境,現在的年輕人或許划手機的時間比閱讀書本的時間要短(註:電子書算書本),一家書店,到底要賦予甚麼樣的任務,沒人說的精準。
到書廬分享《台北捷運散步手帖》,本來老闆要求要講《台北閱讀空間》,但是我只提到了一點點,然後就帶到整個台北市主題散步,大概有30條的路線,無論用主題,用地點去串,每天路線其實都不無聊,都可以看得到歷史的足跡。
來了一位書店的常客,羅嵐先生,他說他很喜歡在咖啡館讀我的書,我們用彰藝坊的布袋戲偶來問羅嵐先生,到底你會買怎樣的布袋戲偶,他說他都不喜歡,若真的要選一個,會買一副畫回家,也難怪彰藝坊有把布袋戲偶服,裱在畫框裡面了。
一些歷史老師來聽,我都覺得好像是在這群老師前面揮大刀,心理擔心的很,都不知道有沒有講錯。除了常客,還有金妮老師夫婦,也認識了一些新朋友,也有基隆來的公務人員,還好我今天沒有罵太多公務人員。
*南崁1567
講的是青田七六的經營分享,小書店這一系列的課程,主要鎖定的目標是在附近要開店的,雖然不一定是以營利為目標,但或許能夠知道怎樣導覽,講歷史,實踐我心中認知的"文創",這樣就夠了。
人生是一場無止境的學習,主講講座,學到最多還是我,感恩!!!
每次在書店看到小朋友願意坐在書櫃旁窩著看書,就很感恩有這樣的環境,現在的年輕人或許划手機的時間比閱讀書本的時間要短(註:電子書算書本),一家書店,到底要賦予甚麼樣的任務,沒人說的精準。
到書廬分享《台北捷運散步手帖》,本來老闆要求要講《台北閱讀空間》,但是我只提到了一點點,然後就帶到整個台北市主題散步,大概有30條的路線,無論用主題,用地點去串,每天路線其實都不無聊,都可以看得到歷史的足跡。
來了一位書店的常客,羅嵐先生,他說他很喜歡在咖啡館讀我的書,我們用彰藝坊的布袋戲偶來問羅嵐先生,到底你會買怎樣的布袋戲偶,他說他都不喜歡,若真的要選一個,會買一副畫回家,也難怪彰藝坊有把布袋戲偶服,裱在畫框裡面了。
一些歷史老師來聽,我都覺得好像是在這群老師前面揮大刀,心理擔心的很,都不知道有沒有講錯。除了常客,還有金妮老師夫婦,也認識了一些新朋友,也有基隆來的公務人員,還好我今天沒有罵太多公務人員。
*南崁1567
講的是青田七六的經營分享,小書店這一系列的課程,主要鎖定的目標是在附近要開店的,雖然不一定是以營利為目標,但或許能夠知道怎樣導覽,講歷史,實踐我心中認知的"文創",這樣就夠了。
人生是一場無止境的學習,主講講座,學到最多還是我,感恩!!!
2015/05/29
《南風如歌》、《到美麗島》
《南風如歌》
作者1935年在台灣出生,她述說著童年美好的記憶,在田野間玩耍,跟玩伴互啃甘蔗,與蟋蟀對話等。也描述了1945年前後的台北生活,用票卷到菊元百貨換取食物,比起其他的灣生,該作者的生活條件相對其他灣生優渥,但也歷經了一無所有的困頓。年老後這幾年也多次來台灣,人生經歷來來去去,在她眼中又是另一種了無牽掛的體會。
《到美麗島》
從沖繩回台北來找外祖父、祖母的足跡,意外的在台北的南風原醫院還在,作者進入屋中看著儲藏室,想像著少女時期的外祖母在屋中的日子,外祖母曾說與後母相處並不融洽,有時自己躲在儲藏室引起父親的注意,躲久了會在裏頭睡著,原來外祖母的少女時代是苦澀的。而沖繩在台灣、日本的中間,沖繩人歷史地位的尷尬我們也難以理解。
這兩本書都是從小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稱為灣生,1945年之後引揚回日本,然後再回來台灣找尋自己長輩或者自己的家鄉的真實故事。
作者1935年在台灣出生,她述說著童年美好的記憶,在田野間玩耍,跟玩伴互啃甘蔗,與蟋蟀對話等。也描述了1945年前後的台北生活,用票卷到菊元百貨換取食物,比起其他的灣生,該作者的生活條件相對其他灣生優渥,但也歷經了一無所有的困頓。年老後這幾年也多次來台灣,人生經歷來來去去,在她眼中又是另一種了無牽掛的體會。
《到美麗島》
從沖繩回台北來找外祖父、祖母的足跡,意外的在台北的南風原醫院還在,作者進入屋中看著儲藏室,想像著少女時期的外祖母在屋中的日子,外祖母曾說與後母相處並不融洽,有時自己躲在儲藏室引起父親的注意,躲久了會在裏頭睡著,原來外祖母的少女時代是苦澀的。而沖繩在台灣、日本的中間,沖繩人歷史地位的尷尬我們也難以理解。
這兩本書都是從小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稱為灣生,1945年之後引揚回日本,然後再回來台灣找尋自己長輩或者自己的家鄉的真實故事。
【台北】萬芳醫院對面的舊香居
2015/05/25
【台北】地球科學老師們的訪談記錄
謝越寧,地質系的老師,也是馬廷英的學生,拍完這位老師的紀錄,帶他在青田街走了一圈,提了一些曾經居住在此的台大教授,沒想到他在美國認識不少這些教授的女兒、兒子。
七十五歲,仍然健步如飛,體力記憶力都很清楚,真不容易。每場地質系相關老師的喪禮都有來參加,最近一些年輕的老師過世,有些只長我幾歲,真是不勝唏噓。
轉眼,我們做這些地質系師長的錄影紀錄也好幾年,感謝這些老師願意來此紀錄,從求學讀書的過程,業界學界的發展,到現代教育的轉變,無所不談,我們認為時間是最好的療癒者,但時間也很殘酷的讓世界轉動與轉變。
https://www.youtube.com/user/NTUGeoMovies/videos
我要很感謝劉平妹教授,那時候大四的時候把我地史學當掉了,後來去暑修才順利畢業,暑假還讓老師來學校辦公室單獨教我。
今日又重新看了這段紀錄,讓我深深覺得教學的內容是其次,最重要是研究的態度,老師碩士論文雖然拿到了,可是有關確定的年代沒有答案,於是在繼續念博士,念完博士覺得應該結束了,可是沒想到去日本看到地質學者的態度,又繼續在地質系教學工作,這樣的機緣,也讓我遇到這位好老師。
七十五歲,仍然健步如飛,體力記憶力都很清楚,真不容易。每場地質系相關老師的喪禮都有來參加,最近一些年輕的老師過世,有些只長我幾歲,真是不勝唏噓。
轉眼,我們做這些地質系師長的錄影紀錄也好幾年,感謝這些老師願意來此紀錄,從求學讀書的過程,業界學界的發展,到現代教育的轉變,無所不談,我們認為時間是最好的療癒者,但時間也很殘酷的讓世界轉動與轉變。
https://www.youtube.com/user/NTUGeoMovies/videos
我要很感謝劉平妹教授,那時候大四的時候把我地史學當掉了,後來去暑修才順利畢業,暑假還讓老師來學校辦公室單獨教我。
今日又重新看了這段紀錄,讓我深深覺得教學的內容是其次,最重要是研究的態度,老師碩士論文雖然拿到了,可是有關確定的年代沒有答案,於是在繼續念博士,念完博士覺得應該結束了,可是沒想到去日本看到地質學者的態度,又繼續在地質系教學工作,這樣的機緣,也讓我遇到這位好老師。
2015/05/24
【台北】齊東街慢步,從米道、街道改正到都市更新
這是前幾日參加台北城市散步的活動, 由孫啟榕建築師帶領大家在這巷弄公園遊走所見。我想即使住在齊東街的人,應該也很難每一個角落都有到達,而周邊各個時代的建築,真是台北從日本時代實施都市計畫以來,各式各樣的奇形怪狀建築與街道,都在其中了吧?也算是台北多樣性的一個特色。
紅色的小路就是今日的齊東街
首先觀察1895年的台北附近地形圖,台北城東門外一片水田,埤塘散落各處,水圳道穿插其中,其中一條小徑就是從東城門外往東偏北,經過三板橋庄,穿越過基隆到大稻埕的鐵路(今市民大道),然後直通錫口(松山),而今日齊東街,就是這條古道的一部分。
齊東街的範圍,從今日的八德路、新生北路、忠孝東路這個交會點, 到濟南路、杭州南路這個交會口結束。實際觀察地圖來解說,或許很容易了解,但是實際漫步在齊東街,經常迷路,而且隔一條巷子要繞很遠的路途。
若從忠孝新生站出發,很多四、五層沒有電梯的大樓,這也是1960年代因為人口的快速增加,一是國民政府移民來台的人總不能一直住在違建裡面,這些移民也出生了第二代,二是中南部來台北工作求學的人也很多,於是這一類的公寓大樓大量的出現。
而這一類的公寓大樓年紀也五、六十歲了,面臨到住戶要自掏腰包出來改建、拉皮是不可能的,近年來多半是建商提出都市更新的計畫,增加房子的樓層,讓建商有利潤賣房子,加入更多的設施,如電梯、停車場等公設,提升生活品質。但相對的高樓更多,影響到了城市的景觀與生態,綠色的空間相對就減少了。
臨沂街17號,有一家馥園高檔的餐廳,大部分的建材從中國進口,外觀樣式也具中國江南特色,據說是政商名流談事情的隱密去處,價格當然也很高。
馥園旁有一座畸形的小公園,這次郝市府年代的政策,台北好好看系列,希望能夠把廢置的空地,沒有使用的老屋,移平並整理成公園,所以大部分是建商在未來要蓋大樓前所謂『養地』的過程,看著兩邊陳舊的舊公寓,或許哪天經過時就變成了非常豪華的大廈住宅。
中間經過幾個都市大樓的開發案,在臨沂街的八、十號,一棟是長相非常簡潔的大樓,原來應該是木造一層房舍,後來房子拆掉改建,還遺留五顆椰子樹,四面都是陽台,大片落地門窗,簡單的欄杆,在這樣的都市中特別引人注意,或許簡單就是一種美。
旁邊有一個國防部管轄的老屋,不過屋頂已經改成鐵皮,牆壁好像也貼上磁磚,庭院內的芭蕉樹還在,里長去爭取開放使用,目前是里民活動中心。
這棟房子大家記憶中的顏色應該是刷上淡藍色的油漆,不過原來應該是木頭的原色吧?
臨沂街27巷一號,有一棟日式木造房舍已經更新完成,後面是頂新魏家的頂禾建設所蓋的豪宅,整個老房子似乎包在豪宅的基地內。這是幾年前文化局所推的老房子文化運動,這一波標下老房子經營使用權利的,大部分是有錢的建設公司,他們希望這一棟房子將成為世界上最美的藏書閣,我則希望未來以公共使用為目標。
導覽老師孫啟榕說明他當時知道建商有意將變電箱放置該歷史建築的地下室,極力地反對與阻擋,否則未來大家去參觀的時候要承受很大量的電磁波,萬一失火的話,地上物不就馬上被燒掉了。
加味消痣丸喔!
齊東街中心的公園,導覽老師說明了日本人當年來台統治的經過,也對日本的統治階層十分的優惠,也才有東門町外這一區的官舍建築,齊東街的日式宿舍群如今還有幾棟尚待修復,當年里長來找他老爸希望他能負責這幾棟老房子的重新設計與修繕,而他老爸未經過他同意就答應了里長,我想也可能是這樣的原因,孫建築師一路與老房子,經歷了好幾任的文化局長,對於政策的變化,或是取得經費的困難,甚至是對於往後經營單位的使用方式,又要修復老房子,是一場吃力不討好的持久工作。
洋式的客廳上方的天花板很講究
日式的客廳(座敷),有床之間,後面可見庭園,前面透過圓形的竹飾,可以看到玄關
另一間房間床之間的床柱
我們進入了琴館,其實我已經多次前來欣賞這棟房子的建築之美,心中一直留存著眾多的疑點,這次來終於獲得了解答。為何一般的住宅有兩個房間有床之間的床柱,而剛進門的右手邊的洋式應接室,居然也有一座改良的床之間,在洋式空間融合和式元素,這點令我印象深刻。
歐美式雨淋板,還有裙襬,並加上了氣窗
琴館後院通往另一棟木屋,其實兩棟房舍建築時間有一點差異,兩棟雨淋板的樣式不同,琴館是日式,上方還有直式壓條。另一棟是歐美式,施工時由上方往下方一片片釘上去,到最下方還有類似裙襬的防雨滴的效果。
此外琴館後方的庭院還有七顆大石作為兩個房間的通道,不過巨石目前埋藏在下方,現在只是用水泥來示意。當然庭園的造景目前還無暇講究,有點一團混亂的違和感。
建築師當年規劃一棟幾層樓輕鋼架的房子,要放置在琴館這兩棟木造建築旁,一方面利用玻璃透光,讓量體感覺不會那麼大,一方面希望未來的經營單位能將廚房、辦公室、展覽、會議室、倉庫等都放置在此,讓木造房舍內不要有過多的雜物,也儘量開放讓公眾進入,這也是目前日本在名人故居成為博物館的常見的作法。但因為市政府沒有經費而沒有實現。
最後,結束的位置在齊東詩社,其實若從琴館穿越後方庭院,是可以直達齊東詩社的,但因為還有幾棟老房子仍舊在等待經費整修,所以要繞路到濟南路上的詩社。
而這兩棟國立台灣文學館所管理的齊東詩社雖不在齊東街上,但取名齊東詩社,我覺得是因應未來這幾棟日式建築成為一個小聚落,而且齊東老街遠比後來日本規劃棋盤式交錯的道路還要更老,這樣的規劃,希望未來政府公部門能夠落實政策的延續,不要因為政權輪替而改變。
此地有中華琴道館,也有了書院台北(不過好像活動很少),現在有了齊東詩社,希望未來會有台灣畫家的畫廊在此落地。
這是我規劃的散步路線,當日因為齊東詩社下午五點鐘就閉館,所以路線有點差異。
孫老師從阿扁市長時代開始做日式木造房舍的測繪調查,這一路上辛苦的爭戰老屋的保留計畫,都市更新的議題從沒有平息過,齊東聚落一路代表日本統治時的威權體制,居住多是與官方有深厚關係的商人,到了國民黨政府時期,居住的是大官與軍方將軍,漫無計畫的蓋房子,後來扁政府想要賣掉國有地取得經費,這一路的發展,真是一頁頁傳奇。從城市外貌來看歷史演變,真是恰當不過了。
紅色的小路就是今日的齊東街
首先觀察1895年的台北附近地形圖,台北城東門外一片水田,埤塘散落各處,水圳道穿插其中,其中一條小徑就是從東城門外往東偏北,經過三板橋庄,穿越過基隆到大稻埕的鐵路(今市民大道),然後直通錫口(松山),而今日齊東街,就是這條古道的一部分。
齊東街的範圍,從今日的八德路、新生北路、忠孝東路這個交會點, 到濟南路、杭州南路這個交會口結束。實際觀察地圖來解說,或許很容易了解,但是實際漫步在齊東街,經常迷路,而且隔一條巷子要繞很遠的路途。
若從忠孝新生站出發,很多四、五層沒有電梯的大樓,這也是1960年代因為人口的快速增加,一是國民政府移民來台的人總不能一直住在違建裡面,這些移民也出生了第二代,二是中南部來台北工作求學的人也很多,於是這一類的公寓大樓大量的出現。
而這一類的公寓大樓年紀也五、六十歲了,面臨到住戶要自掏腰包出來改建、拉皮是不可能的,近年來多半是建商提出都市更新的計畫,增加房子的樓層,讓建商有利潤賣房子,加入更多的設施,如電梯、停車場等公設,提升生活品質。但相對的高樓更多,影響到了城市的景觀與生態,綠色的空間相對就減少了。
臨沂街17號,有一家馥園高檔的餐廳,大部分的建材從中國進口,外觀樣式也具中國江南特色,據說是政商名流談事情的隱密去處,價格當然也很高。
馥園旁有一座畸形的小公園,這次郝市府年代的政策,台北好好看系列,希望能夠把廢置的空地,沒有使用的老屋,移平並整理成公園,所以大部分是建商在未來要蓋大樓前所謂『養地』的過程,看著兩邊陳舊的舊公寓,或許哪天經過時就變成了非常豪華的大廈住宅。
中間經過幾個都市大樓的開發案,在臨沂街的八、十號,一棟是長相非常簡潔的大樓,原來應該是木造一層房舍,後來房子拆掉改建,還遺留五顆椰子樹,四面都是陽台,大片落地門窗,簡單的欄杆,在這樣的都市中特別引人注意,或許簡單就是一種美。
旁邊有一個國防部管轄的老屋,不過屋頂已經改成鐵皮,牆壁好像也貼上磁磚,庭院內的芭蕉樹還在,里長去爭取開放使用,目前是里民活動中心。
這棟房子大家記憶中的顏色應該是刷上淡藍色的油漆,不過原來應該是木頭的原色吧?
臨沂街27巷一號,有一棟日式木造房舍已經更新完成,後面是頂新魏家的頂禾建設所蓋的豪宅,整個老房子似乎包在豪宅的基地內。這是幾年前文化局所推的老房子文化運動,這一波標下老房子經營使用權利的,大部分是有錢的建設公司,他們希望這一棟房子將成為世界上最美的藏書閣,我則希望未來以公共使用為目標。
導覽老師孫啟榕說明他當時知道建商有意將變電箱放置該歷史建築的地下室,極力地反對與阻擋,否則未來大家去參觀的時候要承受很大量的電磁波,萬一失火的話,地上物不就馬上被燒掉了。
加味消痣丸喔!
齊東街中心的公園,導覽老師說明了日本人當年來台統治的經過,也對日本的統治階層十分的優惠,也才有東門町外這一區的官舍建築,齊東街的日式宿舍群如今還有幾棟尚待修復,當年里長來找他老爸希望他能負責這幾棟老房子的重新設計與修繕,而他老爸未經過他同意就答應了里長,我想也可能是這樣的原因,孫建築師一路與老房子,經歷了好幾任的文化局長,對於政策的變化,或是取得經費的困難,甚至是對於往後經營單位的使用方式,又要修復老房子,是一場吃力不討好的持久工作。
洋式的客廳上方的天花板很講究
日式的客廳(座敷),有床之間,後面可見庭園,前面透過圓形的竹飾,可以看到玄關
另一間房間床之間的床柱
我們進入了琴館,其實我已經多次前來欣賞這棟房子的建築之美,心中一直留存著眾多的疑點,這次來終於獲得了解答。為何一般的住宅有兩個房間有床之間的床柱,而剛進門的右手邊的洋式應接室,居然也有一座改良的床之間,在洋式空間融合和式元素,這點令我印象深刻。
歐美式雨淋板,還有裙襬,並加上了氣窗
琴館後院通往另一棟木屋,其實兩棟房舍建築時間有一點差異,兩棟雨淋板的樣式不同,琴館是日式,上方還有直式壓條。另一棟是歐美式,施工時由上方往下方一片片釘上去,到最下方還有類似裙襬的防雨滴的效果。
此外琴館後方的庭院還有七顆大石作為兩個房間的通道,不過巨石目前埋藏在下方,現在只是用水泥來示意。當然庭園的造景目前還無暇講究,有點一團混亂的違和感。
建築師當年規劃一棟幾層樓輕鋼架的房子,要放置在琴館這兩棟木造建築旁,一方面利用玻璃透光,讓量體感覺不會那麼大,一方面希望未來的經營單位能將廚房、辦公室、展覽、會議室、倉庫等都放置在此,讓木造房舍內不要有過多的雜物,也儘量開放讓公眾進入,這也是目前日本在名人故居成為博物館的常見的作法。但因為市政府沒有經費而沒有實現。
最後,結束的位置在齊東詩社,其實若從琴館穿越後方庭院,是可以直達齊東詩社的,但因為還有幾棟老房子仍舊在等待經費整修,所以要繞路到濟南路上的詩社。
而這兩棟國立台灣文學館所管理的齊東詩社雖不在齊東街上,但取名齊東詩社,我覺得是因應未來這幾棟日式建築成為一個小聚落,而且齊東老街遠比後來日本規劃棋盤式交錯的道路還要更老,這樣的規劃,希望未來政府公部門能夠落實政策的延續,不要因為政權輪替而改變。
此地有中華琴道館,也有了書院台北(不過好像活動很少),現在有了齊東詩社,希望未來會有台灣畫家的畫廊在此落地。
這是我規劃的散步路線,當日因為齊東詩社下午五點鐘就閉館,所以路線有點差異。
孫老師從阿扁市長時代開始做日式木造房舍的測繪調查,這一路上辛苦的爭戰老屋的保留計畫,都市更新的議題從沒有平息過,齊東聚落一路代表日本統治時的威權體制,居住多是與官方有深厚關係的商人,到了國民黨政府時期,居住的是大官與軍方將軍,漫無計畫的蓋房子,後來扁政府想要賣掉國有地取得經費,這一路的發展,真是一頁頁傳奇。從城市外貌來看歷史演變,真是恰當不過了。
【台北】飛頁書餐廳
入門是路寒袖老師的作品展,很有詩意,旁邊還有一櫃是伊斯蘭專櫃,有一面牆是應鳳凰老師規劃的詩人的第一本書,很猛,但很可惜書不能翻開,應該是應老師的收藏,因為是餐廳借閱時有可能用餐湯汁飲品就滴在上面,也很危險!
一樓是很書香味的餐廳。地下室就很有風味了二手書店了,兩面的書牆,還有一個牆面擺放了黑膠。今天的展覽室陳文發先生的台灣作家顯影,架上有些新書,可見主人的品味。
這裡是遠景出版社的老闆開設,目前台北還有水牛出版社開設哦水牛書店,出版社老闆進軍書店與咖啡館或餐廳實在佩服,讀書會、新書分享會,放上自己出版社的書,加上獨選的二手書,這麼豐富的內容,可以吸引相關喜好的文人來訪。
各式各樣的名人詩人作家的文字,還有相關的商品,應該是值得久待的地方。
一樓是很書香味的餐廳。地下室就很有風味了二手書店了,兩面的書牆,還有一個牆面擺放了黑膠。今天的展覽室陳文發先生的台灣作家顯影,架上有些新書,可見主人的品味。
這裡是遠景出版社的老闆開設,目前台北還有水牛出版社開設哦水牛書店,出版社老闆進軍書店與咖啡館或餐廳實在佩服,讀書會、新書分享會,放上自己出版社的書,加上獨選的二手書,這麼豐富的內容,可以吸引相關喜好的文人來訪。
各式各樣的名人詩人作家的文字,還有相關的商品,應該是值得久待的地方。
2015/05/23
《內布拉斯加》老爸的美國夢
一部黑白,很像紀錄片的好萊塢電影,步調雖有點緩慢,但是透過音樂帶動,不假言詞的敘說美國中部人,支持越戰後回到美國本土的軍人,在小鎮人口外流,經濟蕭條下的美國夢。
美國夢是甚麼?我認為是無論各種族各階層,只要努力就可以安身立命,不過夢想終究是夢想,永遠不可能實踐,年輕時幫美國政府去實踐世界正義的任務,退伍後回到小鎮,美國夢破碎了,而且一輩子很窩曩在小鎮做著修車的工作,這時一張不可能中獎的兌換券,固執的老爸堅持要去領獎。
從不可能成行的旅程,兒子可能想多陪一下這位老爸,兩人踏上了美國傳統公路之旅,來到了老爸的老家,遇到了一些還在此生活的鄰居、朋友,一回顧居然都是不好的記憶,小鎮人貧窮的失去了道德,甚至偷搶那張兌換券,而且這些人平常的休閒娛樂,就是看電視、上酒吧聊八卦,這樣的生活方式,在電影中看來好笑,但反觀我們的生活不也是如此,失去了人生思考的能力。
雖然最後沒有換到一百萬的獎金。
可是兒子實踐了老爸的夢想,並且讓老爸很豪邁的開著新的卡車在小鎮上讓所有親友看見,也買了一台空氣壓縮機,雖然只是一點點的好面子。而我覺得這部片很像台灣人,愛錢、愛面子、愛說是非,類似的場景在這部片一再的出現,我們應該引以為鑑。
許多的細節,從酒吧歐洲啤酒地位的易主,到了美國車、日本車到韓國車的流行,不經意帶出國際社會的變遷,也反映在這部片中,值得玩味。至於家庭的相處,真實又不能在真實的親戚關係,或許是大多人無法突破好好相處的現實。
碎念
最近去聽了不少的演講或者看不少文字,其實經常犯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會用自己的經驗來分析評斷一個人,或是一件事情。
有時看書看得快,上下文沒有看清楚。有時聽演講不專心,一邊聽一邊划手機,於是就經常會發生誤解或是曲解,這點年紀越大越會有這樣的現象。年紀越大,要越專心似乎是越來越重要的課題啊!
仔細的聽完後,詢問不清楚的地方,然後再消化分析,好像是做學問的基本。
有時看書看得快,上下文沒有看清楚。有時聽演講不專心,一邊聽一邊划手機,於是就經常會發生誤解或是曲解,這點年紀越大越會有這樣的現象。年紀越大,要越專心似乎是越來越重要的課題啊!
仔細的聽完後,詢問不清楚的地方,然後再消化分析,好像是做學問的基本。
2015/05/22
【台北】身體的感知--我有幾個很奇特的同學,帶我去他的秘密基地
這個國中同學,幾年前跟我一樣,也是從事 IT 產業,後來在茶館重逢。昨天我才搞懂,原來他在大陸有經營幾家賣安全茶葉與茶具的店。
這兩次跟他喝茶以來,收穫很豐富,倒不是追求好茶葉,而是茶在身體運行的感覺。以前覺得有些茶或是咖啡喝下去,大約三分鐘後胸口就會悶悶的,本來以為是咖啡因作祟,原來是一些農藥殘留,身體肺泡的感應。
茶水隨著進入胃、腸,或隨傳導神經回到後腦杓,這樣喝茶的體會是難以言喻的。我們通常只是根據舌頭口腔與嗅覺來記憶,但是身體其他的器官的感覺則無法有深刻的記憶,或許是要更多的學習。
進而,用不同的容器來喝不同的茶,會有更多在味覺享受的樂趣。這個秘密基地不假外求,就在每個人身體內的小宇宙。
預知詳情,可以看他寫的書《茶日子》,或者是點閱進入他的專欄。
這兩次跟他喝茶以來,收穫很豐富,倒不是追求好茶葉,而是茶在身體運行的感覺。以前覺得有些茶或是咖啡喝下去,大約三分鐘後胸口就會悶悶的,本來以為是咖啡因作祟,原來是一些農藥殘留,身體肺泡的感應。
茶水隨著進入胃、腸,或隨傳導神經回到後腦杓,這樣喝茶的體會是難以言喻的。我們通常只是根據舌頭口腔與嗅覺來記憶,但是身體其他的器官的感覺則無法有深刻的記憶,或許是要更多的學習。
進而,用不同的容器來喝不同的茶,會有更多在味覺享受的樂趣。這個秘密基地不假外求,就在每個人身體內的小宇宙。
預知詳情,可以看他寫的書《茶日子》,或者是點閱進入他的專欄。
【台北】臺大醫院--我有幾個很奇特的同學,帶我去他的秘密基地
由於國中的時候臉燒傷,曾經住在台大醫院兩三個星期,對台大醫院舊館可以說是瞭若指掌,但今天我這個同學,帶我在台大醫院新館地下室穿來穿去,又帶我進去醫學院圖書館做一個簡短又完整的導覽,真令我大開眼界,沒想到老台北城內外,除了憂愁的病人與家屬外,白色巨塔內有自成一格的小世界。
這個小世界好像大學時代的電玩,當時沒有網路連線的功能,所以只能跟電玩設定的人物對談,永遠是一樣的標準答案。我們首先進入了咖啡館,代表老闆的是一隻史瑞克,櫃台前永遠會有一個小牌子,說老闆不在,十分鐘會回來,並留下了手機號碼。但老闆在店時,那個小牌子還是留在櫃台。
其實老闆一直的在店裡忙來忙去,莫非定律,客人來的時候,老闆永遠不在,或者出去外送咖啡,或者出去吸一口新鮮的空氣。
問了老闆在此經營了幾年,他記得非常清楚歷經了哪幾個院長,好多好多的學生在此流連,13年的歲月不算短,能夠在醫學院內有家咖啡館,跟老師學生有所互動,樂天知命的老闆經常很隨興的就關門出去玩,他說他已經六十歲,在做也沒有幾年了,當然要隨興點。
四層樓的圖書館,室內居然有櫻花樹與盪鞦韆,不過櫻花樹顯然是假的,課業壓力極大的醫學院學生,要如何紓壓呢?圖書館都是外文書刊,只有小小一塊地方有休閒圖書,建議醫學院要多點哲學與文學類型的書啊?
不過,我好像又用著我自己的想法自言自語,下次來體驗一下到這邊自習自修的刻苦讀書日子吧!
PS. 要進入醫學院圖書館,當然需要校友證,若真的要進入,請洽詢櫃台服務人員。
這個小世界好像大學時代的電玩,當時沒有網路連線的功能,所以只能跟電玩設定的人物對談,永遠是一樣的標準答案。我們首先進入了咖啡館,代表老闆的是一隻史瑞克,櫃台前永遠會有一個小牌子,說老闆不在,十分鐘會回來,並留下了手機號碼。但老闆在店時,那個小牌子還是留在櫃台。
其實老闆一直的在店裡忙來忙去,莫非定律,客人來的時候,老闆永遠不在,或者出去外送咖啡,或者出去吸一口新鮮的空氣。
問了老闆在此經營了幾年,他記得非常清楚歷經了哪幾個院長,好多好多的學生在此流連,13年的歲月不算短,能夠在醫學院內有家咖啡館,跟老師學生有所互動,樂天知命的老闆經常很隨興的就關門出去玩,他說他已經六十歲,在做也沒有幾年了,當然要隨興點。
四層樓的圖書館,室內居然有櫻花樹與盪鞦韆,不過櫻花樹顯然是假的,課業壓力極大的醫學院學生,要如何紓壓呢?圖書館都是外文書刊,只有小小一塊地方有休閒圖書,建議醫學院要多點哲學與文學類型的書啊?
不過,我好像又用著我自己的想法自言自語,下次來體驗一下到這邊自習自修的刻苦讀書日子吧!
PS. 要進入醫學院圖書館,當然需要校友證,若真的要進入,請洽詢櫃台服務人員。
2015/05/21
祝福管兄早日康復,我帶衰到此為止
今日看到管兄貼出摔跤的照片,祝福管兄早日康復。
話說出我第一本書後不久,出版社就易主,也算是倒閉了。這幾年來,也出版了不少作品,上次我說的城邦不會倒,但我後來沒有說明清楚的是,幫我出書的小出版社整個被城邦裁撤了,雖然舊書會持續賣下去,但是要再刷或是再出新書的機會不大。
之前也聽到消息,這次管兄宣布了文經社的消息(不會倒,但有縮編),也就是說我在該出版社出版的書,可能很難會有 Part II 。這是整個出版業的景況吧!本來我也想說跟熟悉的編輯與出版社一起作業,不用花更多時間磨合,而出版社也會好好的安排行銷的活動,我就專心寫作就好了。但是,現在的作者,除了少許的暢銷作者,其實出版社、通路、書店、作者是要通力合作的,不可能光靠單方的努力就可以把書賣的好。
陸續又跟不同的出版社簽了幾本書,我自己心臟要夠強,除了很自律的要準時交稿外,更多可變的因素我都無法估計準確,我也很隨緣,若能夠在行銷過程中獲得樂趣,認識更多同好者,都很願意多做更多事情。
我想這是我選擇的工作方式,這是人生的修練,出版是個團隊合作的事情,我很感謝幫我出版的出版社,也很感激邀請我寫稿的雜誌社,紙本書雖然沒有滅亡,但是萎縮的很快,我仍相信內容是王,但是怎樣呈現給讀者,則充滿了無限的想像。
這一篇除了祝福大家之外,最主要的用意還是跟出版社朋友說,這幾本書我都很努力在書寫、很努力上廣播節目,也很努力的賣書,每一本書至少都有再刷,我想出版社倒了應該是大環境,而不是我帶衰喔!
話說出我第一本書後不久,出版社就易主,也算是倒閉了。這幾年來,也出版了不少作品,上次我說的城邦不會倒,但我後來沒有說明清楚的是,幫我出書的小出版社整個被城邦裁撤了,雖然舊書會持續賣下去,但是要再刷或是再出新書的機會不大。
之前也聽到消息,這次管兄宣布了文經社的消息(不會倒,但有縮編),也就是說我在該出版社出版的書,可能很難會有 Part II 。這是整個出版業的景況吧!本來我也想說跟熟悉的編輯與出版社一起作業,不用花更多時間磨合,而出版社也會好好的安排行銷的活動,我就專心寫作就好了。但是,現在的作者,除了少許的暢銷作者,其實出版社、通路、書店、作者是要通力合作的,不可能光靠單方的努力就可以把書賣的好。
陸續又跟不同的出版社簽了幾本書,我自己心臟要夠強,除了很自律的要準時交稿外,更多可變的因素我都無法估計準確,我也很隨緣,若能夠在行銷過程中獲得樂趣,認識更多同好者,都很願意多做更多事情。
我想這是我選擇的工作方式,這是人生的修練,出版是個團隊合作的事情,我很感謝幫我出版的出版社,也很感激邀請我寫稿的雜誌社,紙本書雖然沒有滅亡,但是萎縮的很快,我仍相信內容是王,但是怎樣呈現給讀者,則充滿了無限的想像。
這一篇除了祝福大家之外,最主要的用意還是跟出版社朋友說,這幾本書我都很努力在書寫、很努力上廣播節目,也很努力的賣書,每一本書至少都有再刷,我想出版社倒了應該是大環境,而不是我帶衰喔!
2015/05/20
【宜蘭】一日遊,雨,綠木由心、頭城老街、角烙、旅二手
不知道為何特別喜歡雨中的宜蘭,水柔入綠的山嵐,還有白霧倚靠在山間,入目皆是美景。
*綠木由心
又來到了頭城的老房子,是前台鐵宿舍,坐在榻榻米聽店主人分享了幾個小小的故事,心頭浮現了溫馨的畫面。
1. 副站長阿公阿嬤曾經住在這裡,有一日孫子來訪,說這邊是阿公住,他跟阿嬤睡那邊,一棟九十幾年的房子仍然存在,而且知道以前的使用方式,這小小的紀錄,也就值得了。
2. 鄰居的小孩經常晚起趕不上火車,站長很好心,還會等他們上車才開車,雖然誤點,但是超有人情味的。
店主在此自行開發商品,除了與文昌宮相關的產品外,還有柚花醋、番茄乾等在地產品,文化的價值在哪裡?其實需要多一點時間去感受,願意進入這棟老房子停留的人,也都充滿了各種的回憶。
*頭城老街某店(因為我忘了店名)
頭城老街某家新開的店,有自家香草手工皂,擺滿了羅東回家生活的上旗出版社的書。
*林本源租館
找了好久終於找到
另,印象中頭城老街北邊的福德祠上面的石獅子有被偷走,如今看來好像是新做的。
*羅東的某一個角落,角烙日式庭園咖啡館
全台保留的日式木屋很多,也被用不同的方式在使用者,每每看到歷史的痕跡,對於房子的定義與使用,都有著不同的懷想。
大抵上隨著建築材料的使用,的確今日的木屋維持的費用較高,時代的演進,蹲式的馬桶底下是化糞池,被改成了坐式的抽水馬桶,不同時代換過的天花板、玻璃窗戶,鐵皮屋頂,居家所需要的櫥櫃變成了沙發椅,幸好,這邊保留了原有的柱子,讓人知道原來哪邊是走道,哪邊是房間。
我有時候會用『趣味』這兩個字來形容所見的狀態,從原住民各部落所遺留下來的建築方式,我們應該已經完全遺忘,而日式木屋留存中,記憶最深的應該只是榻榻米,面對失憶的人們一直追求新奇的事物,宜蘭人不像台北人那麼市儈,這些老房子在宜蘭自有一種存在的方法。
我不瞭解宜蘭人,但我覺得有一種謙卑的水牛精神,默默地做著自己,也很佩服。
*旅二手概念書店
來這裡好幾回了,第一次遇到年輕的老闆。
曾經在網路上跟老闆聊過,卻第一次見面,平常有在上班,總要利用假日或晚上去收書來顧店。他說目前擔心還是書的流動,無論開甚麼店,就是商品的流動才是滾動營運的基礎。雖然我來的次數不多,可是已經觀察到很多教授、老師的捧場與支持,平常溫溫潤潤穿著普普通通,窩在一個小椅子找書翻書的,可能都是大學教授,而年輕的大學生,可能是點一杯飲品再複習作業,或者是輕鬆的聊天。
每每想到大學的意義在哪裡?除了一門學科的基礎養成外?是否還要跟周邊的住民有更多的互動,而學生是否也要開始涉入這樣的事務?我認為紙本書的流動,或者是紙本書的內容,恰好是填補這樣的空隙的方法。為何?
紙本書的流通,基本上是靠人,跟電子書大大的不相同,無論是紙本書是否有溫度這件事情,書寫、購買、閱讀的過程,基本上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當然有些人閱讀不全然是為了學習,可能是打發時間,可是大體上也是一種學習,這樣學習的過程,不就是大學的存在的意義嗎?
無論是一般的大學,社區大學,我們從教師的研究,到了學生的教育,種種的培養,若能在拆解的過程,都可以在一家紙本書店中獲得更多的學習,也可以讓更多人來參與。
大學內的書店,若能有老師與學生一起參與,一定會很棒。也是住在附近的老闆,從小就在周遭長大,少有觀光客來訪,除了熱情,還是要能有支撐營運的方法,我想著每所大學外應該有一家可以討論的咖啡館、書店,很慶幸宜蘭大學就有一家書店。
買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整形日本》,感覺很划算!
*綠木由心
又來到了頭城的老房子,是前台鐵宿舍,坐在榻榻米聽店主人分享了幾個小小的故事,心頭浮現了溫馨的畫面。
1. 副站長阿公阿嬤曾經住在這裡,有一日孫子來訪,說這邊是阿公住,他跟阿嬤睡那邊,一棟九十幾年的房子仍然存在,而且知道以前的使用方式,這小小的紀錄,也就值得了。
2. 鄰居的小孩經常晚起趕不上火車,站長很好心,還會等他們上車才開車,雖然誤點,但是超有人情味的。
店主在此自行開發商品,除了與文昌宮相關的產品外,還有柚花醋、番茄乾等在地產品,文化的價值在哪裡?其實需要多一點時間去感受,願意進入這棟老房子停留的人,也都充滿了各種的回憶。
*頭城老街某店(因為我忘了店名)
頭城老街某家新開的店,有自家香草手工皂,擺滿了羅東回家生活的上旗出版社的書。
*林本源租館
找了好久終於找到
另,印象中頭城老街北邊的福德祠上面的石獅子有被偷走,如今看來好像是新做的。
*羅東的某一個角落,角烙日式庭園咖啡館
全台保留的日式木屋很多,也被用不同的方式在使用者,每每看到歷史的痕跡,對於房子的定義與使用,都有著不同的懷想。
大抵上隨著建築材料的使用,的確今日的木屋維持的費用較高,時代的演進,蹲式的馬桶底下是化糞池,被改成了坐式的抽水馬桶,不同時代換過的天花板、玻璃窗戶,鐵皮屋頂,居家所需要的櫥櫃變成了沙發椅,幸好,這邊保留了原有的柱子,讓人知道原來哪邊是走道,哪邊是房間。
我有時候會用『趣味』這兩個字來形容所見的狀態,從原住民各部落所遺留下來的建築方式,我們應該已經完全遺忘,而日式木屋留存中,記憶最深的應該只是榻榻米,面對失憶的人們一直追求新奇的事物,宜蘭人不像台北人那麼市儈,這些老房子在宜蘭自有一種存在的方法。
我不瞭解宜蘭人,但我覺得有一種謙卑的水牛精神,默默地做著自己,也很佩服。
*旅二手概念書店
來這裡好幾回了,第一次遇到年輕的老闆。
曾經在網路上跟老闆聊過,卻第一次見面,平常有在上班,總要利用假日或晚上去收書來顧店。他說目前擔心還是書的流動,無論開甚麼店,就是商品的流動才是滾動營運的基礎。雖然我來的次數不多,可是已經觀察到很多教授、老師的捧場與支持,平常溫溫潤潤穿著普普通通,窩在一個小椅子找書翻書的,可能都是大學教授,而年輕的大學生,可能是點一杯飲品再複習作業,或者是輕鬆的聊天。
每每想到大學的意義在哪裡?除了一門學科的基礎養成外?是否還要跟周邊的住民有更多的互動,而學生是否也要開始涉入這樣的事務?我認為紙本書的流動,或者是紙本書的內容,恰好是填補這樣的空隙的方法。為何?
紙本書的流通,基本上是靠人,跟電子書大大的不相同,無論是紙本書是否有溫度這件事情,書寫、購買、閱讀的過程,基本上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當然有些人閱讀不全然是為了學習,可能是打發時間,可是大體上也是一種學習,這樣學習的過程,不就是大學的存在的意義嗎?
無論是一般的大學,社區大學,我們從教師的研究,到了學生的教育,種種的培養,若能在拆解的過程,都可以在一家紙本書店中獲得更多的學習,也可以讓更多人來參與。
大學內的書店,若能有老師與學生一起參與,一定會很棒。也是住在附近的老闆,從小就在周遭長大,少有觀光客來訪,除了熱情,還是要能有支撐營運的方法,我想著每所大學外應該有一家可以討論的咖啡館、書店,很慶幸宜蘭大學就有一家書店。
買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整形日本》,感覺很划算!
2015/05/19
碎念極短篇
*
最近認識的出版社妹妹都好有思想,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聽懂我語焉不詳的提問,又能馬上組織所有提問與對答,真是太厲害了。更重要的是,要身高有身高,要眼睛有大眼睛,人又很正,簡直是天龍八部的王語嫣現身。
*
今天跟小水瓶到某家咖啡餐館,結果年輕妹妹收碗盤不小心把飲料打翻,玻璃杯還破掉掉在小水瓶褲子上,褲子都濕了,手還割破見血。
不過,真的沒甚麼大礙,倒是年輕妹妹真的嚇到了,我們一直說沒關係。但店長似乎很害怕,一直說要怎樣賠償?問說要不要再點甚麼,我一直說沒關係,之後又送了一杯飲料來,然後幫我們打九折。
*
昨晚去找中醫師,說明的症狀之後,她也很仔細的問我身體的症狀,看舌頭仔細把脈之後,語重心長的跟我說: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不要跟別人聊天!我後來又講了一堆身體的毛病,她停下來又悠悠的說:這次我們先把胃腸弄好,其他的問題之後再調整。回家吃了一帖中藥胃腸就好多了。這是心療,還是藥到病除呢?
最近認識的出版社妹妹都好有思想,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聽懂我語焉不詳的提問,又能馬上組織所有提問與對答,真是太厲害了。更重要的是,要身高有身高,要眼睛有大眼睛,人又很正,簡直是天龍八部的王語嫣現身。
*
今天跟小水瓶到某家咖啡餐館,結果年輕妹妹收碗盤不小心把飲料打翻,玻璃杯還破掉掉在小水瓶褲子上,褲子都濕了,手還割破見血。
不過,真的沒甚麼大礙,倒是年輕妹妹真的嚇到了,我們一直說沒關係。但店長似乎很害怕,一直說要怎樣賠償?問說要不要再點甚麼,我一直說沒關係,之後又送了一杯飲料來,然後幫我們打九折。
*
昨晚去找中醫師,說明的症狀之後,她也很仔細的問我身體的症狀,看舌頭仔細把脈之後,語重心長的跟我說: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不要跟別人聊天!我後來又講了一堆身體的毛病,她停下來又悠悠的說:這次我們先把胃腸弄好,其他的問題之後再調整。回家吃了一帖中藥胃腸就好多了。這是心療,還是藥到病除呢?
2015/05/18
【台北】在天母的 GoodMan Roaster 遇到青田七六
這是一家愛好阿里山咖啡的日本人所開設的店,最近許多雜誌有介紹,其實原本在板橋的 ATTS COFFEE 是他父親在顧店,父子都相當的帥氣,有關他來阿里山找咖啡的故事,大家就自行參閱雜誌的報導了。
咖啡館走極簡風
翻開咖啡館的一本書,猛然發現青田七六,熱心的 Su Po-An,Ricki Lin 幫我們翻譯如下
麵包樹下的青田街
前往位在青田街上的小店青田七六,這裡曾有許多大學教授和知識份子居住,現在仍飄散著一股令人心靈沉靜的氣氛
這裡仍然有許多觸手可及的日式老房屋,而木造的青田七六過去似乎也住了一位日本教授。
屋前種著許多諾大的麵包樹,將這裡有如同森林般的綠蔭。在這裡喝茶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爺爺的家遊玩的情景
不管是榻榻米還是座墊的觸感,木造房屋的味道,或是照射在地上的陽光、頭上的屋樑,每一個都如此令人懷念
多虧認識了台灣木造房屋的魅力,我又更想住進日本近世代的房屋裡了
咖啡館走極簡風
翻開咖啡館的一本書,猛然發現青田七六,熱心的 Su Po-An,Ricki Lin 幫我們翻譯如下
麵包樹下的青田街
前往位在青田街上的小店青田七六,這裡曾有許多大學教授和知識份子居住,現在仍飄散著一股令人心靈沉靜的氣氛
這裡仍然有許多觸手可及的日式老房屋,而木造的青田七六過去似乎也住了一位日本教授。
屋前種著許多諾大的麵包樹,將這裡有如同森林般的綠蔭。在這裡喝茶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爺爺的家遊玩的情景
不管是榻榻米還是座墊的觸感,木造房屋的味道,或是照射在地上的陽光、頭上的屋樑,每一個都如此令人懷念
多虧認識了台灣木造房屋的魅力,我又更想住進日本近世代的房屋裡了
2015/05/17
《歡迎光臨國家畫廊》多樣與包容的博物館
藝術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遠,只是我們沒有靜心的去體會。
有這種博物館的紀錄片是一定要去看,三個小時的紀錄片,也已經有會打瞌睡的準備,對於西洋藝術畫作熱衷的人,聽導覽聽得津津有味,只是本來可以透過剪接來讓這部紀錄片更讓大家看得懂,導演刻意地放慢腳步,讓大家了解博物館的經營。
加入博物館周邊吵雜的收音,強調觀看與被觀看,還有一種畫作上架,就要符合各式各樣的『意義』的存在感,一幅畫若是時光的凝結,博物館有義務透過流動的方式,讓民眾體會展出的作品。
流動的方式,包含了用手觸摸、商業的結合、舞蹈、音樂、小劇場、每個展廳的導覽,這個看似好像有關又無關的活動舉辦,在經費拮据的情況下,又要不打擾現有的參觀者,要怎樣達成目標,是很大的考驗,所以很適合博物館志工與員工去觀察這部紀錄片。
所謂的『導覽』已經變成這部紀錄片的『演員』,要如何精準又不失真的描述一幅畫的成因,看來需要很多歷練,而這個歷練不再西洋藝術史的精煉,而在於客人觀看的模式。
長期觀察英、法兩國人的歷史情節,隱隱約約在導覽員當中可以聽到一些對巴黎畫作的戲謔,也特別在英國畫家泰納的作品多做了更多隱喻的導覽,這樣被觀看的解說,反而給我了更多觀看者的省思,這麼有趣的對照,也只能在這部片可以觀察到,平常在博物館透過導覽耳機聽著已經規劃好的言語字句,是難以體會的。
大英博物館已經是收藏很多而且定位清楚的博物館,要如何在畫廊的定位下突破巴黎的羅浮宮,英國人其實已經有了下一步的定位。
為何該片不透過一些蒙太奇剪接法,讓觀影者更能體會畫作中的故事,或許是紀錄片的定位,讓導演做了這樣的選擇,若定位不是紀錄片,我想可以更讓人易懂。而這部片的中文預告用了一些雄偉、偉大、美麗與哀愁、驚世奇作等字眼怎是非常不妥當,何時我們才能用比較平靜的心去觀察分析,我想這才是這部片要帶給我們的。
至於片中更多博物館修復工作、裸體素描課程、特展的舉辦等等,顯示多樣性與專業程度,也是英國人的態度吧!
有這種博物館的紀錄片是一定要去看,三個小時的紀錄片,也已經有會打瞌睡的準備,對於西洋藝術畫作熱衷的人,聽導覽聽得津津有味,只是本來可以透過剪接來讓這部紀錄片更讓大家看得懂,導演刻意地放慢腳步,讓大家了解博物館的經營。
加入博物館周邊吵雜的收音,強調觀看與被觀看,還有一種畫作上架,就要符合各式各樣的『意義』的存在感,一幅畫若是時光的凝結,博物館有義務透過流動的方式,讓民眾體會展出的作品。
流動的方式,包含了用手觸摸、商業的結合、舞蹈、音樂、小劇場、每個展廳的導覽,這個看似好像有關又無關的活動舉辦,在經費拮据的情況下,又要不打擾現有的參觀者,要怎樣達成目標,是很大的考驗,所以很適合博物館志工與員工去觀察這部紀錄片。
所謂的『導覽』已經變成這部紀錄片的『演員』,要如何精準又不失真的描述一幅畫的成因,看來需要很多歷練,而這個歷練不再西洋藝術史的精煉,而在於客人觀看的模式。
長期觀察英、法兩國人的歷史情節,隱隱約約在導覽員當中可以聽到一些對巴黎畫作的戲謔,也特別在英國畫家泰納的作品多做了更多隱喻的導覽,這樣被觀看的解說,反而給我了更多觀看者的省思,這麼有趣的對照,也只能在這部片可以觀察到,平常在博物館透過導覽耳機聽著已經規劃好的言語字句,是難以體會的。
大英博物館已經是收藏很多而且定位清楚的博物館,要如何在畫廊的定位下突破巴黎的羅浮宮,英國人其實已經有了下一步的定位。
為何該片不透過一些蒙太奇剪接法,讓觀影者更能體會畫作中的故事,或許是紀錄片的定位,讓導演做了這樣的選擇,若定位不是紀錄片,我想可以更讓人易懂。而這部片的中文預告用了一些雄偉、偉大、美麗與哀愁、驚世奇作等字眼怎是非常不妥當,何時我們才能用比較平靜的心去觀察分析,我想這才是這部片要帶給我們的。
至於片中更多博物館修復工作、裸體素描課程、特展的舉辦等等,顯示多樣性與專業程度,也是英國人的態度吧!
2015/05/16
《美女與男子》對比與傳承/2015
只要是仲間由紀惠的片,都會想看看,早年跟阿部寬大叔合作圈套系列,從少女一路演戲上來,各式各樣的醜態都表演過,這一次擔任藝人經紀公司的經紀人,可以說是一種傳承與對比強烈的戲。
我喜歡對比強烈的戲,該部片中努力工作凡是勇往直前的仲間,即使沒有經驗沒有方法,也要努力找出方法,相對於男主角町田啟太那種無所謂的工作態度,就是很強烈的對比。
劇中同公司旗下藝人的一首歌老歌星,因為接到短短十分鐘的重現劇,代表著一種傳承,而仲間家庭其實並不那麼和諧,對比著町田的家更是破碎。
諷刺的是仲間的公司大老闆因緣際會買下了這家瀕臨倒閉的經紀公司,大老闆的兒子竟然就是町田。父親想要兒子繼承家業而經常爭執,兒子早就離家出走,沒想到這次的重逢竟然是這樣的巧合。
當然,這些情節都是劇本計畫安排的,可是每一個角色的安排,種種的對比與傳承,在我們的人生中不斷的遇見,很值得放開心多多體會。
【台北】視障朋友的文學故居導覽
今日有兩場導覽,一場是上午在青田七六,主要是北投國中的老師,每一個人都好專心啊!第二場是視障的導覽走文學之路,用摸的文化導覽,到了長慶廟與野草居食屋,試著讓大家體會赤川上游的楊柳垂到河邊,溪水潺潺徐風吹來的感覺。
進去紀州庵摸摸榻榻米、念了王文興老師的家變第一頁,也讓大家摸了一下床之間的床柱介紹給視障朋友,也請他們摸一下榻榻米,說明置放的規矩。凹間的那顆木頭,並且呢讓大家體會一下主館與離屋中間的走道,以前是客人要去搭船遊河的路線呢!我一直以為可以利用聲音與味道來導覽,於是觸摸這個活動,做的並不多。
有大榕樹、或是麵包樹下,大中午的確能享受樹蔭帶來的涼意,我刻意地都挑樹下講1920年代的可能景象。
最後,到了青田七六摸摸岩石牆上的岩石,感受一下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的大不相同紋理,因為我不是視障人,其實很難體會看不見的世界是怎樣?不過,我試著用比較描述性的模式,講清楚我所看到的景象,而我發現陪伴志工也很盡責的引導。
很辛苦的導覽過程,讓我了解我帶導覽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可以加強的地方還有很多,我不知道對視障朋友來說,會不會是更辛苦更難走出來的一場活動呢?
平常在台北散步優游自在,透過這樣的體驗活動,發現台北對視障朋友是非常不友善的環境,經常在人行道走一走就走不了。在外頭一些路人,問我們在做甚麼,對於城市的噪音,還有廢棄,我想我們倒是吸收了不少,可憐的都市人。
感謝主辦單位有聲書協會,讓視障朋友可以來參加文化導覽,而且是在街區漫步的型態。經過這一場導覽之後,我好像可以直接上廣播節目,或是在室內讓大家閉眼做導覽了。
進去紀州庵摸摸榻榻米、念了王文興老師的家變第一頁,也讓大家摸了一下床之間的床柱介紹給視障朋友,也請他們摸一下榻榻米,說明置放的規矩。凹間的那顆木頭,並且呢讓大家體會一下主館與離屋中間的走道,以前是客人要去搭船遊河的路線呢!我一直以為可以利用聲音與味道來導覽,於是觸摸這個活動,做的並不多。
有大榕樹、或是麵包樹下,大中午的確能享受樹蔭帶來的涼意,我刻意地都挑樹下講1920年代的可能景象。
最後,到了青田七六摸摸岩石牆上的岩石,感受一下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的大不相同紋理,因為我不是視障人,其實很難體會看不見的世界是怎樣?不過,我試著用比較描述性的模式,講清楚我所看到的景象,而我發現陪伴志工也很盡責的引導。
很辛苦的導覽過程,讓我了解我帶導覽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可以加強的地方還有很多,我不知道對視障朋友來說,會不會是更辛苦更難走出來的一場活動呢?
平常在台北散步優游自在,透過這樣的體驗活動,發現台北對視障朋友是非常不友善的環境,經常在人行道走一走就走不了。在外頭一些路人,問我們在做甚麼,對於城市的噪音,還有廢棄,我想我們倒是吸收了不少,可憐的都市人。
感謝主辦單位有聲書協會,讓視障朋友可以來參加文化導覽,而且是在街區漫步的型態。經過這一場導覽之後,我好像可以直接上廣播節目,或是在室內讓大家閉眼做導覽了。
2015/05/14
【三峽】老柴咖啡
【新北市】某書店
在板橋的某一家書店。
狹長型兩層樓的書店,來的人大部分是學生來此念書、討論作業。很多很多的二手書,高聳的書架與黃色的燈光,加上黑色的牆壁,拍照後是一張張美麗的照片。
一對年輕的男女學生,似乎是在剛剛交往的同學,男生說話的音量有點大,導致我在很遠的地方仍然聽的非常清楚一些關鍵字:社會上普遍的認知、一個月喜歡上另一個人的次數、主觀或客觀、那種店就是、妳接下來要、客觀的要求、談戀愛、我的身體、我只是、分享、咖啡、不然我送妳......
對面兩個同學,很專心的在看書,一旁的妹妹專心的畫著圖,幾個濃妝豔抹的OL走下來,好像不屬於這個空間似的開會結束。
至於我,應該是跟這個空間格格不入的亂髮大叔,穿著內衣、拖鞋,那著一個很像垃圾袋的塑膠袋進入,這讓我想到我在馬德里的某一家書店遇到的大叔,應該就是另一個平行世界的我吧?
狹長型兩層樓的書店,來的人大部分是學生來此念書、討論作業。很多很多的二手書,高聳的書架與黃色的燈光,加上黑色的牆壁,拍照後是一張張美麗的照片。
一對年輕的男女學生,似乎是在剛剛交往的同學,男生說話的音量有點大,導致我在很遠的地方仍然聽的非常清楚一些關鍵字:社會上普遍的認知、一個月喜歡上另一個人的次數、主觀或客觀、那種店就是、妳接下來要、客觀的要求、談戀愛、我的身體、我只是、分享、咖啡、不然我送妳......
對面兩個同學,很專心的在看書,一旁的妹妹專心的畫著圖,幾個濃妝豔抹的OL走下來,好像不屬於這個空間似的開會結束。
至於我,應該是跟這個空間格格不入的亂髮大叔,穿著內衣、拖鞋,那著一個很像垃圾袋的塑膠袋進入,這讓我想到我在馬德里的某一家書店遇到的大叔,應該就是另一個平行世界的我吧?
2015/05/13
【新北市】平溪線半日遊
1. 石碇
遠光打鐵店,老闆在打鐵,老太太在旁邊看,那隻鳥還在,但是比較安靜了。以下這篇,是我上回去的紀錄,今日老闆在忙所以沒有多聊。
http://trip.writers.idv.tw/2011/01/blog-post_23.html
今天好吃的豆腐冰店沒有開。
石碇老街
2. 菁桐
台陽招待所沒有開放了,以後要去要找星期一。去皇宮吃了午餐。
3. 嶺腳
火車站前的屋子仍沒有人整理
來到了平溪線的嶺腳站,只記得有一棟令人難忘的紅磚洋樓,經過時再度拍了一張照片,然後四處走走後回頭後,里長來開門讓人進來,於是我也跟這進去。
『由於前一陣子屋頂的木頭有點變形,導致屋瓦下壓漏水,樓板的木板就腐壞破了一個洞,然後請人用千斤頂頂開,並插入幾根木頭支撐......』熱心的里長從一樓屋內透過樓板的破洞指著修補的痕跡跟我們詳細的說明。
這棟沒有人居住的洋樓,其實很容易因為颱風、或者門窗沒有關好,造成屋內的損壞,從外頭經過的人,應該都會很訝異這棟樓的存在。仔細的來看那些紅磚造型,其實是簡單的不能在簡單的建築元素而已,那麼的樸質,在這樣的一個小站,一顆大樹的綠葉僻蔭,後方的小山坡,會有怎樣的過往呢?
旅行中最讓人的驚奇的就是異於平日生活的場景吧?
台灣的每一個小鎮都可以說上許多故事,在嶺腳車站旁許多廢棄的房舍,屋內宛如廢墟般的傾倒梁柱,吊橋橋墩上的水塔,旁邊還依附著一間房舍,在陽光下透出鮮豔對比的顏色,幾年前繁榮一時的街景,今日也是廢土一坏,幾度唏噓下也只能在按幾次快門。
4. 望古
平溪線的望古車站
遇到一個穿著長裙戴著時尚帽子的女孩,揹著大相機恣意的行走拍照,在鐵道兩旁尋找著素材。一對老夫婦從遠處走來,應該是登山健行者,這樣的天候下這樣的寧靜的綠山藍天白雲,直覺人生的美好。
幾年前來看到這個車站旁開始裝修,然後就沒有再來訪過,沒想到是在台大附近我大學生活時代記憶清晰的人性空間來經營的。可能非假日沒有經營?還是根本就很少開?
望古車站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個永遠不知道是甚麼樣造型的大吊橋,上方會有台車運煤的另外用途?還是說只是過河的吊橋而已呢?今日,吊橋橋墩下還可以讓汽車通行,平溪線鐵道旁的許多房舍,也就一直這樣荒謬的活著!
望古車站除了有個悠雅懷舊的名字外,經常會看到帶著單眼相機的年輕人來拍照,一些許的廢墟感,其實很多東西逐年消失,記得幾年前看到一老婦人在整理一小塊菜園,並不知道這是不是她的土地,而她也不是居住在附近,定期的來整理菜園是她的工作,或許是習慣而已。
我喜歡到這些小站走走,但因為已經越來越少的人居住在此,假日或許有一些人隨處散步,但這樣的小車站旁或許市儈一點做些甚麼生意,也能保留些甚麼吧?但看了這樣的空間使用,大部分仍然當成一個客棧,至於望古站名的來由,竟也無人知曉。
這是 2008 去望古的紀錄,有些地名的查詢紀錄,其實當你知道望古坑的地名來由,會很不浪漫囉!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5/blog-post_25.html
5. 侯硐
這扇窗,每次來都要拍一張照片,今日依舊如此景象
我喜歡廢墟
模型
今日卻變成了愛餵貓人的勝地
6. 深坑
老街的立面有點老街的樣貌了,可是店家的豆腐卻沒有特色了,以下這篇以前的紀錄還蠻懷念老樣子的。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3/blog-post_26.html
遠光打鐵店,老闆在打鐵,老太太在旁邊看,那隻鳥還在,但是比較安靜了。以下這篇,是我上回去的紀錄,今日老闆在忙所以沒有多聊。
http://trip.writers.idv.tw/2011/01/blog-post_23.html
今天好吃的豆腐冰店沒有開。
石碇老街
2. 菁桐
台陽招待所沒有開放了,以後要去要找星期一。去皇宮吃了午餐。
3. 嶺腳
火車站前的屋子仍沒有人整理
來到了平溪線的嶺腳站,只記得有一棟令人難忘的紅磚洋樓,經過時再度拍了一張照片,然後四處走走後回頭後,里長來開門讓人進來,於是我也跟這進去。
『由於前一陣子屋頂的木頭有點變形,導致屋瓦下壓漏水,樓板的木板就腐壞破了一個洞,然後請人用千斤頂頂開,並插入幾根木頭支撐......』熱心的里長從一樓屋內透過樓板的破洞指著修補的痕跡跟我們詳細的說明。
這棟沒有人居住的洋樓,其實很容易因為颱風、或者門窗沒有關好,造成屋內的損壞,從外頭經過的人,應該都會很訝異這棟樓的存在。仔細的來看那些紅磚造型,其實是簡單的不能在簡單的建築元素而已,那麼的樸質,在這樣的一個小站,一顆大樹的綠葉僻蔭,後方的小山坡,會有怎樣的過往呢?
旅行中最讓人的驚奇的就是異於平日生活的場景吧?
台灣的每一個小鎮都可以說上許多故事,在嶺腳車站旁許多廢棄的房舍,屋內宛如廢墟般的傾倒梁柱,吊橋橋墩上的水塔,旁邊還依附著一間房舍,在陽光下透出鮮豔對比的顏色,幾年前繁榮一時的街景,今日也是廢土一坏,幾度唏噓下也只能在按幾次快門。
4. 望古
平溪線的望古車站
遇到一個穿著長裙戴著時尚帽子的女孩,揹著大相機恣意的行走拍照,在鐵道兩旁尋找著素材。一對老夫婦從遠處走來,應該是登山健行者,這樣的天候下這樣的寧靜的綠山藍天白雲,直覺人生的美好。
幾年前來看到這個車站旁開始裝修,然後就沒有再來訪過,沒想到是在台大附近我大學生活時代記憶清晰的人性空間來經營的。可能非假日沒有經營?還是根本就很少開?
望古車站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個永遠不知道是甚麼樣造型的大吊橋,上方會有台車運煤的另外用途?還是說只是過河的吊橋而已呢?今日,吊橋橋墩下還可以讓汽車通行,平溪線鐵道旁的許多房舍,也就一直這樣荒謬的活著!
望古車站除了有個悠雅懷舊的名字外,經常會看到帶著單眼相機的年輕人來拍照,一些許的廢墟感,其實很多東西逐年消失,記得幾年前看到一老婦人在整理一小塊菜園,並不知道這是不是她的土地,而她也不是居住在附近,定期的來整理菜園是她的工作,或許是習慣而已。
我喜歡到這些小站走走,但因為已經越來越少的人居住在此,假日或許有一些人隨處散步,但這樣的小車站旁或許市儈一點做些甚麼生意,也能保留些甚麼吧?但看了這樣的空間使用,大部分仍然當成一個客棧,至於望古站名的來由,竟也無人知曉。
這是 2008 去望古的紀錄,有些地名的查詢紀錄,其實當你知道望古坑的地名來由,會很不浪漫囉!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5/blog-post_25.html
5. 侯硐
這扇窗,每次來都要拍一張照片,今日依舊如此景象
我喜歡廢墟
模型
今日卻變成了愛餵貓人的勝地
6. 深坑
老街的立面有點老街的樣貌了,可是店家的豆腐卻沒有特色了,以下這篇以前的紀錄還蠻懷念老樣子的。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3/blog-post_26.htm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