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8

【奧維涅】約拿斯穴居


2005/8/17 約拿斯穴居(grotte de Jonas)

離我們的度假村不遠,一整片火山岩,鑿開來住人,極盛期據說曾可聚居至數百人,不過那也是中古世紀戰亂頻仍之時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的人會避居到這種穴居裡,一來是防守容易,二來是冬暖夏涼。此地也有個領主,要跟他繳稅,麵包爐也是領主的,每隔十天半月開爐一次,想烤麵包的話,也得跟領主繳錢。開爐的時候,先在爐子裡直接燒柴,爐門開著大概燒上兩小時,待柴薪都燒成灰燼了,便刮出來儲藏在爐子下面,可以做洗潔劑利用,然後將麵團置入爐內,爐子門關上,以爐壁餘溫烘上一個時辰。

穴居村中還有個教堂,柱子柱頭神龕,都是直接鑿自岩石,教堂中的壁畫可以上溯到九世紀,很樸拙的藝術,但我覺得有力量,也許上頭曾經被人寄放了太多的希望和求生意志的緣故。

村子的最外面有個烏漆抹黑的鬼洞,聽說從前老了的生病的,通通都要被關到這裡來等死,那個時候,多養一個人不是少吃幾口而已,而是有餓死之虞。

我想像其中有一個名喚愛當思,得了痲瘋病的年輕女人,某個清晨醒來,扒在窗口上,這是她看到的山谷景象:

2005/10/27

【江蘇】楓橋夜泊


2005/9 寒山寺

如果不是因為唐人張繼寫了「楓橋夜泊」:來到寒山寺,其實就像來到一般的寺院,不會有太多感受。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楓橋的寒山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開山有塔,故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代高僧寒山子曾居此,后人遂以寒山為寺名。

北宋太平興國初,孫承祐重建七級寶塔於寺中。元末,寺、塔俱毀。明清時期又幾經興廢,現存的殿宇在清光緒、宣統年間陸續重建。

蘇州寒山寺名聞天下,寒山寺的鐘聲更是有名,每年到寒山寺撞鍾成為中國海內外人士迎接新年的傳統。寒山寺一百零八響除夕鐘聲,代表一年有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氣,七十二個候。

寒山寺前幾年開始競拍鐘聲,在一百零八響辭舊鐘聲之後,2005年推出一百五十響的新年祈福鐘聲,其中逢八的鐘聲每響三百元,不逢八的鐘聲每響二百元。若是競拍不到新年鐘聲,也可以到寺裡,付錢敲三聲鐘。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的鐘聲確實好聽,我應該坐著舢舨在細雪紛飛的月夜來到這兒的,可惜並不是!

2005/10/26

【弗徳塞】修道院秋宿
分類:法國、弗徳塞、旅館、宗教


2005/10/21

米線有個好主意,說我生日時要去那個西篤會(以禁慾出名)的修道院廢墟上「重溫新婚之夜的瘋狂!!――順便欣賞秋色」(或者倒過來也可以)。

上上個禮拜去訂房,我們要的那天竟然滿了,我本來想說算了,另外再找花樣好了,但米線是那種決定了不肯輕易改變的人,既然週末沒位子,那就週五好了,寧願請假。

我們住的是倒數第二便宜的房間,兩百歐元一個晚上,就在一樓的三號房。房間還算寬敞,佈置得很樸素,傢俱也普通。房間裡面沒有電視,只有一台那種古時候的收音機,還能用,伴著收訊不良的沙沙聲,如果不去聽廣播的內容,會有一種回到過去的感覺。

整個下午就在修道院的園子裡亂晃,說不出的閒適。那個地方有種奇異的精神,讓人心如止水,靜得能夠將四周景物映得如此清明。



想看更多的照片請點這裡

2005/10/25

【台北】饒河街夜市


2005/10/23 20:00 饒河街夜市

看完二輪電影從三民路南京東路口走過去饒河街,大概十分鐘的路程,經過有十層樓高的麥帥橋交流道,這裡的車聲隆隆,到了夜市口,不少的日本觀光客來玩,頓時開始有觀光的心情。

我來這裡的次數不多,星期日的晚上人潮不多,但小吃攤很多,一入口就有章魚燒,再走進去,一路上有臭豆腐、蚵仔煎、銅鑼燒、大阪燒、炒米粉、黑輪、生煎包、花枝、炒螃蟹、烤地瓜、馬鈴薯、烤玉米、烤香腸、豬血糕、胡椒餅等等多的寫不玩,冷飲有水果汁、珍奶類、愛玉冰、涼圓、芋圓、芒果冰及變種的泡芙冰淇淋等,寫到這裡我自己口水都流了出來,還有石蓮花等比較罕見的食物。

注意到這裡有幾家腳底按摩,門口都有日語標示,客人不多。慈祐宮的夜裡精雕屋頂打著金黃色的光線,看起來更加美麗。還是有幾家店販賣盜版的VCD及DVD,價格蠻便宜的。台灣的夜市這幾年來由盜版仿冒轉型特色小吃的攤子越來越多,我想除了小吃之外,我們還可以有什麼特色?看到饒河街的挽面點誌的人眾多,還有鳥卦八卦等算命也不少人在排隊,這點似乎找到了些答案。

幾乎是所有的台灣小吃都在這邊集合了,照片後面還有通化街夜市的分店,看來這年頭還是要搞連鎖做品牌才行。

相關網址:
http://taiwan.net.tw/lan/Cht/attractions/scenic_spots.asp?id=R177

2005/10/24

【安徽】山水黃山
分類:中國、安徽、山


2005/9 黃山

這應該是此次黃山行中,拍的最像水墨山水的黃山了。

黃山真的挺美,但因去了西藏,還是覺得西藏的山是最美的。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去了西藏欣然忘黃山!

2005/10/23

【安徽】黃山歸來不看嶽


2005/9 黃山

黃山號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與黃河、長江、長城齊名,黃山以奇松、怪石、溫泉、雲海四絕著稱, 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2005年9月,我去到了得到徐霞客讚譽:「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黃山。

黃山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於一身,松是黃山最奇特的景觀,黃山現有古樹名木800餘株,樹齡千年以上的有103株。其中有54棵名松古樹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保護名錄。聳立在黃山數以萬計百年以上樹齡的黃山松,多生長於岩石縫隙中,盤根錯節,傲然挺拔。

松、怪石、雲海、溫泉是黃山四絕,除了溫泉,在黃山倒是看到不少奇松怪石,黃山險峰林立,危崖突兀,峰腳直落谷底,山頂、山腰和山谷等處,怪石隨處可見,意趣橫生;另外最好看的應該是雲海了:因為氣候呈垂直分佈,所以山谷間被雲霧籠罩,山峰在雲霧中時隱時現,這讓來此攝影的人是又愛又恨。

到黃山最好是投宿在山中的賓館,可以觀日出,夕落,也可以避免因變幻莫測的天氣與雲海,壞了遊興,也拍不到好照片。像我到了黃山,剛開始除了雲霧濃些,天氣挺好,但下一刻鐘,雨就下了!

2005/10/22

【地球】三個你最喜歡的城市@串聯之旅


台北、巴黎、紐約

最近看到很多書名都跟"100個"數字有關的,有世界著名建築、祕境、世界遺產、城市之類的書,其實100個地方如果要仔細去玩,我想一輩子也玩不完。

何不讓大家一起創造這"100個"最喜歡的城市呢?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跟上次的"怪癖"點名遊戲一樣,這次只要寫出三個最喜歡的城市,然後找三名部落客繼續寫下去,這樣很快就可以蒐集到"100個"最喜歡的城市了。

以下就是我最喜歡的三個城市:

巴黎,去過兩次,深深地為了她的直線式的城市規劃所吸引。我喜歡看到浪漫忘我的塞納河畔戀人,我喜歡深夜的香榭大道,我喜歡頹廢放蕩的紅磨坊歌舞秀,我喜歡蒙馬特上的自由創作者,我喜歡看不完的博物館展覽,她的美麗,似乎是很表面的,但也很深沉,適合慢慢地品味。

紐約,去過兩次,人類追求高的摩天建築最多的地方,也為了世界最多人種的地方所迷惑,被稱為世界的中心,紐約有著全世界最多金錢遊戲的華爾街,有著最長最複雜的地鐵,有最多電影拍攝的背景,還有中央公園、最大的教堂、自由女神......。

台北,住在這裡35年,電影院的密度應該是亞洲地區第一名,書店及出版社的密度也是世界屬一屬二,清朝開始建立的台北古城,日據時代從古城延伸規劃出的大台北城,台灣大學的前身帝國大學,艋舺及大稻埕,荷蘭時的淡水古蹟,吃不完的夜市小吃,新店溪、基隆河與淡水河,台北擁有的歷史文化,深的足夠讓她更美麗。

這就是我喜歡這三個城市的原因,你呢?

1. 最近很無奈裝兇的阿貝:貝氏奢華三個你最喜歡的城市@串連之旅
2. 老是把工作帶回家的米可:後山蘆花三個你最喜歡的城市@串連之旅
3. 才飛去中國出差的小魚:飛~~了→交白卷

參加部落格表列:



發起統計一統計二統計三

2005/10/21

【西西里島】國王的耳朵
分類:義大利、西西里島、錫拉庫斯


2005/5/15 16:00

錫拉庫斯是一個迷人的古城,數學家阿基米德悟出物體浸在水中所失去的重量,等於其排開水的重量,就是在這個小城忘情裸奔的,這裡曾經是古希臘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所以城外的「考古公園」更是不容錯過的景點。

考古公園是一整片希臘文化的遺跡,除了有圓形劇場,更有一處巨石雲集的「天堂採石場」,是希臘時期開採石材以供建築的地方,以前這些巨石高聳入雲,感覺這些巨石可以直達天庭,或者「天堂」之名就是因此而來的,不過「天堂」的背後卻是一段悲慘的故事,要搬運這些巨石去建造神殿、皇宮,靠的是被暴君奴役的戰俘和奴隸,不知有多少工人死在這片巨石森林之中呢!

「天堂採石場」裡面還有一個巨石洞穴,形狀很像人的耳室,洞內的迴音效果極佳,簡直可以說是天然的麥克風,傳說古希臘羅馬時期統治西西里島的暴君狄奧尼修常常把犯人關在這個山洞裡面,生性多疑的國王就可以隨時監聽犯人的談話,後來義大利矯飾主義大師卡拉瓦喬逃亡到西西里島期間,將這個洞穴命名為「狄奧尼修之耳」,如此傳神的說法就一直沿用到今日。

如今踏入「狄奧尼修之耳」已經沒有昔日陰森悲慘的恐怖氣氛,不過每個進入洞穴的遊客總不忘試試它的迴音效果,於是義大利男人唱起盪氣迴腸的義國民謠,小孩子則尖聲亂叫,我也跟著大吼幾聲,一時洞內轟隆隆的聲音不絕於耳,吵得人頭皮發麻,我想狄奧尼修國王如果遇到這種狀況,大概恨不得把耳朵摀起來吧?

2005/10/20

【台北】商港@大稻埕


2005/10/16 12:30

走過交通繁忙的環河路,跨過水門後可以看到一台碩大的古帆船在河邊展示,有小朋友在此愉快來回的奔跑。這裡有觀光遊船往返淡水關渡與大稻埕,一日來回二或三次,但退潮時就不營運。

河堤隔了一條街道,但彷彿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這裡很多大樹蔭,一堆堆老人在此泡茶聊天下棋啃瓜子吃零嘴,兩三座土地公廟,還有卡拉OK歡唱,歐巴桑幫忙收拾這些泡茶用具,旁邊有租用腳踏車店可以騎這藍色大道到達淡水河口,籃球場上有個少女在練習投球,或許真的是大中午,人不多。

從清代到日治,淡水河開港、鐵路開通,大稻埕由原先的一片漠漠田園,躍升為全台最富裕的貿易商圈,這裡以茶葉的買賣為最大宗,也是現代化思潮的發源地。無論在經濟、文化、社會活動上,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拿著相機到處拍,就好像被當成外人一樣,哪天應該也坐下來泡泡茶。

2005/10/19

【拉薩】瑪吉阿米的目光


2005/08/07 20:00 從拉薩瑪吉阿米三樓照八廓街景
 
  法國當代史學兼社會學家傅柯說,俯視是一種權力。因此,無論如何只要有一點錢的觀光客到了拉薩,一定會來到瑪吉阿米的三樓,不是因為這間餐廳因著達賴六世的風流韻事而來的聲名大噪,而是站在瑪吉阿米三樓往下俯視,八廓街上的芸芸眾生,盡收眼底。

  瑪吉阿米本身就是一個象徵權力的建 築物,聽說在西藏,民房只能夠是白色的,只有宮廷和寺院才准許用喇嘛黃做外牆。而這座小樓被允許漆成黃色是因為三百年前,達賴六世曾在此寵幸過一個女孩,這個傳說讓瑪吉阿米在整個八廓街裡一片白色藏式建築中,脫穎而出,格外受到觀光客的青睞。

  對照著斜對面的傳統甜茶館,在瑪吉阿米吃著不道地的民族餐點,大口的喝可樂和啤酒,怎樣都強過破爛又搖晃的老舊桌子上,三塊錢就能喝到飽的甜茶還要好。因此,當我們這些驕傲的觀光客俯視整個西藏的櫥窗──八廓街時,怎麼可能要融入下面來來往往的人群?更不用提去傾聽他們的苦難、關注他們的命運了。
  
  看著底下的流動的人群,突然想到不知道在哪裡看過這樣一句話:「八廓街已經成為拉薩景觀的最後底限,不逛八廓非西藏,走出八廓不拉薩。」拉薩日新月異,幸好總還是有大量的信徒,從廣大的藏區湧入八廓街,使得這個西藏櫥窗,永遠玲瑯滿目。

  這天傍晚我們就在瑪吉阿米用餐,都九點了,八廓街的人潮仍未散去,轉經的人仍然快步的繞著、康巴人依舊在做生意的小攤上叫囂著、遊客也流連忘返,而我的目光終於隨著人們在街角的轉折,移到剛擺滿桌的食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