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桃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桃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03/23

【楊梅】老街與菜市場散步

以往對於楊梅的印象只是『經過』的一個點,無論是坐火車或是在高速公路上奔馳,都不會想要下來逛一逛。


楊梅最大的菜市場,下午去的時候已經收攤

看到書上說楊梅也有條老街,於是就跑來逛逛,回憶起約二十幾年前哥哥當兵,曾經有一次開車載他回部隊,那時他已經快退伍了,我想那時楊梅的街上應該很多阿兵哥吧!

我首先在菜市場附近散步,雖然已經是下午菜市場收市,到處看到攤位出租可以以一天來計算,想必這裡上午人潮一定很多,其實看到這樣破舊的景象,但是這樣的傳統市集還是佔台灣人生活的一大部分,想想約莫我國小的時候,台北市到處蓋了兩層樓的菜市場,攤商一進去可能生意就很差,最後搞得整個台北市新建的菜市場不是拆掉就是荒廢。

我猜想楊梅這座菜市場應該是日本時代就存在,或者後來有改建就不得而知,隨處逛逛發現周邊很多小吃老店,雖然肚子很飽但還是吃吃喝喝,順手買了一瓶青草茶,還有中國東北的大餅,邊走邊喝覺得很滿足。下午的陽光有點強,不過在涼亭下很舒服,有些老人家在此下棋度過午後的休閒時光。

在市場周圍散步,到處可以看到出租的告示牌子,上面打在聯絡電話,還有一棟五層樓高的大樓已經荒廢,有拆除的痕跡,我到處想找老房子,金華街在下坡處有不少木頭的老房子,走過去還有人居。

楊梅的發展早在1708年就有移民來此開墾,1785年『諸協和』墾戶進行大規模的拓荒。由於地勢的關係,這裡也成為清朝駐兵的防守要塞。1929年,因為地勢過高的火車站不方便火車上坡停靠,所以才移到現在火車站的位置,而舊的火車站就成為現在衛生所。

因為火車站的遷移,於是蓋了新街的街屋,就是現在的大成路,依稀可以看到當年的立面,洗石子顯得非常樸實,可惜現在不是因為被招牌整個遮起來,就是被電線桿或電線擋到,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地方就是人口的集散地,為何不好好的把公共設施弄好一點呢?

走在圓弧拱門式的亭仔腳下,一望無盡的老街,現代商店不斷地替換,裝潢不斷地修改,這樣的混搭是老街的重生嗎?還是不得已的現狀?


在公廁旁看到針筒回收的箱子有點讓我震撼到

2009/01/19

【桃園】龍潭三坑老街

大漢溪在以前船隻可以通行到三坑,因此從新竹上來的貨物,都會利用三坑這裡作為中繼站,沿大漢溪往北,就可以到艋舺、大稻埕,這裡成為早年客家族群貨品的集散中心。


2008.10 永福宮是三坑的信仰中心

三坑老街並不長,這裡規劃了一些自行車休閒旅遊的車道,古蹟的分散在大漢溪沿岸,有「青錢第」古厝、開庄伯公廟、石門大圳、大平紅橋、老樹與大平聚落等等,但是我並沒有去走透透,或許是太晚去了沒租到腳踏車,一下子就走完的短老街,要踏遍這些古蹟的點,的確自行車是最好的工具。

日本時代三坑開鑿大圳的時候,附近很多工人、日本來的工程師在此聚集,興盛的老街頭,櫻花啤酒屋保有當年的招牌,這間屋子可說是當年街上的夜店。沒有巴洛克的雕飾立面,三坑老街的房子還保有土角厝,在風吹雨淋的狀態下任時光頹廢。

走在三坑的自行車道上,有些年輕的農民辛苦的種著菜,六七歲的小朋友也在此幫忙,夕陽照在過客旅人的臉上充滿著歡笑,對應著這些農民拿著鋤頭除草、水管灌溉菜園,古道老街各樣人的對比,在這塊土地上的時間軸上,刻畫著各樣的歷史故事。

2008/09/07

【桃園】客家印象巡迴攝影展與網路攝影比賽

這個攝影展展出的是日治時期出名的攝影師作品,有彭瑞麟、鄧南光、吳金淼等人,我最喜歡鄧南光在迪化街拍的一些照片,這個攝影展倒是可以看到他不少在北埔客家老街的作品。


桃園縣客家文物館外的攝影展看板

不知道為什麼很喜歡看黑白的老照片,或許是顏色單純,兒時的記憶上了心頭,養神豬迎神敬鬼的活動;河邊洗衣的盛況;老街繁華的貿易往來;農家插秧收成的辛苦;工人全身髒兮兮的笑容;各行各業的人像照片,這些照片不但寫實地記錄那個年代的生活,還特別突顯客家人的生活特質:團結、勤奮、認命與單純,張張照片總讓我感動。

昨天到龍潭的客家文化館去看了這個巡迴展,館內人員多用客家話話家常,加上前陣子去了一趟美濃,算是對客家文化有進一步的認識,除了在一樓展出的巡迴攝影展之外,二樓還有桃園客家印象攝影展,同樣都是叫『印象展』,希望大家不要搞錯,同樣也是很精采。除此之外,文化館還有展出一些客家出名的文學作品與文學家的介紹。

以前只是在攝影集上看看這些攝影大師的作品,可以看到洗出來比較大幅的攝影作品真是有幸!

巡迴攝影展時間地點:
2008/09/03-2008/10/19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地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電話:08-7230100
2008/09/05-2008/09/28 桃園縣客家文化館
地址:桃園縣龍潭鄉中正路三林段500號 電話:03-4096682
......
更多展出時間地點→http://hakka.niceblogs.org/index.php?load=read&id=3

為什麼各地都有客家文化館或文化園區啊?龍潭這個建築外觀很有特色,希望這些場地可以充分的發揮文化交流功能,多多藝文展覽或相關的演講活動!

相關網址:
鄧南光作品→【台北】華山園區的麻豆外拍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1/blog-post_9353.html
【台北】見證福建汀州客家原鄉的淡水鄞山寺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blog-post_08.html
【高雄】美濃客家文物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blog-post_10.html
客家印象網路攝影大賞活動說明及比賽辦法
http://hakka.niceblogs.org/index.php?load=read&id=5

PS. 本文內容是水瓶子親自看攝影展心得,有稿費收入。

2007/06/01

【大溪】李騰芳古厝

大溪有個二級古蹟,我們去過好幾趟大溪,卻沒有到過這裡,只知道大溪老街的豆干,在老街旁邊有間日式建築蔣介石的行館,還有慈湖陵寢。


攝影:BART
【Taiwan PaPaGo】思古尋幽~初訪桃園大溪李騰芳古宅
http://www.wretch.cc/blog/bart1&article_id=9119411

李家出了舉人李騰芳(1814),這群古厝並非整個是李騰芳出資,而是兄弟都有出資,因為李騰芳43歲時考上秀才,後來捐得貢生,隔年咸豐10年(1860)開始興建這群古厝,在54歲高齡高中舉人,光耀門楣,在家祠牆壁還留有親筆墨寶,有書法與水墨畫。

李騰芳的父親李炳生經商有成,因為做生意講求公道,所以在大漢溪通往淡水間的李金興商號能夠免於土匪搶劫,奠定了李家在此的基礎。而後板橋林家來此大量購買土地,兩家族偶有間隙,據說還在屋梁放置符以破風水,這類的傳聞也只能當八卦聽聽,並沒有事實根據,而李家子孫後代也有吸鴉片者敗掉祖產,大漢溪航運式微而沒落。

李騰芳古厝大抵是1910年代重建的規模,古厝依傍平緩山勢興建,由於李家是客家族,正廳挑高這裡敬拜祖先,與傳統的閩南建築的佈置不太相同,正廳前的木梁防腐防蛀的工事令人感嘆,門上的精緻木雕,以及屋樑下的雕刻,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這裡假日人潮絡繹不絶,一車車遊覽車帶這阿公阿嬤來來去去,問了旁邊乘涼的阿桑,她說她也是李家後代,子孫多搬往台北或是大陸經商,看這大片古厝的古物幾乎不存在,古厝的經營也是熱情的義工在努力,看著廣場的旗座及石碑,讓我要更珍惜祖先遺留下來的智慧。

2005/11/12

【桃園】大溪月眉花海



在大溪月眉看到一片一片的花海。

雖然面積不像普羅旺斯的遼闊,但也夠讓人歡喜。

週六特地帶了相機要來拍照,到了現場才發現,前晚充滿電力的電池竟然忘了帶。

週日特地再重回大溪,真的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