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5

【京都】【台北】迎春牛報喜抽獎明信片比比看

這兩張明信片都是陳阿貝小姐寄來的,我本來不知道正面底下那個編號是幹嘛的?後來收到她從台北寄來的明信片,才知道原來是個抽獎活動。



依照阿貝的觀察分析日本便利店發行的明信片比台灣郵局(中華郵政)發行的抽獎明信片要好一點,而台灣郵局發行的比日本郵局發行的明信片好一點,看來不假,我想可能價格因素,日本明信片價格較高,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今天依照明信片上面台灣的郵局網址去找有關於這個抽獎活動的辦法,找了很久終於被我找到,還不是靠郵局的全文檢索,而是靠google大神,最大獎是機車,其他獎項真的是蠻機車的小東西,得最大獎的郵局還會另行通知。不過我真的不知道怎樣通知?難不成郵局有把所有明信片都掃瞄下來,會幫我們對獎再通知我們,或者是購買的時候會紀錄購買人的資料?可是已經寄出去給朋友了,得獎人到底算是誰?

更詭異的是郵局的員工似乎不想推賣這個明信片啊!要問櫃檯才知道有,是政策上並不想讓大家來兌獎嗎?還是因為明信片設計太醜?在我看來還蠻不錯的啊!或者是賣的越多郵差就會送信越多而賠的更多?

我覺得台灣也可以學日本把發行權交給某些單位,可以讓觀光客很便利的在觀光景點買到漂亮的明信片,也不用貼郵票就寄回鄉給朋友,這樣不是很好嗎?發行單位會製作的更好看的明信片,吸引更多人購買。

陳阿貝小姐之部落格:貝式奢華

2009/01/14

【布拉格】聖尼古拉教堂與薩克斯風阿伯@舊城廣場

舊城廣場有許多教堂,這個阿伯留著滿臉的白鬍子,精神還很好的吹奏著音樂,受到大家的矚目。


2008.10 聖尼古拉教堂


攝影/Ryan

在這個地方12世紀就有教堂存在,1620年白山之役後成為本篤會修道院的一部份,布拉格的教堂歷史可以說就是天主教會的各教派的歷史,一下是本篤會另一下又是耶穌會。到了1732-1737年間,這個教堂經過重新設計與翻修,到了1781年國王關閉修道院,這裡就被廢棄了,直到1914第一次大戰時,駐守在此的軍隊重修了這座教堂,戰後歸給胡斯派。



2008.10 感謝 vivian 的錄影

教堂前,幾乎每日吹薩克斯風的阿伯都會來演奏,留著滿臉的白鬍子,臉部表情超多,而且經常與觀光客互動,聽演奏的人經常就跳起舞來,留下愉快的回憶,他老婆(?)也會幫忙賣CD,看來收入不錯。聖尼古拉教堂經常舉辦音樂會,本來想進去聽聽看,礙於時間不足,只好下次再來嘗鮮了。

【布拉格】聖尼古拉教堂@小區

2009/01/13

【布拉格】胡斯紀念碑@舊城廣場

1402年胡斯在舊城區的伯利恆禮拜堂演講講道,受到羅馬帝國的壓力,1415年胡斯在德國康斯坦茨受火刑而死。


2008.10.12 胡斯廣場

在胡斯廣場上有個紀念碑,1915年揭幕,紀念碑的主體有兩群人,一邊是胡斯派戰士、另一邊是200年後被迫流亡的新教徒。在舊城廣場的另一邊的地上有1621年的標記,紀念27位新教徒領袖在此地被處死。

胡斯出生在貧窮的農家,當時抨擊天主教徒的腐敗,羅馬教宗知道後就把胡斯抓起來。後來胡斯的吹隨者的勢力很大,重挫羅馬帝國的十字軍,也就是胡斯戰爭,並統治了波西米亞地區。

胡斯認為天主教應該回歸聖經本意,而不是天主教繁複的教條,他的許多言論,被新教採用,馬丁·路德受到他的影響,進而影響了歐洲的歷史。他一生有許多著作,在文學史上也有重大的貢獻。

1999年,羅馬天主教會對胡斯這個人做出了『道歉』的文告。

2009/01/12

【台北】三芝的芝柏社區

上次是來這個社區是因為想參觀李天祿布袋戲博物館,意外地發現這個顏色鮮豔的社區,不過當天下雨,沒有多拍照,昨天重遊此地,天氣雖冷,但照片中的這裡好像希臘。


2009.1.11 點圖放大,並可以看到許多三芝的照片

芝柏社區以前曾經是藝術家的集散地,除了布袋戲博物館,還有一些民宿、美術館,預約制度的懷石料理、托兒所等等,社區中有網球場、溜冰場、沒人打球的籃球場,還有一些因為沒有人住,長滿了荒煙漫草的龜裂屋子,在這裡散步半小時,就可以拍一堆照片,每張照片都應該有一些故事。

鄰居在門口聊天,年輕的父母帶小嬰孩回來此看阿公、阿嬤,遠眺北海岸的海景,暖冬的大太陽下,很想慵懶地在落地窗前睡一個下午。凶狠的狗吠聲,裝作沒事的貓咪,總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

遇到了一個熱心的老闆娘請我們進去她家拍照,她剛買了這棟房子,全部自己動手裝潢,準備開義大利餐館,幾乎已經完工了。希望她能在這裡找到開餐廳的快樂,讓客人度過休閒時光。

我本來是要來拍廢墟的,台灣的鄉村總是外流人口,只有老人守著他們的土地與房子,芝柏社區這幾年的努力,辦了跳蚤市場,也吸引了一些藝術家來此駐足,我不知道經營民宿的主人成績好不好?北海岸的風雨有時不是那樣的善良,怎樣吸引觀光,或許還是要靠大家的努力,建立起社區的特色。

《戲夢人生》李天祿
上次去三芝的流水帳→【淡水】在有河book碎碎唸,參加動態靜心整個腳酸

2009/01/09

【新竹】湖口老街

新竹的湖口老街保持了很完整的紅磚建築,一樓亭仔腳很有文藝復興的大圓拱式樣,兩排老房子的建築特色一致。


2008.11.30

在走廊上看圓拱的層次加上人來人往,很熱鬧,可惜有些房子前停了車子。前方的人潮是穿著國民黨選舉衣服的老闆要大家進去看他家的後院花園。

湖口這個地方原來是平埔族的屯墾區,1794年清乾隆59年,由廣東惠州移民來的人在附近農墾形成聚落,這裡在山與農墾地之間,因此形成了市集,除了交易農產品之外,也成為移民暫時休息的地方。

1893年,清光緒19年,劉銘傳的鐵路蓋到新竹,這裡設立的湖口站,因此成為更多人來人往的區域,可是1929年,日本昭和4年,這段鐵路坡度過大,火車很難爬的上來,有時候還要人下來推火車,而且經常發生事故,所以改了新路線,因此湖口開始沒落。


湖口老街上二次戰時所蓋的戲院

湖口老街的地標還有義大利神父建的天主堂,據說是鐵路湖口車站的舊址。在此看到當地文史工作室的人在發大窩口鄉親報,介紹社區農夫、農民市集,還有當地羅家的故事等等,不過發刊的日期是兩年多前的2006.9.21。

廟宇(三元宮)、教堂、戲院、老街,這些元素合成湖口老街,還有很多客家小吃,假日人潮不少,除了吃東西外,希望能有更多特色。

2009/01/08

【曼谷】郵局賣的金光閃閃賀卡

咖啡因小姐去曼谷玩回來,不知道有沒有被塞到飛機呢?


2008.12.29 寄出的卡片,咖啡因說旅行是個角色扮演的遊戲,不知道她跟老公扮演了什麼?

我一打開卡片,實在很訝異,這年頭誰還寄那麼俗的賀卡,原來是剛結婚去曼谷度蜜月的咖啡因,她說最後一天想在郵局買當地有特色的風景明信片,可是就是沒有賣,只有這類的卡片。真的風俗民情不同,各地的郵局還真的有不同的表現啊!想想台灣郵局賣什麼呢?好像也沒有明信片啊!


泰國的郵資證明,蠻樸質的

咖啡因又要出新書了,這次用行銷的角度來談職場生存與愛情的各種關係,蠻有趣的,希望大賣!

咖啡因的咖啡因:曼谷2008聖誕節

2009/01/07

【布拉格】查理街@舊城區

布拉格的舊城區已經完全是觀光客往來的地區,人來人往已經嗅不出這條12世紀就存在的老街景象。


金蛇之屋的標誌在交通要道上,很難不注意到它

這個金蛇標誌目前是家餐廳,據說在1714年由亞美尼亞人開了一家咖啡屋,並傳播一些小冊子,不知道要罵誰?可能是當時執政的貴族吧?


黑光劇綠野仙蹤(攝影/Vivian)

查理街是前一篇提到節慶的遊行路線,從這裡就通往查理士大橋,當年是個狹窄蜿蜒的小道,現在沒有拓寬,可是周邊的小巷都是商店,人潮很多,沒有很蜿蜒的感覺。這附近全部是觀光精品店,除了逛這些店,還要注意建築型態,許多小丑街頭藝人吸引眾人的目光,還有一家黑光劇院是表演綠野仙蹤,但隨時要注意扒手的出沒。

附近房屋的裝飾都很特別,有個黑底灰泥的雕刻作品傳說那些聖者能夠防止黑死病的發生。

2009/01/06

【布拉格】尖塔們@舊城區

舊城區的天文鐘上面就是很高的尖塔,是眺望布拉格市景的好地方。


天文鐘上尖塔的電梯設計的很典雅,四側是旋轉斜坡可上下尖塔

從上面看著下面的觀光人群,還有布拉格紅屋頂與教堂尖塔,乍看之下會覺得這些尖塔長的一模一樣,但是仔細比對,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這是天文鐘上的尖塔,1364年加建,原本是私人房舍,這個尖塔還有觀景廊,可遮陽避雪。從塔頂看胡斯廣場的人群,好多人直接就躺在地上享受日光浴,廣場周圍就有兩座教堂,教堂的尖塔可以看很久看不膩。


(攝影/Vivian)
這是查理士大橋在舊城區這端的塔橋尖塔頂,我在上面玩耍了很久,同樣也是看下面的觀光客,這個塔頂上面沒有遮陽設計,可容納的人也不多,不過可以看到查理士橋與河岸風光,另一面又可以看到市區風情,是最值回票價的地方。


這是與市政廳連結在一起的火藥門尖塔,是當年皇宮的遺址,也是進入舊城區的城門,很多遊行活動都由此地開始,經過胡斯廣場,然後再從查理士大橋進入城堡區。

在塔頂可以互相看各個塔頂,讓我有種可以互相傳遞訊息的感覺。

2009/01/05

【布拉格】天文鐘下的地下水道@舊城區

布拉格的天文鐘也是以前的市政廳,看過去有一整排的新舊建築,真的搞不清楚哪裏是民宅,哪裡是市政廳辦公的地方?


2008.10.12 解說的阿姨很努力的用破英文介紹,這裡真是所有年代的建材都有

這個市政廳建於 1338年,但是在這之前的中世紀,這一區還是有一些民宅,據說還有一個人工的地下水道。在這裡,觀光客第一的目標是天文鐘,第二目標是到塔頂去看胡斯廣場與眺望布拉格市景。

我本來也要衝上塔頂,可是走錯路就跑到天文鐘的正後方,剛好是正點,就看到耶穌12門徒在繞圈圈,繞完後看到有人要導覽,本來以為只是介紹這裡議會的歷史,我聽的不耐煩,於是就到處亂跑拍照,沒想到被工作人員制止說一定要跟著導覽老師走。

我只好乖乖地跟著走,他介紹了議會的歷史,還有各年代各貴族的徽章標誌,牆上的壁畫等等,本來以為要結束了,我就可以跑上塔頂,沒想到好戲才要上場,他只說這個地方是中世紀年代的遺跡,然後打開一道門,然後在鎖上,越講越古老,那老師也講的越高興,然後帶我們走到地下室,看到一些盔甲雕像,然後還聽到潺潺水流,想想這小塊地方的建築與建設,就代表人類文明的軌跡啊!


二樓的市政廳與議會大廳

踩著千年前的石頭,我彷彿聽見市集的人聲交頭接耳,也聽到了貴族在開會的爭吵聲。從外看有歌德式與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門上的裝飾繁複各個年代都有不同的表現,保存良好的天花板與挖掘出來的地下水道,最後這段約10分鐘的導覽才讓我了解前面30分鐘枯燥介紹的意義。

最後,我跟參加導覽的日本人,竟然找不到路上塔頂,來來回回繞了好久,最後的答案是坐電梯到三樓,然後那邊賣的門票跟二樓導覽賣的門票是一樣的,這時候不需要排隊,就拿門票就可以走進去了。

2009/01/04

【維也納】捷思敏的城堡劇院一角

彧馨一月底就要去歐洲旅遊了,她參加某旅行社舉辦的部落客甄選,獲得歐洲國鐵票大獎,希望利用春節假期能夠好好玩得夠。


維也納城堡劇院一角

城堡劇院本來是霍夫堡內一座閒置的大舞廳,在 1741年開始成立劇院。到了1888年才改成文藝復興式的建築型態,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這座劇院的表演廳被炸毀,都如今已經修復。



我今年也要去維也納了,現在想想還真是興奮!

彧馨的部落格→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