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完工,有人說像馬雅神廟,也有人說像埃及神廟,這棟建築跟台南的土地銀行可以說是長得一模一樣,鋼骨鋼筋混凝土造樑柱構架系統,並以大型桁架屋頂,建構出挑高大跨距的營業大廳空間。
[缺照片]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
網址:http://www.ntm.gov.tw
這棟建築的建築元素多是以古典為基礎,厚重的的壁柱與牆面,就像是西方神廟式建築,牆上獸頭浮雕:老鷹、鳳凰,還有植物紋樣的裝飾,給人厚重又神秘的印象。室內天花板上的圖騰有原住民風格,代表太陽的圓形,高山的三角形,一波波如海浪拍打的波浪,這樣的石膏飾板,訴說這塊土地環海的生活模式。
我喜歡涼廊下新置入的公共藝術品「豐盛富足」,在老建築中注入了生命力,又搭配著這棟建築背後的歷史,有傳承的意味。
每回進入這座展示館,看到這樣的裝飾,會對背後代表的意義充滿了想像。1930年代是全球經濟大蕭條的年代,日本用一些現代工法很快的蓋出這棟建築,還兼具防火、防盜,用模板快速製作圖騰,在當年都是創舉。一家跨國的銀行,用最新的技術去蓋出像神廟的辦公室,不知道背後是怎樣的想法?
如今,土銀展示館展出的多是當年總督府博物館以自然史為主,人類、地質、植物、動物這幾類的收藏,顯現不出金融業相關的展覽有點可惜,不過台灣博物館的專長本來就不在這方面,或許未來在台灣銀行的古蹟內做這類展示更有意義也說不定。
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1/12/04
2011/12/03
【台北】台北賓館,神秘的權力象徵
1901年,台灣總督官邸完工,當年總督兒玉源太郎排除萬難,利用台灣神社的工程餘款興建了這棟象徵意義重大的建築,就是今年台北賓館的前身。1911-1913年,森山松之助改造了這棟官邸的受白蟻蛀壞的木造部份,木樑改為鋼骨,華麗的馬薩式屋頂,原本樸直簡單的外型加上了仿巴洛克裝飾。
很多人是以殖民空間的解釋台北賓館,就概念來說,大正年間(1912-1926年)是日本帝國最輝煌也最揮霍的年代,整修總督官邸象徵著帝國延伸治權到台灣最好的方式,無論是日本的天皇或是世界各地的貴賓來訪,能夠居住在這個距離權力中心最近的官邸,外部是華麗的歐式建築與裝飾,內部裝潢採用英國維多利亞風格,大量的採用英國進口的建材,有點與英國大航海時代較勁的意味。
2002年,外交部封閉修繕台北賓館,2006年起開放給大眾參觀,這棟華麗繁複的建築,住過多多少少的重要賓客,從日治時期建築完成,歷經多少總督,然後國民政府時期,政黨輪替,台灣政治民主化,這棟建築所代表的意義,會不會有所不同?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1號
網址:http://tgh.mofa.gov.tw/
很多人是以殖民空間的解釋台北賓館,就概念來說,大正年間(1912-1926年)是日本帝國最輝煌也最揮霍的年代,整修總督官邸象徵著帝國延伸治權到台灣最好的方式,無論是日本的天皇或是世界各地的貴賓來訪,能夠居住在這個距離權力中心最近的官邸,外部是華麗的歐式建築與裝飾,內部裝潢採用英國維多利亞風格,大量的採用英國進口的建材,有點與英國大航海時代較勁的意味。
2002年,外交部封閉修繕台北賓館,2006年起開放給大眾參觀,這棟華麗繁複的建築,住過多多少少的重要賓客,從日治時期建築完成,歷經多少總督,然後國民政府時期,政黨輪替,台灣政治民主化,這棟建築所代表的意義,會不會有所不同?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1號
網址:http://tgh.mofa.gov.tw/
【台北】台大醫院舊館
1921年,日本建築師近藤十郎設計的台北醫院完工,也就是台大醫院的前身,如今台大醫院已經蓋了新大樓,這棟舊館的門診持續在此服務民眾。近藤十郎在台北也設計了西門町紅樓、建國中學紅樓,因此這些建築立面也都有相似之處。
紅磚建築,抬高的地基,牆面上白色飾帶,山牆圓形玻璃窗、牛眼窗,兩側的衛塔、尖塔,愛奧尼克圓柱,還有凸出的陽台,光在戶外欣賞這一切目不暇給的裝飾,就可以駐足良久。一進到室內挑高的大廳,四四方方格子狀的天花板,配合圓拱圈造型,牆上的瓷磚與鑄銅燈具,形成一個舒適的空間。
長年做為醫療院所,廳內到處聞到消毒水味。我國中一年級時,因為被火燒傷,轉診到台大治療,後來動了整形植皮手術,每個星期的回診,都是在這棟大樓內來來回回,中央有座小公園,地下室有員工福利社等等,都有很深的回憶。有幸跟這棟華麗的醫院相識,到後來念台大,或許就是當年這段看診的結緣。
又忍不住看了幾年前的文字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4/blog-post_09.html
紅磚建築,抬高的地基,牆面上白色飾帶,山牆圓形玻璃窗、牛眼窗,兩側的衛塔、尖塔,愛奧尼克圓柱,還有凸出的陽台,光在戶外欣賞這一切目不暇給的裝飾,就可以駐足良久。一進到室內挑高的大廳,四四方方格子狀的天花板,配合圓拱圈造型,牆上的瓷磚與鑄銅燈具,形成一個舒適的空間。
長年做為醫療院所,廳內到處聞到消毒水味。我國中一年級時,因為被火燒傷,轉診到台大治療,後來動了整形植皮手術,每個星期的回診,都是在這棟大樓內來來回回,中央有座小公園,地下室有員工福利社等等,都有很深的回憶。有幸跟這棟華麗的醫院相識,到後來念台大,或許就是當年這段看診的結緣。
又忍不住看了幾年前的文字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4/blog-post_09.html
【台北】海事博物館與蔣經國先生展示館
海事博物館的前身是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中間隔著景福門(東門)與總統府遙遙相望。1899年,日本赤十字社在此設立台灣分社,日治後期,為海軍武官府。1994年拆除舊建物改建目前的大樓,後來國民黨將黨部賣給長榮集團,目前部分樓層做為海事博物館。
某一年的農曆年初三,老夫子姐姐舉辦了一次「台北絲路十帖」第一帖的導覽活動,是以總統府中軸線為起點,帶大家參觀附近的博物館。本以為大家都回鄉過年了,飄雨的台北會冷冷清清,但沒想到海事博物館滿滿參觀的人潮,眾多的導覽解說員讓館內眾多的模型船隻有了生命力。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艘運茶帆船的畫作,在大稻埕的老照片中可以看見這種帆船的身影,沒有動力,靠著風帆與船員划槳,就可以來往世界各地。光想到這樣的場景,就會覺得當年海上的交通雖然危險,但是真的是十分環保,而且比陸上交通成本低的多,當年海上絲路的熱鬧景象,還有大航海時代海上權力競賽的種種,引發了我眾多的想像空間。這幅畫作前面還有龍舟比賽,這樣的民間傳統節慶,在港口碼頭,經常會見到。
博物館內還有收藏小船大經濟的柯克船、豪華客船鐵達尼號、日本海軍大和號、英國客貨輪往來印度的大東方號等等,每艘船都有其歷史的意義。台灣四周環海,我們從小的教育多以陸地思考模式,若加上台灣四周的海洋資源,其實台灣在世界上不是一個小國家。
某天剛好來到這棟大樓開會,發現裡面還有經國先生的展覽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
電話:02-23516699
網址:http://www.evergreenmuseum.org.tw
某一年的農曆年初三,老夫子姐姐舉辦了一次「台北絲路十帖」第一帖的導覽活動,是以總統府中軸線為起點,帶大家參觀附近的博物館。本以為大家都回鄉過年了,飄雨的台北會冷冷清清,但沒想到海事博物館滿滿參觀的人潮,眾多的導覽解說員讓館內眾多的模型船隻有了生命力。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艘運茶帆船的畫作,在大稻埕的老照片中可以看見這種帆船的身影,沒有動力,靠著風帆與船員划槳,就可以來往世界各地。光想到這樣的場景,就會覺得當年海上的交通雖然危險,但是真的是十分環保,而且比陸上交通成本低的多,當年海上絲路的熱鬧景象,還有大航海時代海上權力競賽的種種,引發了我眾多的想像空間。這幅畫作前面還有龍舟比賽,這樣的民間傳統節慶,在港口碼頭,經常會見到。
博物館內還有收藏小船大經濟的柯克船、豪華客船鐵達尼號、日本海軍大和號、英國客貨輪往來印度的大東方號等等,每艘船都有其歷史的意義。台灣四周環海,我們從小的教育多以陸地思考模式,若加上台灣四周的海洋資源,其實台灣在世界上不是一個小國家。
某天剛好來到這棟大樓開會,發現裡面還有經國先生的展覽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
電話:02-23516699
網址:http://www.evergreenmuseum.org.tw
2011/12/01
【台北】大稻埕散步
時光倒流到百年前,大稻埕碼頭大型帆船雲集,一箱箱出口的茶葉上船,顯現一片繁榮的景象,不遠處的大稻埕車站,往淡水的最後一班火車出站了,在河邊聽到『切嚓!切嚓!』的聲音,蒸汽灰煙冒的半透天,汽笛聲響起。
許多工人跟工頭領了一個星期的工資,坐在岸邊休息,看著這些有錢人所蓋的洋樓,欣賞河畔著夕陽,討論著晚上準備到附近的哪家酒店喝酒狂歡!人力車在碼頭與火車站間出入,撿茶葉的婦女走路回家,準備節慶迎神的陣頭,也在河邊練習著。
1851年,林藍田從基隆到大稻埕,興建了三間閩南式建築,是大稻埕最早的店舖。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拼」械鬥事件,下郊打敗後先去投靠大龍峒的鄉親,後來再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畔建街屋,這些街屋不但兼具進出口原料倉儲、加工、商店、居住的型態,也重建廟宇,形成以同安人為主的河港聚落。
1885年,劉銘傳除了舖設鐵路以外,也在大稻埕設茶釐局、軍裝機器局等機構,形成「官府建製區」。也鼓勵富紳蓋洋樓店鋪與外國人做生意,並設立各國領事館,當時大稻埕可說是洋風鼎盛。
1895年,日本入台北城統治後,日商勢力進入,洋行的生意大不如前,有些洋行易主或者離開。除了傳統的茶葉之外,南北乾貨、中藥材、布行隨著鐵路的發展更加繁榮。日治中期後,因為日本人的商店多在清朝所建的台北城中,意外地大稻埕的繁榮多是台灣本島人聚集的街市,保留了這樣的生活樣貌。
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各地有各種新興思潮,在大稻埕地區有社會改革運動的「台灣文化協會」,並在今貴德街舉辦「港町文化講座」,「永樂座」戲院是個多元化的戲劇表演的舞台,都在大稻埕地區。
許多工人跟工頭領了一個星期的工資,坐在岸邊休息,看著這些有錢人所蓋的洋樓,欣賞河畔著夕陽,討論著晚上準備到附近的哪家酒店喝酒狂歡!人力車在碼頭與火車站間出入,撿茶葉的婦女走路回家,準備節慶迎神的陣頭,也在河邊練習著。
1851年,林藍田從基隆到大稻埕,興建了三間閩南式建築,是大稻埕最早的店舖。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拼」械鬥事件,下郊打敗後先去投靠大龍峒的鄉親,後來再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畔建街屋,這些街屋不但兼具進出口原料倉儲、加工、商店、居住的型態,也重建廟宇,形成以同安人為主的河港聚落。
1885年,劉銘傳除了舖設鐵路以外,也在大稻埕設茶釐局、軍裝機器局等機構,形成「官府建製區」。也鼓勵富紳蓋洋樓店鋪與外國人做生意,並設立各國領事館,當時大稻埕可說是洋風鼎盛。
1895年,日本入台北城統治後,日商勢力進入,洋行的生意大不如前,有些洋行易主或者離開。除了傳統的茶葉之外,南北乾貨、中藥材、布行隨著鐵路的發展更加繁榮。日治中期後,因為日本人的商店多在清朝所建的台北城中,意外地大稻埕的繁榮多是台灣本島人聚集的街市,保留了這樣的生活樣貌。
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各地有各種新興思潮,在大稻埕地區有社會改革運動的「台灣文化協會」,並在今貴德街舉辦「港町文化講座」,「永樂座」戲院是個多元化的戲劇表演的舞台,都在大稻埕地區。
2011/11/27
【台北】昭和町文物市集,挖寶落入兒時的回憶
2011/11/26
【台北】火金姑工作室,讓一個空間充滿了故事性
一進入火金姑工作室,看著牆上、天花板、地上滿滿地骨董燈飾,日式簡樸風格,沒有複雜的圖案與線條,一看到造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75巷21-1號
電話:0916397432 楊老闆
營業:每日17:00起(時間不定,詳細請洽店家)
跟楊老闆一聊,才發現對於哪類的房子放置怎樣形狀的燈飾,非常有研究,老闆像極了藝術家的長髮造型,說起話了來不急不徐,他特別對燈光明暗與人際關係有精闢的分析,或許一個簡簡單單的骨董燈,就可以讓一個沒有華麗裝潢的店面充滿了故事性。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75巷21-1號
電話:0916397432 楊老闆
營業:每日17:00起(時間不定,詳細請洽店家)
跟楊老闆一聊,才發現對於哪類的房子放置怎樣形狀的燈飾,非常有研究,老闆像極了藝術家的長髮造型,說起話了來不急不徐,他特別對燈光明暗與人際關係有精闢的分析,或許一個簡簡單單的骨董燈,就可以讓一個沒有華麗裝潢的店面充滿了故事性。
2011/11/25
【台北】永遠的醫學院二號館
這幾年開始覺得台北的博物館、展覽館越來越多,可是參觀的民眾好像還是像大拜拜的模式去參觀,一些用心的小博物館每日參觀人數寥寥可數,實在非常可惜。
醫學院二號館在台大醫院建築群的一個小角落,經常會被忽略,1990年代是被荒廢在蔓草中,有些婚紗公司會偷偷跑進去取景。1913年,陸續增建的醫學院二號館大廳完成,在1930年曾經發生大火屋頂被毀,而台大醫院在興建過程中拆除了講堂,所以一面講台原本是在室內的空間,目前是暴露在外面的,1995年起台大跟校友募款修復這棟具有歷史象徵的建築,如今是「醫學人文博物館」。
走一趟博物館,可以發現很多展覽室經費都是校友捐贈,具有知識性的內容非常豐富,但是沒有導覽的情況下,看的非常吃力。我對「台灣人哪裡來?」常設展中的「南島語系」特別有興趣,從醫學解剖的角度,加上語言學、考古學、細菌學等,目前的「出台灣」模型論點,推論南島語族非常是有可能從台灣擴散出去的。
另外,「航向福爾摩沙」特展,對西方醫學進入台灣的歷史,有詳細的介紹,雖然沒有很炫的多媒體說明,但是透過圖文看板加上用聲音說故事,也很容易讓人了解。我想若有導覽人員帶領,或許收穫會更多吧?
網址:http://mmh.mc.ntu.edu.tw
2006年寫的→【台北】台大醫學院二號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2/blog-post_02.html
醫學院二號館在台大醫院建築群的一個小角落,經常會被忽略,1990年代是被荒廢在蔓草中,有些婚紗公司會偷偷跑進去取景。1913年,陸續增建的醫學院二號館大廳完成,在1930年曾經發生大火屋頂被毀,而台大醫院在興建過程中拆除了講堂,所以一面講台原本是在室內的空間,目前是暴露在外面的,1995年起台大跟校友募款修復這棟具有歷史象徵的建築,如今是「醫學人文博物館」。
走一趟博物館,可以發現很多展覽室經費都是校友捐贈,具有知識性的內容非常豐富,但是沒有導覽的情況下,看的非常吃力。我對「台灣人哪裡來?」常設展中的「南島語系」特別有興趣,從醫學解剖的角度,加上語言學、考古學、細菌學等,目前的「出台灣」模型論點,推論南島語族非常是有可能從台灣擴散出去的。
另外,「航向福爾摩沙」特展,對西方醫學進入台灣的歷史,有詳細的介紹,雖然沒有很炫的多媒體說明,但是透過圖文看板加上用聲音說故事,也很容易讓人了解。我想若有導覽人員帶領,或許收穫會更多吧?
網址:http://mmh.mc.ntu.edu.tw
2006年寫的→【台北】台大醫學院二號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2/blog-post_02.html
【台北】剪髮街,中山雙連捷運站中間的店面
這條捷運線以前是台北到淡水的鐵路支線,1988年結束營運,1997年捷運淡水線在地下通車,這樣的改變,讓這附近的人潮重新的聚集,地下化後多出的公園綠帶,除了傳統鐵路線旁的小吃、市場外,目前更演進為流行的剪髮街。
從傳統的家庭美容院開始,連鎖美容院大行其道,原先都是婦女、菜籃族洗髮聊天話家常的地方,傳統男士的剃頭店越來越少,美容院開始走向男女平等,不再把重心只放在婦女的剪、燙、染、吹髮身上,對男士也同等的對待。小時候被媽媽帶去美容院剪髮感覺有點怪怪的,如今走入連鎖的美容院,男性經常還比女性還要多人,目前來看是女男平等的行業,雖然從業人員還是女性居多,可是來剪髮的客人男女一樣多。
或許產業就是要聚集才會擴大,這條街數不清的剪髮店不斷更替,最近還衍生出美甲店,應該也是一個值得觀察的行業。
從傳統的家庭美容院開始,連鎖美容院大行其道,原先都是婦女、菜籃族洗髮聊天話家常的地方,傳統男士的剃頭店越來越少,美容院開始走向男女平等,不再把重心只放在婦女的剪、燙、染、吹髮身上,對男士也同等的對待。小時候被媽媽帶去美容院剪髮感覺有點怪怪的,如今走入連鎖的美容院,男性經常還比女性還要多人,目前來看是女男平等的行業,雖然從業人員還是女性居多,可是來剪髮的客人男女一樣多。
或許產業就是要聚集才會擴大,這條街數不清的剪髮店不斷更替,最近還衍生出美甲店,應該也是一個值得觀察的行業。
2011/11/24
【台北】年輕人跳舞的練習場,捷運中山至雙連地下街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捷運中山站到雙連站中間的地下街,靠近捷運公司大樓的那段區域,每到假日就有很多年輕人練習跳街舞,有時是啦啦隊,有些牆面有鏡子,年輕人自行帶著音樂播放,有人是掛著耳機自行練習,看他們專心忘我練習的模樣,由衷的產生無限的敬意,能夠「專心」做好一件事情,是最美的。
「跳舞」這檔事情,在30年前,還是很不正經的一件事情,好像只有成績不好的人才會去練舞,這是非常不好的刻板印象。最近這幾年看了眾多的舞蹈表演,要演出完美,舞者必須不斷地練習,不但要強烈的自我要求,還要團隊合作,甚至所有的表演動作都跟自己的心靈相關,從跳舞這件事情,可以看到人生歷練中很多的層次,是值得讓所有人分享的。
每次經過駐足,這些年輕人願意把美好的假日在這邊練習,不知道是甚麼樣的動力?有時會覺得這樣的安全措施很不夠,我們的公共空間其實非常缺乏,難得有這樣的場所讓年輕人「專心」練習一種技藝,是不是有關單位能夠做些防護措施呢?
「跳舞」這檔事情,在30年前,還是很不正經的一件事情,好像只有成績不好的人才會去練舞,這是非常不好的刻板印象。最近這幾年看了眾多的舞蹈表演,要演出完美,舞者必須不斷地練習,不但要強烈的自我要求,還要團隊合作,甚至所有的表演動作都跟自己的心靈相關,從跳舞這件事情,可以看到人生歷練中很多的層次,是值得讓所有人分享的。
每次經過駐足,這些年輕人願意把美好的假日在這邊練習,不知道是甚麼樣的動力?有時會覺得這樣的安全措施很不夠,我們的公共空間其實非常缺乏,難得有這樣的場所讓年輕人「專心」練習一種技藝,是不是有關單位能夠做些防護措施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