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0

【嘉義】大林走晃,私人的泰成漢醫文物館


泰成中藥文物館,不知道台灣哪裡還有漢醫博物館呢?


為何稱為開心乒乓館,跟軍人放假出去所做的活動有關


秤子,桿子是象牙



南剪與北剪,不知道是使用習慣不同,還是因為氣候不同,這些藥材使力的方式不同呢?


我想應該是切割藥材的工具


把藥材壓成條狀後,然後經過切割,會變成圓球狀


壓片器


中國藥材分布


中藥包裝成這樣,目前大家比較容易食用


大林街上的眼鏡店,好像咖啡館


某家豆花店,地板與窗戶都很迷人


很特別的洗石子,下圖是阿里山




街上好像不少中藥行


來嘉義,就是要吃火雞肉飯,不過,這家店很奇特,不能光點雞肉飯,一定要配小菜

【台中】《尋找‧天外天》吳子瑜留下來的密碼


逛完後驛冊店,步行經過圓弧形的小巷子,到達天外天劇場,已經有很多拆除的痕跡,不過仍可看到以前金碧輝煌的圖騰,洋和混搭的圓形大劇場。


正面還可以看到國際大戲院的招牌字,天外天劇場是櫟社成員吳子瑜出資,由齋藤辰次郎設計,1933-1936年把原本的戲院擴建,後來改為國際戲院、公娼寮、國際鴿舍,真是一孤寂的地標。


不知道為何大戲院都會變在小巷內,全台皆然。


從 1900年代歐洲流行的瘦高的窗戶,用重力槌模式開窗戶,不過也有很多用卡榫,窗戶掉下來好像斷頭台,有時候壓到手指會腫起來。不過這上面是百葉氣窗的設計不知道是否是設計之初的創意,還是後來改的。


底下的現代主義樣式遮雨棚,與後來違建遮雨棚還互相應和?


樓梯底下有鑄鐵的裝飾,但看這照片已經都被敲掉移走,後來防盜的鐵窗還在。


馬賽克地磚也敲掉了


七帝錢的圖騰,底下會是收銀台嗎?


圓形劇場


1930年代的台灣大型建築,使用RC 鋼筋混泥土,也喜歡現代主義簡潔的樣式,但是這角度看上去,好像也不太簡潔啊?


巷口,還有一棟老房子


2017截圖的 google 衛星圖,這個大圓頂鋼架還在


更多的秘密,可以看這本書


可以多角度看天外天內部


天外天劇場動畫 吳鸞旂家族提供


短版的紀錄片


【台中】赤司初太郎的大正製酒廠,現為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赤司初太郎是日本高知縣人,因為在北海道有經營木材生意,1895年隨著日本軍人來台,不久後就在雲林經營雜貨店、旅館,我想是與陸軍的關係良好,所以從樟腦、礦業、糖、酒等行業都有涉入,曾經擔任多達十七家公司的社長,是個紅頂商人。


台中工場在日本時代是台灣酒產量最多的地方




酒廠內的建築頗具多樣性,應該是不同時代所建


應該是台灣酒廠保留最多原來的生產設備的地方






不少大型的公共藝術品


感覺看板應該多做一些活潑點的



大型水桶的塗鴉,這幾年看了有點膩,仔細看有些還頗具創意


園區外也有仿歐式建築的咖啡館

【台中】後驛冊店


書店門面非常引人注目

雖然書不是很多,可是都是我喜歡的類型:建築、日治時期生活、台灣民主運動等。



《台灣民居》看到中國出版後轉繁體字的版本,可是明明作者都是台灣教授,雖然序怪怪的完全沒有提及台灣原住民的建築,但書中還是有提到文化脈絡,是很值得一看的書。

可能我太敏感,在書店內一直聽到附近大樓在打牆的聲音,台中火車站高架後,後火車站這一區應該是會逐漸繁榮吧?旁邊的天外天劇場,還有文化園區,連結前站的宮原眼科、台中州廳,很希望未來是很適合遊晃的區域。

一些台中文史的書冊放在老的櫥櫃,一些明信片、一些花草植物,一些海報,大幅的台中都市計畫四四方方的手繪圖,顯示的店主的態度,台中有鐵路、河川貫穿市區,腹地很大,又位於台灣中間,沒有理由是文化沙漠!

中午坐到午後三點,一個外國人跟朋友點了午餐,幾個文青進來晃了一下,買了一張明信片,並沒有坐下來喝咖啡聊天看書,其實有點擔心這樣的生意,如何支撐呢?— 在後驛冊店 / Statio Verso 。



忙碌的吧檯小姐在手沖咖啡,不知道午餐是不是也是一個人在張羅?


台中文史相關的書,放在老櫥櫃特別有感


一眼就看到李火增攝影集,與新竹的貢碗湯,台中知名的小吃是甚麼?


明信片很有特色,不想買書的人可以帶明信片


午餐只有一種,雖無可選擇,但十分有誠意,健康又好吃,既然是書店,重點還是來看書。


離開時,專注的唸出招牌的字,讓我印象深刻


一旁有天外天劇場,我打算穿小巷過去


可以嗅出後火車站的沒落感


小巷子整理的蠻乾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