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2

《日本人論》



原本以為一天就可以解決,沒想到多看了幾天。用楊斯棓醫師的標題:阿公那一代有邱永漢,我們這一代有蔡亦竹來開看,中間有了斷層,311之後,日本人重新了解定義台灣,而我們在眾多日本的書籍中,是否可以找到台灣人看日本人的論述呢?

蔡亦竹老師在教學中發現我們用的教科書居然是外國人所寫的。而日本人看世界各地的書籍,也都是日本人自己所述,今天一進入書店的第一主桌,大部分都是翻譯的書,是因為台灣人書讀得不多,相關的作者不多嗎?

其實,是我們太沒有自信心了。我相信出國率那麼高,在世界各地做生意的台灣人,都有對世界人論述的一套,只是為何很少這種類型的書呢?

本書第一章以許多日本學者、作家的論述,表示各式各樣的論述的優缺點,或是顧此失彼,可見日本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樣貌,像是集體變形蟲一樣的個性,而從室町時代之後,各地的藩屬各自發展,有了自己的個性。

看過不少電影,描述奇特的風俗民情,妖怪傳說,陽具崇拜,雪女,出雲神話,桃太郎等等,這樣的地方性故事被保存,村落性格在日本是非常重要的,也因此形成了日本人的集體意識,這就是本書的重點。

蔡亦竹老師舉了相當多的例子來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意識,民俗學在台灣在日本時代交融了許多儀式,我覺得是可以探究的地方,民俗學或許是台灣可以找回自己的一個方法,我們如同"神隱少女"中的白龍,忘了自己的名字。

ps. 我覺得本書編輯分段還是需要多下一點功夫

【台北】華山內的快閃店 COFE,恰如其分的土生土長


華山內的快閃店 COFE,恰如其分的土生土長

一進去就遇到了 王詩鈺 (Wang Shih Yu) 站台,又遇到顧瑋 ,然後又遇到了許多知名的作者,藝文界人士,整個文青魂發作!

其實只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漂亮的器皿,加上 menu 上第一個特色飲料,只能直呼不可能的美味,還有看起來是巧克力但又不是巧克力的東西,這些都是台灣咖啡相關產品,簡單單純有產地,希望有機會成為代表台灣的特色產品。

剛好詩鈺站台,順便問了之前設計的濾杯,本來還很猶豫是否要下單,這回就直接當下就網路下單了,果然有專業人士介紹說明原理,還是很大的賣點。

ps. 後來上了青鳥,感謝有進小弟的新書《台北慢步》

《台北慢步》第二場導覽:北門到南門



這是玉山社辦的導覽第二場,天氣看起來不錯,陰陰的豔陽躲起來,很開心的講了兩小時之後,發現滿身大汗,在街頭簽書,對來參加的人十分抱歉,竟然要作者簽名,要辛苦的苦行兩個小時後才可以,這應該是出版社首例吧?

不過,回頭想想,買書的客人應該也是難得的回憶!

城中街道狹小,行人很多,辦活動的聲音很大,導覽起來不是那麼容易,雖然大家帶著導覽耳機,但是周邊雜音很多,互相干擾,結束後我到了華山園區,這樣的噪音印象更是大爆發(後述)。

這幾次導覽把講義升級了,全部是A3彩色照片,投入導覽活動這十年幾年的時光,從免費到收費,從大聲公到導覽耳機,從一隻嘴講話到可以同時採訪老闆吃冰淇淋,然後艱困的出版了許多散步的書,我想應該還有更多可以升級的小地方,未來製作更精美可以收藏的地圖,或者是有更多的參考資料、影片,讓台北慢步更加立體化,這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2018/07/21

【新北】第一次在倉庫聽演講:傑克森談思考的技術



X-Mind 肚子餓

傑克森說離不開這兩件事情了
異想天開,不要怕錯
不要離開主題
不做是非對錯
借別人點子在發揮
點子多多益善
圖像記憶,圖文並茂
角色扮演
QBQ
腦力激盪


【台北】捷運站碎念

每次到捷運站,看到不同族群的人:觀光客、上班族、學生、親子、老人等,我們的捷運系統,很難滿足各樣人100%的需求,但是實際上是否可以做的更好呢?

經常看到觀光客不知道怎麼搭車,非常猶豫要到哪裡轉車,跑馬燈跑著沒有用的訊息,或是上班族的擠壓到老人家,可以感受到只要做到六十分就好了,若要每個族群都滿意,那一定是不可能的吧?

答案真的是這樣嗎?

我覺得時間很好的答案,我們的尖峰與離峰時間的計算方式,大概是以上下班來計算,所以經常在假日,有一堆觀光客擠在大安站,因為這邊是區間車的分隔點,很多觀光客莫名其妙的被趕下車不知所以然,然後又搭錯車往其他方向離開。

或許觀光客的人數不好預估,但是捷運站的離峰時間,轉車換車都會增加很多的困擾,對上班族都要思考一下,那麼觀光客怎麼辦?要解釋甚麼是"區間"的概念,或許想出使用圖示或是一目瞭然的粗細、顏色的標示方法,我想我們捷運局有必要去東京學習,為何我一個外國人到東京去搭乘都無礙呢?

我們的捷運站行走的空間其實已經很大了,但是為何大家都擠在一起,強制大家行走的方向的動線這部分可以說非常自由,有時有快的需求,有時候是方便的需求,大家的需求不同,依據不同的時間調整的管理方法,提高滿意度,我覺得是目前捷運最需要改善的地方。

【台北】果果甜點



這回來沒有拍燈罩,主要應該是來聽一下假日大家都做甚麼休閒活動。

不少情侶,主要是女生喜歡吃甜點,所以男朋友受到女朋友的要求陪著來,十分的甜蜜。次要為女性朋友來這邊跟閨密互吐口水,所以可以聽到許多人生百態,不過這裡的族群是比較年輕的上班族。

突然聽到了有人分析食道逆流,十分的精闢,我把整顆抹茶蛋糕吃下去後,就一直逆流,這符合我當下的心情,我都很想把椅子搬過去掛號看診一起討論了。

看來,甜食好吃,連淺嚐都不行,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018/07/20

從《台北小散步》到《台北慢步》,到全世界散步



今天去拜訪老夫子姊姊,喊了很久的書《高加索》(亞美尼亞、喬治亞與東土耳其)終於要交稿了,相信新書就要出來了。

從 2012 年出版我第一本散步書《台北小散步》六條路線,到現在也六年的時光,到現在《台北慢步》十條路線,台北有散步完的一天嗎?答案應該是永遠不會結束,散步的當下會有更多的主題出現,不同層次的散步串連這些點,讓台北呈現更多的樣貌。

右上的書架是 欒樹下書房 最近的主題:日本書展,這些相關的書,都是散步的各類主題,就用慢步的方法來認識我們居住的地方吧!— 和林婉美和洪丞。

2018/07/18

【台北】台北慢步@世新電台


很喜歡到世新大學的電台錄音,不只是感受到年輕的氣息,錄音的時間是傍晚,也不會那麼熱。

《台北慢步》新書出版一陣子,居然是第一次合照,測試一下倪可得新相機,效果不錯。也很佩服倪可,每次要訪談前先看完書,還用螢光筆畫重點,我都很佩服自己為何能夠寫出這樣的文字啊?(自戀中)

同學問我這是我的第幾本書?數了一下,就當成是第九本吧!有"台北"兩字的書名是第六本。

#小人恆立志 說要書寫世界各大城市的容顏,一本都還沒有成功,到底是要從哪個城市開始呢?

【台北】台北慢步@教育電台


最近去教育電台上節目,我發現錄音時還算順利,可是驚奇的是在上下節目的旅途,發現了原本沒有發現的事情。

最近隔壁建功神社在整修,雖然經常進出教育電台,沒有發現旁邊有一個小小的展覽室,這一檔主要介紹林獻堂,我才想起我書架上有一本他環遊世界的書,只看了一半,看完展應該儘快再把這本書看完才是。

有空經過南海路的人,也請去看看展喔!

《新聞大解讀》台北慢步、台北城市散步的導覽、金車文教基金會千人走讀



以下是我的大鋼

1-1. 為何舉辦散步的導覽活動?
因為十年前流行部落格,部落客們假日帶著相機沒處去,開始舉辦後,發現我們真的不了解自己的這座城市。

1-2. 為何書寫散步相關的書?
因為去波士頓觀光有自由步道、黑人權利步道,為何台北沒有?於是就想自己定義,自己書寫這樣的散步路線,後來發現越走素材越多

1-3. 走一條台北的自由主義之路,從台北刑務所的圍牆,經過許壽裳、殷海光、彭明敏曾經居住的住所,曾經是特務密度最高的地方。

2-1. 透過散步發現台北與薩摩藩失落的歷史,連結了古侖美亞與江山樓等各行各業在台灣的足跡。

3-1. 歷史是不斷累積的,田調、野外、踏查,可以不斷的驗證,並且論述自己存在的意義。


今天去上新聞大解讀,主題是台北慢步,以散步導覽的方式了解台北。

感謝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的邱董與 金車文教基金會 King Car Cultural & Educational Foundation 清芸姊大力協助,一個是一年舉辦一次大活動的千人走讀,一個是每月累積千人次的活動,很佩服能夠以散步帶活動的方式,持續讓民眾了解台北。

一開場胡大哥就說明了各大城市都有知名文學家散步紀錄,從柏林、巴黎流動的饗宴到維也納昨日世界,都有相關的書,然後我說布拉格也有,可是我居然忘了書名,回來一看書架,是《布拉格畫像》,我覺得歐洲各大城市不只是只有一本代表那座城市的散步文學書,用散步慢步營造台灣認同,是最完美工具啊!— 和Mark Hu 和邱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