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7

【台北】Fuhaus 丰巢家居老友相聚



每次經過這邊,總想要進來看一下家具,但實在太高級了,穿涼鞋都不敢走進來。

這次經營者朋友引進新家具,經過他十秒鐘的解說:這個玻璃燈罩是吹玻璃自然形成的玻璃絲。我就很想買下來,一個可以使用一輩子的藝術品,每天在底下看書,應該不算貴。

但是,買了這個就要換適合的沙發,然後整個家裡的家具,或是牆面,甚至是頂燈都搭不上,那麼可能還要買豪宅才可以搭,於是我只好放棄了。

看了這樣的家具,就心滿意足了,重點是看到了社團同學

寶島聯播網談《台北慢步》

2018/07/26

【台北】青田七六高中生導覽



今天來了一些高中生,暑假老師還願意帶大家出門,實在非常感動!

高中生的思路比較跳躍,所以我就來跳來跳去,沒想到大家接收度都還蠻高的,可見我比他們要跳 TONE。

其實,我從小到大很難得在課堂上專心,思緒老是飄來飄去飛來飛去,要能夠在課堂上讓我專心的老師,就是把細節交代很清楚,而且講的都是我不知道的事情最好。

所以,依照這樣的原則,只要碰上中學生,我就是一直快轉,適當的強調關鍵字,讓他們有所收穫就好了。

2018/07/25

【台北】台北慢步錄音



照片
12
34

照片1:Rufous Cafe 燈飾
照片2:光華寺屋頂
照片3:光華寺圖騰
照片4:遠雄金融中心

小時候剛玩單眼相機,用旅遊鏡到處亂拍,現在回頭來看當時的攝影作品,抓了不少好表情,感嘆現在隨手帶著手機,但實在拍不出好作品,於是重新裝上旅遊鏡去街上亂拍。

台北街區多樣的表情,隨便拍都是素材。不知道是眼睛不好,還是手指退化手力不若以往,以前對焦速度很快,現在按快門不是時機已過就是對不到焦,只好拍這種靜態照片。

去了某廣播主持人家裡的錄音室,散步一下周邊真是精采

2018/07/24

【台北】電台、中央廣播電台



以往去電台錄音,都是獨自去,甚至還有自己對麥克風自言自語,然後就回家,到底收聽戶在哪裡都不知道。

因為出版《台北慢步》的關係,所以出版社還派人跟我一起去電台,有時還錄影、直播,好像帶著經紀人一般,真是風光啊!還我誤以為變成大明星了。

這幾年接觸廣播電台,從逐漸沒落,因為網路直播與 Youtuber 的興起,廣播好像找到了另一條路,但是投入的成本與原本主持人、製作人的分工其實很大的不同,面對目前網路媒體的競爭,大家都在找出路,到底擁有錄音室的廣播電台,這些人力組織與器材設備,到底是負債還是資產呢?

其實很感謝電台給我機會打書,但是為何要寫書,我沒有忘記初衷,只是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下,我們是否可以投入更多永續經營的節目呢?— 和張鐵志。

2018/07/23

【台北】中廣,胡大哥節目



今天上了胡大哥的廣播,很暢快的聊天聊了很久,我都很怕我話多說不停,很收斂的收尾,本來只想推一本書,但胡大哥非常阿沙力說既然舊書再版就應該再推,於是,今天就變成水瓶子兩本書互打的局面。

這件事本來不好說,胡大哥手上那本書是幾年前的書改版,出版社在我的要求下,脫離"捷運"這兩個字改為"歷史",我覺得比較符合我書中的內容,而歷史系畢業的胡大哥說他最討厭文人相輕,竟然大力跟我聊歷史,讓我十分感動。

中廣 7/25 20:00-21:00 請大家收聽,最重要的請購買《台北慢步》與《台北歷史散步手帖》

購書連結在此
http://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cat/all/key/水瓶子/adv_author/1— 和 Mark Hu 。

【台北】小芬的藝響世界



轉眼又幾年沒遇上小芬老師,因為出了新書《台北慢步》所以有機會跟老朋友碰面聊聊。

今天快閃到IC之音,劈哩啪啦很快速的就我一直講話,然後非常快速的我就離開了,離開後才發現忘了合照,而且我竟然講話講得又快又急,然後匆匆的就離開了電台,真是這本書的反宣傳啊!

了解小芬老師的人應該知道她的個性比較急,而了解水瓶子的人也應該知道我的個性就是慢,沒想到這些年來,我變快了啊?!反思這次上廣播,會是怎樣的效果啊?

https://www.ic975.com/program/小芬的藝饗世界/— 和魏世芬。

2018/07/22

《日本人論》



原本以為一天就可以解決,沒想到多看了幾天。用楊斯棓醫師的標題:阿公那一代有邱永漢,我們這一代有蔡亦竹來開看,中間有了斷層,311之後,日本人重新了解定義台灣,而我們在眾多日本的書籍中,是否可以找到台灣人看日本人的論述呢?

蔡亦竹老師在教學中發現我們用的教科書居然是外國人所寫的。而日本人看世界各地的書籍,也都是日本人自己所述,今天一進入書店的第一主桌,大部分都是翻譯的書,是因為台灣人書讀得不多,相關的作者不多嗎?

其實,是我們太沒有自信心了。我相信出國率那麼高,在世界各地做生意的台灣人,都有對世界人論述的一套,只是為何很少這種類型的書呢?

本書第一章以許多日本學者、作家的論述,表示各式各樣的論述的優缺點,或是顧此失彼,可見日本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樣貌,像是集體變形蟲一樣的個性,而從室町時代之後,各地的藩屬各自發展,有了自己的個性。

看過不少電影,描述奇特的風俗民情,妖怪傳說,陽具崇拜,雪女,出雲神話,桃太郎等等,這樣的地方性故事被保存,村落性格在日本是非常重要的,也因此形成了日本人的集體意識,這就是本書的重點。

蔡亦竹老師舉了相當多的例子來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意識,民俗學在台灣在日本時代交融了許多儀式,我覺得是可以探究的地方,民俗學或許是台灣可以找回自己的一個方法,我們如同"神隱少女"中的白龍,忘了自己的名字。

ps. 我覺得本書編輯分段還是需要多下一點功夫

【台北】華山內的快閃店 COFE,恰如其分的土生土長


華山內的快閃店 COFE,恰如其分的土生土長

一進去就遇到了 王詩鈺 (Wang Shih Yu) 站台,又遇到顧瑋 ,然後又遇到了許多知名的作者,藝文界人士,整個文青魂發作!

其實只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漂亮的器皿,加上 menu 上第一個特色飲料,只能直呼不可能的美味,還有看起來是巧克力但又不是巧克力的東西,這些都是台灣咖啡相關產品,簡單單純有產地,希望有機會成為代表台灣的特色產品。

剛好詩鈺站台,順便問了之前設計的濾杯,本來還很猶豫是否要下單,這回就直接當下就網路下單了,果然有專業人士介紹說明原理,還是很大的賣點。

ps. 後來上了青鳥,感謝有進小弟的新書《台北慢步》

《台北慢步》第二場導覽:北門到南門



這是玉山社辦的導覽第二場,天氣看起來不錯,陰陰的豔陽躲起來,很開心的講了兩小時之後,發現滿身大汗,在街頭簽書,對來參加的人十分抱歉,竟然要作者簽名,要辛苦的苦行兩個小時後才可以,這應該是出版社首例吧?

不過,回頭想想,買書的客人應該也是難得的回憶!

城中街道狹小,行人很多,辦活動的聲音很大,導覽起來不是那麼容易,雖然大家帶著導覽耳機,但是周邊雜音很多,互相干擾,結束後我到了華山園區,這樣的噪音印象更是大爆發(後述)。

這幾次導覽把講義升級了,全部是A3彩色照片,投入導覽活動這十年幾年的時光,從免費到收費,從大聲公到導覽耳機,從一隻嘴講話到可以同時採訪老闆吃冰淇淋,然後艱困的出版了許多散步的書,我想應該還有更多可以升級的小地方,未來製作更精美可以收藏的地圖,或者是有更多的參考資料、影片,讓台北慢步更加立體化,這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