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4

【南投】921大地震,大地地理雜誌 19991001



台灣發生921 那年,雜誌馬上出刊了大地震主題,還有衛星圖、地圖,相關分析圖。

如今已經沒有這類的雜誌了,未來會轉移到 Youtub 上嗎?

2020/03/13

【台北】鵲咖啡,一期一會



去這個地下室的神祕空間,是需要預約的,本來以為客人人數會比較少,但到了咖啡館感覺比一般獨立咖啡館客人要多,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一種成功呢!

老闆金萬說這是他夢想中的吧檯,我們坐在咖啡館吧檯,看著老闆很優雅也很忙碌的與客人交流,吧檯內有各式的咖啡器具,我發現都有圓形旋鈕,設計美感實用性兼具,感覺來到了日本昭和時代洋風珈琲屋,但與日本咖啡館大不相同的是這邊新穎的多。

有點類似幾年前台南巷弄的"雲雀號 Hibari",現在還在開業的"神奇製造",鵲咖啡沒有那麼浮誇,而更為細緻。從九十年前台灣人開設的波麗路西餐廳,把室內裝潢導入營業場所,受到洋風的影響,如今雖然在台灣大街小巷的咖啡館新開設的時候都非常講究,但我覺得經營時間一久,有些細節就不注重了,就像家中有些角落生灰塵一般。

除了咖啡豆,還有不同的沖煮法,賽鳳與光爐,同時手沖兩壺,還有兩個烤箱,吧檯上方還有許多調酒,吃了布丁、烤土司,包含自己製作的果醬、自己調煮的糖漿,這一類的細節其實非常多,若只是興趣招待親朋好友,我想大家都這樣講究,但是每天開業經營,挑選食材與製作,要長期維持品質,是一大考驗。

一旁是烘豆室,金萬自己烘豆,雖說也是一種展示,但他表示若烘豆時間其他活動衝突,其實互相也是干擾。

期待這類的咖啡館可以多一點,來此的客人也可以尊重老闆對於空間的期待,每一個細節與品味,其實要靠大家互相支持。— 在鵲Kasasagi Coffee Roasters 。

2020/03/12

【桃園】曹家洋樓文化基地與陳良偉


一直很好奇這五年來曹丁波洋樓是如何成為一個再生基地,隱藏在市場旁與檳榔店後方的華麗洋樓,如何讓大家重新認識不被我們重視的一棟老房子,以及曹丁波後代重要的人物。

對於洋樓的未來,幾次與陳良偉先生長談,曹家洋樓文化基地有著清楚的藍圖,但對於老屋整個空間的活化,到底政府、老屋擁有者、文史工作者、建築愛好者,更或者只是路人的我們,到底可以做哪些事情?

我想台灣多元文化與網路同溫層行動力的興起,讓原本不可能保留,讓後代只有賣給建商一途的頹廢老屋,有了一絲生機,而目前背後的主力,有許多在地社團一起努力。陳良偉說:目前只有慢慢來,讓大眾(包含屋主們)了解這棟洋樓的價值,自然而然就可以水到渠成,成為龜山的文化地標。

陳良偉打算用這一年的時間,用自己的木工專長與大家一起努力慢慢的修復洋樓,拍攝更多紀錄片,大眾能夠使用這個空間,讓人停留更久的時間,留下記憶,了解這個空間的美好。

這幾年在地人的努力,加上許多大學學生加入志工服務,讓原本後院滿是市場的垃圾堆,雜草叢生的景象一百八十度的改善。

陳良偉指著芒果樹旁,搭上木頭地板希望作為市集,那邊建一個大緩坡讓老人家可以進入洋樓的二樓,有個表演平台,成為藝文表演空間,利用一些空間設計,讓屋內與屋外空間充分的利用,我從他發光的眼中看到了文化地標的夢想,這個夢看來不用花費太多金錢,只要大家了解、參與,種種的難關非常容易迎刃而解,所需要的只是『時間』。

上次來,二樓還是水鄉澤國,如今二樓已經變成咖啡館的樣貌,柔和的燈光與自然風,雨戶做成的桌子,可以安心的在此閱讀。每遇到下雨,天花板就會漏水,目前已經架上pvc 塑膠屋頂浪板,許多簡單的做為,就可以慢慢的讓老屋銳變重生。

一棟繁華的洋樓得以保存,以往的作法不外乎是捐給政府,或者有錢的後代,甚至是要依賴政商良好的關係,中間指定為古蹟的過程,也是多方的角力戰。

我們是否有新的方法?我期待曹丁波洋樓可以創造另一個模式,老屋新生應該靠更多人參與,一棟老屋的保存,不只是屋主們(後代)、政府公務人員的責任,透過一棟房子了解我們的歷史,才會產生更多的榮譽感。

1920年代後,台灣紅磚樓房的洋樓慢慢的隨著RC水泥流行而退出主流,或許傳統的紅磚洋樓,也只有百年前那個時代的流行,洋式迴廊、殖民風格的陽台、日本建築元素的混搭,土法煉鋼的工法,台灣人自有一套對於繁華的解釋,三樓兩側對稱的衛塔,頗有在室內看風景的風雅。

熱情,這個力量可以發揮到多大的效果,在不斷的滾動溝通中,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我期待這裡成為文化地標。

更多關鍵字:紅磚洋樓、洋和、曹欽源、白色恐怖 曹家洋樓文化基地— 和陳良偉。

2020/03/10

【台北】回地質系分享我的書寫人生



地質系畢業的學生,到底工作職涯如何選擇?我是在當兵的時候大致上就決定未來的方向,可是工作實在不容易找,這部分我很老實的跟同學報告,但是我覺得同學應該看得出我逆來順受甘願做,甚麼都做得個性,還有廣泛的興趣,到了今日有了斜槓的能力。

感謝學弟願意找我這個比較離經叛系的學長,希望給同學對未來更有自信心。

2020/03/08

【台北】登陸土星土耳其咖啡館,新店與舊店回顧



永康街75巷又來了一家咖啡館,該巷公寓有前院,土耳其咖啡館得天獨厚又有後院。

有新的咖啡館進駐當然就有舊的店陣亡離開,原本是孫大偉書房,剛開幕的時候到底是咖啡館還是餐廳,或是展覽館的定位不是很清楚,經營幾年陣亡後改為 MyHaus,2018年七月開始經營到2019年十二月,看這個字眼是德語,想必老闆與德國有關,不過沒跟老闆深談,印象留在書架上的繪本與家常菜餐。如今土耳其咖啡進駐了,未來與中東文化可以讓大家體驗。

先來介紹該巷,巷口是家香港茶餐廳,從巷口走過來,非常顯眼的雜貨店,還有小吃店, George House 咖啡館,原本在金華街上,因為拆夥而搬到這個巷子裡,品墨良行巷內的工作室與展覽室,過條小巷子再往前走,這條巷子的右手邊(雙數號),就有三家咖啡館:登陸土星、Matcha One、515 Cafe。

不過,我想要先說一下單數號,消失的青康藏書店與火金姑工作室,每次經過,我總想要探頭再看看裡面漂亮的牛奶燈飾,火金姑老闆雖然已經離世,但我走到這個巷子,就會想到他騎著腳踏車的身影。

永康街75巷,聽藏書店老闆說,原來瓊瑤阿姨也曾經居住在這條巷子,往門牌號碼越來越大的號碼走,再過一個巷口,路名居然變成了青田街1巷,也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青田街一號》,同一條巷子,路名居然會改變,原來以前這個巷子與青田街並不相通。

青田街1巷,學校咖啡館門口,也有一個旋轉木馬落難於此,變成裝飾品,旁邊的漢堡店原本是歐洲二手家具店,在過去還有4F COOKING HOME料理教室,為什麼 4F 不在四樓呢?

短短的巷子,非常精彩的台北生活,在往下走的右手邊可以進入聖家堂的後面,地址突然又變成新生南路二段46巷,這就是台北市門牌的奧妙。

回頭來看看登陸土星土耳其咖啡館的裝潢,座位安排雖然跟之前咖啡館差不多,把書架移除,裝上了招牌霓虹燈,成為室內的亮點,有前後院,可以讓咖啡館主人導入更多想要表達土耳其文化的圖騰,或是藝術品,整體用湛藍色系加上金色也很有一致性。

Steven Wu 煮土耳其咖啡非常純熟,吧檯是讓大家更了解土耳其咖啡文化的橋樑。或許未來可以透過哥吉拉,達成登陸土星的大業。— 和 Steven Wu 。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



在 Friday 選了這部電影,看了一下就覺得好像看過,但是為什麼男女主角不太相同,原來之前看的是連續劇版本,看到最後感覺電影版比較美,太多很痛苦的時間流並沒有很強烈的呈現出來,若可以的話,或許原著會呈現比較多細節。

男主角可以透過強烈的意志力穿越,回到小時候的身體裡改變了未來,身體是小朋友,思想卻是大人,這樣超齡的表現讓母親、母親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兇手也都察覺了。

我覺得最悲哀的是第三次穿越,男主角昏迷了十幾年,都是他小時候救出來的女同學照顧他,電影中並沒有強調這一事件,最後他在橋下與女主角交會。

電影雖不像連續劇那麼強烈,但人與人的交會卻讓我想了很久。

2020/03/07

《在時間停止的世界相遇》



雖然該劇的設定與演出的矛盾很多,不過就"多出來的時間"與"真命天子"的概念,的確賺人熱淚。

電影玩了一個小詭計,讓人會有以為竹內涼真與板垣瑞生同一個人,一個是學生時代,一個是長大成為醫生。

兩個的確是對照組,竹內涼真收到了離婚證書,而板垣瑞生簽署了結婚證書,這樣的對照在電影中並不強烈,但我覺得小說中要討論的"人生",其實並沒有太多著墨。

【台北】小路上藝文空間



不知道多久沒來?因為想到有庭院的咖啡館看看,所以從市場的小巷子走進來,依然看到老公寓溫暖的陽光,點了熟悉的水餃,遇到了老闆一樣對於藝術展覽的熱誠,踏上三樓去看這個展。

****************
【棍 Gùn】展覽資訊
時間:2020/2/14(五)至3/14(六)12:00~19:00
地點:小路上藝文空間(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77巷7號)
參展藝術家:小雞(李迪權TekKhean Lee)、葛尹風(Ivan Gros)
******************

看到了白色恐怖的版畫,是法國的藝術家去香港看到的紀錄,讓我想到了黃榮燦的《恐怖的檢查》,至於"白色恐怖"這個名詞其實也是從法國大革命而來的。

看著當下是有點難過的。— 在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