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2

【高雄】張正揚與美濃

十五年前去參訪美濃,是小農正紅的時代,從掌生穀粒成功的案例,許多通路企業想要跳過農會自己找農產品直接上架賣,這些企業有些已經不存在,但小農還是存在的。那時就參加了小農市集,我還帶著天龍國的心,想把小農的農作陳列好,擦拭乾淨,貼上了標價。

但,這剛好與樸質、手做與新鮮,互相違背。

正揚是本屆機械系同學,母親至今每天做田,數十年如一日,當年拜訪正揚的小孩還年幼衝來衝去,今日已經大四,跟媽媽一樣同樣念著人文科系,跟他對談對於自家的過去現在未來朗朗上口,絲毫沒有徬徨。

正揚念機械系畢業退伍後,在中鋼服務兩年,後來進入旗美社大規劃課程,跟他母親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如今是旗美社大的校長,曾經參與美濃反水庫運動,保存黃蝶翠谷不遺餘力,但正揚實際上談論自己的人生旅程話並不多,倒是對於客庄開基伯公,或是森林步道的生態,還有鍾理和與原鄉人電影播映的盛況,描述非常多。

我想到了一個從年輕就回鄉的青年,時光冉冉,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的男人,多數只剩下一張嘴,但正揚談論的還是自己家鄉的日常,一種美好的生活樣貌。

我們也去參訪了咖啡館,拿到了社區大學的課程表,完全凸顯了在地文化特色,這些課程教的就是阿公阿嬤的生活方式,原住民的獵人學校,客庄的飲食炊煮,而咖啡館老闆也是在正揚的說服下才去社大分享。

這真是理想的正向循環,成為一個共榮圈。

鍾理和的認識我從這裡啟蒙,紀念館外的文學步道,收錄日本時代到終戰後民國時代台灣文學家的鏗鏘有力的短語,每一句都讓人深思,讓我們在心靈匱乏時,不至於迷失了方向。

雖然夏日的美濃中午,溫度在35度以上,但走入一片翠綠筆直樹幹大樹葉的森林,沸騰的身體立即平靜了下來。若當年水庫設立在此,這樣的生態與美景早已消失,看著1935年設立的南方植物植物園,剛好是台灣最繁華的黃金年代,當時小小的樹苗已經長大,我們保住了我們的生態,這中間守護的過程絲毫不能鬆懈。

反覆咀嚼,我來美濃次數並沒有很多,山腳下的良田美景,當然也有休耕種植能夠受到補助種植的植物,種植野蓮的新移民太太們的工作,抑或是圍牆內的豪宅,野狗狂吠,我們要有甚麼樣的生活方式,還是必須自己努力才是。

https://www.hisp.ntu.edu.tw/news/epapers/49/articles/173 旗美社大如何做農民平台與農民組織──張正揚演講側記 | 新作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