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辰野金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辰野金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6/18

第二天【博多】樂水園的人工瀑布

1. 樂水園剛好有抹茶體驗,太過簡單啦!庭院雖小,五臟俱全
2. 住吉神社,樹好大
3. Jazz Kissa JAB,老老闆不在,是不是改朝換代?喇叭很有看頭
4. 天神地下街,維持跟九年前一樣,更熱鬧了,不簡單
5. 福岡市赤煉瓦文化館,共享辦公室不少人,咖啡館沒人,二樓出租會議室生意也不錯。
6. 水鏡神社
7. 福岡縣美術館,民間生命力真強,看到很多模仿知名畫家的影子
8. ACROS FUKUOKA,建築與公園融合的案例
9. 福岡縣公會堂貴賓館,參觀費200圓,沒進入
10. Cafe Brasileiro 數十年如一日,最老的咖啡館
11. 川端通商店街
12. 櫛田神社 (Kushida Shrine),獻納物很厲害啊
13. 博多運河城 (Canal City Hakata)
14. 中州屋台夜市,有一點大阪道頓堀的感覺,若日本沒戰敗,西門町應該比這裡還漂亮

2017/07/24

【九州】唐津銀行、東京車站、辰野金吾、曾禰達藏



為什麼要大老遠跑到這個小地方,唐津這個地方除了唐津燒之外,也是日本重要的建築師辰野金吾的出生地,很奇妙的這個有中國唐朝名字的港口--唐津,在設計東京車站的時候,完完全全秉棄了唐風傳統風格,反倒是外國的建築師,想要用一個唐博風的大門,結果沒有被採納。

*東京車站


由外國人設計的東京車站,後來全部改用辰野金吾的設計





東京車站裝飾的模,是在唐津製造的


唐津燒的重要人物


唐津人非常自豪自己的子弟設計了全日本最重要的一棟建築,而且,這位建築師也有照顧到唐津人



這個屋瓦跟我們鐵道部也相關,這篇新聞:
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503150253-1.aspx

節錄:
在2014年針對鐵道部廳舍的調查中發現,從屋頂殘存石板瓦碎片的材質與加工法,確認是來自日本東北宮城縣石卷市雄勝町所生產,台博館也決定這次修復部分使用雄勝町石板瓦重新修復屋頂。

這批來自雄勝的石板瓦,背後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在2011年東京車站準備修繕屋頂,也是採用雄勝的石板瓦,當時石板瓦已經從雄勝出貨到碼頭準備要運到東京,卻遇到311地震而被海嘯淹沒,後來這些石板瓦雖經過海水浸泡,但材質、強度沒有遭到破壞,還是送到東京完成車站屋頂修復。

這次來台的日本匠師和東京車站石板瓦屋頂修復工程是同一批,且鐵道部塔樓屋頂也採用同一批屋瓦材料。

事實上在311地震後,日本雄勝町的石板瓦開採還未完全恢復,但就因為台灣鐵道部古蹟修復的需要,相關人員盡力蒐集海嘯後殘存的石板材,加工完成鐵道部所需的尺寸,在災區還未回到常軌時,日本匠師來台協助台灣古蹟修復,見證台日情誼。

有關東京車站:
http://trip.writers.idv.tw/2017/01/blog-post_42.html

*舊唐津銀行


這張DM說明了唐津銀行的一些特色


唐津銀行修復原由




新舊建築圖



小小的銀行,裝飾非常繁複,整個就是歐式建築,當年長在唐津,會不會很唐突啊?


新館黏在後面,其實覺得有點多餘,但是許多更現代化的設施進入,好像是不得不的選擇。


銀行辦事員坐在裡面,這個鐵窗真是精緻




各式各樣的壁爐,其實還有更多,這邊會有那麼冷嗎?或許大型建築冬天會比較冷,但說實在就是完全複製西方的建築元素,壁爐一定要更豪華。壁爐上方的圖騰,跟東京車站,還有台大醫院舊館外面的裝飾,是不是一樣?


雖然一般客人只進入這大廳的一部分,但是挑高的設計,可以看到大部分豪華裝飾,給客人感覺就是錢存在這裡不會不見。對於重要的客人,走到樓上有許多會客室,又是不同等級的享受。


這個螺旋樓梯,跟台大醫院舊館、台北賓館裡面的都長得一樣。




層層的金庫,最後一層保險櫃放置了金條




辰野金吾(1854年10月13日-1919年3月25日),是日本第一代建築師,他的學生在台灣所設計的大型建築,都有他的影子。


辰野迷的作品,把他的作品都畫在一起


曾禰達藏(1853年1月3日- 1937年12月6日),也是唐津人,也是建築師,跟辰野金吾是同期生,著名的作品是東京丸之內的三菱財團的三菱地所(不動產)內眾多的建築,所以有人說丸之內是一個三菱的國度,後來他的學生繼承了事務所的事業,2010年,三菱一號美術館蓋回(1892-1895)原來的樣子,雖然當時設計者是外國人,但是曾禰達藏與學生中條精一郎的曽禰中條建築事務所所蓋的。



學生的模型作品:日本銀行本館


學生的模型作品:唐津銀行


學生的模型作品:武雄溫泉的樓門,概念來自海龍王龍宮


學生的模型作品:忘了是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