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庭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庭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6/30

第十四天【島根】安來足立美術館,超完美庭園

足立美術館,庭園像是一幅畫,完美的不真實,最後要閉館了,看到工作人員在噴水,才覺得這是真的。

那個龜鶴瀑布我找了好久終於找到了,足立全康為了符合《那智乃瀧》這幅畫的瀑布,本來我覺得這個瀑布有點假,但看了畫之後覺得真的像畫中的瀑布。

這個庭園的借景與層次實在太完美了

在安來吃了超大碗豬排咖哩飯,看來晚上就只有我一個客人,老闆娘跟我用 Google 翻譯聊天,她居然找不到如何翻譯成"中文",只好一直翻譯成英文給我看,而我的手機可以用中文翻譯成日文,所以好像是四個人用三種語言在聊天的怪現象。

2025/06/18

第二天【博多】樂水園的人工瀑布

1. 樂水園剛好有抹茶體驗,太過簡單啦!庭院雖小,五臟俱全
2. 住吉神社,樹好大
3. Jazz Kissa JAB,老老闆不在,是不是改朝換代?喇叭很有看頭
4. 天神地下街,維持跟九年前一樣,更熱鬧了,不簡單
5. 福岡市赤煉瓦文化館,共享辦公室不少人,咖啡館沒人,二樓出租會議室生意也不錯。
6. 水鏡神社
7. 福岡縣美術館,民間生命力真強,看到很多模仿知名畫家的影子
8. ACROS FUKUOKA,建築與公園融合的案例
9. 福岡縣公會堂貴賓館,參觀費200圓,沒進入
10. Cafe Brasileiro 數十年如一日,最老的咖啡館
11. 川端通商店街
12. 櫛田神社 (Kushida Shrine),獻納物很厲害啊
13. 博多運河城 (Canal City Hakata)
14. 中州屋台夜市,有一點大阪道頓堀的感覺,若日本沒戰敗,西門町應該比這裡還漂亮
***

樂水園的瀑布與石頭

上回去福岡一直想去樂水園,可惜排行程沒有排好,總是在關門的時候才到,這次沒有錯過,在炎熱的夏天那個人工瀑布讓我吸飽了涼爽的冷氣,還有驚嘆這樣的設計哲學。

於是,又請出了AI大神來分析一下這個水與石,陰與陽,動與靜結合的奧妙之處。

請點入這裡看看https://trip.writers.idv.tw/p/blog-page_2.html

2021/08/28

《礫石與沙 日本枯山水庭園的見微知著》

這本簡單好像一下就可以看完的書,其實一點都不簡單,每次看完李歐納的書,一方面感覺被騙了,一方面又覺得收穫很多。

以下是我的心得報告:

1. 原來日本庭園中的"礫石與沙",與哲學的關係是近代的詮釋,與原始設計者沒有關係。

2. 其實這本書很難,提到了各個寺廟枯山水,沒去過的人根本沒感覺。

3. 作者有解構到最單純的潔癖,但最重點的地方居然是註譯,而註譯卻是閱讀上的最大障礙,照片與圖說也是分開的,不斷的要前後翻閱。

4. 之前閱讀李歐納的書,我會一直點頭,這本書也是一樣,不過最後關於東福寺的沙,除了代表農田,我覺得只是單純地與庭園內的市松樣式做個對照而已。

5. 沒有談到日本禪宗的源頭印度,印度人經常用沙作畫,或許不在李歐納的討論範圍內。

2019/12/29

【台北】哪裡可以看到市松樣式的庭園?



我很喜歡這一方小庭院,即使它在一棟日式家屋的後方,有透光的屋頂,很好的展覽與講座的空間。

許多的攝影展,萊卡相機展售館。

每次導覽結束,就步行過來看一下,希望有天這個四四方方的綠草可以長高一點,也很想重森三玲若在世會不會有更多的作品呢?

http://trip.writers.idv.tw/2019/01/blog-post_84.html

2018/09/28

【東京】新宿御苑《言葉之庭》



自從來東京,很多都是下雨天,於是就想來個新海誠的《言葉之庭》,往新宿御苑移動。

跟電影中一樣的電車景,一樣的廣播員聲音,雖然是動畫片,可是比現實還要真確,有幾段片段是真實雨景拍攝,用售票機買了票進入公園,我幻想變成十五歲的少年,然後去那個涼亭遇到一個二十七歲的上班族喝著啤酒配巧克力短髮女。

但是,今天居然萬里無雲,一滴雨都沒有下,我只好脫掉防雨大衣,影片中的大樓在豔陽下我只看到黑影,陽光穿透過黑色的樹蔭變成清翠色,我喜歡的雨滴完全沒有出現。

短短的影片,把一個小小的涼亭與整個公園的景溶入了兒時的記憶與少年的情感,還有上班族的壓力,一切都那麼的生活化觸手可及。

拍完照我才意識到,一個歐吉桑穿著白色的衛生衣,假裝少年的遐想。

這樣的場景,或許百年後還能存在,那麼看了這個影片,就有了情感的回憶。— 在言葉之庭。


【東京】新宿御苑的台灣閣



1923年裕仁皇太子台灣行,1924年成婚,在日本的台灣人捐獻建築,由台灣的州廳建築設計師森山松之助設計,1927年建成(昭和天皇都已經登基了才蓋好)。

雖然整個充滿了台灣名門庭園建築的元素,燕尾、紅磚瓦、拱斗、窗戶、地磚等樣式,但,我覺得進入涼亭後的空間規劃,已經是歐式的涼亭,有車寄、玄關,還有洗手的地方,一點也不"台灣"啊!還有這種欣賞庭園的模式跟台灣也不太一樣,這裡是日式庭園。

不過,很難得有這個涼亭可以多多宣傳台灣真的不錯,台灣不是沒有建築設計師,我們是否可以多送這些東西到世界各地呢?




2018/09/27

《庭園》




【東京】庭園美術館



庭園美術館:總算有開館,不過只有庭園開放,非常新藝術風格的洋館沒有展覽,所以沒有開放,可能又要跑一趟看裏頭的裝飾。





茶室

前一天來沒有開 https://goo.gl/maps/Tars74SdpMXBDdX86

【東京】六義園



六義園是德川家打造的大名庭園。1695年(元祿8年),花費七年時間造山、引入千川上水水源造池,是回遊式築山泉水庭園。明治初期,三菱創業者岩崎彌太郎收購,整頓自明治維新後荒廢的庭園,並在周邊建造紅磚牆。關東大地震後,1938年(昭和13年)贈與東京市。

我去的時候飄著雨,欣賞到不同的六義園


駒込橋兩側的裝飾,有富士山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歐巴桑很專心對照說明,在橋上感受風景


21


22


23


24


25。庭園內也有嘗試用水泥來做成石頭踏板、仿木頭的階梯等等,但是很快就壞掉。


26



在茶屋喝抹茶510,歐吉桑們聊天變成了風景


28


29


30


31。石頭的顏色很有特色


32。石頭的顏色很有特色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