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14

【羅馬】拉特拉諾聖約翰教堂


2006/2/18 18:00

在羅馬的最後一天黃昏,路燈亮起,站在巨大的教堂前,廣場上吹著強風,這世界一瞬間彷彿是黑白的,時光的巨輪就從我腦中快速的閃過。

除了聖彼得大教堂之外,這座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羅馬天主教教堂,西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建造,在教堂的正面還有寫著:羅馬城及全世界教堂之母。這個地方已經在梵諦岡東南方,但是卻是建成後幾個世紀教宗的駐地,1309年教廷被流放到亞維儂後,1377年回到羅馬,那時就遷移到了聖彼得教堂。

我覺得這裡最讓人驚嘆的就是巨大的雕像,不但教堂的立面上就有耶穌、施洗約翰及福音書作者聖約翰等15座雕像,每座高7公尺,在幾英里外就可以看到,在教堂的內有耶穌12門徒的巨大雕像,這些雕像都是1646年起波洛米尼設計的。此外,這裡的觀光重點還有洗禮堂跟聖梯、外部修院迴廊,教堂主要入門口的青銅門當年取自元老院。

我看到一群修士盛裝進入旁邊的禮拜堂開會,天色已晚,觀光客也不多,頓時有點可怕的感覺,或許很多地方也關閉了,沒什麼心情繼續欣賞。

2006/06/13

【羅馬】人民廣場


2006/2/18 16:00

從西班牙階梯下來,或是從奧古斯都陵墓往北邊的人民廣場走,這一路上是行人步道區,不知道是因為假日才不讓車子走?還是所有時間都這樣?

這一路上都是觀光客,走三步就一間小教堂,走五步就有比較大的教堂,一走進去就開始欣賞祭壇上的名畫,有時祭壇的燈光是沒有亮的,必須有人投下香油錢才會亮著一分鐘。這樣三天下來,有點麻痺了,而且早上才去梵諦岡博物館,吸收了太多資訊,下午連拍照都懶的拍,只想在街上看人,這條街滿足了我的欲望,年輕男女應該有一半以上是觀光客,逛著名品服飾店,帶著耳機聽音樂搖滾著身體,讓我不由得隨之起舞,這股節奏到了人民廣場,我心達到了沸點。

不知道該怎樣形容人民廣場與人民城門,典型的雙胞胎城市建築,奧古斯都皇帝從埃及帶回的方尖碑兩側又有對稱的兩座教堂,一座是聖山聖母教堂,另一座是奇蹟聖母教堂,均建於西元17世紀下半,其實注意看可以發現兩座教堂的穹頂不太相同,一個是圓頂一個是橢圓,視覺來看是對稱的。人民廣場這個地方曾經是公開行刑血淋淋的場所,也曾經是賽馬的起跑點。

廣場的意義在哪裡?號稱人民廣場給人民集會自由的場所,雖然大部分的時間是有正面價值,但確也是悲劇發生的地點。



看到不少朋友拍回的照片都有這個街頭藝人,羅馬在墨索里尼年代創立了電影城,或許是社會主義的宣傳手法之一,在二次戰後的黑暗面的電影,也是羅馬寫實主義的獨特氣氛。


人民聖母堂內祭壇內的壁畫有兩幅是卡拉瓦喬的作品

2006/06/12

【羅馬】奧古斯都陵墓


2006/2/18 16:00 奧古斯都陵墓

這個蔓草叢生的地方就是羅馬帝國第一個皇帝的陵墓,西元前28年,屋大維成為唯一的統治者,封號為奧古斯都。

屋大維生於羅馬,父親來自一個尊貴但是並不出名的騎士階級家庭,他在公元前58年逝世前是馬其頓的總督。最重要的是,母親阿提婭是羅馬最偉大的將領與實際統治者凱撒的姪女,凱撒領養了屋大維,並經由遺囑指定其為繼承人。西元前44年3月凱撒被刺殺時,屋大維正在阿波羅尼亞軍中,年方十八,反復強調自己是凱撒的兒子以喚起人們對他的好感。到羅馬後,他發現首都掌握在謀殺凱撒的共和派,利用各種結盟關係,屋大維在羅馬廣結人心,鞏固權力,打敗政敵安東尼,也殺死了小凱撒。

維基百科有關屋大維

他創立了第一支常備軍,把軍團駐扎在邊境,防止干預內政。另創禁衛軍戍守京畿並保衛皇帝。他還改革了財政與稅收制度。那個年代,好像政治人物及其家庭成員都是被毒死的,所以奧古斯都的陵墓成為不祥的紀念建築,在中世紀的時候這裡曾經被當作堡壘,也做過葡萄園和私人庭園,18世紀的時候還曾經當過講堂和劇場。

旁邊的和平祭壇目前在整修,所以無法進入,這個大圓形陵墓也沒有開放,旁邊是座停車場,停滿了車子,一點也感受不出奧古斯都執政達40年的「羅馬和平」。

2006/06/11

【羅馬】聖天使堡


2006/2/18 14:30

從梵諦岡博物館走出來後,累的什麼都不想看,只想漫步在街道上,路過這的觀光客很多,各式各樣的攤子,賣著相機腳架、中國山水飾品、小油畫,應有盡有。

我只想坐在午後陽光下好好的休息,看著來來往往的觀光客,跟那個中國大嬸聊了一下,突然想到平常羅馬人在這個假日無後都做什麼休閒呢?我避開觀光路線,繞了天使堡一圈,看到一些流浪漢躺在長椅上休息,看到阿公帶著小孫子和小狗在綠地上玩耍,看到了孤獨老人在樹下打吨(←會不會是我未來寫照),看到了一個黑人男跟一個白人女在幽會,人不多,羅馬人似乎不會到這裡來做休閒活動。

聖天使堡,建於123年,原是哈德連皇帝規劃的陵墓,先後曾被當作軍事堡壘、監獄、教宗避難所、兵營、遊樂場,也是歌劇《托斯卡》最後一幕的舞台。六世紀時瘟疫流行,教宗格列哥里率眾祈禱,在聖彼得教堂前看到這個陵墓上的大天使把劍插入劍鞘,似乎宣告了瘟疫的結束,於是這座城堡就被改名成聖天使堡。

直徑64公尺的圓形建築裡面有著歷史的遺跡,數年來不斷地添加一些新的結構,參觀時要分辨清楚哪些是羅馬時期,哪些是後來新增的,在樓下前廳裡有模型可以有些認識。



在聖天使堡附近休息了一個多小時,美麗的城堡名字配上層層的歷史遺跡,光看著座二世紀所建的橋上雕像,就值回票價了。

2006/06/10

《公告》演講:被戰爭隱沒的瑰寶--以色列、約旦



主講人:老王
時間:2006/6/10 星期六 14:00-15:30
地點:V1492旅行與閱讀俱樂部(地圖如下)
地址:台北市青田街12號1樓(湛盧咖啡廳樓下)

西元前11世紀,大衛王定都耶路撒冷,建立了以色列王國;之後他的兒子所羅門王在現在的聖殿山上建立了宏偉的聖殿,以稱頌敬拜耶和華神,人稱第一聖殿,從此猶太人便將此處視為最神聖的地方。後來耶穌在此被盯上了十字架,基督教、回教世界變以此為中心,紛爭到現在還不斷,想要多了解這段歷史,可以來聽聽老王的旅遊分享:您不知道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區及約旦!

老王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zbrazz

另外,只要勾選您最喜歡最想去的三個城市,列印出來後,當日演講完畢拿給老王,就會送您精美的小禮物!

耶路撒冷、布拉格、 巴黎
威尼斯、 舊金山、 紐約
波士頓、 伊斯坦堡、巴塞隆納
瑞士琉森、東京、  北京
其他:
若有部落格,麻煩填上方便連結:

按此列印,請選擇印出前兩頁即可!

2006/06/09

【台北】行天宮


2006/6/8 21:00 行天宮

今晚有事經過行天宮,很久沒有進來,或許有二十年了,變得很乾淨,寺廟前的廣場坐了些乘涼聊天的民眾,倒有點像國外的觀光景點。

行天宮恭奉主神是三國時代的關雲長,也就是關公,後世專稱為恩主公,所以這裡也叫恩主公廟。這裡同時也恭奉關羽、岳飛、呂洞賓、王善、張單、關平、周倉等人,是一座道教的寺廟。可是這裡標榜不燒紙錢、不答謝金牌、不演戲酬神、不供奉牲禮也不設置功德箱,所以只有香火的味道。

『收驚』是行天宮主要的業務,記憶中小時候父母有我們來此,只要是假日這裡就擠滿了信徒,排隊還要排很久才輪的到,駝背的阿婆,手上拿著一炷香,嘴中念念有詞,或許被收驚的人得到心靈的沉靜,也有不明就裡的嬰孩哭得更大聲。解詩籤也是這裡的業務之一,看著一家人愉快看著抽出的籤,聽著穿淺藍色衣服的義工解釋,我想可以解開生活中的困惑,比較朝向積極正面的想法度日。行天宮集團的相關組織非常龐大,有在三峽的恩主公醫院,三峽北投都有分宮,台北市有三座圖書館,可見在文教及醫療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

台灣的宗教活動昌盛,是一種民俗信仰,但在外國人的眼中是個眾神保佑的國度,就我自己的觀察比希臘神話還要神話,只要用在良善的用途,我想也是社會力旺盛的一種表現。

2006/06/07

【蘭嶼】一個人的普羅旺斯


2006/6/6 收到 Millie 來自蘭嶼

已經忘了怎樣認識 Millie 的,網路的一年好像就是十年的時光,或許才認識一年就覺得很久了。

Millie 一個人深夜背著背包坐夜間火車到台東,然後再搭小飛機前往蘭嶼,擁抱普羅旺斯的陽光,離開傾盆大雨的台北,猶如跨過洶湧的黑潮,從這島飛到那島。我彷彿看到燦爛的銀光,飛魚的翅膀、海浪的記憶。

Millie 說:
要前往蘭嶼之前,我挑了"選擇生命被看見"這一本書。在這之前,大約兩年前我也看了"蘭嶼行醫記"是布農族的Tuobasi.Tamapima 前往蘭嶼服務時的記錄,同樣都是行醫的經驗。但是,兩本書的內容完全不同,"選擇生命被看見"是確切的讓我瞭解那達悟所謂的惡靈是什麼?

《面對惡靈》的畫面令人震懾,躲在暗處垂死的老人,滿頭亂髮的老人,睡在骯髒室內的老人,拒絕護理的老人......張淑蘭想呈現的是生命末端的尊嚴與掙扎,如何在傳統禁忌中被忽略。因達悟族根深柢固的觀念中,老人,病人身上有《惡靈》不能接近他人,於是老了就自然選擇離開家庭獨居,最需要被照顧的反而被推倒一旁,任由其自生自滅。

已經回來台北的 Millie 心卻還在蘭嶼,不知道是陽光太美,還是碧海藍天吸引著她,讓我們期待她在部落格的蘭嶼五日旅記。
http://blog.sina.com.tw/627/category.php?pbgid=627&categoryid=45455

2006/06/05

【羅馬】螺旋坡道@梵諦岡博物館10


2006/2/18 13:30 螺旋坡道/摩爾,1932年

中午在餐廳用餐,點了一盤只能裝一次到滿的生菜沙拉,我還不知道博物館下午就要關閉,還慢慢地邊看導覽與畫冊,計畫著下午還要看哪裡?上午哪些區域要重新走一趟。

沒想到逛完了 Pinacoteca 畫廊之後,剛要開始看格列哥里世俗博物館的區域,就被警衛開始趕,窗戶一道道的關閉起來,走到了這個兩層的螺旋坡道,雖然是1932年的作品,可是設計原理在達文西的手稿就有了,在法國的香波堡就有這螺旋雙梯,一邊上樓、一邊下樓,如此一來,國王的情婦們便不會狹路相逢了。至於梵諦岡博物館這個的應用在與分開出口與入口的行走動線。



離開博物館的出口,門的上方有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的雕像,象徵著這兩人在此地的輝煌成就,西斯汀禮拜堂與拉斐爾廳是大部分人來此參觀的重點。除了以上這兩區之外,以我個人建議,最值得逛的區域是希臘羅馬的藝術雕像,要先了解一下神話故事。以及現代宗教藝術的收藏,這部份由於放置的位置較小,而且也在出口處附近,已經逛的很累的人是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去欣賞的。

疲憊的離開博物館,但仍意猶未盡,藍天襯著白雲,我失神的走過聖彼得廣場,沿著惡臭的城牆往聖天使堡走過去,這條路是教皇若有戰爭的時候逃亡的路線,不知道歷任教皇真正的使用過了幾次?

2006/06/04

【柬埔寨】吳哥的詩


2006/6/2 收到銀色快手的明信片

第一次當部落客旅行團的評審,認識了銀色快手,之前在他的部落格潛水很久。

銀色快手應該算是出版業工作者,負責翻譯日文書籍,也編輯一些出版品,平常就是一個妖怪作家及詩人,著有詩集《遇見帕多瓦的陽光》,編輯多本詩集,翻譯多本小說及畫本。剛去吳哥窟玩回來了,就開始寫遊記,下面那段摘錄,我的印象很深刻,有點像宮崎駿的卡通,在空中繞了一圈又下來的感覺。

變身塔(Pre Rup)是 Rajendravarman II 在位的建築,它是古代國王進行火化的之神殿,建於西元十世紀左右。高棉人死後慣以火葬處理後事。經過火化的骨骸,必須用椰子水清洗後晒乾,才會放進骨灰罈,據說洗完骨骸的椰子水有強身功效,不少人會將椰子水拿來喝。要是換作我,才不敢拿來喝,別騙我說有鈣質,什麼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有此一說,國王的兒子如果喝下骨灰水,可以繼承父親的才智......

靈魂不滅,在變身塔上化為蒼鷹,盤旋於高空,瞬時疾飛而去。我想像著這樣的畫面,覺得很有趣,在登上階梯前的廣場上,有個長方形石棺,據說是火葬台,裡頭長滿了綠草,據說國王就是在這裡進行火化的,可以想見四周豎起了火把,熊熊烈焰把黑夜照亮了,舉頭望天,星光燦爛的夜晚,寂靜陪伴著長眠的國王,接著隆重的葬禮行列開始哀慟地歌唱。國之重臣引領皇族和繼位的皇子,進行最後的悼祭儀式,侍衛軍在所有的塔上點燃火把,祭師開始為國王祈求冥福、灑淨、念咒。接著澆油,火燒周身如傾頹之殿,眾人跪泣在旁,等待國王變身的時刻到來。不管是希臘、西藏、埃及、北歐,世界各地的古老民族都相信死後的靈魂,會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這世間,而變身塔實踐了如此浪漫的夢想,死後開啟了另一個世界,彷彿歷代的國王會在固定時間,返回這裡聚會似的,他們永遠不甘於寂寞。

銀色快手有關吳哥窟的遊記

2006/06/03

【羅馬】米開朗基羅《最後審判》@梵諦岡博物館9


米開朗基羅/西斯汀禮拜堂《最後的審判》1536-1541

這個巨大的壁畫有四層樓高,約1370公分,畫裡面有四百多人,分為四個階層,最上層是天國的天使,畫中央是耶穌,第三層是受裁決的人群,而底層是地獄。

整個構圖就好像一個順時鐘的動向,彷彿也有佛教輪迴的意涵,曾經朗讀過幾次地藏王菩薩經,地獄的景象描述,大概就是這樣,凱農划船過了奈何橋一切都將萬劫不復,看到畫中人物的驚恐表情,心情也沉重了起來。

環繞在耶穌四周的門徒都看著耶穌,右方的彼得拿著鑰匙,臉孔據說是換上了委託米大師畫這幅畫的教皇保祿三世(1534-1549)。在彼得旁邊的是穿著紅袍的保羅。施洗約翰也有人說是亞當。傳聞右下角被蛇絞死的教皇朱利二世,米大師非常討厭他,所以把他畫在地獄受刑,還有一個人是當時教廷的司儀官,曾經批評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就把他畫成地獄的判官。

還有許許多多的殉道者,拿著當時殉道時的刑具,安德烈(Andrew)是耶穌第一個門徒,彼得的弟弟,據說在希臘被釘在X型的十字架上而死、勞倫斯的刑架、巴托羅繆的刀子、西門(Simon)手拿著鋸子、凱薩琳的絞刑輪、塞巴斯提安的箭

巴托羅繆手上的皮囊據說是米大師的自畫像,有人說這是畫家自我的反思,面對天堂與地獄間的審判,在世不過是個空皮曩,米開朗基羅對自己的人生留下了這樣的註解。


取自維基百科

站在巨幅壁畫前,這些人物實在太多了,很難一一對應到心中了解的故事裡,但是卻看見米大師悲劇性格天才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