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5

【台北】來猜猜這裡是甚麼地方?誰做的藝術品@永樂座台大店

 

我今天先跑到總書記那邊,還沒有開,於是跑到3f 的博思維,還在油漆,但是我已經躲在那邊看書看了半小時,後來,要結帳的時候才發現店主人還沒有來。

後來跑到 Vaille Cafe (記不住名字),遇到阿潑,休息過後回到總書記一逛,再到茉莉,最後跑到永樂座一下下。然後回青田七六帶導覽,最後,跑到 getmore 咖啡館

【台北】Ville Cafe



11點半,我已經在外頭走了一個多小時,在台北最熱的大中午走那麼久,我想我應該是瘋了。

剛進來雖然只有我一個客人,但是隨後就進來三組客人,年輕、女性,炸薯條,冰咖啡,還有人猶豫很久不知道點甚麼?越來越多人進來,服務人員一直調整著冷氣,台北盆地好像是一個大鍋爐。

我建議我們政府,可以投入一個計劃,在四周的山上安裝大通風口,把這座城市的熱氣都排到通風口,在山上還可以做發電用途,把這座盆地當成一個大的綠色建築,那時市長不是有個 wifi 計畫嗎? 熱氣發電的計畫搞不好比太陽能還要有效率?

我點了大碗沙拉,冰沙,想要找回一點年輕的氣息,想不起二十年前這家店原是經營甚麼的店?— 在 Ville Cafe 。

【台北】地科導覽


今天師大文創設計中心所辦的活動,來了40位中小學的教師的參訪活動,從台灣油杉社區那邊走過來。

由於人數太多了,所以我們分成兩組,同樣的內容要講兩次,另一組人就看紀錄影片,時間短,對我來說又是更大的挑戰,而且還要判斷哪些要講那些不要講,不過,看似大家都很滿意的離開。

希望有播下種子,讓這些老師可以帶學生來參加地球科學的導覽。— 在青田七六。


這就是分兩組,雖然我同樣的內容講兩次,然後搭配看我們拍攝的影片。發現每個人都很專心聽,大部分是中小學教師,整個過程雖然才花一個小時,可是我好像講了兩個小時的感覺。(攝影/楊小姐)— 在青田七六。

2013/08/04

【台北】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的在地貝果


中午來此被書餵飽了,但好吃在地潮州街的手做貝果也很可愛。

外頭很熱,走進來幾乎融化了,我喜歡在窗邊看著對面的老房子,庭院中有許多大樹,好像在跟我招手。忍不住就想起了小時候在泥土地光著腳,在水圳道邊看著魚游來游去的美好時光。

又翻了一回莊永明《台北老街》,又翻閱了,《回到江戶過生活》,心想著出版社的企圖心,自己要在加油了。— 在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

【台北】對山友的導覽


上午是一群山友來參加青田七六的導覽,很高興大家都很專心啊!今天我又講得結結巴巴了,希望下次要恢復通順點的導覽品質。

這張照片是來之前一個很帥氣的騎士穿整套的皮衣,好帥— 在青田七六。

【台北】品墨二店開幕



特色是曬日子系列產品,今年夏天流行白色— ──和王慶富,在品墨良行。

2013/08/03

【台北】牛樟木再見,倒數2天--樹木告訴我們要合作

約兩千年前的牛樟木,在這兩年陪伴我們的導覽期間,每次告訴來參加朋友臺北盆地的身世,總有滄海一粟,人類之渺小的感覺。如今還可以聞到淡淡地樟木香,作為一個地質系畢業的逃兵,我想告訴大家,人文歷史學科與地球科學合作的重要性。(文/水瓶子)



從台北湖到沼澤地,森林林業到農地,在到今日的大城市,台北盆地的身世,隱藏多少祕密在這裡?而這棵老樟木又告訴我們甚麼?大學時代受到自然科學的基本訓練,與人文歷史學科是不同的科系,於是我們在這樣的氛圍下,理工科系與文法商科系被分開了。但是這棵大約兩千年前的樟木,把台北盆地的歷史從地質科學研究的範圍,串連到人文歷史的研究範圍。

三萬年前,大漢溪襲奪,台北盆地的地貌有了很大的變化。一萬八千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時期之後,海水流入了台北盆地,後來許多古書描述台北的原住民,蓋高腳屋製作樟腦為業,划著獨木舟到北投與漢人交易換米回來,這樣的歷史過往,今日很難想像,但透過地質、地理等研究地球科學的學者努力,把台北的樣貌還原,可以想像原住民的生活環境。

以下是從維基百科剪出
維基百科:康熙台北湖

康熙台北湖是一座由林朝棨(1960)根據郁永河的描述,認為康熙 33年(1694年)因地震而在台灣北部形成的湖泊。依照後人估計,康熙大地震震度為Ⅵ級,地震規模高達芮氏規模七,發生地點則是在台北的新店或金山斷層。該地震發生的確切時間為1694年4月24日開始,之後大小餘震不斷,將近一個月。但此湖泊與地震是否存在,也有包含翁佳音等其他學者質疑。他們認為文獻資料不足,且事件後繪製的皇輿全覽圖並無此湖之存在、地質探勘資料缺乏湖泊之佐證,且不過數十年之內,假設之湖泊淹沒區已有漢人屯墾之證據,依此認為康熙台北湖並不存在。

看了許多許靖華老師的作品,《大滅絕——尋找一個消失的年代》、《古海荒漠——科學史上大發現》、《氣候創造歷史》等書,我們對地球的認識還是太少,馬廷英教授用古珊瑚來研究地球板塊的身世,林朝棨教授研究台灣的第四紀,今日研究地球科學的設備越來越先進,企望能有更多人投身這樣的研究,或許與人類考古學、歷史科系的互相合作,可以找出我們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更多秘密。

2013/08/02

【台北】天湛樂音樂咖啡廳(已遷至瑞安街208巷5號)(已歇業)

位於大橋頭捷運站附近,迪化街與民權東路交界處,這邊南北貨中藥材的店家已經沒有了,被保留下來的老街立面與涼亭長廊,天湛樂位於一棟新大廈內,這樣新舊交融的地方,配上古典交響樂,還有歌劇會是怎樣的場景,只要走一趟這家音樂咖啡館就可以體驗到。



你可以點馬勒第五號第四樂章,或孟德爾頌無言歌第十九號第一首,是老闆精心調配的口味,本來想問一下是用那些豆配出來的,後來想想好像不那麼重要,用網路搜尋聽著同名的樂章,在咖啡館內工作,有時覺得要慢下來體驗所有的事情,尤其是享受音樂這件事情。

前一陣子去參加斷食營的活動,在那邊好像度假一般,甚麼都不想,累了就睡覺,有精神就看書。回來後染上了這樣的習慣,只要晚上累了就睡,早上起床就開始工作。以往,晚上會很急的把手邊的事情做完才睡,現在有些改變,很多事情會就此延後,尚不知道我這樣的隨興會不會誤事,面對太多的訊息而來,有時會任性的遺忘。

這樣微妙的變化,今年來覺得少了趕攤趕活動,而我也刻意地放慢腳步,這樣寫出來的文字應該會更有溫度吧!

某日中午,因為下午四點鐘有場孔廟、保安宮的導覽活動,我事先到目的地,想找家咖啡館休息,整理一下資料,然後從容的開始活動。但,看到大龍國小現在的樣貌,與幾年前日本時代的校舍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醜不拉嘎的被搞成水泥廟的外觀,與周邊的整體感不但沒有融合,還更唐突,整個心情大壞。在周邊也找不到適合的咖啡館,於是再度踏入這家咖啡館。

難得這樣氛圍的咖啡館,裏頭只有我一個客人,可以享受這樣的空間非常奢侈,聽到了服務人員說因為周邊環境不太理想而預計九月底就會搬遷到新址。在天湛樂聽著熟悉的交響曲,我很難得體會孟德爾頌的心情,但是我可以體會到心的思緒,其實是有點淡淡地憂傷。

2013/08/01

【台北】巴黎米,八釐米,還有進門後的一點感傷

外頭爆熱,室內一點詩意,一樓挑高、大吊扇、大理石地板、啤酒、藝術畫作、水泥刻痕、紅磚外露廢墟感、白磁磚吧檯好像在浴室,還有一點點的電吉他音樂。有天來剛好遇到老闆生日,熟客幫老闆慶生,整個咖啡館洋溢著快樂的氣氛。



儘管來咖啡館每個人的理由不同,我會來這家咖啡館很重要的原因是夏天的台北真的太熱了,每次導覽結束剛好又在附近,需要填飽肚子,又需要馬上降溫,又可以一個人窩在角落。有時候會想像《八釐米》這部電影,這樣的空間氛圍,像極了 1999年,上個世紀末人與人之間的心靈空虛感,擁擠的城市中,我需要在這裡得到解放。

有天剛打開巴黎米的門,那一刻居然有點感傷,這個感傷來自於我對自己的不成文規定,就是只要書寫完某一家咖啡館,我想我大概很難再踏進來,因為還有更多咖啡館要去探訪,一個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一天能夠走訪完一間咖啡館,那麼一輩子能夠書寫多少家咖館呢?

於是,面對著空著的位置,竟然有不知道要坐在哪裡好的 Orz,又再度坐回那個習慣的角落,旁邊有1960-70年代流行的玻璃老鋁門窗,用麥當勞紙袋做成的燈罩,聽著電子搖滾樂,看著牆上誇張的畫作、電影海報,吧台上肥滋滋的麵包蟲,這將會是隔壁那隻青蛙的食物,小魚缸有水草小魚自成的一個生態系,好想跟這些小生物道別,一直想著不會再進來的別離感。

在此與朋友的歡笑,聊著酒吧,聽著酒吧才會放的吵鬧音樂,很有實驗精神的咖啡館,老闆對所有事情都很興致勃勃。置之一笑吧!我莫名其妙的感傷,有空怕熱想來杯冰沙,我還是可以進來坐一坐的。

2013/07/31

《流水帳》

時光實在過得太快了,每次要回頭查去過哪些地方,也只有靠流水帳,除了記錄旅行的心得,第一個感動的紀錄,往往最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