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0

【台中】《尋找‧天外天》吳子瑜留下來的密碼


逛完後驛冊店,步行經過圓弧形的小巷子,到達天外天劇場,已經有很多拆除的痕跡,不過仍可看到以前金碧輝煌的圖騰,洋和混搭的圓形大劇場。


正面還可以看到國際大戲院的招牌字,天外天劇場是櫟社成員吳子瑜出資,由齋藤辰次郎設計,1933-1936年把原本的戲院擴建,後來改為國際戲院、公娼寮、國際鴿舍,真是一孤寂的地標。


不知道為何大戲院都會變在小巷內,全台皆然。


從 1900年代歐洲流行的瘦高的窗戶,用重力槌模式開窗戶,不過也有很多用卡榫,窗戶掉下來好像斷頭台,有時候壓到手指會腫起來。不過這上面是百葉氣窗的設計不知道是否是設計之初的創意,還是後來改的。


底下的現代主義樣式遮雨棚,與後來違建遮雨棚還互相應和?


樓梯底下有鑄鐵的裝飾,但看這照片已經都被敲掉移走,後來防盜的鐵窗還在。


馬賽克地磚也敲掉了


七帝錢的圖騰,底下會是收銀台嗎?


圓形劇場


1930年代的台灣大型建築,使用RC 鋼筋混泥土,也喜歡現代主義簡潔的樣式,但是這角度看上去,好像也不太簡潔啊?


巷口,還有一棟老房子


2017截圖的 google 衛星圖,這個大圓頂鋼架還在


更多的秘密,可以看這本書


可以多角度看天外天內部


天外天劇場動畫 吳鸞旂家族提供


短版的紀錄片


【台中】赤司初太郎的大正製酒廠,現為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赤司初太郎是日本高知縣人,因為在北海道有經營木材生意,1895年隨著日本軍人來台,不久後就在雲林經營雜貨店、旅館,我想是與陸軍的關係良好,所以從樟腦、礦業、糖、酒等行業都有涉入,曾經擔任多達十七家公司的社長,是個紅頂商人。


台中工場在日本時代是台灣酒產量最多的地方




酒廠內的建築頗具多樣性,應該是不同時代所建


應該是台灣酒廠保留最多原來的生產設備的地方






不少大型的公共藝術品


感覺看板應該多做一些活潑點的



大型水桶的塗鴉,這幾年看了有點膩,仔細看有些還頗具創意


園區外也有仿歐式建築的咖啡館

【台中】後驛冊店


書店門面非常引人注目

雖然書不是很多,可是都是我喜歡的類型:建築、日治時期生活、台灣民主運動等。



《台灣民居》看到中國出版後轉繁體字的版本,可是明明作者都是台灣教授,雖然序怪怪的完全沒有提及台灣原住民的建築,但書中還是有提到文化脈絡,是很值得一看的書。

可能我太敏感,在書店內一直聽到附近大樓在打牆的聲音,台中火車站高架後,後火車站這一區應該是會逐漸繁榮吧?旁邊的天外天劇場,還有文化園區,連結前站的宮原眼科、台中州廳,很希望未來是很適合遊晃的區域。

一些台中文史的書冊放在老的櫥櫃,一些明信片、一些花草植物,一些海報,大幅的台中都市計畫四四方方的手繪圖,顯示的店主的態度,台中有鐵路、河川貫穿市區,腹地很大,又位於台灣中間,沒有理由是文化沙漠!

中午坐到午後三點,一個外國人跟朋友點了午餐,幾個文青進來晃了一下,買了一張明信片,並沒有坐下來喝咖啡聊天看書,其實有點擔心這樣的生意,如何支撐呢?— 在後驛冊店 / Statio Verso 。



忙碌的吧檯小姐在手沖咖啡,不知道午餐是不是也是一個人在張羅?


台中文史相關的書,放在老櫥櫃特別有感


一眼就看到李火增攝影集,與新竹的貢碗湯,台中知名的小吃是甚麼?


明信片很有特色,不想買書的人可以帶明信片


午餐只有一種,雖無可選擇,但十分有誠意,健康又好吃,既然是書店,重點還是來看書。


離開時,專注的唸出招牌的字,讓我印象深刻


一旁有天外天劇場,我打算穿小巷過去


可以嗅出後火車站的沒落感


小巷子整理的蠻乾淨的

【台中】科博館



終於花了一點時間看完了台中科博館,缺乏脈絡,只能用非常失望來形容

仔細看每一個展,都很細緻,但實在缺乏世界觀,以漢醫來說,好像夏商周自己就生出一套系統,那麼波斯的草藥醫學是從漢醫來的嗎?印度古文明的一些醫學,也比漢醫早嗎?

看完了這個,的確是"科學"沒錯,但是缺少了世界文化交流,也沒有提到後來漢醫科學的發展。

難得有一小間"台灣的南島語族",但看到大洋洲那一館,好像兩個展又是獨立的個體,既然是是科博館,應該加入大洋洲與台灣南島語族的關係,加入DNA,或是考古學,通篇用傳統人類學的角度去詮釋,這是我們從小到大分科的缺點吧!缺乏整體認識,跨學科的整合,不就是博物館的任務嗎?

既然是自然科學博物館,應該用自然科學的角度,那個從中國來的科學展,我其實沒甚麼意見,但是去中亞的時候,看到一樣的東西,不知道哪個時代比較前,講到畢昇的印刷術,為何不順便提到古騰堡的印刷術有何不同?

可能我運氣好,許多岩石、化石的小房間好像沒有開放,但是可能有人參觀化石館,所以我就順便進去看了菊石與鸚鵡螺的化石,在地質科學這方面,岩石展示櫃散落各處,中央有個地球儀的影片,還頗具噱頭。但展出的實體物品,好像比我們地質系展覽館還要少啊!東西都藏到哪裡了呢?

看到一車車來校外教學的客人,一團一團不知道為何而來的中學生,導覽老師非常用心的導覽,專心的同學卻沒有幾個,一班班被帶進去看影片,出來然後上車,完全就是觀光行程。

我們到底需要甚麼樣的博物館?

既然是自然科學為主,也不是不能談到人文,但串聯的脈絡就要以"科學"為主,一個個展廳好像是外包的展覽,分學科分得很仔細,我想是應該打破這樣的窠臼!

PS. 想碎念的還是很多,我想就先打住,走出博物館外頭全部是餐廳,也跟自然科學全部沒有關係的料理,買了外帶全部是破壞地球環境的材質,後悔!

2017/10/19

【台中】新手書店



幾年前來台中的新手書店,看到很努力賣書的老闆,標榜只有一百書的書店,幾年後再訪,雖然書多了一點,也結婚生子萬事足,但書店還是沒有偏離"新手"精神,很佩服。

何謂新手精神?一些年輕人的 Zine 雜誌,熱血的文學,單純的真理,我認為都是新手精神,今日又逛了一回,真是名不虛傳。

比對新手書店外的公共空間非常自由,但周邊餐廳、咖啡館的騎樓,可能不是公共空間,都圍來起來變成座位。

買了九點後的東京《秋刀魚》,還有情色的西洋藝術史,假裝自己還是文青。


當我真心在追尋著我的夢想時,每一天都是繽紛的,因為我知道每一個小時都是在實現夢想的一部分。當我真實地在追尋著夢想時,一路上我都會發現從未想像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只是個牧羊人而已。(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桃園】大溪,在新南12內的書店,天井逅書


新南12位於大溪老街中山路12號,立面非常混搭

來此都逗留很久,除了選書之外,應該是每一個角度拍照都很美,有別於傳統的書架,高高低低如同台灣的山陵,書架可以擺飾成這個樣子,逛書店也不無聊吧?

除了輕鬆的文史書籍,許多友善環境、都市計畫等類型的書,我也不知道如何說明,只能說在這邊的椅子上看書,實在太舒服了不想離開。


門口黑版說明空間運作模式


走到第二進,別有洞天的書店


選書多是國家民族社會議題


書架好像台灣的高山


閣樓的咖啡館空間充滿了回收再利用的概念


買了一本厚重的大溪老街的調查報告


甚麼是笑班?我只聽過孝班,或是校花


喜歡洗石子地板的溫潤


原來中山街的老地名是新南街


台灣保育動物守護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