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1

《公告》希臘自助行演講(列印本篇送小禮物)



時間:2006/6/21(三)19:00-21:00
地點:保護世界遺產協會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35號4樓之2
交通:捷運(藍線):善導寺站 → 6號出口 → 紹興北街口左轉 → 步行1分鐘 → 35號4樓

還沒來到希臘前,印象可能僅限於神話故事中那些漫天飛舞,和人類一樣有著七情六慾的諸神,以及那片海天一色、乾淨純潔的海洋印象。

未知與驚奇總是使旅行者感到興趣,就算早已經在書本及照片中,先行用想像當畫筆,勾勒出一點模糊的輪廓,但當真來到希臘,發現眼前所見,都能幾近吻合時,那份親臨現場的欣喜與悸動,是怎麼樣也忘不了的。

水瓶子已經報名,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當天會後可以聊聊天,本場次收費250元,請儘早電話預約,詳情請按下面活動網址:
http://www.what.org.tw/class/detail.asp?se_id=25
木馬部落格:http://red-pony.blogspot.com

另外,只要勾選您最喜歡最想去的三個城市,並且填下您的姓名地址,列印出來後當日演講完畢拿給木馬,我們就會寄給您精美小禮物!

雅典、  布拉格、 巴黎
威尼斯、 舊金山、 紐約
波士頓、 伊斯坦堡、巴塞隆納
瑞士琉森、東京、  北京
其他:
姓名:
地址:
按此列印,請選擇印出前兩頁即可!(所有資訊不會上傳到伺服器,僅供列印使用)

2006/06/20

【威尼斯】沉睡的菜園聖母院


2006/2/20 6:30

由於實在睡的不好,清晨有些微光,我就爬起來準備去拍日出,看地圖地理位置,應該只要到北邊就可以看到太陽從海面上升起。

雨後的早晨街道上很濕,但是比起晚上的髒亂,顯得非常的乾淨,猜測放置在門口的垃圾應該都在深夜被清走了,急急忙忙的趕到北邊的碼頭,霧氣很重,飄著細雨,沒有半個人,我坐下來等著日出,遠方來了台水上巴士,應該是從麗都島過來的,上面擠滿了客人,等到船駛離,居然天就亮了,沒見到日出,回到街道上,突然街燈熄滅,看看時間原來是七點鐘。

我在菜園聖母院外走來走去,一直想進去看"丁托列多"(1518-1594)這位天才畫家的作品,但是總是找不到正門,卻看到精心設計的路燈看起來跟高塔的造型相似,是洋蔥狀的圓頂,教堂是哥德式的建築,15世紀修復改建這個教堂的時候在菜園發現很靈驗的聖母像,所以稱為菜園聖母院,1966威尼斯洪水氾濫,因為是英國出資修復這個教堂,所以這裡也稱為英國教堂。

【威尼斯】丁托列多@學院美術館6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6/07/blog-post_115393304365148929.html

我很想進去看看"最後的審判"這個畫作,但是教堂的開放時間是九點半,還有兩個多小時,逛了清晨的市場開市的情況後,索性坐上水上巴士邊打瞌睡邊遊大運河,最後在麗都島下了船。

2006/06/19

【威尼斯】時代的錯覺


2006/2/19 17:30

一到水都威尼斯,我拉著大行李搬上搬下,有點懊惱為什麼要帶怎樣大的行李同時,有個小女生身著白色天使服裝,到處向人灑著紙片。

剛好找不到旅館看著地圖懊惱,我被突如其來的碎紙片嚇到了,但不到一秒的時間心情轉為愉悅的,身置嘉年華歡樂的氣氛,應該很快可以找的到吧!於是我拉著大行李,拿著列印出來的旅館地址店名,開始詢問店家還有路人。果然親身驗證了書上所講的幾句話,一是如果指路人說一直往前走就是的話,那他一定不是威尼斯人;二是如果指路人說看那個門牌號碼來辨識的話,那他也一定不是威尼斯人。

我先到一家咖啡店問老闆,果然他講說前方稍微偏右走,然後在左轉,然後在右轉,然後......,由於我也不是聽的很明白,打算走一會再問路,沒想到我問第二個老人本以為是當地人,他很熱心的帶著我繞來繞去,就是看門牌號碼,最後他拍拍屁股就走人,驗證了看門牌找路的絕對不是威尼斯人。最後我進去一家旅館問人,好在那邊有地圖,他說只要走到河邊就很容易看到,我半信半疑的走回車站旁的大運河邊,果然555號就在旁邊。第一次發現 google earth 列印出來的衛星地圖根本沒有用,因為無法定位地址上的位置。

沒想到到達旅館後,那個地方只是 check in 的地方,真正的地方還要走路半小時才會到,於是我拉著大行李,隨著工讀生在眾多的人潮上上下下,一面擔心我的硬碟是不是會壞掉,一面擔心剛剛已經付了住宿費,會不會被騙了流落街頭沒地方住。還好,走到了自助旅館,我分配到的五人房當晚只有我一個人睡,簡單的梳洗一下,就趕著出去逛逛。

街燈已經亮起,許多貴族大方的在路上給人拍照,小天使到處灑著紙片,大法師帶著尖頂帽揮舞著棒子,還有萬聖節大南瓜跑來跑去,夜幕低垂,在大運河邊一群人穿著蘇格蘭傳統服裝彈奏著手風琴、打鼓,然後跳著在電影上看過的熟悉舞步。

或許是疲倦,也或許人潮太多,這一區獨有的星形燈光閃爍下,我打算先回房休息,沒想到只不過喝了杯即溶咖啡,我就度過第一個在諾大房間內失眠的夜晚。

2006/06/18

【威尼斯】序曲


2006/2/19 15:00 汽車火車堤道

從羅馬飛到威尼斯的馬可勃羅機場,再轉搭公車進入威尼斯本島,這段似夢的旅程就要展開,我故意坐在第一排座位,鮮明的黃色路燈在霧中飛來,帶我進入夢幻的國度。

在還沒有進入威尼斯前,讀過不少介紹這裡的書籍文章,心中浮出的感覺不外乎是商人貿易、小島海國、東西交流、封閉與開放、船、鬼魅神話、錯綜複雜、嘉年華面具節、貴族獨裁、十字軍東征等等。1846年火車進入威尼斯的那一剎那,這個海上城市已經註定要用陸地人的思考,1931年汽車堤道完工後,威尼斯的地位仍然屹立,這跟威尼斯人的性格有關,能夠時時求新求變的威尼斯,這百年來搖身一變觀光旅行的世界中心。

威尼斯的建立,第五世紀時因為羅馬帝國的衰敗,各地區的蠻族到處進攻帝國版圖,威尼斯人逃到這瀉湖區,這種逃到海上遷徙的情感,逐漸成為威尼斯人的情感跟生活方式,進而在697年選舉出第一任總督。馬可勃羅來自威尼斯,是他帶入了東方的文化,也因此威尼斯在羅馬帝國的版圖內不但從伊斯坦堡帶來了眾多的藝術,也收集了不少東方的藝術品。威尼斯島的建立,每每讓我想到如今台灣的處境。

而今我坐著車在汽車堤道往前奔馳,雖然前方謎霧一片,但踏實的心情讓我覺得變的好真實。世界上只有一個威尼斯。

2006/06/17

200%的《威尼斯》嘉年華攝影集


關耀輝‧李依潔的攝影故事書

我計畫兩年的威尼斯嘉年華之行,終於在今年初完成,本來希望可以先看到耀輝大哥在威尼斯的攝影作品,但等我回來的四個月後出版了,讓我又回顧了那段似夢的嘉年華旅程。

拿到這兩本書當晚,就很快的翻閱一次,卡薩諾瓦的秘密狂歡是彩色的攝影作品,托瑪斯曼的美麗憂傷是黑白的故事,這樣的搭配好像是白天與黑夜威尼斯給我的感覺。加上李依潔簡短的文字,我想沒有去過威尼斯的人,也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每年面具嘉年華的華麗意境,與孤寂威尼斯人的內心世界,只有那段時間,大家帶上面具表演內心真正的自己,也只有那段時間,世界上的所有人才是平等的。

當生活工作忙碌的沒有自我,帶上沒有表情的面具,穿上藍色的華麗服裝,透過眼神的交會,肢體的動作,台下的照相機快門不斷地的閃動,這樣的世界仿佛是繞著真正的內心在轉動,威尼斯嘉年華就是這樣的一個神祕的世界,它浮在海上隨著潮汐流動,讓威尼斯人擁有了永遠變動的心,得以在十字軍東征時大撈一筆,得以在東西交流的商務貿易中展露價值。

我至今尚未開始開始寫威尼斯的旅記,一旦提筆害怕我又掉落獨自寫詩的愁悵歲月!我沒有耀輝的攝影功力,也沒有依潔文字的詩意,我一直在想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或許『書寫』是重要的出路。

相關網址:
關耀輝:http://www.kuan.cc/plog/
李依潔:http://www.wretch.cc/blog/ejlee
博客來購書:http://www.books.com.tw/exep/activity/activity.php?id=0000005716&sid=0000005716&page=1

2006/06/16

【台北】再見黑頭仔



兩年半不見了!再度看著CK124黑亮的外裝,不斷吞雲吐霧發出宏亮尖銳的汽笛聲,只有一個「爽」字可以形容,感動到有點盈眶。

6月10日上午十點,來到松山火車站,要搭乘的班次不是莒光,也不是自強,而是蒸氣火車。為了慶祝台灣鐵路119週年,鐵道文化協會舉辦了搭乘蒸氣火車活動,從松山到平溪線的菁桐,175個位置一下子就銷售一空,我也幸運的搶到兩張票。打從認識火車開始,對火車的印象就是冒著煙的火車頭,伴隨著那不時發出的拉長噗噗汽笛聲,載著遊子回到或是離開故鄉。

日本佔據台灣前,台灣已有八輛蒸汽火車頭,除了第三、四、五號車沒有名字外,每輛都有響亮而貼切的名字:一號「騰雲號」、二號「御風號」、六號「掣電號」、七號「超塵號」、八號「攝景號」,每一個貼切的名字不僅滿足了當時人們對於移動速度進步的期待,而且有種讓人振翅欲飛的感覺。這些原因的堆積,更讓我對蒸汽火車頭心神嚮往之。

看到列車遠遠的冒煙,大家就開始目迎它,熱切的眼神像是看一位超級巨星。停靠月台後,驚艷聲更是此起彼落。列車的編列是:CK124蒸氣車頭、四節「小叮噹」客車、運煤車、柴油機車頭。為了怕這輛古董半路「剉」起來,有輛柴油車頭在後面助一臂之力是必要的,也減輕它的負擔。駕駛員也人來瘋,鳴笛長又多,我身旁的小朋友,十分起勁的喊著「再來一次」。蒸氣與煤煙像是搖頭丸,煙霧瀰漫中,似乎都還能看到大家興奮的表情。

CK 124乃1936年由日本人製造,行駛於集集線與淡水線,1979年功成身退,是台灣目前兩輛還能動的蒸氣火車頭之一(另一輛為CK101)。火車開動後,沿途幾個停靠會車的站,聞風而至的鐵道迷,早已等待多時,紛紛拿起相機拍照,而在月台上候車的民眾,臉上表情從「見鬼了」的驚訝,再到一臉欣羨的眼神,讓搭上這班車的人都有一種小小的驕傲;沿途拍攝火車最好的地點,也都可見穿著雨衣,架好腳架的攝影者;而火車經過十分老街時,兩旁的居民更是拼命向我們揮手打招呼,似乎也感染了這樣的氣氛。

http://red-pony.blogspot.com

我喜歡坐窗戶可以拉起的平快車,拉開窗戶,我可以感受到窗外的溫度,與移動的景物人們似乎有了連結。讓風徐徐吹過,身處這個時代的雜穢,也彷彿拋至九霄雲外。

【台北】偷窺明信片



今天又收到朋友的明信片,一如往常的她並不是從當地寄出,而是回家後包的好好的,夾張便條紙寫下感想寄給我。

這張明信片不同的角度觀看,會有支放大鏡把窗後面的裸女慢慢放大,用掃描器掃下來就沒有那個效果了,在台北買下明信片的她不知道什麼時候來的,或許我自己老喜歡收集國外的明信片,忘了台北也個擁有美麗的街景,也有歷史的過往,甚至有著這張明信片所表現的創意創新能力。

看看自己的優點,忠於自己的堅持,就可以走出陰霾,智慧的利用溝通化解生活上工作上的問題,我想是我給她這段期間最好的注解。

2006/06/15

《羅馬》再見


2006/2/19 9:30

今天一早不若前幾天那樣早起,只要中午前到羅馬達文西機場搭機到威尼斯即可,斯調慢理的打包行李,慢慢吃完早餐,微笑揮別青年旅館的主人與遊子,換來一整個好心情上路。

往車站的途中經過偉大的聖母教堂,本來計畫到羅馬的第一站就是這個教堂,那時行李太重沒有進入,回程時想要進去,沒想到教堂沒有開門,據說西元352年教皇夢見聖母瑪利亞命令他在一處白雪覆蓋的地方建造一座教堂,稀奇的是那年夏天8月5日,艾斯奎林山居然下起了雪,於是在此建造紀念聖母的大教堂。

西元431年的教宗會議上曾經熱烈的討論,耶穌的母親是人母還是神母?而身為母親偉大以及偉大的神性這兩種特性,往後的基督教比較強調聖母的聖潔,也漸漸地不那麼強調耶穌的門徒了。這教堂是裡面有貝尼尼的簡約的墳墓,比起他華麗的風格簡直天壤之別,這裡保存耶穌兒時曾睡過馬槽的殘骸。

沒有進去一睹風采真是遺憾,我就列出我下次羅馬行一定要造訪的地方,算是這次的遺珠之憾吧!

1. 偉大聖母教堂
2. 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
3. 聖克雷門特教堂
4. 波格澤別墅及美術館
5. 多密提拉地下墓穴
6. 卡拉卡拉大浴場
7. 哥德之家
8. 羅馬博物館
9. 尼祿的黃金宮
10. 古希臘咖啡館

以下是我個人建議的十大必去的景點,如果你只有三天的時間,以下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但不包含上面我沒有去過的地方。

1. 梵諦岡博物館 1|2|3|4|5|6|7|8|9|10
2. 拉特拉諾聖約翰教堂
3. 人民廣場及人民聖母堂
4. 聖天使堡
5. 許願池
6. 四河噴泉及拿佛那廣場
7. 萬神殿
8. 西班牙階梯
9. 圓形競技場
10. 卡比托山博物館及廢墟


View Larger Map





2006/06/14

【羅馬】拉特拉諾聖約翰教堂


2006/2/18 18:00

在羅馬的最後一天黃昏,路燈亮起,站在巨大的教堂前,廣場上吹著強風,這世界一瞬間彷彿是黑白的,時光的巨輪就從我腦中快速的閃過。

除了聖彼得大教堂之外,這座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羅馬天主教教堂,西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建造,在教堂的正面還有寫著:羅馬城及全世界教堂之母。這個地方已經在梵諦岡東南方,但是卻是建成後幾個世紀教宗的駐地,1309年教廷被流放到亞維儂後,1377年回到羅馬,那時就遷移到了聖彼得教堂。

我覺得這裡最讓人驚嘆的就是巨大的雕像,不但教堂的立面上就有耶穌、施洗約翰及福音書作者聖約翰等15座雕像,每座高7公尺,在幾英里外就可以看到,在教堂的內有耶穌12門徒的巨大雕像,這些雕像都是1646年起波洛米尼設計的。此外,這裡的觀光重點還有洗禮堂跟聖梯、外部修院迴廊,教堂主要入門口的青銅門當年取自元老院。

我看到一群修士盛裝進入旁邊的禮拜堂開會,天色已晚,觀光客也不多,頓時有點可怕的感覺,或許很多地方也關閉了,沒什麼心情繼續欣賞。

2006/06/13

【羅馬】人民廣場


2006/2/18 16:00

從西班牙階梯下來,或是從奧古斯都陵墓往北邊的人民廣場走,這一路上是行人步道區,不知道是因為假日才不讓車子走?還是所有時間都這樣?

這一路上都是觀光客,走三步就一間小教堂,走五步就有比較大的教堂,一走進去就開始欣賞祭壇上的名畫,有時祭壇的燈光是沒有亮的,必須有人投下香油錢才會亮著一分鐘。這樣三天下來,有點麻痺了,而且早上才去梵諦岡博物館,吸收了太多資訊,下午連拍照都懶的拍,只想在街上看人,這條街滿足了我的欲望,年輕男女應該有一半以上是觀光客,逛著名品服飾店,帶著耳機聽音樂搖滾著身體,讓我不由得隨之起舞,這股節奏到了人民廣場,我心達到了沸點。

不知道該怎樣形容人民廣場與人民城門,典型的雙胞胎城市建築,奧古斯都皇帝從埃及帶回的方尖碑兩側又有對稱的兩座教堂,一座是聖山聖母教堂,另一座是奇蹟聖母教堂,均建於西元17世紀下半,其實注意看可以發現兩座教堂的穹頂不太相同,一個是圓頂一個是橢圓,視覺來看是對稱的。人民廣場這個地方曾經是公開行刑血淋淋的場所,也曾經是賽馬的起跑點。

廣場的意義在哪裡?號稱人民廣場給人民集會自由的場所,雖然大部分的時間是有正面價值,但確也是悲劇發生的地點。



看到不少朋友拍回的照片都有這個街頭藝人,羅馬在墨索里尼年代創立了電影城,或許是社會主義的宣傳手法之一,在二次戰後的黑暗面的電影,也是羅馬寫實主義的獨特氣氛。


人民聖母堂內祭壇內的壁畫有兩幅是卡拉瓦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