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7

【名古屋】有樂苑如庵,犬山與草屯居然是姊妹市



為何會大老遠跑來有樂苑的如庵,一來是要去明治村,查了一下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有一個方法是到犬山車站發車到明治村,每一個小時都有一班次,想說一早就趕來還可以登上犬山城眺望一下。

沒想到到了有樂苑,雖然是小巧的庭園,以我緩慢的體驗速度,天氣炎熱還要再走到犬山城,想必整天就沒了,也沒辦法去明治村,當下決定放棄犬山城。從犬山遊園車站一路步行過來,到處看到國寶如庵的標示,內心非常期待,原來我跑到高級的飯店內繞了一圈,才抵達有樂苑。

有樂苑其實不大,裏頭有幾棟建築:舊正傳院書院、如庵、元庵、弘庵,庭園有十三重塔、茶花園、竹林、嘯月台等。

如庵,1618年興建,當時是在京都的建仁寺,興建者是織田信長的弟弟織田長益(1547-1622),排行十一,他的老師是千利休,是利休七哲之一(也有說十哲),總之就是得意門生,

如庵曾經被搬到東京,後來到神奈川,1936年被指定為國寶,1972年搬到了這裡。

如庵的一個茶屋大小為兩疊半,但是比千利休的待庵兩疊大了一些,茶屋裏頭的窗子,是付書院的縮小版,床柱、床之間樣式都有,竹子做成的牆壁,不同時間光線設入營造出光影,別有趣味。入口的門非常小,要彎腰低頭,武士還要把刀劍卸下才能進入,建築元素玄關、土間、天窗、門、榻榻米可是一樣都不少,茶室建築是日本傳統建築的精隨,可以看到不同時代的建築元素。

如庵的牆可以清楚看到日曆紙(但不准拍照),是老房子修復的方式,刻意的一直用不同年代的日曆,除了可以知道修復日期外,也象徵茶道中一期一會活在當下的心情吧?

除了如庵,元庵是復原了大阪天滿所的茶室,內部有一個上座的位置。弘庵旁洗手處有水琴窟可以聽水滴的聲音。書院內部保存了長谷川等伯、狩野山雪的拉門畫(平常不開放參觀)。

走出來看到我的故鄉草屯與犬山居然是姊妹市,2011 年立了一個紀念成為姊妹市36年的碑,那麼反推回去就是 1975年,草屯現在蓋得亂七八糟的覺得好丟臉。我想草屯可以做的事情,可以把登瀛書院一部分復原在這裡,或是做個模型送過來與書院造比對,應該頗具意義。


有樂苑旁的高級旅館


庭園入口


地上的飛石設置令人印象深刻


十三重塔



弘庵


舊正傳院書院,可以喝抹茶與洋菓子(入門票就要買抹茶券)




如庵,在書院旁邊而已


佐女牛井(取水處),如庵周邊有顆石頭,有釜山海之稱。


如庵


日本人很流行到庭園拍婚紗照


接待處的涼亭



元庵


嘯月台


含翠門


書院的萱門


藤原藤房舊藏石燈籠


水琴窟發出清脆的水滴聲,底下有一個大窟洞營造這樣的聲音


不同的茶碗展示


扶輪社組織真厲害


DM

2017/07/06

【名古屋】JAZZ&Coffee YURI 的聲音

看到一牆面的黑膠爵士唱片,聽到放鬆的爵士樂,純淺木色的裝潢,加上大太陽西曬,從窗簾偷跑進來的光線,門一開一關,一點點灰塵往上揚起的氣氛,尤其是外頭的氣溫差,無論如何一定要坐下來喝杯咖啡,由於今日已經兩杯,所以點了蒲公英咖啡。



年輕情侶,一群男上班族聊天,可能是開會,一個歐吉桑,煙味,聽JAZZ好像到我舅舅家,舅舅出生,已經是民國時代,想不透為何過著日本的洋式生活。

大約1955年開始的二十年,是日本爵士咖啡館的全盛時期,但如今名曲喫茶店都已經很少了,要特定在爵士樂的喫茶店、咖啡館那更是少有了。1968年創立的 YURI 店內的黑膠有四千多張,諾大的音響喇叭在小小的空間顯得特別,2010年重新裝潢,搭配著淺文化磚的牆面,一種復古又現代新潮感,黑膠唱片透過真空管放大器,整個咖啡館就像是樂器一般,這是目前全電子音樂無法呈現的美感。

【名古屋】20170706@02:KOMEDA、德川園、德川美術館、蓬左文庫、支留比亜、JAZZ&Coffee YURI、台灣拉麵

1. 【名古屋】KOMEDA コメダ珈琲店,葵店
2. 德川園、德川美術館、蓬左文庫(本篇)
3. 【名古屋】支留比亜徳川店(支留比亞)
4. 【名古屋】JAZZ&Coffee YURI 的聲音
5. 電視塔與綠洲21(有空再貼好了)
6. 【名古屋】一定要吃不是台灣的台灣拉麵




德川園、德川美術館、蓬左文庫,每個貴族的庭園都好大,雖然裡面的元素大致相同,但是景致看起來就不同,若可以知道為何這樣設計的歷史時代背景,應該很有趣。

德川園是德川光友興建的隱居之地,德川光友是德川將軍直系的尾張藩第二代,大曾根宅邸,就是他的住宅,所以庭園中有大曾根瀑布。一般庭園都有龜島的元素,這邊也不例外,象徵長生不老,而這個龜島上有一顆松樹代表仙鶴,所以這是整合一起的龜島與鶴島,實體上比喻佐久島、篠島、日間賀島三島一體,比較特別的是有一個西堤,是模仿杭州西湖的西堤,1695年的庭園,融入了蘇東坡被貶到杭州的景象,不知道只是單純的喜歡中國詩詞文化,還是有其他的意義呢?

德川園的龍門瀑布與大曾根瀑布都需要很多抽水,龍門瀑布每二十分鐘的水量會改變,飛石會被淹蓋,增加了一點的趣味,而大曾根瀑布落差六公尺,瀑布上直立的石頭象徵著權力,每分鐘需要四噸的水量,雖然是龍仙湖的水循環使用,但每天蒸發的水量是六十噸,抽取地下水使用,要維護這個庭園所費不貲。

1931年德川家把這邊捐獻給名古屋市,1945年在美軍大空襲中全毀,2004年重新整理開放,所以這個庭園的設計我不知道那些是新的那些是舊的,庭園內有海、有山也有島,是東海道地區的縮影,瀑布旁除了水流的控制外,還有不同季節呈現不同顏色的植栽,這才是日本庭園四季之精隨,賞楓的時間是每年的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上旬。


一、黑門


二、龍門瀑布


三、龍仙湖


四、西湖堤


五、瑞龍亭


六、虎尾


七、虎仙橋


八、大曾根瀑布


九、四睡庵


十、觀仙樓


十一、龜鶴島:佐久島、篠島、日間賀島三島一體

我想這個設計者應該是蘇東坡迷。— 在徳川園。


【名古屋】一定要吃不是台灣的台灣拉麵



台灣拉麵就是台南擔仔麵,但是整個口味就是不一樣,一個是大小整個放大了,所有的配料都一樣,但是湯汁不對,整個是辣的,是不是每家的"台灣拉麵"都有獨特的味道啊?

右上是大福外觀,湯汁澆下去後,打開大福裡面有飯有肉,有點像是茶泡飯,也很清爽。

名古屋除了喫茶咖啡館多,地下街也很大,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都出身名古屋,豐田、電視塔、大馬路及大型建築都想要爭第一,連食物都要把世界名產都納進來啊?

朋友 Rebecca Chen:不是喔~台灣拉麵當初初始想法是台南擔仔麵+四川擔擔麵組合唷!所以,是辣的。你那碗看起來還不是最辣的唷!

【名古屋】支留比亜徳川店(支留比亞)

名古屋在地創立,而後變成的連鎖咖啡館,除了 KOMEDA 之外,還有支留比亜與KONPARU,大家想到星巴克,應該就會聯想到西雅圖,那麼日本連鎖咖啡館的原生地,就是名古屋囉!


漫畫,宅男,歐巴桑們,歐吉桑一個人來,上班談生意,Soho筆電族男女都有,服務人員都是歐巴桑,但少了四十歲以下的婦女們!

很好奇這個店名怎麼來的?支留比亜,原來是昭和時代利用漢字作為店名,然後用片假名發音,他的意思變成『來夢來人』,然後再看到店內店外的一些圖畫,有著穿著非常華麗洋化的女性,瞬間就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不過有趣的是為何如今來德川總店的客人,少了四十歲以下的女性呢?店內的歐巴桑們,在四十年前的心裡應該都是如夢似幻的少女吧?

1972年成立的支留比亜不若 KOMEDA 的各個分店有一致的裝潢,只有咖啡的味道是一樣的,各分店有自己的特色,這是連鎖店或加盟店經常在管理課程上一再被討論的話題,台灣手搖飲料這幾年不少的連鎖店,期待有一家飲料可以真正的長期經營,而不是兩三年的曇花一現。

【名古屋】KOMEDA コメダ珈琲店,葵店

最近統一出脫中國星巴克的股權,換回台灣星巴克的股權,連鎖咖啡館的經營在全世界已經是白熱化,日本最大的連鎖咖啡館正在慶祝成立五十周年,2016年開始海外的布局,在上海成立海外第一家店,也在東京、名古屋證券市場上市。目前在全日本已經超過七百家的分店。


點咖啡附吐司與白煮蛋,每家分店會有自創限定產品

Komeda 的發跡地是名古屋,1968年創業在大樓內的小咖啡館,1977年在名古屋瑞穗區開設的總店,這家是 2001年開幕的葵分店,辦公室在樓上是企業總部。

這個圓形有水的吧檯,是這家店的特色,許多歐吉桑在此看報紙聊天,標榜如家一樣舒服自在的咖啡館,我看著歐吉桑來此高興的表情,連結帳掏錢都十分的興奮,應該是店員比女兒還可愛吧?

要講出這家咖啡館的特色,我能想到的就是有家的感覺,而且是適合全家人一起來的店,舒服大方的桌椅,而且何時來都可以點到適合的餐點。在名古屋地價便宜,咖啡館、喫茶店的人口密度比是全日本冠軍,而且大部分有附停車場。咖啡館旁邊還有OKAGE(感恩)喫茶店,共用著停車場,是 Komeda 集團的另一個品牌連鎖店,許多上班族在此吃完早餐才開車去上班,然後家庭主婦接力來消費,中午開始是上班族,完全沒特色的連鎖店,居然生意那麼好,在細節上符合了各式各樣人的需求呢!


名古屋葵店樓上是企業辦公室


旁邊同集團的連鎖喫茶店


早餐有附吐司,可以選擇白煮蛋或是紅豆甜點等,不過我看以前的照片好像都是兩片土司啊?


我點的肉桂粉的卡布,有一個類似雪茄造型的肉桂條,過癮,肉桂條是印度製造。


一個人來的歐吉桑喜歡坐在這個有水流的吧台前

2017/07/05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88-大稻埕歷史風貌區



探究大稻埕在歷史演進中形成為歷史風貌區。最初,和逃難有關,1851年林藍田家族未免盜匪侵擾,從基隆搬遷到中街(現民生西路迪化街口),蓋第一間店鋪。1853年頂下郊拼,三邑人趕走同安人,同安人到大龍峒投靠親族,傳說下三個月的雨,無法蓋房,於是遷移到大稻埕開始做生意。迪化街的長型街屋,像傳統三合院般,全家住在一起,而後方是倉庫,以前西寧北路就是淡水河岸呢!

清代末年台北建城也建鐵路,大稻埕得厚二個車站,終點站位於碼頭,現在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第二條鐵路則是往北經三重、台北橋走重新路到新竹,為北邊大橋頭站。同時打造洋人街(南京西路),有各國領事館,區域周邊則聚集製茶舖以及南北貨商店。日治時期,都市計畫將南北街打通,永樂町市場旁的霞海城隍廟以前是水圳喔!郭雪湖所繪的「南街殷賑圖」,殷賑由日文解釋是熱鬧意思,忠實呈現當時街市擁擠,五彩繽紛的樣貌。

1970年代計畫拓寬原本五、六米寬的迪化街,街屋老舊而頹廢也有安全顧慮,需要更新,在樂山文教基金會、台大城鄉所及地主共同奔走提出保留計畫,後來頒訂「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計畫」,因此老屋得以保留立面,立面裝飾物有豐富的圖騰及多樣建材,土角厝、紅磚、洗石子、船艙壓艙石及台北城牆石等,說著經濟發展的歷史故事,也見證城市與街道之美。(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名古屋】20170705@01:北九州下雨土石流



每次來日本打開電視一看,都是這種新聞,日本人應該很討厭"水"瓶子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