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5

【台北】重現李梅樹畫的香魚 台灣旅遊廚房

圖:李梅樹/1938年/香魚,攝影:陳彥文

重現李梅樹畫的香魚 台灣旅遊廚房

這是超級混搭的活動,第二次舉辦,半小時體驗炸鹹酥雞(我們有改良喔),一小時在室內說明西洋美術史,一個半小時夜間的街區慢步,走訪畫家的作畫點。

那麼畫作中的食物是怎樣料理出來的呢?我們實作的香魚,已經消失在台灣河川的物種。

2020/10/14

【台北】『畫時代』特展 @北投文物館

『畫時代』特展 @北投文物館

好久前就想要去參觀,但一直過於忙碌排不出時間,今天才正式去參觀,回來發現居然是去拍個人寫真,真不可取。

一進門郭雪湖的南街殷賑,把一旁的平板拿過來照在畫上,就會發現這幅畫有了當年叫賣聲的配音,而且還會變成夜晚,人物好像都從畫中跳了出來。

不只是展覽旁的平版有實體展加上AR的特效,拿自己的手機去掃QR Code 網址,也有同樣的效果。

這個展我最喜歡的是潘麗水(潘雪山)的那幅《畫具》,畫中不只有畫、寫生的素描、字,還有台展圖錄的書,這幅畫讓他入選第五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北投文物館還把畫中的實體物品同時陳列出來。

整個展覽從畫中跳出來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除了畫之外,還跨了時代,有些新的東西,有些是舊的東西,但是已經修復好畫作宛如新生,只有實體的物品猶如一個老人,有著歲月的痕跡,我想這也是"跨"的樂趣吧? — 在北投文物館。

《華府跫音:排灣族與國務院、林獻堂與櫻花考、大使館與黨外圈,你所不知道的60個台美故事》

《華府跫音:排灣族與國務院、林獻堂與櫻花考、大使館與黨外圈,你所不知道的60個台美故事》

每次看這本書的書封,就想要買回去看,書封底還有華府三大地標都跟台灣相關的猜猜看,非常有趣,隨手翻閱一則內文,大概也只花三分鐘,所以我每次去有河書店(其實才第二次去),看了快三分之一,上次看了價格,還是放棄帶回家。

這回又翻閱了一下,本來還要繼續讀,但時間不夠,於是只好帶回家。

作者洪德青,是部落格時代的部落格格友,曾經有出版《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後來還花了很大的力氣改版。市面上有眾多的旅遊個人心得的書籍,但是能夠深入淺出的非常困難,每一則簡短的文章,都會有原來有這樣的事情,我們對於台灣的前輩到華府的足跡,真的知道的太少了。

PS. "跫"的念音是"窮"

《臺北老屋三生事》孵了很久的書終於生出來

孵了很久的書終於生出來,很感謝典藏文創完全支持,我對實體書有些莫名的堅持,許多設計也很讓人驚奇。

①由於經常有跨頁的照片,這本書的裝訂,可以完全攤平。
②書封與書本是一體的,近年大部分書封是分開的,閱讀時成為干擾,書封經常不見。
③書封不是全部上亮光,只有字與部分六角磚上亮光
④軟的書封,容易翻閱。

這本書除了 橘枳 的插畫之外,還有一個亮點是資深責任編輯寫的詩,每一棟老房子開場白都是感情豐富的詩,是感同身受的人才可以用這麼精練的文字描述一棟屋子的三生事。

出了幾本書以來,都覺得遇到很厲害的編輯,喜歡咖啡館的編輯,喜歡書店的編輯,喜歡散步的編輯,這回遇到了喜歡老房子的編輯,感恩!

新書在 欒樹下書房 已經上架,過幾天在博客來與各大書局應該就可以買到了,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水瓶子。— 在欒樹下書房。

活動隨時更新:


2020/10/13

《繪葉書中的大日本帝國》

《繪葉書中的大日本帝國》

從明信片除了看出在地歷史文化之外,沒想到當年的明信片還兼具傳達軍情的效果,比當年的報紙、廣播還要厲害。

透過戰俘寄出明信片給千里外的家人,達成宣傳的工具,簡直就是現代的 twitter、臉書等社群工具。

用明信片來說大日本帝國的現代化建設、隱隱的帶入了文化交流:原住民、藝術、商業等,這中間的學問實在太大了,很可惜現在寄明信片的交流式微,也只能說明那一百年的歷史。

2020/10/12

【新北市】李梅樹、布荷東、米勒


右下:拾穗/米勒/1857 年
上:拾穗者之歸 Calling in the Gleaners/朱爾斯.布荷東 Jules Breton/1859 年
左下:黃昏/李梅樹/1948 年

Y.h. Chang:好美… Julien Dupré 也有類似的題材作品,或許也可以納入一併欣賞
水瓶子:拾穗者非常辛苦,後來變成過度美化,李梅樹在 1948年,到底是要告訴我們甚麼?番薯大豐收?

2020/10/11

《設計師澀井直人的假日》《日間演奏會散場時》

《設計師澀井直人的假日》

看這部連續劇的第一集,我想起了以前也遇上了會故意看不起你的人。

我深知在職場上工作,大部分人看得是你的公司,或是你的家族、人脈關係等等,最後才是看你的能力。

所以我每天都在想怎樣才能增加自己的能力讓人看見,其實從小到大都有焦慮感,焦慮自己能力會消失。

這幾年深居簡出,比較少跟朋友搏感情,會不會連人脈也都消失了呢?

雖是小品戲劇,對於人生的描述卻十分的細膩,難得讓我哈哈大笑的連續劇。

《日間演奏會散場時》

福山雅治好帥

【台北】臺北病院ノ庭 (臺北醫院的庭園), 1929


萬事問臉友,後面的高塔,是總督府嗎?
臺北病院ノ庭 (臺北醫院的庭園), 1929
李梅樹
第三回台灣美術展覽會
來源:台展資料庫


原始:https://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134686d0cee5159cd634f869684eef6

【台北】這幅李梅樹的裸女,畫中畫是誰的作品呢?石川欽一郎嗎?

萬事問臉友:這幅李梅樹的裸女,畫中畫是誰的作品呢?石川欽一郎嗎?

來源:開放博物館,典藏者: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1946年

來個維納斯合集好了

《裸體的馬哈》(西班牙文:La maja desnuda)是西班牙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de Goya)創作於1797年至1800年間。畫作顯示了裸體的馬哈(「馬哈」(maja)在西班牙語中是指「姑娘」或「漂亮姑娘」的意思)。戈雅還繪製了一幅表情、姿態一模一樣的《著衣的馬哈》(La maja vestida)。現藏於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維基百科)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義大利語:Venere di Urbino)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畫家提香創作於1538年的一副油畫。該畫受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的影響,描繪了希臘神話愛神維納斯赤裸躺臥的情景。現藏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

《沉睡的維納斯》(Sleeping Venus 或 Dresden Madonna)是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大師喬爾喬內創作於1510年的一副油畫。畫作描繪了羅馬神話愛神維納斯赤裸沉睡的情景。喬爾喬內未完成該畫,後由提香完成景觀和天空。現藏於德國德勒斯登的歷代大師美術館。(維基百科) 傳說師兄弟情誼就毀於這幅畫。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12/blog-post_11.html

2020/10/09

【台北】豐年社,昭和町導覽

昭和町導覽

這是我們的鄰居豐年社的員工街區慢步昭和町活動,以前在內科上班,訪問了許多同事與客戶,為何下班的時候都不會多了解一下周邊,急著要浪費時間塞車回家呢?

大部分人的標準答案:這裡是上班的地方,下班要馬上離開轉換心情。

我曾經在內科的咖啡館連留,也在一排樹木下緩行,或者去附近的金控公司表演廳去聽歌劇,十年前的內科荒蕪的沒有文化講座,我是如此的調劑身心轉變心情。

大家或許會覺得在青田街溫州街上班的人應該很幸福吧?每天經過許多不同型態的老房子,綠蔭灑入辦公室,街上熙攘的小學生,還有許多安親班仍然十分熱鬧,咖啡館開了又關,不斷的轉手,這條街會看到許多教授出沒,還有老咖啡館老闆會透漏那些退休教授的秘密。

故事太多了,看妳要鎖定在哪個年代,世代交替如何世代合作?讓大家知道我們失去的歷史,我覺得十分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