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三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三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10/11

【台北】這幅李梅樹的裸女,畫中畫是誰的作品呢?石川欽一郎嗎?

萬事問臉友:這幅李梅樹的裸女,畫中畫是誰的作品呢?石川欽一郎嗎?

來源:開放博物館,典藏者:李梅樹紀念館|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1946年

來個維納斯合集好了

《裸體的馬哈》(西班牙文:La maja desnuda)是西班牙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de Goya)創作於1797年至1800年間。畫作顯示了裸體的馬哈(「馬哈」(maja)在西班牙語中是指「姑娘」或「漂亮姑娘」的意思)。戈雅還繪製了一幅表情、姿態一模一樣的《著衣的馬哈》(La maja vestida)。現藏於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維基百科)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義大利語:Venere di Urbino)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畫家提香創作於1538年的一副油畫。該畫受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的影響,描繪了希臘神話愛神維納斯赤裸躺臥的情景。現藏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

《沉睡的維納斯》(Sleeping Venus 或 Dresden Madonna)是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大師喬爾喬內創作於1510年的一副油畫。畫作描繪了羅馬神話愛神維納斯赤裸沉睡的情景。喬爾喬內未完成該畫,後由提香完成景觀和天空。現藏於德國德勒斯登的歷代大師美術館。(維基百科) 傳說師兄弟情誼就毀於這幅畫。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12/blog-post_11.html

2018/04/12

【新北市】鹽月桃甫與高更,李梅樹紀念館的展覽:炎方風土,百年的穿梭與對話



照片右上:鹽月桃甫的泰雅之女
照片右下:高更的精靈在注視

首先,我要說明畫出這樣的姿勢,是從文藝復興以來,維納斯畫像大方地裸露胸部而來的,印象派畫家馬奈畫了一幅《奧林匹亞》,除了跟威尼斯畫派的提香致敬外,也同時嘲諷學院派的學者。而高更把觀看的角度翻轉了過來,諷刺了殖民者的權力,同時也把被殖民女性的心理呈現出來。

台灣跟當年法國大溪地的情況,到底一不一樣呢?我想難以用比較法相提並論,不過,鹽月桃甫的確是受到高更的影響,高更書寫了《諾阿諾阿 Noa-Noa》,鹽月桃甫畫了《生番傳說集》,畫風也受到了野獸派的影響,也有夏卡爾、馬諦斯的影子。

有人說鹽月桃甫是矛盾的,在霧社事件畫了《母》,暗喻總督府用毒氣殺人,《莎韻之鐘》卻作為後來的政令宣導的樣板。

其實我要幫鹽月辯證一下,《莎韻之鐘》畫作中表現出這樣的故事,並沒有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高下之分,只是單純的撫觸"鐘",而這個鐘所代表的意義是一個義行。與後來宣揚理蕃政策,李香蘭拍攝電影等,其實大不相同。

此外,鹽月在台博館所保留的一幅畫《邦查國人引見圖》,德川家康會見台灣的原住民,生火歡迎的畫面,德川也沒有高高在上,這部分受到官方委託所繪的作品,可了解鹽月的心中對原住民議題十分有定見的,也對於歐洲在殖民時代所引發的種種問題與理解也都完全了然於胸的。

旁觀者清,我們看待高更在大溪地生活,幫原住民發聲,而對於鹽月,其實也應該更細膩的看待。

雖然李梅樹紀念館的展區很小,但是這次以鹽月桃甫、顏水龍、李梅樹、高俊宏這四人跨界跨地區跨時代來展出,但每一個作品的關聯度,對看的角度,其實是經過精心安排的,仔細的看每一幅作品的對面,放置著關聯度很高的作品,每一幅話背後的祕密,也道出了歷史的弔詭,不過,這也是策展人的角度與意圖,這些角度都是可以討論的,我想這就是繪畫作品的價值了。— 在三峽 李梅樹紀念館。

2018/04/11

【新北】三峽的甘樂食堂



在甚麼都強調有機、自釀、健康、在地,我認為三峽的甘樂食堂,立下了良好的典範。

裏頭有精工手飾 DIY,外頭有在地藝術家的創作,整個裝飾雖然非常DIY,但是很符合台灣在地精神,甚麼都自己來。

食物,也完全的實踐這樣的精神,台灣獨有的小吃有很多,米粉炒算是一個特色,這邊是把豆腐包在米粉裡面炸,滋味真的非常驚奇,米其林在北台灣找尋台灣特色食物,我覺得只要可以說出這些食物的來歷,口感可以搭配的很好,就很值得推薦了。

甘樂文創設計發行雜誌,藝術展演,在地工藝,還有食堂,要做那麼多事情來支撐起夢想,應該算是傻瓜才會做的事情,這個社會的傻子還不少。

會取"甘樂",應該跟"陀螺"有關吧!

2017/08/24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4-三峽李梅樹與祖師廟



為何三峽大多是安溪人的聚落?而1767年祖師廟動土興建,歷經1833年大地震、1899年、1947年三次的大整修,最後一次由在地藝術家李梅樹負責,整修成什麼樣子?請聽本集節目以及國語日報專文《城市美學:三峽祖師廟與李梅樹》
http://trip.writers.idv.tw/2017/03/2017032206.html

聽節目、讀文字、看照片,水瓶子完整介紹!

整修祖師廟時,學習西方教堂的整修模式,把東方廟宇往上帶往藝術的層次。我們可以到三峽的湊合賞鳥,也可以到三峽祖師廟內賞鳥,看看栩栩如生的石雕,或者走一趟李梅樹美術館,看看一生都是『寫實』的作品。(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3/22

20170322《國語日報》城市美學06:三峽祖師廟與李梅樹



以下是原稿:

早年來三峽開墾的漢人,以福建泉州安溪人居多,不但帶來了安溪茶葉鐵觀音,也帶來了民間信仰清水祖師廟。沿著三峽河岸的老街、老市集、祖師廟,山上伐木、煤礦、茶葉、樟腦、染布等行業,形成了熱鬧的街市。

1777年,三峽的安溪人與周邊的客家人爭奪地盤發生械鬥,客家人被趕到今日的中壢地區。後來安溪人與漳州人械鬥,漳州人被趕到桃園地區。經過了多次械鬥之後,三峽一帶主要是以安溪人為主的聚落。

1916年日本時代實施「市區改正」,興建公共衛生的排水道,把道路拉直,老街有連通的圓拱亭仔腳,紅磚屋的建築立面有洋、日、漢式的風格,1920年老街完工時已經建設台車道,方便運送物資,通達鶯歌、成福、有木、媽祖田、金瓜坑等地,可謂四通八達。

*祖師廟,一座東方藝術館

1767年動土興建的祖師廟,歷經了1833年大地震、1899年、1947年三次的大整修,最後一次的大整修,是由在地藝術家李梅樹負責,戰後意外的買到了台灣神社鳥居的石柱,產自於庫頁島的樺太花崗岩,目前位於中殿的八根石柱,有別於寺廟經常使用的福建青斗石,或是八里的觀音石。

三峽祖師廟,石柱很多是最大特色,柱上的雕刻樣式繁多,整座廟刻有一千多隻鳥類,就有一百種不同的種類,仰頭觀察這些小鳥,彷彿聽到吱吱喳喳的聲音。一般廟宇,不是色彩鮮豔的剪黏,或是油漆鮮豔的斗栱,祖師廟的風格大不相同,大量的石雕、銅雕、木雕,只貼上金箔裝飾,重現了廟宇殿堂給人嚴肅莊重的精神。


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有一座地下宮殿,原本是一座教堂,因為大火而改建為蓄水池,擁有眾多的石柱;


捷克的卡羅維瓦利,有個溫泉長廊本來要蓋兩層,結果經費不足停建,所有的柱子都陳列在一樓。許多老人、觀光客泡完溫泉後,在長廊散步,變成了此地重要的特色。

三峽祖師廟眾多的石柱,前殿、中殿、後殿皆有藻井,打破了廟宇募款一次大整修的傳統,雕刻裝飾要素描畫草稿,計畫性的長期培養工匠師,如今成為外國觀光客必到訪的所在。

*李梅樹,寫實畫家

李梅樹,1927年以「靜物」入選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隔年又以「三峽後街」入選第二屆台展,並到東京美術大學習西洋繪畫,1934年畢業回台灣後,就被任命為三峽的議員,與陳澄波、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陳清汾、楊三郎、立石鐵臣等年輕畫家成立了臺陽美術協會。

1945年,戰爭結束後,李梅樹組織了治安維持會,被推舉為三峽鎮民代表,並且擔任祖師廟的重建負責人,後來擔任縣議員等職務。

台灣戰後民風保守,李梅樹讓家人擔任模特兒,經常以農家生活為背景,臉部凝重的表情,面朝向不同的方向,特別的顏色,配合當時社會氛圍,白色恐怖極權統治下,每一件作品,背後或有隱喻的故事。

李梅樹學習西畫,構圖、色彩、技法,無不從西洋藝術出發,可是他的畫作呈現了台灣在地生活樣貌。整修祖師廟時,學習西方教堂的整修模式,把東方廟宇往上帶往藝術的層次。我們可以到三峽的湊合賞鳥,也可以到三峽祖師廟內賞鳥,看看栩栩如生的石雕,或者走一趟李梅樹美術館,看看一生都是『寫實』的作品。

三峽老照片



2015/10/15

【新北市】三峽,大寮茶文館



以前總覺得三峽很遠,北二高通車後,大家可能也只往三峽老街祖師廟這邊跑,三峽的另一邊變成被人遺忘的角落!

在茶園上一棟日式老屋,日本時代是日東紅茶,在三峽、桃園等地種茶,當年也是東南亞最大的製茶廠,戰後變成了台灣農林公司。

我喜歡三峽的碧螺春,泡的時候顏色翠綠,香味十足,卻能留在口中持久的茶韻,茶葉的形狀捲曲但熱水沖開卻是完整的茶葉。那是一種淡淡甜甜的滋味,會讓我回想到學生時代的單純,社會化的過程遇到了複雜的人情世故,我們幾乎都已經忘了每個人都經過的純真年代。

在茶園旁喝茶,若能在清霧老屋中啜飲一口,想必終身無憾了!

2015/05/14

【三峽】老柴咖啡

又來聽海豚靠么講話,這次不需要借助鋼琴了,海豚行雲流水,用照片講故事,或是用照片帶入人生面對的議題,如何自由、如何面對,還有如何自在!



我覺得要如何形容這家咖啡館呢?答案竟然就是"自在"!

感謝有那麼好的咖啡,在室內的一個木頭小屋外,架上了投影幕,照片打在上面,右上方有一輪彎月,整個空間簡直就飛了出去一般,看外頭綠蔭,其實這個室內空間比戶外還要戶外,人的心天馬行空,全由自己想像。


稍微做了一點筆記,用後即丟的衛生紙。


可吃的咖啡渣加檸檬片

2011/11/14

【新北市】一直得獎的翁銘志,三峽有福製茶廠

1980年出生的翁銘志,在24歲就獲得碧螺春特等獎,一家三代都在製茶,年紀輕輕就接下這個辛苦的產業,他帶大家去體驗採茶,並親自示範製茶的過程,看他熟練的技巧與力道,製茶的確是非常辛苦的,年輕人肯留在家裡接下這個工作,實在難得。



有福製茶廠從上游一直做到包裝出貨,全部自己完成。

種茶需要適當的天侯、溫度、濕度,只要有一樣不對,就做不出好喝的茶葉。熟練的採茶阿姨快速的摘茶葉,看起來簡單,卻是40-50年的工夫。茶葉經過萎凋、炒菁、揉捻、解塊、烘乾等過程,每個步驟翁先生都操作的很快,但是我們實際去操作,幾乎都做不來,從手感、聞味道、試溫度等等,沒有多年的經驗是做不出好茶葉的。

翁媽媽後來一邊泡茶大家喝,一邊講著這個小兒子如何踏入這一行業,家裡給他很大的空間讓他嘗試,讓他自由發揮,翁先生也很快的就上手了,看起來除了從小的耳濡目染之外,做茶這件事還需要有天賦的。雖然翁媽媽講起來輕鬆,可是這一份世代傳承的生意是沒有那麼容易兩三下就說清楚的,期間不經意的流露出珍惜與疼惜兒子的感情。

接觸到經營土地的農產品,總會感受到無比深厚的內斂情感,不去挖掘往往不知道其中的深奧。

有福製茶廠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竹崙路87-1號
電話:02-26681230

2011/02/11

圓環文化導覽的另類觀光,老台北新價值。重溫過去文化足跡的水瓶子

原文網址:http://www.newstory.info/2011/01/圓環文化另類觀光-老台北新價值.html(感謝品璇的採訪報導)

雖然貼個人專訪有點厚臉皮,但是也讓大家瞭解一下圓環文化工作室辦導覽的經過,感謝大家的參與,還有義工們的協助。

【記者江品璇/台北報導】在網路寫作的經驗超過十年的水瓶子,「持續」是他為何得以長久創作的秘訣,更是一直以來堅守的原則。水瓶子從小在台北長大,因為關心老台北的歷史逐漸被大家遺忘,所以成立圓環工作室,舉辦文化導覽活動,帶領大家在台北「觀光」,讓大家重新體會老台北的美麗。

從一九九九年接觸網路寫作,到現在已邁入第十一個年頭,從最早期的電子報,專門談論自己工作上的專業經驗,兩年之後改寫小說札記,還因此集結成書《在城市的彼端.我站著》。二○○四年部落格開始流行,水瓶子轉往經營部落格,文章主題也從談論社會現象改成分享旅遊經驗。

網路寫作超過十年的水瓶子認為,經營部落格最重要的事就是「持續」二字。他對自己的要求是每週至少寫五篇文章,文章大約五百到八百字左右,最少會有一張照片,「讓寫作變成一種習慣。」水瓶子每年會訂定一個新目標來激勵自己達成,例如去年的目標是完成一百篇介紹咖啡館與五十篇德國博物館的文章。為了有效達成目標,他會先想多少天要寫完一篇文章,事先做好計畫表,於二○○九年還寫了一個程式,放在部落格邊欄,好提醒自己再過幾天就要完成一篇文章。

水瓶子的網路收入來源有旅行團邀約、接外稿、幫客戶做部落格行銷以及舉辦文化活動等。二○○六年時成立圓環文化工作室,一個完全從網路出發的小型文化工作室,幾乎所有作業都透過部落格,並定期舉辦活動。

圓環工作室成立的原因是因為水瓶子看到同是部落客的工頭堅在網路上發的一篇支持聯署的短文〈舉手之勞,一項連署:要求北市府停止拆除古蹟〉,關於呼籲政府停止拆除台北市大龍峒文化古蹟的一個連署活動。水瓶子除了去查詢許多相關資料,也實際參與政府辦的施工說明會,和當地的文史工作室討論。在這過程中,水瓶子覺得自己應該要成立一個工作室,記錄過去的生活文化,「這件工作不做,當所有的老建築被改造之後,過了兩代,我們甚至不知道阿公、阿嬤是如何過生活的。」

目前大約每個月會舉辦一次文化導覽活動,主要以大台北地區為主,通常都辦在周六下午,人數則限制在二十五人上下。有別於一般觀光活動,圓環的文化導覽都是以某一個主題深入探訪,以步行為主,讓大家了解過往的生活文化。

最新一次的文化導覽是到三峽李梅樹紀念館,館長李景光是李梅樹的兒子,帶領大家參觀李梅樹的畫作和他使用過的畫具等,特別的是李梅樹大多是以家人為模特兒作畫,就連李景光也曾多次入畫,聽他講小時後的故事,再對照畫作,會有別於一般到美術館看畫的感覺。李景光館長也帶大家去參觀由李梅樹設計的清水祖師廟,一一介紹裡面每個雕刻背後的故事。


圓環文化導覽的另類觀光,老台北新價值。江品璇/製作

工作室成立之後,也發生過不少有趣的事情。在圓環工作室的部落格上,其中有一個網友長期都有來留言,不過始終不知道對方的身分,直到參加活動時,水瓶子才發現原來那個網友是他的高中同學。甚至還有在圓環當義工的部落客,到集合現場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親弟弟也報名參加了,早上出門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原來兩人是要去同一個活動。

2008/05/19

【三峽】李梅樹紀念館

李梅樹紀念館在某棟社區大樓的一樓,進去一看後,覺得好像看到了荷蘭畫派的寫實感。


在紀念館內買的撲克牌,兩副150元

大中午剛進去李梅樹紀念館,剛好導覽老師講到李梅樹晚期重要的畫作,這幾張作品所表現的光與寫實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不但遵循文藝復興時期透視法的構圖,又融合了荷蘭畫派梅維爾對於光與人物的描繪方式,不但記錄了台灣農村的生活,也道出了當年東家長李家短的社會型態。

台灣的藝術畫作在國民政府時期以山水畫或是風景畫能獲得比較多青睞,李梅樹以自己的故鄉三峽為背景畫了不少作品,後來以女性的肖像畫,把當時婦女的穿著、姿態與內心表現的一覽無遺。看他的畫作比照片還要真,只要在畫作四周前後走動,就好像這些人跳出了畫框一般。

李梅樹畫作構圖算是中規中矩,經常用S型、中間為重心,有遠景景深,冷色系與暖色系互相對應,應該是美術習作最好的臨摹對象,也是學習攝影最基本的入門構圖方式。

【台北】李梅樹的三峽寫實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2/blog-post_18.html
李梅樹紀念館
http://www.limeishu.org

2008/02/18

【台北】李梅樹的三峽寫實

三峽也稱三角湧,出了一個有名的本土畫家,從日治時代長大到東京美術大學習畫,國民政府來台後擔任祖師廟的重建負責人,並擔任縣議員,李梅樹的一生就是『寫實』。


1948年/黃昏/油畫/李梅樹

上面這幅畫有六個女人,老婆婆、婦人、少婦、少女,在農地上有些背光有些臉上有黃昏晚霞的光線,跟一百年前米勒的畫作《拾穗》有同樣的感覺。李梅樹的日本老師是創造日本現代西洋畫風的人,到法國學習法律,又跟印象主義外光派(這太專業)的畫家學畫,畫出來的作品都是以寫實為主。

李梅樹1930年代的人物畫觸比較粗,到了1950-1970年代的人物非常生動,乍看之下就像照片一樣真實,以前都不會特別注意光影的表現,現在看來,那樣的技巧還真是出神入化。李梅樹晚年的風景畫中的楓紅真實的嚇人。

1902-1983年,李梅樹在三角湧留下的祖師廟有幅鳥的石雕畫,門口的石獅等等,下次去三峽的時候應該多多欣賞,只是不知道目前的修建後遺留下來的精神剩下多少?也要記得前往李梅樹紀念館一看。

李梅樹紀念館
http://www.limeish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