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9

《紐約》總覽

《城市旅行》紐約
  1. 【紐約】雙子星大樓
  2. 【紐約】自由女神像
  3. 【紐約】古根漢博物館
  4. 【紐約】阿姆斯特丹路
  5. 【紐約】聯合廣場前白色帳篷
  6. 【紐約】格林威治村克里斯多福公園
  7. 【紐約】阿姆斯特丹路的褓母
  8. 【紐約】歌劇魅影
  9. 【紐約】聖派屈克大教堂中午的聖歌
  10. 【紐約】地鐵的藝人
  11. 【紐約】市立圖書館的《明天過後》
  12. 【紐約】中國城的台灣珍奶
  13. 【紐約】中國城華人歷史博物館
  14.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埃及館
  15. 【紐約】時代華納百貨的超市
  16. 【紐約】美洲印地安博物館分館
  17. 【紐約】交易所
  18. 【紐約】華爾街旁公牛
  19. 【紐約】自由女神
  20. 【紐約】芝加哥
  21. 【紐約】南街漁港
  22. 【紐約】帝國大廈《大金剛》
  23. 【紐約】LoVE
  24. 【紐約】梵谷的星夜@MoMA
  25. 【紐約】第五大道 GUCCI
  26. 【紐約】現代美術博物館
  27. 【紐約】第五大道 Abercrombie & Fitch
  28. 【紐約】YMCA
  29. 【紐約】第五大道 Louis Vuitton
  30. 【紐約】洛克斐勒中心的建築工人像
  31. 【紐約】哈士頓路 DKNY
  32. 【紐約】聯合國
  33. 【紐約】布萊恩公園《慾望城市》
  34. 【紐約】SOHO蘇活區APPLE朝聖
  35. 【紐約】Nolita 諾利塔的店
  36. 【紐約】曼哈頓天際線夜景
  37. 【紐約】古根漢博物館
  38. 【紐約】花旗銀行總部
  39. 【紐約】帝國大廈觀景台《金玉盟》
  40.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41. 【紐約】九評共產黨的抗議活動
  42. 【紐約】星巴克咖啡
  43. 【紐約】SONY Wonder
  44. 《紐約》總覽
  45. 【紐約】Archer 大道
  46. 【紐約】悠閒的中央公園
  47. 【紐約】許我一個自由的國度
  48. 【紐約】Who is Frank Lloyd Wright?
  49. 【紐約】生命中第一個紐約夜
  50. 【紐約】Victoria's Secret in Manhattan
  51. 【紐約】地鐵之旅
  52.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53. 【紐約】頂著寒風在中央公園
  54. 【紐約】頂著寒風在中央公園II
  55. 【紐約】洛克斐勒中心前的《美國情緣》
  56. 【紐約】希臘神話──艾托斯
  57. 【紐約】砲台公園及自由女神
  58. 【紐約】Trinity Church 三一教會
  59. 【紐約】交易所@華爾街
  60. 【紐約】World Trade Center 遺址
  61. 【紐約】World Financial Center
  62. 【紐約】中央車站
  63. 【紐約】百老匯劇場
  64. 【紐約】河濱公園的《電子情書》
  65. 【紐約】電影片廠
  66. 《紐約鬼城》
  67. 【紐約】聯合國郵票
  68. 【紐約】高更的黃色基督
  69. 【倫敦】《迷陣血影》與查令十字路84號
  70. 【紐約】捷思敏的華盛頓廣場
  71. 【紐約】畢卡索的亞維儂少女@MoMA
  72. 【紐約】莎賓娜的芭樂景點
  73.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陳俊志家庭傷痕的細膩自白
  74. 【紐約】Staten Island 科學‧藝術‧歷史博物館
  75. 2009年,伍迪艾倫《紐約遇到愛》Whatever Works
  76. 《大亨小傳》3D
  77. 《鳥人》2014
  78. 《紐約漫步》推薦序
  79. 碎念
  80.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07-巴別塔歷史:談曼哈頓與世界各地摩天樓
  81.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08-曼哈頓的都市計畫與高線公園
  82.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09-帶一本書去紐約曼哈頓
  83. 《天才柏金斯》
  84. 2016年,伍迪艾倫《咖啡‧愛情》Cafe Society
  85. 1996年,伍迪艾倫《大家都說我愛你》好萊塢的伍迪艾倫
  86. 1986年,伍迪艾倫的《漢娜姊妹》
  87. 1995年,伍迪艾倫《非強力春藥》強大的阿芙蘿黛蒂
  88. 1977年,伍迪艾倫《安妮霍爾》(Annie Hall),自大狂跨越時空
  89. 《東京白日夢女》與《慾望城市》
  90. 2004年,伍迪艾倫《雙面瑪琳達》
  91. 1979年,伍迪艾倫《曼哈頓》
  92. 2017年,伍迪艾倫《愛情摩天輪》
  93. 過氣老男演員之悲歌,《百老匯熟男日記》《鳥人2015》
  94. 《甜蜜蜜》鄧麗君的歌聲,連結了一段情
  95. 2019伍迪艾倫《雨天‧紐約》

2005/04/24

【台北】故事館



今日午後艷陽高照,我跟小朋友兩個高興的轉搭兩次的捷運,從木柵線、板南線轉到淡水線,在圓山站下車,再走到位於中山北路美術館旁的台北故事館。

從公園走過來的路途不遠,但是我們邊玩邊走邊吃邊喝,剛好經過七架飛機降落的時間,才走到美術館旁,四歲的兒子已經走不動了,剛好水又喝完,半抱半騙的把小孩哄進去故事館,想說進去故事館旁的下午茶喝杯咖啡吃蛋糕,沒想到居然客滿。我跟服務生登記了座位,餐廳旁灑下沁涼的噴霧水滴,讓我這個沒水喝的父親輕鬆了不少,我拿著奶瓶跟服務生要一杯水,其實,是我想要喝的,但是奶瓶一拿來又被兒子喝的精光,他拿著兩台汽車就在這個不大不小的空地前交起朋友來了,我只好悲苦的低頭看書。

既然口乾到不行,我就進去參觀這一季的展覽主題:生日快樂,展覽空間不大,卻能創造出驚人的來客數,空地旁有小學生演唱著好像已經失傳的京劇戲碼,每唱完一段,就會得到旁邊聽眾的掌聲,我雖然聽不懂,但很敬佩小朋友能唱出這樣的樂曲。最後,沒能喝到下午茶,在樂聲中結束今日旅程。

比起市立美術館的巨大,這裡真的是小而美。

http://www.storyhouse.com.tw

【台北】美術館前的公共藝術



最近走在路上總是注意這些大型的藝術作品,這幾年來台北市新增的速度很快,特地買了一本台北市文化局出的"公共藝術走著瞧",出版日期是民國91年,當然很多都已經不見了。

今天,帶著我那停不下來的兒子去台北故事館跑跑,沒想到還沒有到,他已經累翻在這個藝術品前面,許多小朋友在這邊爬來爬去的玩耍,代表什麼意義,似乎不那麼重要,回家翻書也沒有紀錄這個作品,如果要我為這個作品命名,那恐怕是"小孩玩累了"。

如果要比較的話,在民生東路三段132號的土地銀行前也有個紅色火焰般,是五條直線構成的公共藝術作品,這個作品是四條直線,該不會是那個作品拆過來的吧!假日帶著數位相機在街上閒逛,總有些驚奇出現。

P.S. 或許大家對這個部落格文章的排列順序覺得很奇怪,怎麼不是依照日期排列,是不是有問題?這裡是依據貼文的順序排的,而日期大部分是去遊玩照相的日期,這樣的好處是按下每月彙整的時候,可以作日期的整理,把同一天去的地方放在一起,同時可以讓常來瀏覽網站的人不漏看文章。

另外右邊多了一個很長的分類標籤以及最新迴響的排序,也可以多多利用。

http://www.tfam.gov.tw

2005/04/19

【台北】信義敦南 Louis Vuitton



我其實是特地走過來拍 LV 店門櫥窗的,從仁愛路圓環一路走過來,沒想到又勾起我國中時期的回憶。

喜歡這下班的夜,晚上九點鐘,商店仍然營業的,街上人不太多,今天剛好是愛因斯坦節,台北101大樓的燈火通明,或許是這樣,街上的人好像也跟我一樣感染莫名的歡樂氣氛。

念仁愛國中時期,放學的時候因為坐公車太擠,總是走到上一站去等車,會經過遠東百貨的地下室賣場,或是走路到信義路去等班次比較多的公車,國三的時候也因為放學後要走路到老師家裡補習,所以都在敦化南路上漫步,這裡有書店、藝廊、品牌服飾、咖啡店,甚至有高檔的理容院,在這散步的同時我在現代和過去的記憶拔河,走到信義敦化南路的交叉口,終於到了我要拍照的 LV 品牌店,旁邊是小西華飯店,我的目的地只是張照片,但是過程確是我兒時的三年回憶。

雖然是短短三十分鐘的散步旅行,卻是滿滿的驚奇,從信義路上看台北101大樓,又是不同的旅程。

http://www.vuitton.com.tw

2005/04/17

【台北】101大樓觀景台



今天特地裝扮成觀光客,來到101大樓的89樓觀景台,電梯很穩很快,天氣雖然晴朗,但在觀景台照的照片都矇矇地,用 Picasa 軟體按下[I feeling luck]的按鈕,轉出來的效果還不錯,照的是國父紀念館、市議會及市政府。

果然會上來參觀的是國外的觀光客居多,語音導覽服務排滿了借機器的人,我直接拿了說明地圖就往窗外看,一個服務小姐好心的用英文跟我說那邊可以拿語音導覽的設備,頓時我有時空錯置的感覺,本來還想用英文回說不用了,然後才大笑的回說:跟我講國語就可以了。她說因為我兒子小水瓶跟我講英文,誤認為我是外國人呢!而小水瓶可能是在電梯裡聽到大家都講英文,頓時胡亂講了幾句英文。

101大樓的這個地方,原來是四四兵工廠的舊址,小時候就在附近成長的我,仔細的看著我小時玩的地方,念過的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第一個工作的公司、現在工作的公司舊址、新址、搬過很多次我的家、我哥家、我姊家、捷運站、快速高架道路、隧道、小時候失火的拇指山(四獸山),頓時懷念湧上了心頭。

我的成長所在逃不過這棟大樓的眼睛,我喜歡台北的容顏,無論她怎樣的變換!

http://www.taipei101mall.com.tw

2005/04/11

【台北】心商店《搶救甜心,讓心生活庇護商店活下去》



我小時候就住在這家商店的附近,搬走後聽說附近有家很有愛心的商店,一直沒有回去看看,這個星期六,懷抱著愛心並回顧兒時生活點滴,到這家商店消費一下,並捐出我以前寫的書《在城市的彼端,我站著》,希望大家共襄盛舉。

※ 想要初步了解《搶救甜心,讓心生活庇護商店活下去》,請看智邦生活館的相關介紹

歡迎參與本週六(416)的簽書會救甜心活動救助一位甜心,可以決定他的下半生是充滿生機,還是只能在慢性療養院的一角用呆滯的表情看電視。只要撐過這幾個月,讓金林可以繼續申請政府的補助,這間庇護商店就有機會永續經營下去。這時,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些什麼?

※ Roach同時又舉辦《辦簽書會救甜心》活動:

我希望能募集幾位創作者(不管是書或音樂),一人捐五本書(或五片CD),416 當天現身捐款的網友,如果捐超過 1000 元,就可以得到一本作者簽名的書(或CD)。

你是否也有出過書、或是發行過CD的朋友?希望能一起來共襄盛舉;更歡迎住在台北的朋友,周六下午兩點一起來見個面。

響應搶救甜心活動的創作者名單及書目
相關連結:
http://npo.url.com.tw/heart

2005.5.9 更新

上週五回去消費順便觀察這個商店是否運作如往常。

一進去,有個媽媽第兩個小學生在那邊做作業,還有一個OBS在那邊喝茶休息,我也坐在那邊看DM休息,點了一杯不算太便宜的飲料。

有些小學生放學來點飲料回去,老實講,飲料的品質普通,但是做好的速度慢了點,這點我想大家可以體諒,但是這樣對來客量就是很大的考驗,這裡的點不錯,很多小朋友回家會來買飲料回去,但是可不願意排隊等太久。

所以,我個人建議飲料的數量可以減少,這樣備料的成本也可以降低,對行動比較慢的服務人員來說,也可以不用搞那麼複雜的程序,對我來說,能夠賣那麼多產品已經很不容易了,何況是對身心有點障礙的人呢!

畢竟一個商店的存在也是要靠營運的,若店主有看到這篇的回覆,請多多考量商店的營運。

最後,我要講的是這家店的環境比星巴克好多了。

2005/04/10

【台中】清水休息站



清水休息站是三號國道中部的第一個觀光休息站,假日時人潮絡繹不絕,記得兩三年前第一次到這裡的時候,還有人在這裡烤肉呢!

這裡可以看夕陽西下,夜景可以看到山下的燈火通明,也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來來往往的車燈,在休息站的主建物頂樓有景觀餐廳,平常有請歌手駐唱,而休息站內的餐廳有一大水族箱,之前是放了一些小鯊魚,這次去是放比較大的熱帶魚。

妳說這裡太過匠氣,人潮太多就是不喜歡來,但我覺得看到很多很台的台客,心裡想這就是台灣的獨有特色吧!

http://www.freeway.gov.tw

【波卡拉】清晨的費娃湖畔

trip writer-1
我喜愛清晨的費娃湖(Phewa Lake)。

少了遊客的喧囂。

平靜的湖面在風的愛撫下微波輕盪,湖上霧靄氤氳,瀰漫著一股獨特的寧靜氣氛。

遠方的綠色山景融化在淡淡白色煙霧裡,和停泊在湖岸邊的交錯船隻,構成一幅脫俗靜美的畫面。

http://www.nepal.com

2005/04/09

【台北】西門町 Calvin Klein Jeans



跟一群網友唱完歌後,愉快的在西門町散步著,很晚的廣場上身旁盡是香港人,我想我是唯一拿著相機的台灣人吧!

對於西門町(ㄊㄧㄥˇ)最早的印象是高中的時候,有一個愛看電影的同學,一考完月考或是寒暑假就拉著我到處看電影,甚至還有電影會員卡可以電話訂票,在二十年前,那可是超高檔的服務,穿著高中制服到西門町可是會引發很多校際間的戰爭,所以一定要換上便服抹上髮膠,一付全世界都管不到我的瀟灑形象來示人,看到同校的女同學還要裝酷的打哈啦,就怕她們看不到。

這十幾年西門町的改善是有目共睹,雖然緩慢,有些落落的地區、也有重建的區域,鐵路地下化、捷運的通車帶動都市的重建,我雖然懷念冰宮、萬年、獅子林、戲院、中華商場......,也喜歡這個嶄新的西門町,尤其是由傳統人工一格一格畫上的電影看板,到霓虹閃爍的店家招牌,而現在流行時尚的大型的廣告看板,我喜歡這種改變。

看了這個 Calvin Klein 的廣告,讓我想到舒適的襪子、內衣、睡衣,除了純棉、纖維質料,這個品牌創造出穿著的舒適,簡單的款式設計則創造了視覺上的舒適。但是,今年 CK 的廣告背景都是刺人鐵絲,是種反襯嗎?

http://www.ck.com

曾經有同學住在這個地區,高中時每次到學校不是超早的六點半鐘,就是超晚的八點半,他的藉口居然是等火車過平交道過久,現在想想,還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2005/04/08

【台北】仁愛路圓環 DKNY



下午去中山醫院看朋友的兒子出生,又經過 DKNY,這次櫥窗的照片又換了,照了多個角度總是會反光,沒想到回來仔細瞧瞧,倒影的圓環街景與紐約街景配合的還不錯。

星期五的午後,上班族下班的比較早,穿著套裝的人群不是急著回家,就是趕著週末的約會,車子也慢慢多了起來,仁愛路圓環很多計程車開始載客,我輕鬆的走著,只等著街燈亮起。

這個櫥窗內報紙上的是紐約街頭 DKNY 巨型廣告看板,但是來往的俊男美女,亮麗時尚的穿著,很多計程車,看起來就是台北的街景,反而去過紐約的那個地方,在小義大利區感受不到那種都市人的忙碌感。

我的心情,又再度在兩個時空穿梭,仍忘不了早已經逝去的過往。

2005/04/07

【台北】星巴克咖啡@忠孝復興地下街



這家星巴克咖啡是我最常光顧的一家,為什麼會喜歡到這裡?因為殘障朋友在這邊表演唱歌,而外面的天氣似乎不會改變這裡的氣氛。

第一次點焦糖瑪奇朵,第一次帶小朋友來吃蛋糕,第一次買咖啡豆,第一次跟某些網友見面,第一次購買隨行卡,太多的第一次。我其實有幾年是完全不喝咖啡的也不喝茶,信守吃東西要很清淡,可是不知道何時開始?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再度踏上喝咖啡之途,我想喜歡的不是咖啡的美味,而是這裡的環境。

1971年4月,星巴克創始店開幕。當時星巴克只賣咖啡豆,星巴克就是《白鯨記》小說中畢闊德號那位愛喝咖啡的大副,這個名字讓人想到海上冒險,也讓人聯想咖啡商人尋找好咖啡豆的傳統,星巴克的幾位創辦人都不像生意人。鮑德溫(Gerald Baldwin)主修文學,曾當過英文老師,波克(Gordon Bowker)是位作家,第三位夥伴叫席格 (Zev Siegl)教過歷史。

早年總覺得星巴克應該做不起來吧!沒想到他就是硬生生經營的很好,還經常沒有座位坐,是他的畫作放的好嗎?是音樂放的好嗎?還是真的咖啡煮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