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7

【台北】有關這座城市人與人之間的『介質』

散步、設計、書店、咖啡館、藝廊、雜貨店,翻閱了最近的雜誌,都是這類的話題,雖然很高興都是用導覽的方式來介紹這些地方,用生活的態度來報導。但這一切缺少了歷史,就少了根。沒有過去,也就沒有現在。生活是這樣,有時需要失憶的不在乎,但有時卻對過往有所堅持的態度。



不過,推廣街道散步與導覽,至少是一種進步,回顧以往公部門花了大筆經費建菜市場,但沒有人要進菜市場買東西,還是在路邊買菜。然後花了大筆錢整修公園,停車場不夠,又把公園、校園操場挖開蓋停車場,然後樹木長不成,公園變成很熱的烤箱,現在連下棋的退休人士都沒有了。

城市的進步,除了公共基礎建設:排水、汙水、馬路、廣場、公園、市場等之外,還有介於硬體建設與軟性生活之間的介質,這個介質是甚麼?一般人並沒有共同一致的共同標準。例如公部門放的煙花,補助藝文展演活動,或者花更多錢辦城市博覽會等等。

大拜拜的活動,一哄而散沒有效果,不能持續的政策,究竟能夠帶來多少觀光客,或是引進多少財源,甚至對地方來講還變成環境的破壞。

從媽祖遶境進香等民間慶典來看,民眾自發性的掏腰包提供吃住給前來朝聖的信眾,每年舉辦越辦越大越熱鬧,不知道我們的公務人員夢醒了沒有?

剛剛提到所謂硬軟體的介質有哪些?例如小型的社區導覽活動,一家特色咖啡館,一間小的文化展覽館,甚至只是小小的餐飲店,都可以做好這中間的工作。

以往這類的工作隱身在鄰里間的雜貨店,或者在公園跳舞運動的長者,甚至是公司的福委會、社團之中。漸漸地雜貨店已經被 7-11 取代,這中間的介質變成生冷的錢幣,再變成摸不到的悠遊卡電子錢包。

這個介質還有包含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轉化成手機、電腦網路的臉書,於是人們不再重視現實世界中的美學,只要手機、電腦螢幕夠大,隨時都可以換上喜歡的背景,而建築也是一樣的,四四方方的現代建築,怎麼看都沒有七十年以前日本時代所蓋的還要漂亮。

就在我們公部門還沒有搞清楚古蹟的營運與管理,或者是台灣的觀光熱點在哪裡的時候,最近一本本的雜誌,介紹一家家新開的咖啡館、書店、生活雜貨與各式的料理餐廳,就現實面來說,這些店家是唯一用這樣的方式來支撐營運,但是就店家老闆的理想性而言,他們的夢想絕對不只是這個樣子而已。

推廣公平貿易、友善小農、賺取生活、資訊分享、共榮共生的精神早就在這些店主之間透過無私的友情傳達到客人的心中,主客的關係在不同場合地點有著不同的變化,當政府還想用大筆的預算置入性廣告給媒體的同時,人們早就不看這些媒體了。

人們漸漸發現,靠政府只會餓死,唯有靠自己走出去,從自己家裡做起,變成一家家的特色小商店,不一定要開放給所有人,只要開放給朋友、同好,有彼此共通的語言,即使剛開始並不認識,很快的也可以變成好朋友,分享彼此的所有,共榮生命的美好。

這個月,我看到這座城市有大大小小不少的活動,歷史街區的導覽散步,或者是用藝術家的角度、設計師的說法來晃蕩於這座城市,也有文化創意的導覽,品咖啡的教學,生活雜貨的店家巡禮,這就是我認為的介質,是一個生活的文化運動,從這些介質發酵而改變。

或許,我們不用再背負起歷史的重量,四百年前航海時代鄭芝龍所處的海賊王年代,台灣人出海捕魚就很艱困了,後來一卡皮箱就可以出國做生意闖盪的年輕人,這些我不知道是否某個程度代表著台灣人冒險的精神。而我覺得透過散步,我們正在自我定位,期望在這座城市,留下比瑠公圳還要堅強的種子,雖然這些水圳都已經不存在了,但透過雙腳,我們正在創造另一個這座城市的文明,透過這些『介質』,我們需要長出『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