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片以糯米、糖漿、蚵殼灰三合土砌磚而成的牆,是明清遺跡台灣城的遺跡,爬滿了樹,雖然不及吳哥窟的城牆那麼有歷史,可是看到斑駁樹根爬在上方,感覺有那麼一點類似。

2007.12.2 台灣城遺跡
1628年西班牙人在淡水建聖多明哥城
1631年荷蘭人熱蘭遮城完工
1642年荷蘭人往北將西班牙人趕走
1661年鄭成功從澎湖轉攻台灣,在鹿耳門登陸
這面牆依據上面的歷史年代判斷,應該是荷蘭人建熱蘭遮城後擴建城牆的建築,當時安平古堡是在海中央,而不像現在周邊已經變成陸地,當時是軍事防守的要塞,這樣來看這面城牆就非常具有意義。
台灣一直以來是被殖民的所在,荷蘭人、西班牙人、明朝、清朝然後日本人這幾個時代,每個改朝換代人民就要再適應一次,但是堅忍的台灣人就這樣存活下來,也一直是在國際貿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看著這樣斑駁的牆,再回顧歷史,雖然是大中午,全身還是打了冷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