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7/12/09
2010/02/28
【屏東】夜宿海生館
電影《博物館驚魂夜》的故事是晚上在博物館的一些蠟像與古生物化石都活起來的故事,若是住在一個活生生就是海洋生物的博物館內,睡醒時一打開眼睛就看到大白鯊在眼前游來游去,那是怎樣的景況呢?
我想小朋友都應該很喜歡色彩繽紛的魚、珊瑚,與各類的海洋生物,夜宿海生館的活動已經舉辦了幾年,去年我就去睡了兩次,不但省下來住宿的費用,還可以多了解海洋生物的習性,國立海洋生物館近年還擴增了古海洋生物館,是用多媒體的方式來呈現,用手或是帶上3D眼鏡,還可以親自進入古代海洋與極地世界,不像以前在念書的時候都要透過想像才可以稍微知道古代海洋世界是怎樣的!
十分膽小的小水瓶聽到我的建議,說要去睡在海生館的海底隧道底下,整個就是不想去,可能害怕被大白鯊吃掉吧?被我強迫去體驗後他說下次還要去。
住在海生館最大的體驗除了睜開眼就可以看到游來游去的魚群,彷彿就置身在海底內,還有可以了解黑夜的海洋生物與白天有很大的不同。從小很難體會珊瑚是屬於生物,但是看過珊瑚白天的活潑,晚上燈關起來還是需要休息的。
海生館的餵食秀
上次去去住宿海生館的人並不多,有一些是從小在國外長大的 ABC,反而參與的國人不多,我覺得是值得推廣的一個行程活動。世界上的博物館這幾年的發展有些改變,從海洋帝國全世界掠奪文化藝術品來展示,到飼養動植物來表演並讓人了解,衷心的希望人們不但要學習互相尊重,也要學習人與動植物間平衡,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整個生態系的平衡也是我們的責任。
相關:
夜宿海生館
我想小朋友都應該很喜歡色彩繽紛的魚、珊瑚,與各類的海洋生物,夜宿海生館的活動已經舉辦了幾年,去年我就去睡了兩次,不但省下來住宿的費用,還可以多了解海洋生物的習性,國立海洋生物館近年還擴增了古海洋生物館,是用多媒體的方式來呈現,用手或是帶上3D眼鏡,還可以親自進入古代海洋與極地世界,不像以前在念書的時候都要透過想像才可以稍微知道古代海洋世界是怎樣的!
十分膽小的小水瓶聽到我的建議,說要去睡在海生館的海底隧道底下,整個就是不想去,可能害怕被大白鯊吃掉吧?被我強迫去體驗後他說下次還要去。
住在海生館最大的體驗除了睜開眼就可以看到游來游去的魚群,彷彿就置身在海底內,還有可以了解黑夜的海洋生物與白天有很大的不同。從小很難體會珊瑚是屬於生物,但是看過珊瑚白天的活潑,晚上燈關起來還是需要休息的。
海生館的餵食秀
上次去去住宿海生館的人並不多,有一些是從小在國外長大的 ABC,反而參與的國人不多,我覺得是值得推廣的一個行程活動。世界上的博物館這幾年的發展有些改變,從海洋帝國全世界掠奪文化藝術品來展示,到飼養動植物來表演並讓人了解,衷心的希望人們不但要學習互相尊重,也要學習人與動植物間平衡,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整個生態系的平衡也是我們的責任。
相關:
夜宿海生館
2009/11/17
【苗栗】鯉魚潭水庫與石岡壩愛鄉水資源參訪心得
很高興可以進入水庫參觀,到了這個十年前921地震受損很嚴重的石岡霸,當時周邊很多設施都震壞了,工程人員想盡了各種辦法恢復供水,更讓人覺得我們的用水得來不易,應該更珍惜水資源才是。
鯉魚潭水庫是利用自然的地勢,用大型機具堆了一個大土霸,並不是用水泥檔起來的,目前在水庫上看到成群的飛鳥,水庫周邊禁止釣客,但仍然看到許多人在釣魚,周邊有做一些原生植物的移植復育,看來成效很好,在鯉魚潭中央就好像到東南亞度假的感覺,經過導覽老師的解說,已經有些成績出來。只是我想集水區還是不太適合觀光,讓動植物在這裡自然的生長,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鯉魚潭水庫有些設計是國內自行研發,無論在溢洪道的斜坡設計,或是鉅齒狀的堰段都因為鯉魚潭的地形而改良。
鯉魚潭歷史(掃描自鯉魚潭水庫簡介)
當我看完了石岡壩的簡報,問了一個問題,是否除了建水壩擋水之外,我們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來蓄水?得到的答案是目前最有效率的方法似乎還是建水庫。我記得20年前念地質系的時候,教授曾經說荷蘭都已經有地下水庫的實踐。這幾年陸陸續續在大的颱風來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台灣的降雨量在幾個颱風大量的灑下來,水庫這時候一定要洩洪,存下來的水要應付沒有下雨的日子越來越困難。
Google 搜尋:地下水庫
早在日本時代的屏東,就有應用地下水伏流加上小的擋水牆來控制並灌溉農田,如今還在運作。台灣能夠再蓋水庫的地方越來越少。而這幾年,在澎湖、馬祖都已經建成了地下水庫,雖然遲了,不過總是個開始,期望台灣除了地下水庫的研究外,是否還可以投入更多小型的人工湖,或是更多更先進的研究。
台灣位於地震帶,東部的地下水層錯綜複雜,而西部又有許多斷層帶,發生地震後工程都要再花很多錢修復,每年的颱風侵襲也很多,怎樣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真是我們住在這塊土地的人要去思考的重要課題。
PS. 此為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的參訪行程,由鴻宇數碼公司主辦愛鄉水體驗活動。
鯉魚潭水庫是利用自然的地勢,用大型機具堆了一個大土霸,並不是用水泥檔起來的,目前在水庫上看到成群的飛鳥,水庫周邊禁止釣客,但仍然看到許多人在釣魚,周邊有做一些原生植物的移植復育,看來成效很好,在鯉魚潭中央就好像到東南亞度假的感覺,經過導覽老師的解說,已經有些成績出來。只是我想集水區還是不太適合觀光,讓動植物在這裡自然的生長,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鯉魚潭水庫有些設計是國內自行研發,無論在溢洪道的斜坡設計,或是鉅齒狀的堰段都因為鯉魚潭的地形而改良。
鯉魚潭歷史(掃描自鯉魚潭水庫簡介)
當我看完了石岡壩的簡報,問了一個問題,是否除了建水壩擋水之外,我們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來蓄水?得到的答案是目前最有效率的方法似乎還是建水庫。我記得20年前念地質系的時候,教授曾經說荷蘭都已經有地下水庫的實踐。這幾年陸陸續續在大的颱風來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台灣的降雨量在幾個颱風大量的灑下來,水庫這時候一定要洩洪,存下來的水要應付沒有下雨的日子越來越困難。
Google 搜尋:地下水庫
早在日本時代的屏東,就有應用地下水伏流加上小的擋水牆來控制並灌溉農田,如今還在運作。台灣能夠再蓋水庫的地方越來越少。而這幾年,在澎湖、馬祖都已經建成了地下水庫,雖然遲了,不過總是個開始,期望台灣除了地下水庫的研究外,是否還可以投入更多小型的人工湖,或是更多更先進的研究。
台灣位於地震帶,東部的地下水層錯綜複雜,而西部又有許多斷層帶,發生地震後工程都要再花很多錢修復,每年的颱風侵襲也很多,怎樣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真是我們住在這塊土地的人要去思考的重要課題。
PS. 此為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的參訪行程,由鴻宇數碼公司主辦愛鄉水體驗活動。
2009/05/27
【府城】古蹟內的台灣文學館
踏入台灣文學館,有種進入台大文學院或是監察院的感覺,可能都是日本時代的建築,但是進入中庭後,算是新舊合融合的設計吧!很有特色。
點圖放大
進入這個地方不用門票,還有語音導覽服務,以台灣文學的發展為基礎,介紹台灣這百年來的文學發展,因應當時生活景況做一些相關性的主題,例如:農村、牛、鐵支路、母語等主題來引發,同時也介紹了台灣本土文學的知名作家,賴和、鍾肇政、鍾理和、吳濁流等人的介紹。
此外這裡還有一些特展、巡迴展,我很喜歡目前展出的「黑擱有力—邱錫勳柏油畫展」,可以看出台灣早期一直到現代民間的生命力,很可惜的沒有賣相關的紀念精品,就只是明信片也好,讓人可以回顧藝術家的作品。巡迴展展出在台北大稻埕發跡的台灣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創始人蔣渭水特展,由於同樣的內容在台北的大同分局好像看過,我就沒有多研究了。
這裡還有圖書室、兒童文學書房、演講藝文講座等等,要是我還有時間,一定要多泡在那邊多看書。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應該要有書店、精品、電影DVD的販售,或許目前的狀況還不容易經營,可是可以讓喜愛文學的人買相關作品回去,也是不錯的吧?
國立台灣文學館
線上展覽:葉石濤的府城台南
很羨慕台南有這樣的公共空間,一般來說官方的活動都注重親子教育或是比較單調嚴肅的單向傳播方式,我認為可以參入一些與文學相關的戲劇、音樂、電影等主題來吸引人,多點互動,應該可以更多人來參與。
有張愛玲的書信真跡
點圖放大
進入這個地方不用門票,還有語音導覽服務,以台灣文學的發展為基礎,介紹台灣這百年來的文學發展,因應當時生活景況做一些相關性的主題,例如:農村、牛、鐵支路、母語等主題來引發,同時也介紹了台灣本土文學的知名作家,賴和、鍾肇政、鍾理和、吳濁流等人的介紹。
此外這裡還有一些特展、巡迴展,我很喜歡目前展出的「黑擱有力—邱錫勳柏油畫展」,可以看出台灣早期一直到現代民間的生命力,很可惜的沒有賣相關的紀念精品,就只是明信片也好,讓人可以回顧藝術家的作品。巡迴展展出在台北大稻埕發跡的台灣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創始人蔣渭水特展,由於同樣的內容在台北的大同分局好像看過,我就沒有多研究了。
這裡還有圖書室、兒童文學書房、演講藝文講座等等,要是我還有時間,一定要多泡在那邊多看書。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應該要有書店、精品、電影DVD的販售,或許目前的狀況還不容易經營,可是可以讓喜愛文學的人買相關作品回去,也是不錯的吧?
國立台灣文學館
線上展覽:葉石濤的府城台南
很羨慕台南有這樣的公共空間,一般來說官方的活動都注重親子教育或是比較單調嚴肅的單向傳播方式,我認為可以參入一些與文學相關的戲劇、音樂、電影等主題來吸引人,多點互動,應該可以更多人來參與。
有張愛玲的書信真跡
2009/05/14
【維也納】警察在遊行活動的角色
我總覺得我旅行時的運氣都很好,在維也納的第二天,算是晴空萬里天空一片的藍,當然這樣的天氣在戶外算是有點熱,看到了一群警察的車隊緩緩地開過來,所有執勤的警察厚重的衣服,但只帶著輕裝備。
通常第一天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會用瀏覽的模式走遍市中心。然後第二天就坐地鐵直接到達目的地去逛大型博物館。第二天,當我從地鐵站走上來,發現有警察車隊很長,心裡想想這裡的警務人員還真好命,假日還可以上街頭遊行抗議,而且還用警車、公務車,那不是公器私用了嗎?越走越覺得不對,我索性就在路旁等,看看到底後面震天鑼鼓的響聲與很多人的吶喊聲到底是甚麼?
坐在路旁等了很久,警察車隊坐滿了機動人員,隨時有人下來指揮交通,原來是後面有大批的人在遊行,手舉著標語,好似嘉年華會,他們走得非常非常慢,難怪這些警察的車隊在前面待命,本來這些警察嚴肅的看著我,然後看我比出大拇指的手勢,轉而微笑的做出滑稽的動作,可惜我沒有拍到。
我曾經在國外看多很多場的遊行活動,也在台灣參加過許多遊行,最近這兩年的遊行其實除了選舉與政治議題外,在活動中都會參入一些創意的諷刺與標語讓人思考,慢慢地有嘉年華活動的感覺,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下,也是舒緩的一種方式,而政治真的是大家的事情,看到維也納或是國外的警察,往往是站在輔助遊行人群的這面指揮交通,讓我覺得台灣這方面真的還需要加油。
通常第一天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會用瀏覽的模式走遍市中心。然後第二天就坐地鐵直接到達目的地去逛大型博物館。第二天,當我從地鐵站走上來,發現有警察車隊很長,心裡想想這裡的警務人員還真好命,假日還可以上街頭遊行抗議,而且還用警車、公務車,那不是公器私用了嗎?越走越覺得不對,我索性就在路旁等,看看到底後面震天鑼鼓的響聲與很多人的吶喊聲到底是甚麼?
坐在路旁等了很久,警察車隊坐滿了機動人員,隨時有人下來指揮交通,原來是後面有大批的人在遊行,手舉著標語,好似嘉年華會,他們走得非常非常慢,難怪這些警察的車隊在前面待命,本來這些警察嚴肅的看著我,然後看我比出大拇指的手勢,轉而微笑的做出滑稽的動作,可惜我沒有拍到。
我曾經在國外看多很多場的遊行活動,也在台灣參加過許多遊行,最近這兩年的遊行其實除了選舉與政治議題外,在活動中都會參入一些創意的諷刺與標語讓人思考,慢慢地有嘉年華活動的感覺,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下,也是舒緩的一種方式,而政治真的是大家的事情,看到維也納或是國外的警察,往往是站在輔助遊行人群的這面指揮交通,讓我覺得台灣這方面真的還需要加油。
2008/05/11
【金瓜石】煉銅廠與陰陽海
從濱海公路上金瓜石,一定會看到這座巨大的煉銅廠,據說有十八層,而且因為廢煙的問題,還有煙囪直接接管到山上排放。
2008.5.11 廢棄的煉銅廠
金瓜石雖然產金出名,可是銅才是真正產出很多的產品,產銅過程會產生銅煙,銅煙中的二氧化硫遇到下雨就變成酸雨,落入地面更造成汙染,金礦沒有了,只有大量的生產銅,台金公司大量的生產銅,造成了巨大的汙染,當年因為國際銅價下跌,台金公司被台電接收,而嚴重的污染將禮樂煉銅廠關閉。
從山上看這一片海,可以明顯地看到顏色的不同,稱為陰陽海,成因為山上的酸礦,因金、銅、鐵礦在雨水、溪水及地下水等流到礦坑,形成硫酸亞鐵。這些酸況水大量的排入海中之後與海水相混,就產生黃色的氫氧化鐵膠羽漂在海面,形成了陰陽海特殊景象。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有工人在河道中發現砂金,很多人來挑金,一直到日治時期的大量開發,此地還有戰俘營,國民政府來台後對此地又有不同的政策,一直到1989年《悲情城市》這部電影,把這個地方轉化為觀光地,如今酸雨已經不在,前幾年因為人潮太多,在山下建了一大片的停車場,所有人都要坐公車轉運,但是如今觀光客似乎不多,這些停車場似乎又閒置。
看著金瓜石的繁華與孤寂,民宿與餐廳的起起落落,只留下這些建築獨自望著陰陽海發呆。山上的黃鐵礦在陽光下就好像金礦一般,也因此稱為愚人金,金、銅、鐵這幾種礦物是共生的礦物。而在此生活的人們有來淘金的,也有艱苦的礦工,時代的變遷,還有在九份租房子做生意,或者開民宿的外地人。這百年的金瓜石絕對不只有鍊金的故事,還有更多悲喜的人生故事。
2008.5.11 廢棄的煉銅廠
金瓜石雖然產金出名,可是銅才是真正產出很多的產品,產銅過程會產生銅煙,銅煙中的二氧化硫遇到下雨就變成酸雨,落入地面更造成汙染,金礦沒有了,只有大量的生產銅,台金公司大量的生產銅,造成了巨大的汙染,當年因為國際銅價下跌,台金公司被台電接收,而嚴重的污染將禮樂煉銅廠關閉。
從山上看這一片海,可以明顯地看到顏色的不同,稱為陰陽海,成因為山上的酸礦,因金、銅、鐵礦在雨水、溪水及地下水等流到礦坑,形成硫酸亞鐵。這些酸況水大量的排入海中之後與海水相混,就產生黃色的氫氧化鐵膠羽漂在海面,形成了陰陽海特殊景象。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有工人在河道中發現砂金,很多人來挑金,一直到日治時期的大量開發,此地還有戰俘營,國民政府來台後對此地又有不同的政策,一直到1989年《悲情城市》這部電影,把這個地方轉化為觀光地,如今酸雨已經不在,前幾年因為人潮太多,在山下建了一大片的停車場,所有人都要坐公車轉運,但是如今觀光客似乎不多,這些停車場似乎又閒置。
看著金瓜石的繁華與孤寂,民宿與餐廳的起起落落,只留下這些建築獨自望著陰陽海發呆。山上的黃鐵礦在陽光下就好像金礦一般,也因此稱為愚人金,金、銅、鐵這幾種礦物是共生的礦物。而在此生活的人們有來淘金的,也有艱苦的礦工,時代的變遷,還有在九份租房子做生意,或者開民宿的外地人。這百年的金瓜石絕對不只有鍊金的故事,還有更多悲喜的人生故事。
2008/03/11
【佛羅倫斯】未完成的古蹟城市
多久的建築可以稱為古蹟?在台北,大概就是百年這個數字,但是在佛羅倫斯,四百年前就是這樣的模樣,文藝復興後期所蓋的教堂,就是新建築。
佛羅倫斯應該可以稱為米開朗基羅的古城市,在博物館裡有他雕刻到一半的雕像,好像活人硬生生的被嵌在石頭裡吶喊。教堂的立面建到一半,佛羅倫斯人可以忍受就這樣放著,讓後代子孫知道這段歷史,不對稱的領主廣場,達文西想要設計成完美的對稱式,也不被大家採納,於是達文西出走威尼斯轉往米蘭發展。
佛羅倫斯的百花聖母教堂,裡面包著一座小教堂的遺址,當時麥迪奇家族剷平了原來的小教堂,要蓋一座規模宏大的雄偉建築,大教堂是蓋起來了,但小教堂也不見了。到了百花大教堂內部,走到地下室,義大利人特別把小教堂的遺址遺物挖了出來給大家參觀。
記得第一次到這裡從火車站走出來,第一眼就看到車站前就有開挖的考古遺址,看到一個古城門就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中間,走著走著迷了路,我開始緊張的到處問路,但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有人指東、有人說西,我走到一家商店買飲料,剛好老闆娘是華人,我們用英文講了老半天她才問我會不會講國語,但她似乎國語也說得不太好,好像潮州話才是母語,很熱心的請她店裡的工讀生指路給我,短短問路的半小時,我好像接觸了所有的義大利人。
走在這座文藝復興的城市,到處看得到先人的遺跡,米開朗基羅的雕像與教堂內的設計、達文西設計的涼廊、布魯內列斯基的大圓頂與聖羅倫佐教堂的設計、吉貝爾提的天堂之門,聖十字教堂的名人墳墓,這些痕跡從古至今不曾改變,讓活在這裡的人們擁有同樣的記憶,透過旅行觀光,也讓全世界的人有了共生共存的想望。
佛羅倫斯應該可以稱為米開朗基羅的古城市,在博物館裡有他雕刻到一半的雕像,好像活人硬生生的被嵌在石頭裡吶喊。教堂的立面建到一半,佛羅倫斯人可以忍受就這樣放著,讓後代子孫知道這段歷史,不對稱的領主廣場,達文西想要設計成完美的對稱式,也不被大家採納,於是達文西出走威尼斯轉往米蘭發展。
佛羅倫斯的百花聖母教堂,裡面包著一座小教堂的遺址,當時麥迪奇家族剷平了原來的小教堂,要蓋一座規模宏大的雄偉建築,大教堂是蓋起來了,但小教堂也不見了。到了百花大教堂內部,走到地下室,義大利人特別把小教堂的遺址遺物挖了出來給大家參觀。
記得第一次到這裡從火車站走出來,第一眼就看到車站前就有開挖的考古遺址,看到一個古城門就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中間,走著走著迷了路,我開始緊張的到處問路,但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有人指東、有人說西,我走到一家商店買飲料,剛好老闆娘是華人,我們用英文講了老半天她才問我會不會講國語,但她似乎國語也說得不太好,好像潮州話才是母語,很熱心的請她店裡的工讀生指路給我,短短問路的半小時,我好像接觸了所有的義大利人。
走在這座文藝復興的城市,到處看得到先人的遺跡,米開朗基羅的雕像與教堂內的設計、達文西設計的涼廊、布魯內列斯基的大圓頂與聖羅倫佐教堂的設計、吉貝爾提的天堂之門,聖十字教堂的名人墳墓,這些痕跡從古至今不曾改變,讓活在這裡的人們擁有同樣的記憶,透過旅行觀光,也讓全世界的人有了共生共存的想望。
2008/03/06
【威尼斯】猶太人與《威尼斯商人》
世界各大城市都有猶太區,一直到以色列建國後,這些猶太人有些回到國家,沒有土地的猶太人在世界漂遊,在每個城市留下了不同的傳說。
2006.2 威尼斯的猶太區
電影《威尼斯商人》描述安東尼奧跟猶太人夏洛克借款,夏洛克曾受辱想要報復,寧可不要利息,約定若逾期無法還款就可擁有安東尼奧的胸口肉。最後,法庭裁決夏洛克敗訴,這齣劇目長久有爭議,原著中有反猶太的偏見,同時又把夏洛克刻畫成貪婪、殘忍的猶太人。該電影以16世紀威尼斯的猶太人遭受迫害為開頭,結尾是破產的夏洛克痛苦地被困在歧視的猶太區。
威尼斯的猶太區在島的西北方,可以看到擁擠破舊的房舍,巷道也特別狹小,最後一天的民宿就在這區,泰國人經營的民宿,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一起住在這裡,客廳有人看電視聊天,來自中國的打工女子在這裡聽著鄧麗君的音樂,而我進入一個非常詭異有半透明玻璃的浴室洗澡。
心裡想著兒童的黑死病曾在此地流行,明早五點我就要起床搭巴士到機場離開,短暫的過客跟千年在世界流浪的猶太人感受應該不同。經濟上猶太人一直是很會賺錢的民族,但是在政治與人權上不知道為什麼總是那樣的弱勢?猶太人與威尼斯人共同生活的那麼久,不知道有怎樣的共生之道?
【威尼斯】最後一夜的中國餐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10/blog-post_31.html
2006.2 威尼斯的猶太區
電影《威尼斯商人》描述安東尼奧跟猶太人夏洛克借款,夏洛克曾受辱想要報復,寧可不要利息,約定若逾期無法還款就可擁有安東尼奧的胸口肉。最後,法庭裁決夏洛克敗訴,這齣劇目長久有爭議,原著中有反猶太的偏見,同時又把夏洛克刻畫成貪婪、殘忍的猶太人。該電影以16世紀威尼斯的猶太人遭受迫害為開頭,結尾是破產的夏洛克痛苦地被困在歧視的猶太區。
威尼斯的猶太區在島的西北方,可以看到擁擠破舊的房舍,巷道也特別狹小,最後一天的民宿就在這區,泰國人經營的民宿,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一起住在這裡,客廳有人看電視聊天,來自中國的打工女子在這裡聽著鄧麗君的音樂,而我進入一個非常詭異有半透明玻璃的浴室洗澡。
心裡想著兒童的黑死病曾在此地流行,明早五點我就要起床搭巴士到機場離開,短暫的過客跟千年在世界流浪的猶太人感受應該不同。經濟上猶太人一直是很會賺錢的民族,但是在政治與人權上不知道為什麼總是那樣的弱勢?猶太人與威尼斯人共同生活的那麼久,不知道有怎樣的共生之道?
【威尼斯】最後一夜的中國餐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10/blog-post_31.html
2008/03/05
【羅馬】遺跡共存的天堂
初到羅馬古廢墟遺跡的那個地方,一直以為總有一天會把所有元老院的古蹟挖出來,然後重建羅馬帝國偉大的執政中心。
2006.2 到處可以看到不同時帶的遺跡
不知道在哪裡看到一個素描,理髮師在凱旋門下幫人們剪髮,而這個凱旋門已經有一半是埋在土裡,義大利人不知道何時開始就這樣的保護古蹟,即使在市中心,只要發現有價值的遺跡,也只好停工等待挖掘與鑑定。
而羅馬從建城以來,破壞前代建築的故事也屢見不鮮,又是怎樣的想法,可以讓這樣的破壞的遺跡原樣的保留下來。連結兩層競技場的高牆是鐵,這些鐵被熔掉移做他用;萬神殿在1632年把門廊的銅拿去製作聖彼得教堂的聖體傘;拉特拉諾聖約翰教堂主要入門口的青銅門當年取自元老院。
義大利建國後,1885年開始蓋維多里奧‧艾曼紐紀念堂這個大蛋糕的時候,把卡比托山北邊的朱諾神廟給拆了,還拆了1455年文藝復興時代在威尼斯宮前的一個院子,卡比托山的懸崖在西元前390年高盧人攻打羅馬的時候,有個『白鵝救羅馬』的故事,也就這樣消失了。
羅馬最後的一次破壞則是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開了一條馬路從威尼斯宮到競技場,而這些古羅馬帝國與文藝復興年代的重要遺跡就這樣又被埋在土裡或被破壞了。
或許,歷史不斷地在這裡重複的上演,讓羅馬人擁有懷舊的特質,羅馬是個石頭城,這些石塊不是後世搬來維修的,而是千年就存在這裡。許多墊高的大樓,地下室是個古蹟,拐個彎的馬路,前面又有一些廢墟,但這些廢墟又沒有計畫要重建,這就是羅馬讓世界看到不是一天造成的模樣。
研究羅馬的歷史,神話故事原原本本的來自希臘,羅馬人的統治階層因為帝國版圖的廣大,容納了各種種族,甚至改信基督教,遷都到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我們看到的羅馬帝國是連年戰爭、慘暴的競技做為娛樂的歷史,但是這樣的歷史卻也是藝術文化與民主制度的啟蒙,帝國的道路讓世界流通,當然為了統治方便商業貿易流暢。
羅馬的都市規劃最有名的當然是巴洛克時期的貝尼尼,但更早之前的教皇有的崇尚藝術,有的錢不夠而只立了幾根柱子做為城市規劃的軸線,這些遺跡在羅馬都可以看的到,也代表了各時代共生共存的宣言。
2006.2 到處可以看到不同時帶的遺跡
不知道在哪裡看到一個素描,理髮師在凱旋門下幫人們剪髮,而這個凱旋門已經有一半是埋在土裡,義大利人不知道何時開始就這樣的保護古蹟,即使在市中心,只要發現有價值的遺跡,也只好停工等待挖掘與鑑定。
而羅馬從建城以來,破壞前代建築的故事也屢見不鮮,又是怎樣的想法,可以讓這樣的破壞的遺跡原樣的保留下來。連結兩層競技場的高牆是鐵,這些鐵被熔掉移做他用;萬神殿在1632年把門廊的銅拿去製作聖彼得教堂的聖體傘;拉特拉諾聖約翰教堂主要入門口的青銅門當年取自元老院。
義大利建國後,1885年開始蓋維多里奧‧艾曼紐紀念堂這個大蛋糕的時候,把卡比托山北邊的朱諾神廟給拆了,還拆了1455年文藝復興時代在威尼斯宮前的一個院子,卡比托山的懸崖在西元前390年高盧人攻打羅馬的時候,有個『白鵝救羅馬』的故事,也就這樣消失了。
羅馬最後的一次破壞則是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開了一條馬路從威尼斯宮到競技場,而這些古羅馬帝國與文藝復興年代的重要遺跡就這樣又被埋在土裡或被破壞了。
或許,歷史不斷地在這裡重複的上演,讓羅馬人擁有懷舊的特質,羅馬是個石頭城,這些石塊不是後世搬來維修的,而是千年就存在這裡。許多墊高的大樓,地下室是個古蹟,拐個彎的馬路,前面又有一些廢墟,但這些廢墟又沒有計畫要重建,這就是羅馬讓世界看到不是一天造成的模樣。
研究羅馬的歷史,神話故事原原本本的來自希臘,羅馬人的統治階層因為帝國版圖的廣大,容納了各種種族,甚至改信基督教,遷都到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我們看到的羅馬帝國是連年戰爭、慘暴的競技做為娛樂的歷史,但是這樣的歷史卻也是藝術文化與民主制度的啟蒙,帝國的道路讓世界流通,當然為了統治方便商業貿易流暢。
羅馬的都市規劃最有名的當然是巴洛克時期的貝尼尼,但更早之前的教皇有的崇尚藝術,有的錢不夠而只立了幾根柱子做為城市規劃的軸線,這些遺跡在羅馬都可以看的到,也代表了各時代共生共存的宣言。
2008/03/04
【府城】台灣城牆(安平古堡)遺跡
看到一片以糯米、糖漿、蚵殼灰三合土砌磚而成的牆,是明清遺跡台灣城的遺跡,爬滿了樹,雖然不及吳哥窟的城牆那麼有歷史,可是看到斑駁樹根爬在上方,感覺有那麼一點類似。
2007.12.2 台灣城遺跡
1628年西班牙人在淡水建聖多明哥城
1631年荷蘭人熱蘭遮城完工
1642年荷蘭人往北將西班牙人趕走
1661年鄭成功從澎湖轉攻台灣,在鹿耳門登陸
這面牆依據上面的歷史年代判斷,應該是荷蘭人建熱蘭遮城後擴建城牆的建築,當時安平古堡是在海中央,而不像現在周邊已經變成陸地,當時是軍事防守的要塞,這樣來看這面城牆就非常具有意義。
台灣一直以來是被殖民的所在,荷蘭人、西班牙人、明朝、清朝然後日本人這幾個時代,每個改朝換代人民就要再適應一次,但是堅忍的台灣人就這樣存活下來,也一直是在國際貿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看著這樣斑駁的牆,再回顧歷史,雖然是大中午,全身還是打了冷顫。
2007.12.2 台灣城遺跡
1628年西班牙人在淡水建聖多明哥城
1631年荷蘭人熱蘭遮城完工
1642年荷蘭人往北將西班牙人趕走
1661年鄭成功從澎湖轉攻台灣,在鹿耳門登陸
這面牆依據上面的歷史年代判斷,應該是荷蘭人建熱蘭遮城後擴建城牆的建築,當時安平古堡是在海中央,而不像現在周邊已經變成陸地,當時是軍事防守的要塞,這樣來看這面城牆就非常具有意義。
台灣一直以來是被殖民的所在,荷蘭人、西班牙人、明朝、清朝然後日本人這幾個時代,每個改朝換代人民就要再適應一次,但是堅忍的台灣人就這樣存活下來,也一直是在國際貿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看著這樣斑駁的牆,再回顧歷史,雖然是大中午,全身還是打了冷顫。
2008/03/03
【台灣】劉其偉的水牛
自從在誠品敦南總店的地下室看到劉其偉的藝術副產品,就特別注意他的作品,今天跑去北投的凱達格蘭文化館的圖書室,居然也有他對原住民研究的書。
1997年/劉其偉/台灣水牛
劉其偉,1912-2002年,在福建福州出身,母親在他出生後不久就過世,父親茶業生意失敗,全家到日本,因緣際會取得獎學金念完大學,雖然念的是電機,但是興趣卻是畫畫,38歲才開始學習繪畫,1960年代越戰被派到中南半島,到過柬埔寨吳哥窟,可能受到古文明的啟發,轉向原始藝術。
1970年代後的職業是畫家,副業是研究原住民文化藝術,也到菲律賓、南非、婆羅洲、南美印加文化,甚至到達巴布亞新幾內亞探險,因為研究藝術意外成為人類考古學者。這點跟陳奇祿剛好相反,因為研究原住民文化,素描的作品成為藝術畫作。
看過劉其偉的作品,我覺得有受到畢卡索、米羅的抽象畫影響,而他對動物的觀察具體而微,可能跟小時後失去母親獨力生活有關,欣賞他的畫就好像是他一輩子旅行流浪的歷史,其中有孤獨寂寞、赤子之心、刻苦耐勞等人生歷練,都可以在畫中讀到。
2002年收到總統的褒揚令,一生中扮演了各種的角色:工程師、藝術家、作家、人類學家、探險家,這樣的成就真是不容易。
劉其偉 -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A%89%E5%85%B6%E5%81%89#.E5.AD.AB.E5.A5.B3
【台北】陳奇祿原住民圖誌展@台灣博物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2/blog-post.html
1997年/劉其偉/台灣水牛
劉其偉,1912-2002年,在福建福州出身,母親在他出生後不久就過世,父親茶業生意失敗,全家到日本,因緣際會取得獎學金念完大學,雖然念的是電機,但是興趣卻是畫畫,38歲才開始學習繪畫,1960年代越戰被派到中南半島,到過柬埔寨吳哥窟,可能受到古文明的啟發,轉向原始藝術。
1970年代後的職業是畫家,副業是研究原住民文化藝術,也到菲律賓、南非、婆羅洲、南美印加文化,甚至到達巴布亞新幾內亞探險,因為研究藝術意外成為人類考古學者。這點跟陳奇祿剛好相反,因為研究原住民文化,素描的作品成為藝術畫作。
看過劉其偉的作品,我覺得有受到畢卡索、米羅的抽象畫影響,而他對動物的觀察具體而微,可能跟小時後失去母親獨力生活有關,欣賞他的畫就好像是他一輩子旅行流浪的歷史,其中有孤獨寂寞、赤子之心、刻苦耐勞等人生歷練,都可以在畫中讀到。
2002年收到總統的褒揚令,一生中扮演了各種的角色:工程師、藝術家、作家、人類學家、探險家,這樣的成就真是不容易。
劉其偉 -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A%89%E5%85%B6%E5%81%89#.E5.AD.AB.E5.A5.B3
【台北】陳奇祿原住民圖誌展@台灣博物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2/blog-post.html
2008/02/28
【德里】第一眼
前往印度的第一個早晨,一打開旅館的門口,撲鼻而來的牛糞味道,到處飛來飛去的蚊蟲讓我馬上又關上了門。
2007.3.31 來到印度德里的第一眼
然後我拿出了相機猛拍,沒有焦點,沒有主題,只要按下快門就好像完成了旅行的目的。走在街上滿滿的各式各樣的人,還有各式各樣的動物一起生活,此起彼落的喇叭聲就是他們溝通的模式,叭啦叭啦的交談聲,微笑的臉到處可以看到,還有脫光腳ㄚ想要融入這裡生活的西方長期背包客,坐在餐館發呆一整天的觀光客。
印度應該是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階級制度的傳統一直到現在還無法打破,人口眾多教育無法普及,語言眾多大家各自表述,而確確實實地這些人同時存在這塊土地上,而且彼此還生活在一起。街道到了晚上變成一個大通鋪,天一亮就變成市集,牛到處亂跑,但主人就是會找到擠牛奶賣錢。
在回台灣的機場,遇到一個剛退伍的台灣背包客,用著流利的英文述說著這一星期的觀察奇蹟,我跟他一樣,心中充滿了問號,是怎樣的政府可以管理這樣多樣的人民,而怎樣的人民可以透過選舉制度選出這樣的政治人物?
【德里】舊城區 Main Bazar 大街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601.html
2007.3.31 來到印度德里的第一眼
然後我拿出了相機猛拍,沒有焦點,沒有主題,只要按下快門就好像完成了旅行的目的。走在街上滿滿的各式各樣的人,還有各式各樣的動物一起生活,此起彼落的喇叭聲就是他們溝通的模式,叭啦叭啦的交談聲,微笑的臉到處可以看到,還有脫光腳ㄚ想要融入這裡生活的西方長期背包客,坐在餐館發呆一整天的觀光客。
印度應該是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階級制度的傳統一直到現在還無法打破,人口眾多教育無法普及,語言眾多大家各自表述,而確確實實地這些人同時存在這塊土地上,而且彼此還生活在一起。街道到了晚上變成一個大通鋪,天一亮就變成市集,牛到處亂跑,但主人就是會找到擠牛奶賣錢。
在回台灣的機場,遇到一個剛退伍的台灣背包客,用著流利的英文述說著這一星期的觀察奇蹟,我跟他一樣,心中充滿了問號,是怎樣的政府可以管理這樣多樣的人民,而怎樣的人民可以透過選舉制度選出這樣的政治人物?
【德里】舊城區 Main Bazar 大街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601.html
2008/02/27
【威尼斯】《天使墬落的城市》浴火鳳凰歌劇院
1970年代,安康聖母院因為整修,在教堂外有張告示:當心掉落的天使!而這句話成為這本書的書名。
【威尼斯】安康聖母教堂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04.html
今天又把這本看到一半的書哪出來翻一翻,我一直覺得威尼斯的處境跟台灣很像,這個身為最早的航海貿易帝國、最早導入工業大量生產的地區,1792年建成的鳳凰歌劇院歷經三次大火的吞噬,都重建了起來。
拿破崙1797年闖入了威尼斯搶走了許多的寶貴資產,1902年聖馬可鐘樓倒榻原地重建,1966年義大利北部大水,教堂與藝術品淹沒在洪水中,一直到1996年鳳凰歌劇院的最後一次大火,7年後重建的落成典禮上,威尼斯在展現了傲人對於歷史傳統維護的決心。
即使重建這些古蹟的進度如何的緩慢,政府如何的官僚,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意見,威尼斯人就是很奇怪的會妥協的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而美國人為什麼要花那麼多力氣搶救威尼斯?我看完了書還是問號。
威尼斯不但有各族種的人同時存在這個小島,這幾個島還分不同的區域,給不同階級種族的人居住。猶太區人口眾多,房子往上發展,猶太人會做生意最有錢,但是卻被打壓成最貧窮的區域,政府跟他們借錢,但就因為族種而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待遇。
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在去威尼斯,進入鳳凰歌劇院看《茶花女》,體驗威尼斯人帶給世界的影響力。也希望有人能用同樣的筆觸,寫出台灣人的性格與這座島嶼的歷史。
【威尼斯】安康聖母教堂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04.html
今天又把這本看到一半的書哪出來翻一翻,我一直覺得威尼斯的處境跟台灣很像,這個身為最早的航海貿易帝國、最早導入工業大量生產的地區,1792年建成的鳳凰歌劇院歷經三次大火的吞噬,都重建了起來。
拿破崙1797年闖入了威尼斯搶走了許多的寶貴資產,1902年聖馬可鐘樓倒榻原地重建,1966年義大利北部大水,教堂與藝術品淹沒在洪水中,一直到1996年鳳凰歌劇院的最後一次大火,7年後重建的落成典禮上,威尼斯在展現了傲人對於歷史傳統維護的決心。
即使重建這些古蹟的進度如何的緩慢,政府如何的官僚,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意見,威尼斯人就是很奇怪的會妥協的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而美國人為什麼要花那麼多力氣搶救威尼斯?我看完了書還是問號。
威尼斯不但有各族種的人同時存在這個小島,這幾個島還分不同的區域,給不同階級種族的人居住。猶太區人口眾多,房子往上發展,猶太人會做生意最有錢,但是卻被打壓成最貧窮的區域,政府跟他們借錢,但就因為族種而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待遇。
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在去威尼斯,進入鳳凰歌劇院看《茶花女》,體驗威尼斯人帶給世界的影響力。也希望有人能用同樣的筆觸,寫出台灣人的性格與這座島嶼的歷史。
2008/02/26
【台北】梁實秋的麵包樹@雅舍前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讀過梁實秋的散文,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散文中描述的那棵麵包樹,如今依然存在。
2008.1.2 麵包樹
在台師大附近有不少日式建築,幾乎都已經荒廢,因為沒有人住,木造的建築很容易引發蟲害,沒有人整理的庭院也很容易有老鼠、貓、狗聚集的場所,這類日式建築的存廢往往是附近居民的痛。
2008.1.2 梁實秋故居
梁實秋,1903-1987年,曾經參與五四運動,1927與徐志摩等人創辦新月書店,1949年來台定居,擔任過師大文學院院長,作品有《雅舍小品》、《秋室雜文》、《談徐志摩》、《實秋雜文》、《實秋文存》等,評論類型的有《文藝批評論》、《偏見集》、《英國文學史》等,曾獨力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曾在舊書店看到有他翻譯的文集一整套,我本想抽一兩本買來紀念,但老闆說只能整套買,於是那家舊書店我就經常光顧,每次去只是確定那套書還在,隨手翻翻其中一本的內容。
雅舍前的麵包樹,在梁實秋的散文中一再的提及,除此之外,庭院旁的幾棵樹因為環境的關係目前已經不復存在,文學的記憶與價值我們無法評量,你我的兒時回憶有幾樣是依然存在的?
2008.1.2 麵包樹
在台師大附近有不少日式建築,幾乎都已經荒廢,因為沒有人住,木造的建築很容易引發蟲害,沒有人整理的庭院也很容易有老鼠、貓、狗聚集的場所,這類日式建築的存廢往往是附近居民的痛。
2008.1.2 梁實秋故居
梁實秋,1903-1987年,曾經參與五四運動,1927與徐志摩等人創辦新月書店,1949年來台定居,擔任過師大文學院院長,作品有《雅舍小品》、《秋室雜文》、《談徐志摩》、《實秋雜文》、《實秋文存》等,評論類型的有《文藝批評論》、《偏見集》、《英國文學史》等,曾獨力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曾在舊書店看到有他翻譯的文集一整套,我本想抽一兩本買來紀念,但老闆說只能整套買,於是那家舊書店我就經常光顧,每次去只是確定那套書還在,隨手翻翻其中一本的內容。
雅舍前的麵包樹,在梁實秋的散文中一再的提及,除此之外,庭院旁的幾棵樹因為環境的關係目前已經不復存在,文學的記憶與價值我們無法評量,你我的兒時回憶有幾樣是依然存在的?
2008/02/13
【花蓮】七星潭
原先以為七星潭是個封閉的湖,沒想到是在海邊。
2008.2.8
七星潭的地名出現在清朝的台灣輿圖,因為這裡有大不等數口小湖泊,1936年日本人把湖填平,建了飛行場,如今花蓮軍用及民用機場就在旁邊,而海邊就稱為七星潭。另外還有一個傳說是因為在這裡看北斗七星特別清楚,所以稱為七星潭。
因為這裡有軍用機場,旁邊有眷村,所以居民的組成除了退伍軍眷之外,還有原住民及本省籍宜蘭漁民後代。
看了『瘋台灣』介紹這裡捕魚的方式,中型漁船利用黑潮流過,各種迴游的魚類及海龜就可以入網,成為一個難得的天然魚場,跟宜蘭一樣用「牽罟」的方式,乘著竹筏出海撒網,再由人力拉拔上岸的方式捕魚。
2008.2.8 二次變質岩有多樣的色彩
二次造山運動造就了高聳的中央山脈,而湍流的河流把山上多樣美麗色彩的石頭帶到海灘,很多人也到此撿石頭回家當裝飾品。也同時因為一出海就是很深的海,漁業資源豐富與美麗的天然景觀,真要好好的珍惜。
【宜蘭】無尾港港邊社區的夏天海攤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blog-post_9769.html
2008.2.8
七星潭的地名出現在清朝的台灣輿圖,因為這裡有大不等數口小湖泊,1936年日本人把湖填平,建了飛行場,如今花蓮軍用及民用機場就在旁邊,而海邊就稱為七星潭。另外還有一個傳說是因為在這裡看北斗七星特別清楚,所以稱為七星潭。
因為這裡有軍用機場,旁邊有眷村,所以居民的組成除了退伍軍眷之外,還有原住民及本省籍宜蘭漁民後代。
看了『瘋台灣』介紹這裡捕魚的方式,中型漁船利用黑潮流過,各種迴游的魚類及海龜就可以入網,成為一個難得的天然魚場,跟宜蘭一樣用「牽罟」的方式,乘著竹筏出海撒網,再由人力拉拔上岸的方式捕魚。
2008.2.8 二次變質岩有多樣的色彩
二次造山運動造就了高聳的中央山脈,而湍流的河流把山上多樣美麗色彩的石頭帶到海灘,很多人也到此撿石頭回家當裝飾品。也同時因為一出海就是很深的海,漁業資源豐富與美麗的天然景觀,真要好好的珍惜。
【宜蘭】無尾港港邊社區的夏天海攤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blog-post_9769.html
2008/01/27
花蓮的《台灣玉》
前陣子跟以前大學同學要了幾部紀錄片來看,很汗顏最近才有時間消化,我很佩服她對地球科學普科教育的努力,畢業十幾年來,她參與製作編輯的書籍與記錄影片不計其數。
呆黑蘑
http://terre-et-moi.blogspot.com/
博客來書店 - 台灣玉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8242
這部 DVD,讓我複習了一次大一的普通地質學課程,台灣東部的兩次造山運動是全世界最難得地質景觀,也蘊藏有豐富的礦產。日治時期日本人在豐田這個地方發現豐富的石棉礦,於是大量的開採,可是他們竟然沒有發現與石棉共生的閃玉礦石,這種礦石就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台灣玉,但找到珍貴的台灣玉之前,大部分是蛇紋岩與黑色片岩,而第二次造山運動的擠壓之後,才造就堅硬的台灣玉。
礦物的共生結構是地質系大一的基本常識,在我工作這麼多年後居然忘的一乾二淨,玉器在人類石器時代的文明也佔了重要的角色,台灣的卑南遺址時代挖掘出不少台灣玉,可見5000年前的人們就已經懂得玉石的開採,也找到台灣雲豹的藝術玉石圖騰。而分布在東南亞石器時代的遺址與南島語系的民族,都有台灣玉的痕跡,可見當時台灣原住民是這些島國民族的原鄉。
看完了紀錄片,除了看到堅持學術專業的教授,以前的老師,也看到了花蓮豐田人當年創造全球台灣玉的經濟奇蹟,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買來看看。
呆黑蘑
http://terre-et-moi.blogspot.com/
博客來書店 - 台灣玉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8242
50、60年代,花蓮豐田盛產的「台灣玉」享譽全球,為台灣賺進大筆外匯,並締造產量第一的世界紀錄,至今仍穩擁寶座。國家電影資料館館藏的台影新聞資料片,讓我們有幸目睹台灣玉供不應求的榮景;四十多年前掀起採玉熱潮的成功大學廖學誠老師,第一次接受採訪,娓娓道出這段關鍵歷史。花蓮台灣玉專賣店的姜錦源老闆、三重寶石店的鄭清海老闆,放下手邊忙碌的工作,熱心協助我們重現當年加工的盛況……。可惜,這段短短不到十年的輝煌歷史,早已逐漸被人淡忘,甚至有許多人不知道台灣有土生土長的寶玉。台灣玉以漫長的時間、以親身的經歷寫下精彩故事,藉由本片讓人了解台灣玉的玉礦再台灣島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深刻意義。
這部 DVD,讓我複習了一次大一的普通地質學課程,台灣東部的兩次造山運動是全世界最難得地質景觀,也蘊藏有豐富的礦產。日治時期日本人在豐田這個地方發現豐富的石棉礦,於是大量的開採,可是他們竟然沒有發現與石棉共生的閃玉礦石,這種礦石就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台灣玉,但找到珍貴的台灣玉之前,大部分是蛇紋岩與黑色片岩,而第二次造山運動的擠壓之後,才造就堅硬的台灣玉。
礦物的共生結構是地質系大一的基本常識,在我工作這麼多年後居然忘的一乾二淨,玉器在人類石器時代的文明也佔了重要的角色,台灣的卑南遺址時代挖掘出不少台灣玉,可見5000年前的人們就已經懂得玉石的開採,也找到台灣雲豹的藝術玉石圖騰。而分布在東南亞石器時代的遺址與南島語系的民族,都有台灣玉的痕跡,可見當時台灣原住民是這些島國民族的原鄉。
看完了紀錄片,除了看到堅持學術專業的教授,以前的老師,也看到了花蓮豐田人當年創造全球台灣玉的經濟奇蹟,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買來看看。
2008/01/26
【吳哥】塔普倫寺與樹木的共生《古墓奇兵》
建於1186年的塔普倫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了紀念母親所建的寺廟,經過長年的戰爭,國王改信佛教後建了不少佛教寺廟與醫院。
樹木與寺廟的共生結構
印度人決定這座寺廟要保存發現時渾然天成的狀態,所以目前印度人維修的方式不是拆掉重建,而是維持現狀,太大的樹木修剪樹根,快要倒的牆面或高塔用支柱去支撐,頹倒的迴廊與地面上的石塊就留在原地,另外建了木頭的走道讓觀光客進入欣賞。也因為這樣,攝影師與藝術家,甚至是電影的取景經常在這邊找到意想不到的靈感。
而這樣的創意,誰都不會懷疑由印度這個國家來執行的效果!吳哥王朝的信仰宗教由原先印度教,闍耶跋摩七世改信佛教,雖然時間並不長,但因為戰爭時間過長,百姓生活不安定,或許是這樣,這個國王所建的寺廟大多是普渡眾生的佛教信仰,在大吳哥城四周的雕刻作品,描述著是平民百姓的生活。而這座塔普倫寺的規畫,想像當時在此誦經的僧人,應該是萬人以上的規模。
到了印度,可以看到各種宗教、各種種族、各種階級與各類建築共生的情況,如今的塔普倫寺,森林在此也超過了400年以上,人們實在沒有權利因為要回復建築而把樹木砍掉,若是清除掉樹木後的塔普倫寺,牆面也會傾倒,用著現代的機具雖然也可以重建當年的風華盛況,但是這已經不是真正的塔普倫寺了,目前中國認養的幾座寺廟,已經是全新的寺廟,完全感受不到歲月所留下的痕跡。
看著樹木與高塔的共生,只要任何一樣東西離開,這樣的景象就不保,或許我們難以領悟為何要保留來,人類在地球上也不過是個過客,如何學習相處,我想才是最重要。
我在這裡另外一個震撼是看到一對白種人的父母帶著領養來的小孩到此旅遊,因為階梯上上下下,天氣也很熱,小男孩在旁邊哭鬧著要父母抱,但同樣年記與同樣膚色的小孩在旁邊拿著明信片叫賣,光著腳跑來跑去,看到白種人父母抱著小孩的場景,那賣明信片的小男孩非常不解,一直望著哭鬧的小孩。發生在這塔普倫寺的廢墟,無論是誰,恐怕都要想想生命的存在意義?
【吳哥】塔普倫寺與叢林四百年的對抗‧1186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9647.html
【吳哥】微笑高棉@巴揚寺‧1186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27.html
【吳哥】紀念父王的寶劍寺‧1191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3/1191.html
樹木與寺廟的共生結構
印度人決定這座寺廟要保存發現時渾然天成的狀態,所以目前印度人維修的方式不是拆掉重建,而是維持現狀,太大的樹木修剪樹根,快要倒的牆面或高塔用支柱去支撐,頹倒的迴廊與地面上的石塊就留在原地,另外建了木頭的走道讓觀光客進入欣賞。也因為這樣,攝影師與藝術家,甚至是電影的取景經常在這邊找到意想不到的靈感。
而這樣的創意,誰都不會懷疑由印度這個國家來執行的效果!吳哥王朝的信仰宗教由原先印度教,闍耶跋摩七世改信佛教,雖然時間並不長,但因為戰爭時間過長,百姓生活不安定,或許是這樣,這個國王所建的寺廟大多是普渡眾生的佛教信仰,在大吳哥城四周的雕刻作品,描述著是平民百姓的生活。而這座塔普倫寺的規畫,想像當時在此誦經的僧人,應該是萬人以上的規模。
到了印度,可以看到各種宗教、各種種族、各種階級與各類建築共生的情況,如今的塔普倫寺,森林在此也超過了400年以上,人們實在沒有權利因為要回復建築而把樹木砍掉,若是清除掉樹木後的塔普倫寺,牆面也會傾倒,用著現代的機具雖然也可以重建當年的風華盛況,但是這已經不是真正的塔普倫寺了,目前中國認養的幾座寺廟,已經是全新的寺廟,完全感受不到歲月所留下的痕跡。
看著樹木與高塔的共生,只要任何一樣東西離開,這樣的景象就不保,或許我們難以領悟為何要保留來,人類在地球上也不過是個過客,如何學習相處,我想才是最重要。
我在這裡另外一個震撼是看到一對白種人的父母帶著領養來的小孩到此旅遊,因為階梯上上下下,天氣也很熱,小男孩在旁邊哭鬧著要父母抱,但同樣年記與同樣膚色的小孩在旁邊拿著明信片叫賣,光著腳跑來跑去,看到白種人父母抱著小孩的場景,那賣明信片的小男孩非常不解,一直望著哭鬧的小孩。發生在這塔普倫寺的廢墟,無論是誰,恐怕都要想想生命的存在意義?
【吳哥】塔普倫寺與叢林四百年的對抗‧1186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9647.html
【吳哥】微笑高棉@巴揚寺‧1186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27.html
【吳哥】紀念父王的寶劍寺‧1191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3/1191.html
2006/10/30
【台北】一場難忘的懷舊之旅@四四南村
2006.10.29 四四南村‧傑利攝影
不知道為什麼到了某個年紀,就開始懷舊,這次跟老夫子姐姐合辦的四四南村半日遊,雖然最後要爬象山看台北市101夜景因為下大雨沒法上去,有點遺憾。但聽到老里長講述以前的生活,坐在前面的我頻頻點頭,彷彿回到了小時候。
我剛好住四四南村眷村旁,讀四四幼稚園的時候的上下學總要經過,聽里長從食衣住行育樂切入,我閉上眼睛就好像聞到當時的氣味,那邊有個公廁,這邊有狗吠,小小的四四南村容納了快500戶的人口,生了小孩要塞在前院的閣樓,刷牙洗臉就靠門前的小水溝。里長說:他那時晚上睡覺連屁也不敢隨便放!
看了展覽館,聽了里長解說,然後在回憶那段時光,我深深地覺得台灣的民主要更發展,一定要放開心胸試著了解在這塊土地生活的人。
要特別感謝來參與活動的網友,若有寫心得感想或是拍照,我會把連結隨時加入,有遺漏的話麻煩告知。
- 傑利的相簿→遊四四南村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jerrynote&book=32
- 佩詩→四四南村半日遊
http://www.wretch.cc/blog/ashalot&article_id=10253333
- 黑社惠的心靈染房→發現四四南村
http://tw.myblog.yahoo.com/jw!4YtAOJKRQkJIPQ.AkXw30w--/article?mid=4268&prev=-1&next=4249
- frances的淡藍色牧場→說時依舊…,往事並不如煙-《走訪台北四四南村拍照懷舊》
http://dearfrances.blogspot.com/2006_10_30_dearfrances_archive.html
- 老里長憶往;讓市區規劃在古蹟中散步《走訪台北四四南村拍照懷舊》
http://dearfrances.blogspot.com/2006/11/blog-post.html
- 一葉-Joe的生活印記→四四南村~永遠的鄉愁
http://tw.myblog.yahoo.com/joe-travel/article?mid=2553&prev=2592&next=2549
- 一葉-Joe的生活印記→四四南村~永遠的鄉愁~當年的艱苦生活
http://tw.myblog.yahoo.com/joe-travel/article?mid=2592&prev=2596&next=2553
- 一葉-Joe的生活印記→四四南村~永遠的鄉愁~都市發展與歷史保存的拔河
http://tw.myblog.yahoo.com/joe-travel/article?mid=2596&prev=-1&next=2592
- 一葉-Joe的生活印記→圓環頂蚵仔煎~吳興街重現重慶圓環老味道
http://tw.myblog.yahoo.com/joe-travel/article?mid=2602&prev=-1&next=2596
- 享樂的傑西卡:散步四四南村http://www.travelrich.com.tw/members/jc426/article.aspx?Article_ID=3194&CheckID=e232bc54-0a6b-4a1e-813a-272d9385063b
- 【台北】四四南村與四四幼稚園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6/09/blog-post_23.html
- 鴨血→四四南村‧台北信義的另一角
http://www.wretch.cc/blog/xnoopy&article_id=2446220
- 老夫子旅遊夜談
http://blog.roodo.com/may.lin
- frances的淡藍色牧場
http://dearfrances.blogspot.com
2006/09/23
【台北】四四南村與四四幼稚園
2006/9/23
雖然已經搬離莊敬路快10年了,但在哪邊住了20年,四四南村也是我同年回憶的一部分。
幼稚園的大班我就讀四四南村附設的幼稚園,舊址在現在的松勤街41號,那塊荒地現在是個菜園。回憶當年,每天早上我要從走過家裡後面的荒地(現在是公園),然後經過眷村的公廁浴室,經常會有狗跑出來追我,所以要非常小心的走過去,過條小馬路後就到了學校。今天我沿著這條路走了一趟,這個信義公民會館的感覺跟當時的感覺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記得剛上幼稚園的時候,媽媽特別吩咐我不能講台語,也不能跟眷村的小朋友玩,所以我幾乎沒有去過那個地方,上學的時候也只能從旁邊經過,等到上了小學後才有機會去住在這裡的同學家玩,感覺上住得真的非常簡陋,洗澡的浴廁還要跟人家共用。後來媽媽也接了一些家庭代工回家作,在這裡拿一些棉襖大衣回去裁縫加工。
這裡有很多年輕人來拍照,在信義路莊敬路這塊土地,能夠有這種古樸的地方存在,我覺得也十分有意義。公民會館有幾棟大的建築,一是展覽館,展出當年四四兵工廠的軍眷生活,二是藝文表演空間,今日剛好有演講課程活動,另外一個目前在裝潢,不知道未來會當做什麼用途。
印象中每逢節日在這附近看得到煙火,也有軍人來此播放露天的愛國電影,這個地方的運用我期盼能夠更多元些,或許舉辦些人文攝影展也是不錯的。
1976年在四四幼稚園當選模範生的畢業照,猜的出我是哪個人嗎?
不知道要配什麼音樂才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