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2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4-門司港與大連港的文化交流建築



許久之前節目談過門司港,這集縮小範圍至一棟吸引目光的小建築物-北九州市立友好紀念圖書館,像迪士尼片頭進入了童話世界,這棟融合歐洲各時期的建築特色,羅馬、哥德式 文藝復興 紅磚加上德國半木式的建築樣式,有著不對稱的塔、圓拱,高矮不一的牆面,屋頂、陽台、門窗等裝飾複雜,是學習建築的人要朝聖之地。

北九州市立友好紀念圖書館,是中國大連市送給門司港的,為了紀念締結姊妹市15週年,在大連市港邊有一棟一模一樣的建築喔。1902年,俄國請德國建築師設計建造,作為『東清鐵道』汽船公司的辦公室。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得勝,取得長春至大連鐵路經營權,改為『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首任總裁是剛卸任台灣總督府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滿鐵』可以稱為日本在中國的東印度公司,利用取得的鐵路經營權,開發周邊的礦產、電力、畜牧、旅館、海港、航空等行業。『滿鐵』在這棟建築旁蓋了相同樣式的附屬建物,作為招待所,稱為大連俱樂部,1926年改為日本橋圖書館。1931年,日本在中國東北成立滿州國,滿鐵全部歸入滿州國管理,直到了1952年交還中國。有人說,只要了解滿鐵的歷史,就了解中國東北大部分的歷史。

大連市將這棟建築送給日本門司港,採用了大連當地的石材與紅磚,在複製的工程中由雙方人員互相學習而完成,屏除這一百多年來因為殖民、戰爭的成見,門司港與大連港口間,因為兩棟複製的建築物而連結交流了起來,十分有意義。一棟老建築的修復與複製,不只是學習工程技術而已,還有對歷史與土地的反思。

門司港自古以來就有與各國港口貿易往來的繁榮歷史,除了與韓國釜山、中國大連之外,與台灣的基隆港往來也十分密切,當年台灣的香蕉大量輸出到日本,在門司港就會把熟透黑色的香蕉便宜的拍賣掉。為什麼水瓶子在日本吃到的台灣香蕉特別好吃呢?因為台灣可能多採用化學催熟,而日本的商店街有地下室,日本不用化學品讓香蕉自然變熟,風味更好了!(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1122《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2:【阿曼】尋找失落的烏巴城



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第八十九章,提及了千柱之城,擁有許多『巨大柱子』的城市,是一個十分富足的土地,因為這些人被判了真主阿拉,所以一場沙塵暴席捲了八天七夜,整座城市消失在沙漠中。

聽起來像是神話故事,也如同聖經中的罪惡之城索多瑪與蛾摩拉一樣,因為人民的罪惡遭到神的處罰。1991年,在人造衛星照相技術的幫助下,由美國、英國與阿曼所組成的遠征考古隊,到達了阿曼南部沙漠中挖掘,找出了塔樓、城牆的遺跡,並且找出了地下水井,還有一大塊因為地層下陷,導致城市中心崩塌,該地區是石灰岩洞穴的地形,有可能是大地震引發的天然災害。

在西元前八千年至二千五百年前這段時間,在阿曼南部有雨水充沛,並非現在是沙漠地帶,遊牧民族採集乳香,和美索不達米亞進行長距離的貿易。乳香樹滲出的樹脂,呈現淡黃色顆粒,自古以來在各種祭祀活動焚燒乳香拜神,煙燻後會有香氣,也可以治病,對於淋巴腺結核與痲瘋病、關節炎,對於男女賀爾蒙不平衡,也很有效果。

大約在西元前二千五百年阿拉伯半島開始沙漠化,人們開始馴養駱駝,並組成貿易商隊,這些乳香貿易日漸重要,在西元前九百年,烏巴城建立。到了西元前三百五十年,烏巴新城建立,日益擴大貿易範圍,到達埃及、以色列、波斯(伊朗)、希臘、羅馬等地,此時可以說是烏巴城的黃金時代。

大約在西元三百年至五百年間烏巴城被毀棄,西元九百年至一千五百年間,烏巴城又重新有人居住並且重建,也找出了可能是戰爭被大火焚燒的痕跡。

人類因為氣候的變遷,受到極大的影響,遊牧民族在沙漠中為了求生存,在有地下水的綠洲建立城市,馴養駱駝作為商務運輸,以部族為單位生活,因此在阿拉伯地區看到很多城堡的古蹟,大多興建在綠洲旁,建立農耕的水道系統,更說明了為了爭奪資源而戰爭不斷。

烏巴城的建築設計,受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影響,就是神是居住在天空的國度,在城市的中央有寺廟,四周有防禦性的高塔、碉堡。往來貿易的商隊,在城市中交易著乳香、鹽塊、香料等,但要如何收取城市的建設經費,就是要靠商隊的捐獻,而捐獻的名義就是寺廟的神。

在1990年代的考古挖掘中,找到了這座失落的烏巴城,可能是地震導致城市地層下陷而毀壞,加上貿易沒落、戰爭等因素,有著千柱之城的烏巴城消失,儘管《古蘭經》說人們多行不義導致城市毀滅,但反觀人類這百年來不斷蓋起了高塔、摩天大樓等建築,蓋完後該地區都發生了經濟大崩盤,我們是否能夠多學習歷史上的錯誤,追求沒有災難的永恆城市。


莫忘初衷《小悅》《男人的約定》《創造時代的男人:阿久悠物語》



日本連續劇老實說也是十分八股的,但是勵志片經常引發鬥志,覺得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當然,努力的方向也要正確才是。

日本在懷舊方面似乎特別厲害,我也想了解一下,父女相依為命、一貧如洗拚了十幾年都沒有成功、工作與家庭這些題材都夠八股吧!

但是,能夠把這些八股的題材組合起來,然後讓人不覺得八股,明明都已經知道過程了,又會一直看下去到結束,這樣的秘訣在哪裡呢?這幾部片子的關鍵在於通俗的流行"音樂"吧?有了耳熟能詳的旋律,然後再把這些詞曲背後的故事連結出來,就好了?

聽起來好像很容易?

但是對於那個時代的背景考據、細節、服裝、顏色,都可以看到劇組的用心,這才是"懷舊"題材最不容易達成的,這也是我喜歡看日劇的主因,相對於台灣的綜藝節目,是否可以拍出五十年前電視剛剛開播那時代的故事?應該也令人回味吧!

流行綜藝雖然容易回味,但是做節目、做音樂的"初衷"為何?會不會我們都已經遺忘了呢?

PS. 看台灣電視目好像自己患了精神病有感

2017/11/20

【台北】竹風書苑



公館的竹風已經把書上架了差不多了,跟高雄的 booking 書店一樣,有三層的移動書櫃,左右移動可以看到第二層、第三層的書,以文史哲為主的書,高雄的 booking 放置前後多層的書櫃,主要是漫畫書比較輕,這邊的書雖也不算重,但是推起來比較吃力,希望故障率不要太高。

蠻好增加收書量的一個設計,不過要上架是有點辛苦。— 在竹風書苑。

2017/11/18

【台北】荒野電影社的昭和町散步




今天,因為是電影社好友的導覽,居然帶了快三個鐘頭,或許太過大心肝,到了這邊講瑠公圳的發展簡史,然後再到梁實秋故居,繞到俞大維曾經住過的地方,罵了一下文化局,然後進入殷海光故居,一路上講了日本時代住了那些教授,也講了1960年代的白色恐怖吉普車、雜貨店二樓的特務布哨的地點,也講了一些小八卦。

唉!我應該設定好主題,甚麼都講的結果,就是甚麼都沒有講完整。

感謝朋友捧場,不但來聽亮軒老師導覽,又買了書,用餐,然後又花錢被我操了三個小時。

以下是關鍵字

1. 劉榮標
2. 下條久馬一,堀內次雄,森鷗外(征露丸殺人事件)
3. 許壽裳,《昭和町六帖》
4. 和合青田,三尾良次郎
5. 青田茶館,庄司萬太郎,洪耀勳,洪伯文
6. 昭和町文物市集,霧裡薜圳
7. 師大路來由
8. 梁實秋故居,人間四月天
9. 俞大維住過的地方
10. 彭明敏
11. 日僑學校
12. 立石鐵臣住過的地方
13. 殷海光故居
14. 林朝棨/廖繼春
15. 洪炎秋

《東京愛麗絲》《太太請小心輕放》



乍看下這兩部片大不相同,一個是少女漫畫描述二十幾歲的上班族的異想世界,另一齣是全職家庭主婦的特務,想要掙脫束縛爭取自由的連續劇。

相同點都是三、四個女性,受到美國慾望城市的劇情設定模式影響,追求物質、時尚、拜金、外表的文化。

《東京愛麗絲》對於男性、戀愛、家庭的憧憬,有著麻雀變鳳凰,嫁入豪門的幻想。而《太太請小心輕放》則反過頭來反思,已經成功的達成嫁入豪門,住到有錢人豪宅區,可是全職主婦的心靈卻是空虛的,追求到最後,卻是一場空。

這是很值得反思的兩部片,中間的過程好笑有趣,但是內心的對白卻是十分殘酷的。

不太喜歡看 YA 片,高中生急於長大,有種太過於成熟的非現實感,但看這種片子,整個內心就是很少女,充滿了想像。

2017/11/17

【台北】Notch Cafe 的掛耳包



這次來介紹 Notch Cafe 的掛耳包,上午趕時間,包含煮熱水只要五分鐘,就可以沖好一杯咖啡,然後倒入保溫瓶就可以享受咖啡。

當然,若你有時間的話,還是建議享受慢慢手沖咖啡的樂趣。

2017/11/16

【台北】流浪ing旅遊書店

流浪 ing 書店,好厲害的講座分享,滿滿的座位。

【台北】很值得去挖寶的二手書店,竹軒



每次走進去都是練瑜珈的一個好機會,而且方向感要很好,無論蹲、跪、臥、躺,站直身體或是下腰的姿勢,利用轉頭、伸頭、探頭去探詢各式各樣的書名,擠在這樣的空間,有時候會覺得是不是在水裡面失去了方向感。

這是波赫士的魔幻圖書館嗎?

當然,很多地方會標示不要亂拿書,不然整疊書塌下來可不是鬧著玩的,掏完書後起身,一陣天旋地轉,其實,可以看到書背書名的書,大概也只是整個空間的四分之一吧!

店主每天周而復始的搬出書,然後再收進二手書,然後我們這些怪叔叔再去把書挖出來,這些"資料"在我們這些人的忙進忙出之後,逐漸地不再被人閱讀,或許數位化後的"資料"在未來才能有被用到的機會,而這些沒有被數位化的書,是不是從此埋入垃圾堆之中呢?

有一種過於喧囂的孤獨!

【台北】彰藝坊的小鮮肉



最近聽彰藝坊的老闆說,在店裡遇到日本來的小鮮肉,我也想要去看看

每次去彰藝坊看到源源不絕的日本客人,三兩陸續來訪,總是十分的羨慕,喜歡台灣花布的客人還是以女性居多,會有年輕男性,大多是陪女朋友、太太去。

在台北敦南誠品設櫃時期,彰藝坊的戲偶刺繡非常亮眼,是外國朋友會購買帶回去的特色產品, 宗萍 (陳宗萍) 老闆再從戲偶使用的一些花布發想,轉換為顏色鮮豔的包包,這樣還不夠,這二十年來的生活產品不斷的創新,除了基本的戲偶戲服,還有燈罩、墊子、服裝等等,真的是五花八門。

原來店長自覺業績不好辭職,所以只剩下老闆顧店,剛好喝到難得的老闆隨緣咖啡,還有太陽餅,雖然聊的時間不太多,但很開心能夠看到台灣的文化創意,我們也都感慨現在年輕人看事情的文化深度不夠,所以看不懂我們產品的價值,而且很多文創品也面臨太表面,一下子就被時間淘汰,無論設計師或是客人,都需要文化、美學的提升,我們的產品才能穩固,是需要與時俱進的。

雖然十二萬分的感慨,但我們還是非常愉快的喝了咖啡點心,老闆女兒也會幫忙顧店,又念相關科系,看來接班日子不遠。

但,絡繹不絕的日本觀光客來,最近好像也沒有購買力啊!— 在彰藝坊偶相與花樣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