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國語日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國語日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02/21

20180221《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7:【台北】青田街七巷六號,洋和混合的家屋



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的設立,從高等農林學校改制,在此服務的學者、教授,有穩定的研究機構工作,於是投入大筆的資金,有人把日本內地的家產賣掉,集體向銀行貸款購地建屋,就在今天青田街與溫州街的部分區域。

1930年代陸續蓋好的家屋,每一棟房子隨著主人不同的喜好而有不同的設計,這也是全台灣獨一無二的區域,因為當時全球經濟不景氣,除了大官可以有較豐富的資源可以興建華麗的住宅,一般基層公務員多是居住在樣式簡單的住宅,這批學者教授受到明治維新之後全盤西化的影響,將西洋生活文化帶入了自宅,洋和混和的設計,是當時的潮流。

明治維新(1868年)初期,日本人被歐洲人嘲笑,一昧的抄襲歐式建築樣式,而不知道其中的文化精隨。在台灣也很明顯的大型公共建築在大正、昭和時期的不同,大正時期(1912-1926年)的建築多採用紅磚加洗石子交錯的外牆,外觀比較繁複,當年的台灣總督府(總統府)、總督府台北醫院(台大醫院)、台北州廳(監察院)等,多是這樣建築樣式。而台灣的昭和時期(1926-1945年)大多為現代主義的樣式,例如:台北市役所(行政院)、公會堂(中山堂)。

而昭和時代的家屋,也陸續捨棄了洋和兩館的設計,將洋式的空間合併整合在一棟建築內。以青田街七巷六號這棟足立仁教授的家屋為例,內有洋式的客廳、書房、餐廳的設計,而日式榻榻米的空間為多功能使用,可以是主人、客人晚上睡覺的房間,也可以當成茶室,屋內還有廁所、廚房、洗澡的空間,甚至還有一間佣人房,動線設計規劃良好,坐南朝北,房屋有墊高之外,因應亞熱帶氣侯,有設置氣窗,走廊(緣側)還加寬,可以讓室內通風涼爽。

原本後院在陽光室外,還有一個大水池,不只作為消防防火災的用途,夏日微風吹拂還可以讓室內涼爽,小朋友可以游泳玩耍,這種日式庭園水池造景轉變更為實用性,是充分了解台灣氣候後所做的設計。

青田街區日式房舍的庭院,種植有高聳的南洋植物:椰子樹、麵包樹等,也有較中等的果樹:芒果、蓮霧、芭樂等,或者觀音棕竹、桂花、櫻花、玫瑰等,四季都有飄香的花,也顯現了這一批研究農業的學者所背負的任務,將台灣打造為農業研究的中心。

當年來台工作的日人,經常需要招待親朋好友,打點政商關係,所以自己的住家也經常有宴客的需求,這樣一棟不大也不小的家屋,即使來了二十幾個客人都可以在不同的空間作彈性的運用,一點都不覺得擁擠。

我會想像足立仁教授,可能早上是被太陽光喚醒,假日有時跟朋友去爬草山(陽明山),採一些野蘭花回來在庭院配種,或許也邀請三五好友來家裡吃飯,在洋式客廳聽黑膠唱片,小朋友在後院的水池戲水,玩累了可以取出水池的西瓜,在屋簷下一起分享,而大人們則在榻榻米上喝抹茶欣賞藝術品。

1945年,戰爭結束,日人大多遣返,這一棟棟日式家屋,就變成了台灣大學或公營機構的宿舍,難得保存良好,不但可以了解日人的軌跡,也可以了解國民政府來台學者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體會。

我一直認為美學是建立在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的,文化是過去人類生活的總和,了解過去這塊土地的歷史,保留下美好的建築與生活習慣,這就是美學。


2018/02/07

20180207《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6:東京奧運會徽,市松模樣的變形



2020年夏季奧運在東京舉辦,奧運會徽發布後,一般民眾覺得只有單一的藍色,而且偏冷色,好像不夠活潑。熟知日本文化的人,一眼就看出這個藍白格子紋路是「市松模樣」的變形,從江戶時代就開始廣泛使用的圖樣,代表著日本傳統美學的傳承。

「市松模樣」是正方形藍白相間的方格圖案,奧運會徽將之變形為圓形,主要是傳達世界各國文化多樣性的調和,而且每一個方形連結一起,希望各國能超越彼此的不同,共榮在一塊的願景。

日本建築美學的經典之一桂離宮,1641年擴建,是貴族逃離人間權力鬥爭紛擾的世外桃源。桂離宮的松琴亭,紙門、牆壁上有藍白交錯的方格,為了搭配這樣的設計,連在地上的踏腳石,藍綠色的大石交錯放置。不同角度、不同高度欣賞這些簡單的格子紋路,紙門或開或關,呈現非常多樣的現代感,很難相信是三百多年前的設計,在這樣的空間喝茶聊天,在不同季節欣賞戶外美景,別有不同的情趣。

江戶時代,有一位叫做佐野川市松(1722-1762年)的歌舞伎演員,他曾在知名的劇中穿著藍白兩色方格子交錯的褲子,並且大量的使用在衣服的裝飾上而蔚為風潮,後來這種圖案,就被稱為「市松模樣」。

京都的東福寺,最有名的是1939年重森三玲(1896-1975年)所設計的庭園,有一格格方形的大石塊與青苔相間的庭園,並在楓樹、松樹、杜鵑前造景,稱為「井田市松」。藉由同樣的方格,但隨著不同季節,植物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時間」成為最厲害的天然彩繪師。東福寺楓紅季節是京都最美的庭園。2014年該庭園被指定名勝,從鎌倉時代質樸剛健的庭園風格,並融合「市松模樣」與抽象元素組合而成,兼具傳統與現代藝術的意義。

喜歡去日本庭園的人,大多數不是宗教信仰的因素,而是喜歡靜靜的坐在寺廟內望外看著小小的庭園枯山水,藉由不同角度的欣賞這種用人工創造出來的小世界與後面的大自然借景,聽著蟲鳴鳥叫,體悟人生禪學。即使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悟道,一般人藉由欣賞庭園,觀察藝術品的心情,體驗日本之美。

日本傳統的紋飾,取法大自然的海浪、晚霞、樹木、飛鳥等,這些不斷重複的圖案被應用在衣服、器物上裝飾,成為美學文化,也象徵著貴族的生活品味。世界各地在工業革命後,需要大量快速的印刷漂亮的圖案,應用在壁紙、磁磚、建築外觀等。台灣花布設計,也是這種不斷重複相間的原理,使用在棉被、衣服上,突顯在地鮮豔的顏色。

這一次東京奧運會徽,原本被懷疑是抄襲比利時某劇院的圖案,因此重新設計,重新設計後有四組圖案,另外三組各個顏色鮮艷,只有這組「市松模樣」採用單一藍色冷調,為何可以雀屏中選,我想除了和風傳統之外,從極為簡單中變化出來的圖案,更能突顯沉靜的禪學意境。

2018/01/10

20180110《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5:布拉格,約翰藍儂牆



在捷克布拉格一個幽暗的小徑,金色的陽光穿越紅色的楓葉灑下來,牆上五顏六色的塗鴉,大修道院的外牆,遊客來來往往,拍一張照片,人彷彿都融入了牆裡。

約翰藍儂生於1940年10月9日英國利物浦。叛逆與特立獨行,他藝術方面的天份,填滿他不甚愉快的童年!1960年代,是披頭四合唱團的靈魂人物,也是搖滾樂史上的精神指標,披頭四所引領出的搖滾世代,為後來舖出一條嶄新的音樂風貌。

1969年,約翰藍儂與藝術家小野洋子結婚,把名字改為約翰·小野·藍儂,冠上了太太的姓氏表示男女平權。1980年,他和小野出新專輯,在專輯發行三周後在紐約遭瘋狂歌迷開槍射死。藍儂參與的和平運動頗受爭議,長期將反戰思想透過歌曲傳唱,他的一些歌曲被反戰運動和反文化運動視為聖歌。

約翰藍儂一輩子都沒有到過布拉格,為什麼會有約翰藍儂的光影彩繪牆呢?


附近擁有許多歷史建物,四週都是富豪之家,各國的大使館,1988年,這裡成為群眾發泄對共產主義政府的憤怒,許多年輕人在牆上塗鴉標語,後來在查理士大橋附近學生與警察發生嚴重衝突,參與行動的學生被稱為藍儂主義者,政府把這些學生和平人士污賴為成酗酒、精神病患、反社會和資本主義者。

這些塗鴉在當年,被塗掉後又被重繪上去,如今有些人會拿著筆來加油添醋一下,每天來此牆面都有變化,但都不脫離約翰藍儂的畫像與符號,地上還有蠟燭鮮花來紀念這個音樂天才。現代,約翰藍儂牆成為表達自由、理想、夢想、流行、搖滾、愛、和平種種象徵的牆面。

1980年末,捷克脫離共產黨專制後的社會,約翰藍儂成為一個精神的偶像,現在成為一個觀光的景點,或許是捷克有個文學家總統,1990年代獨立的過程中,這個牆面變成了一種精神象徵,約翰藍儂的生日10月9日,也變成了約翰藍儂日。

如今,觀光商業繁榮之後有許多藝術畫室在這個區域開店,從以前反政府的塗鴉,轉變為一個正常的商業運作方式,有些社會主義者覺得背離了原來的藍儂精神。

在世界各地都有塗鴉,經常在廢置如同廢墟的房子牆面,會有抗議的字眼,這些塗鴉客還十分有美感、有計畫的能夠快速創作,表達社會的不公平。後來很多地方乾脆開放藝術家來塗鴉創作,但是內容已經背離了這些塗鴉客相要傳達的心意,台灣不少城鄉的再造計畫,都是用塗鴉這個方法,我們要思考的是真正傳達的精神是甚麼?而不是一昧的模仿而已。

2017/12/20

20171220《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4:耶路撒冷,永遠的聖地



最近,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承認以色列的首都是耶路撒冷,為什麼這一個宣告讓許多國家錯愕,原因就在於自古以來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聖地,這三個宗教也稱為亞伯拉罕教,目前信奉這三個宗教的人數加起來佔了全世界一半的人口。

大約在西元前一千年前,大衛王攻陷該城,並改名為耶路撒冷,為猶太人的信仰『約櫃』建立了會幕,也就是一個流動的敬拜中心。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放置於佛羅羅斯的大衛像,就是描述大衛年少與巨人歌利亞戰鬥前血脈噴張的專注神情。

後來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第一聖殿,成為猶太教的信仰中心,一直到了西元前607年,巴比倫王國攻破耶路撒冷,俘虜了許多貴族,歷史稱為巴比倫之囚,而後幾年的戰爭,巴比倫徹底的摧毀了第一聖殿。

西元前538年,波斯帝國(今伊朗)打敗了巴比倫,解放了猶太人並允許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於是第二聖殿在西元前515年重建完成,又重修城牆恢復繁榮。

西元前4年,耶穌在不遠的伯利恆城出生,當時人民生活困頓,為了抵抗羅馬帝國的強權統治,新約聖經描述耶穌在此受難、埋葬、復活、升天等事蹟。西元70年,羅馬帝國更將猶太人趕出耶路撒冷,並且拆除了聖殿,只剩下西邊的牆基。

西元313年,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大帝統治下,先行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並且將耶路撒冷變成基督教的信仰中心,興建了許多教堂,到了西元五世紀,猶太人才得以重新回到耶路撒冷。

到了西元638年,阿拉伯帝國占領耶路撒冷,後來在聖殿山建造了清真寺,傳說是亞伯拉罕以兒子獻祭的地方,也是伊斯蘭教中「夜行登霄」顯現神蹟的地方,穆罕默德深夜騎著神獸到耶路撒冷登上七重天,見到天堂、火獄等,一直到黎明時分重返麥加。

而後的耶路撒冷,歷經了鄂圖曼帝國、塞爾柱帝國,基督教東西教派的分裂,以及十字軍東征等事件,時而繁榮時而沒落,不斷的摧毀後又重建,各宗教人種來來去去,一直到近代耶路撒冷舊城區,被分割為四個區域:猶太人住在東南方哭牆上方,基督徒住在西北方的聖幕教堂附近,穆斯林住在東北的聖殿山,而亞美尼亞人主要住在西南方。這四個分區主要是一次大戰後英國管理時期(1917-1948)的劃分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錯綜複雜的不只如此,在基督徒這區的聖墓教堂中,因為基督教的分裂,同時有希臘東正教、羅馬天主教、亞美尼亞、埃及、衣索比亞等教會共同使用,但是這些教派間也互不相讓,於是教堂的鑰匙居然是交給中立的穆斯林家庭所管理。

如今從橄欖山上看著耶路撒冷舊城區不同的宗教建築,小小的舊城區竟然蘊藏了各宗教的歷史情結,清真寺的金色大圓頂,基督教的教堂高塔,但缺少了四四方方的猶太聖殿,只看到猶太人在聖殿遺跡的哭牆旁誦經點頭,許多信徒觸摸哭牆太激動而昏倒,很多人把心願寫在紙上塞入牆縫,看到這些畫面的我相當感慨!大衛王命名耶路撒冷的原意,應該是『遺產』與『和平』的意思,既然都是信奉亞伯拉罕的宗教,真心希望此地永遠是宗教遺產,永遠能和平相處。


2017/12/06

20171206《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3:【巴黎】奧斯曼的都市計畫與艾菲爾的鐵塔



十七世紀的歐洲城市:巴黎、倫敦,為大家所詬病的就是髒亂,市民隨處大小便,沒有地下排水設施,下大雨就淹水,衛生環境很差傳染病叢生,發生火災沒有防火巷而延燒,造成很多人傷亡。

奧斯曼在 1852年到1870年間,執行巴黎的都市計畫,這項計畫執行時拆毀了大量的民宅,社會底層的人因此流離失所,舊城區的消失,失去了歷史的連結。但事後都市景觀大大的改變,凸顯了都市中軸線的意義,凱旋門、圓環、方尖碑等這些紀念建築,整整齊齊的放置在都市的道路系統上,連結公園與博物館、大型公共建築的綠蔭景觀,並把房子切齊,筆直的馬路,輻射狀的道路系統,地下排水道的設置,改善了衛生環境,失火更不會無限的延燒。

今日來看,奧斯曼的都市計畫,成為全世界大都市規劃的樣板,甚至連陽台的寬度、樓層的高度,甚至是塞納河畔的賣二手書的書架、書櫃,都規定高度與寬度,讓整座城市有了標準規格。如今的巴黎政府還嚴格規定了房子所有人要定期維修,因此購買房地產的人,要特別注意維修的年限保留預算,作為房屋修繕之用。

1880年代,法國為了擺脫普法戰爭的恥辱,宣揚國力,於是想在法國革命一百年紀念之際,能夠舉辦城市博覽會。1889年,巴黎的城市博覽會開幕,設計師艾菲爾親手把法國國旗升上三百二十公尺高的鐵塔,除了更凸顯了奧斯曼規劃的都市景觀的中軸線,鐵塔的美麗弧度更往上突破了巴黎的天際線,而且新穎的建築材質,後來的城市博覽會,無不利用『金屬』、『玻璃』新材質,更引發了後續各大城市的摩天大樓對於高度的追求。

艾菲爾與奧斯曼一樣,在興建的過程中遭受眾人的嘲諷,許多文學家、建築師、音樂家、工程師等人聯名抗議這個很像煙囪的大怪物,黑色的鐵塔,從空中看好像在巴黎滴下了一個大墨水滴,此外,蓋到一半的鐵塔,更像是一個大型的蠟燭台。還好艾菲爾堅持到最後把鐵塔蓋好,如今在東京、名古屋、柏林、哈爾濱等大城市,都有模仿艾菲爾鐵塔的建築,反而成為各大城市的共同特色。

1898年,巴黎舉辦地鐵入口設計比賽,吉馬德以鑄鐵欄杆模仿扭曲的樹木枝幹、纏繞的藤蔓,頂棚有如海背的造型,全部取自於大自然的動植物的紋路,上面覆蓋了玻璃,黃色的字牌、綠色的欄杆,成為巴黎地鐵入口的識別系統。

1990年代,巴黎大羅浮宮計畫,在羅浮宮前興建了一個玻璃金字塔的地下入口,讓原本中軸線經過了杜勒麗花園、協和廣場的方尖碑、凱旋門,進一步再延伸到了更高聳的新凱旋門。

艾菲爾鐵塔雖然已經蓋好了一百多年,也成為巴黎與法國的代名詞,但巴黎還是不斷的創新,除了用『光』妝點鐵塔之外,地鐵入口的鐵欄杆、塞納河上的玻璃觀光船,重複使用著玻璃、金屬這個兩個材質深化城市建築。

鐵塔上往上發展,但更多的地下化建設,除了地下鐵之外,法國國家圖書館往地下挖掘,增加收藏圖書的空間,塞納河畔的高架道路拆除地下化,一座美麗的都市在既有基礎下,仍然需要不斷的創新。

2017/11/22

20171122《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2:【阿曼】尋找失落的烏巴城



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第八十九章,提及了千柱之城,擁有許多『巨大柱子』的城市,是一個十分富足的土地,因為這些人被判了真主阿拉,所以一場沙塵暴席捲了八天七夜,整座城市消失在沙漠中。

聽起來像是神話故事,也如同聖經中的罪惡之城索多瑪與蛾摩拉一樣,因為人民的罪惡遭到神的處罰。1991年,在人造衛星照相技術的幫助下,由美國、英國與阿曼所組成的遠征考古隊,到達了阿曼南部沙漠中挖掘,找出了塔樓、城牆的遺跡,並且找出了地下水井,還有一大塊因為地層下陷,導致城市中心崩塌,該地區是石灰岩洞穴的地形,有可能是大地震引發的天然災害。

在西元前八千年至二千五百年前這段時間,在阿曼南部有雨水充沛,並非現在是沙漠地帶,遊牧民族採集乳香,和美索不達米亞進行長距離的貿易。乳香樹滲出的樹脂,呈現淡黃色顆粒,自古以來在各種祭祀活動焚燒乳香拜神,煙燻後會有香氣,也可以治病,對於淋巴腺結核與痲瘋病、關節炎,對於男女賀爾蒙不平衡,也很有效果。

大約在西元前二千五百年阿拉伯半島開始沙漠化,人們開始馴養駱駝,並組成貿易商隊,這些乳香貿易日漸重要,在西元前九百年,烏巴城建立。到了西元前三百五十年,烏巴新城建立,日益擴大貿易範圍,到達埃及、以色列、波斯(伊朗)、希臘、羅馬等地,此時可以說是烏巴城的黃金時代。

大約在西元三百年至五百年間烏巴城被毀棄,西元九百年至一千五百年間,烏巴城又重新有人居住並且重建,也找出了可能是戰爭被大火焚燒的痕跡。

人類因為氣候的變遷,受到極大的影響,遊牧民族在沙漠中為了求生存,在有地下水的綠洲建立城市,馴養駱駝作為商務運輸,以部族為單位生活,因此在阿拉伯地區看到很多城堡的古蹟,大多興建在綠洲旁,建立農耕的水道系統,更說明了為了爭奪資源而戰爭不斷。

烏巴城的建築設計,受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影響,就是神是居住在天空的國度,在城市的中央有寺廟,四周有防禦性的高塔、碉堡。往來貿易的商隊,在城市中交易著乳香、鹽塊、香料等,但要如何收取城市的建設經費,就是要靠商隊的捐獻,而捐獻的名義就是寺廟的神。

在1990年代的考古挖掘中,找到了這座失落的烏巴城,可能是地震導致城市地層下陷而毀壞,加上貿易沒落、戰爭等因素,有著千柱之城的烏巴城消失,儘管《古蘭經》說人們多行不義導致城市毀滅,但反觀人類這百年來不斷蓋起了高塔、摩天大樓等建築,蓋完後該地區都發生了經濟大崩盤,我們是否能夠多學習歷史上的錯誤,追求沒有災難的永恆城市。


2017/11/08

20171108《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1:【巴塞隆納】加泰羅尼亞,高第與聖家堂



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人口七百多萬,面積約三點二萬平方公里,只比台灣小一點點,不但經濟發達,是工業中心,在藝術、建築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達利、米羅、高第都是加泰羅尼亞人,畢卡索長期在此地創作,這些人都留下了很多的作品,高第更將此生全部奉獻給聖家堂的興建。

1882年開始興建聖家堂,第一任建築師與宗教團體意見不合,辭職後由三十一歲的高第接手,高第更改設計圖原本是新歌德式樣式全部為修改為曲線的形式。

高第將一條水平線,平均的吊掛許多有重量的沙包,代表建築承重的能力,水平線彎曲後,再把這個曲線反過來,就變成了建築物中眾多的曲線,用來對抗地心引力。眾多看似不規則的曲線,其實都是經過計算好的。

高第曾說:「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因此他的設計,幾乎全部都是曲線、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曲面等來設計高聳的教堂。聖家堂,還沒有進入教堂前的立面好像是大自然中的鐘乳石洞穴,人們渺小的在底下看著耶穌誕生,並且來人間代替人們受罪,進入大殿之後,好像進入森林之中,一根根的柱子好像一棵棵大樹,頂端透光的曲線模擬茂密的樹葉所產生的光影,這一切都是取材大自然。

聖家堂預計要建立十八座高塔,其中十二座代表耶穌的十二個門徒,四座是聖經四福音書的作者,兩座代表聖母、耶穌,未來完工後最高的高塔是一百七十公尺,將會是全世界最高的宗教建築。

十九世紀末,歐洲的新藝術運動,因為鑄鐵技術應用在建築技術上,所有的建築物追求往上的發展,在各國展開了不同的發展歷程,在加泰隆尼亞稱為「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高第使用曲線設計,強調了加泰隆尼亞以哥德式建築為靈感,使用新的建材與建築技術來實現這樣的民族特色。

高第自從接手聖家堂的設計,不眠不休終身沒有結婚,甚至還搬進了聖家堂的工地居住、監工。1926年,穿著破舊的高第被電車撞倒,送到醫院時還以為是流浪漢。本來是花花公子,後來全心投入這座「奉獻者的教堂」,雖然高第在世大部分都沒有完成,但後來的建築師繼承了他的設計圖,希望在2026年高第過世百年完工。

歷經了百年多的興建,同時在維修舊建築部分、蓋新的部分,同時建築師又在設計未來,絡繹不絕的觀光客進進出出,這項工程也創下了許多世界紀錄,未完成就已經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高第的建築草稿,是紐約在九一一之後重建世界貿易中心的概念。台灣大學的社會科學院圖書館,由伊東豊雄設計的八十八根不規則的樹枝狀的柱子支撐,在裡面閱讀,自然的天光好像置身森林之中,這也是受到高第的影響。

2017/10/18

20171018《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0:【土耳其】迪亞巴克爾的黑色城牆,庫德族的地下首都



以下是最原始版,所以跟報載的大不相同

最近庫德族舉辦獨立公投,庫德族大約有三千萬人,居住在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土耳其等國境內,中東第四大的民族,也是全世界最大無成立國家的民族。



土耳其境內的迪亞巴克爾,是庫德族聚集處,有一說為庫德族非官方首都。

迪亞巴克爾最有名的就是中世紀的城堡,黑色玄武岩堅固的城牆,全長大約六公里,十六個崗哨、五個關卡、八十二個瞭望塔、牆高十二公尺,城牆上的寬度三至五公尺,大約興建於拜占庭帝國早期(330-500年),壯觀的規模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座從亞述帝國時代就存在的城市,原名阿密(Amid),意思是鞘中的劍。西元七世紀阿拉伯巴克爾族入侵後,地名稱為迪亞巴克爾,意思是巴克爾族擁有的財產。

大清真寺是最熱門的觀光地,四四方方的叫拜樓(宣禮塔),包含大廣場的地板,全部是石頭構建,不同顏色的石頭的顏色,裝飾出嚴肅的氣氛,圓拱、希臘柱頭。1091年興建的清真寺,設計仿照了大馬士革的歐瑪雅清真寺,可以容納五千名信徒,是伊斯蘭教的第五聖地。在伊斯蘭教之前,此地原本為基督宗教教堂。

1402年,蒙古帝國的帖木兒征服迪亞巴克爾後,將此地封給卡拉·奧斯曼,但1408年,卡拉·奧斯曼宣布脫離帖木兒帝國以伊斯蘭遜尼派為國教。近幾年中東各族群的戰爭

這樣的重複的歷史感覺有點像是帝國主義


到處林立的高塔、城堡、城牆、墓碑等遺跡,還有驛站改建成高級的餐廳、旅店,或者是改建成市場,有些則是咖啡館,此地的咖啡加入可可粉增加香甜濃郁度,很多人來此聊天抽水煙,是一個非常放鬆的場所。

迪亞巴克爾目前除了庫德族人,還有阿拉伯人、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等,所以除了清真寺,還有基督宗教教堂,曾因為高塔蓋得比清真寺還要高,被下令拆除。各族群在此生活,彼此都有所防範,城牆內許多隘門,窗戶開口很小,又裝上鐵窗。在外頭只看到小小的木門,但一進入亞美尼亞人的大戶人家,有庭院、果樹,房間一間接著一間,有點像是進入中國傳統四合院,幾戶人家全部生活都在一起。

在迪亞巴克爾的街頭,小孩推著做工的手推車上面放著麵包沿街就賣了起來,穿著白色傳統服裝賣水的老人,賣水果的攤子,賣酸奶的小孩,每樣都很新鮮,尤其是日落黃昏時刻,陽光照射在黑色的城牆,灑落在石頭地面變成金色,但一下天就黑了。



我到迪亞巴克爾,正值選舉期間,到處都是選舉旗幟,小販攤上也貼有選舉人照片,競選的演講跟台灣非常類似,在公園看到群眾坐在地上,前方的演講台大喊口號,競選車的音樂也充滿了朝氣,但氣氛比較緊張,鎮暴車在旁待命。在這個高失業率庫德族中心,偶有一些不懷好意的庫德青少年可能成群結隊來搶劫,或丟石塊攻擊。

之前,庫德族在這些國家境內使用武力方式想要獨立,如今,庫德族人改用公投方式,也小心翼翼不想得罪這些國家,獨立到底帶來戰爭還是能夠更和平相處,永遠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2017/10/04

20171004《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9:【伊斯法罕】一半的世界;伊瑪目廣場,一輩子生活在天堂



伊斯法罕在西元前七百年左右就已經存在,後來被居魯士二世的阿契美尼德帝國統治,歷經了希臘時期、薩珊王朝、阿拉伯帝國、塞爾柱帝國,在1387年時被蒙古帝國帖木兒攻佔,而伊斯法罕最輝煌的年代,應該是薩非王朝統治期間1502-1736年,由阿拔斯一世在1598年遷都到此。

從空中鳥瞰伊斯法罕這個綠洲,四周是光禿禿的沙漠,棋盤式的道路規劃,還有幾座長方形的綠色花園,扎格羅斯山脈旁的查揚德河自西向東流,河面上有許多古橋,橋上圓弧拱狀的造型在河面倒影十分美麗。從河引水有從南往北的運河,水道貫穿伊瑪目廣場,廣場西邊還有壯觀的林蔭公園,許多公部門機關、博物館坐落其中。沿著河川往東沿岸也是綠地,在沙漠中顯得十分亮眼。

漫步在伊瑪目廣場,可以清楚的看到南邊正中央的伊瑪目清真寺(也稱藍色清真寺),約莫45度角的傾斜朝向麥加的方向,或許是這樣的角度,在這個長方形的廣場內可以看到大大小小不同的圓頂。這個長510公尺、寬160公尺的巨大廣場,中央是噴水池,傳統波斯花園的規劃,也是聖經中亞當、夏娃所居住的伊甸園,下午陽光斜照,會有道道彩虹產生,彷彿置身天堂。

廣場的四周是商店街,每個店員都講著流利的英文,觀光客在此不自覺得跟這些熱情的人交談。販賣的東西有地毯、細密畫、陶瓷器、多色印畫、手工敲打刻出的碗盤,還有西洋棋、西洋跳棋等工藝品。在商店街內閒逛,會聽到敲敲打打的聲音,現場製作的工藝品,是一種製作過程的展示表演,我想也是一種噱頭。

阿拔斯一世為了建設伊斯法罕,當年從世界各地請了石匠、木匠,幾百名中國陶瓷師傅,這樣的文化交流,造就了波斯在繪畫、紡織、插圖等藝術高峰,也讓伊斯法罕在絲路中途,增添更多商業貿易的價值。

大中午雖然陽光刺眼,可是照在藍色清真寺的大門,與天空的藍幾乎成為一體,進入挑高的清真寺建築,欣賞千變萬化的圖案。我發現這樣高聳的建築內,其實弧度並不是固定的,而貼在這些牆壁的磁磚,又要怎樣精密的測量,才能貼上去呢?原來地上有一個大木模,使用手工將這些藍、綠的磁磚排好用石膏固定後,再吊上去貼在牆上。

當年沒有麥克風,伊斯蘭的祭司阿訇(念轟)在大廳的中央,念誦可蘭經,整個寺內都可以很清楚的聽到,所以整座建築像一個精密計算好的回聲筒。

廣場的另一側是羅特非拉清真寺,沒有宣禮塔,也沒有大廳,進入時還要經過幾個轉彎,才能進入祈禱廳,圓頂在不同時間的光影下,可以看出好像是孔雀開屏的樣子,只要進去的時間剛好,喜歡攝影的人會很喜歡這樣高對比的色彩。

到了黃昏時刻,走在廣場四周的巴扎市集內,太陽光斜照在穆斯林婦女身上,黑色緊密著包著頭巾的修長影子,融在一片金黃色的石頭地板,太陽還沒有下山,東邊的月亮已經升起在清真寺的圓頂上方。突然夕陽雲彩出現,整個廣場四周華燈初起,噴水聲泛著幾絲的涼意,在燈光的照射下又有不同的氣息,馬蹄聲仍輕輕地從遠方傳過來,這座廣場幾百年來就這樣日復一日的過著。

阿拔斯一世設計這個廣場,讓人民在此滿足所有的需求,包含一天的食衣住行,一輩子都生活在天堂。

2017/09/20

20170920《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8:【大馬士革】歐瑪雅清真寺



大馬士革城內有個列為世界遺產的歐瑪雅清真寺(Umayyad Mosque),羅馬帝國時期,原本是座希臘羅馬朱庇特(宙斯)神殿,羅馬帝國改信奉基督教後,改建為聖約翰教堂,紀念施洗者約翰。西元七o五年又改建為清真寺,裡面有伊斯蘭教什葉派的精神領袖胡笙的陵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扇不同幾何圖案的窗,陽光照射在玻璃上,與基督教教堂有截然不同的氣氛,但以空間格局來看,的確是典型基督教教堂的型態。

*施洗者約翰陵寢

耶穌與施洗者約翰都是聖經裡的人物,是基督宗教的聖者,我們可能無法理解這兩個不同的宗教,居然將施洗者約翰的陵寢完好的供奉在伊斯蘭教清真寺內。其實,伊斯蘭教、基督宗教都來自猶太教亞伯拉罕,基督宗教的聖者,大部分也都是伊斯蘭教中的「先知」。

施洗者約翰,大約出生在西元前一世紀,曾公開抨擊希律王而被捕入獄,但希律王顧忌約翰的威望,一直將他關在牢裡不敢殺他。有一天,希律王在喝醉酒的狀態下,答應賞賜女兒莎樂美任何物品,在母親的慫恿下,莎樂美要了約翰的頭顱。在歐瑪雅清真寺內還有一座較小的建築,有點像是寺中寺,當中存放著用綠色布包起來像是頭顱的物品,便是紀念施洗者約翰的陵寢。

施洗者約翰在約旦河幫耶穌受洗,耶穌同時也是伊斯蘭教中的聖者,清真寺東南角的高塔被稱為耶穌的尖塔,許多穆斯林認為世界末日時耶穌會在高塔出現。

*胡笙陵寢

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統一了阿拉伯地區,胡笙是穆罕默德的外孫,在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教內戰的時候被殺,胡笙的頭一直被安供在此。伊斯蘭教什葉派與遜尼派的爭議不在於教義問題,主要在於誰是穆罕默德的「真正接班人」,什葉派將胡笙視為接班人,在於血緣的關係。

一進入胡笙陵寢這一區,好多穆斯林來此朝拜,尤其是歐巴桑級的婦人,哀傷哀痛程度比親人過世還要難過,有得甚至全身癱軟還要別人攙扶才能走出去,已經逝去過往千年的領袖還能被這樣的哀傷,對宗教領袖的信仰凝聚力非常驚人。



歐瑪雅清真寺外面有可蘭經學校,從古至今此地就是教育、政治、司法、宗教與文化的中心,甚至是貿易資訊中心,去觀光的遊客還有各宗教的朝聖者,都會來這裡緬懷一下過往的歷史繁榮的歲月。

清真寺內有不少馬賽克等幾何圖案,在1893年發生火災前,據說有超過4000平方公尺的黃金鑲嵌藝術,是世界上最大的馬賽克圖案群。

大庭院是乾淨到反光的白色大理石,進入寺內要脫鞋,女性要穿長袖袍遮住手腳頭,雖然人潮很多,但是並不會很吵雜,很多人在地上或臥或坐,小朋友或許會跑來跑去玩耍,這是在各地清真寺看到的景象,幾乎都是全家老少三代一起出動,一起享受家族相聚在一起的時光,也讓我看到了團結力量大的氛圍。

一座清真寺可以在不同時代為一般人民持續使用,高塔、窗櫺、馬賽克圖案等,雖然歷經不同宗教的改造,但看起來十分優美不唐突。如今,敘利亞這六年來的內戰,一百多萬人傷亡,六百多萬人流離失所。歐瑪雅清真寺也在空襲下損毀,反抗軍、政府軍互相指責破壞古蹟,我期待可以找出和平解決的方法,並恢復寺廟讓大眾使用。

2017/09/06

20170906《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7:【倫敦】的圓頂,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教堂的原址在羅馬時代是月神戴安娜神殿所在,與原本位於西敏區的阿波羅神殿遙遙相對,十一至十三世紀是流行的哥德式高塔形式,木造結構在幾百年來的火災、雷擊、戰爭等因素多次毀壞重建,而後歐洲發生了宗教革命,這座教堂重建的討論聲浪不斷,1666年倫敦市區發生大火災,整座教堂付之一炬。

倫敦大火後重建變成巴洛克大圓頂教堂,與大部分歌德尖塔式的教堂有很大的不同,如今反而變成一大特色,建築師雷恩也是天文學家,在設計圓頂的時候非常巧妙的計算,可以在圓頂的一端講敲敲話,對面的人就可以聽到清楚的聲音,在大圓頂旁看到許多的情人玩得樂此不彼。

雷恩的教堂設計圖經過許多波折,他最初的理想是興建一個大圓頂教堂,可是當時英國貴族習慣了歌德式的高塔式建築,否決掉他的設計,他妥協後重劃設計圖,並保證是傳統高塔建築才獲准這項設計,只是後來他還是利用建築師的權限,把中央的高塔改為圓頂。

這個圓頂還有更多巧妙之處,從外面看不太出來圓頂有兩層,若只是單一個圓頂的設計,在教堂內部抬頭往上高聳的圓頂,會覺得這個圓頂非常小,所以他設計上下兩層,內部看圓頂上的畫作很大,而從外面看起來這個圓頂又非常高聳。這跟佛羅倫斯的兩層圓頂設計情況不同,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圓頂設計成兩層是為了支撐巨大的頂體。

聖保羅大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轟炸,圓頂被炸破了一個大洞,但圓頂奇蹟式的沒有倒榻下來,可見當時設計的結構精良。除了圓頂及回聲廊,其他重要的特色還有西面立面及兩座塔樓、唱詩班的席位、大英帝國勳爵的小教堂、高台祭壇、管風琴等等,地下室還有些名人的墓。

聖保羅教堂內所掛的油畫還非常的後現代,採用曾經在勞改營的俄國畫家 Sergei Chepik 所畫聖經中耶穌的故事,採用的手法是地獄式的陰暗配色,讓我呆在畫前感動得起了雞皮疙瘩。教堂外的聖保羅雕像,呈現了當年保羅在迫害門徒的旅行途中,有強光從天空四面照射向他,他因此撲倒在地而失明,而後許多神蹟讓他恢復視力之後,成為基督宗教重要的傳道者。

聖保羅大教堂至今仍是民間募款修建,仍不斷地注入新時代的藝術元素,伊莉莎白二世五十歲的生日以及查理斯王子、戴安娜王妃的婚禮都是在此舉行,而不在皇室慣用的西敏寺舉辦,可見這座教堂的重要性。

倫敦為了迎接千禧年,也與巴黎的大羅浮宮計畫較勁,大英博物館的圓頂、千禧大巨蛋、倫敦眼摩天輪等圓型的建築,與連結聖保羅教堂與美術館的千禧橋,一反倫敦傳統的歌德式樣式,說明了這座城市不斷的創新進步的企圖。

2017/08/23

20170823《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6:瓦薩利走廊與舊橋,梅第奇家族的佛羅倫斯





佛羅倫斯,大多數人的印象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來看聖母百花大教堂的雙層大圓頂,米開朗基羅的雕刻與烏菲茲美術館的畫作,但這座小城市充滿了太多「未完成」的建築,不對稱的都市景觀,讓第一次來造訪的人有點摸不著頭緒。

*瓦薩利走廊

瓦薩利走廊是連結市政廳、烏菲茲美術館,跨越舊橋到達碧提宮,這個私人的走道委託瓦薩利設計,興建於 1565 年,當時貴族想要從自己的住宅(碧提宮)走到辦公室,要經過舊橋,橋上有肉攤市集,龍蛇雜處的公眾場合非常不安全,而且浪費時間。

瓦薩利除了設計這個走道,還設計烏菲茲美術館,市政廳的壁畫、大教堂的圓頂畫,最重要的著作是《藝苑名人傳》,主要描述十四到十六世紀繪畫、建築、雕刻有重大成就的藝術家,他的理念是文藝復興既然是古希臘的藝術再生,就不要讓這段藝術史再度被磨滅掉第二次死亡,「文藝復興」這個名詞,就是瓦薩利提出的。

*舊橋

瓦薩利走廊跨越舊橋的三樓,並且連結了不同的建築物,不但安全又迅速,若發生戰爭可以很快的逃跑,還可以觀察、監視平民百姓的生活,真是一舉數得。由於橋上的肉攤腥味太難聞了,1593年,貴族下令肉販不能在此營業,後來金飾、珠寶商店聚集,成為今日的特色之一。

二次世界戰爭,德軍佔領佛羅倫斯期間,這座舊橋並沒有被破壞,據說是喜歡藝術的希勒特特別下令要求。1966年,佛羅倫斯連下三天的大雨,整座城市幾乎被水淹沒,很多藝術品也被洪水沖得不知去向,幸好舊橋沒有完全被毀,念舊的義大利人馬上把舊橋修復回原來的樣子。

*梅第奇家族,造就了佛羅倫斯藝術建築與科學的研究

修建這個私人走廊的貴族梅第奇家族,是佛羅倫斯十三世紀到十七世紀最強大勢力的家族,經營羊毛紡織商業,並且投入金融業務創立銀行,累積大量財富後,在政治、宗教上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家族有四位擔任過教皇。

梅第奇家族還贊助藝術、音樂、戲劇、建築師、科學家等,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布魯內列斯基、伽利略等人都受到家族的照顧。統治佛羅倫斯的時候採用公開競圖的模式,讓佛羅倫斯的公共建築,例如:大教堂的大圓頂、教堂內的藝術品得以萬世流芳,可以說沒有梅第奇家族,就沒有現在的佛羅倫斯,甚至就沒有文藝復興。

*一座永遠未完成的城市

走在這座文藝復興的城市,到處看得到先人的遺跡,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還有許多未完成的雕刻作品、教堂內的設計、達文西設計的涼廊、布魯內列斯基的大圓頂與未完工的聖羅倫佐教堂、吉貝爾提的天堂之門,聖十字教堂的名人墳墓。到山上的米開朗基羅廣場鳥瞰整座城市,從文藝復興後就沒有多大的改變,讓活在這裡的人們擁有輝煌的記憶。

2017/08/09

20170809《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5:【土耳其】阿尼古城,亞美尼亞人的傷痛



阿尼古城位於今日土耳其東部,鄰近亞美尼亞邊界,位於絲路貿易交通要道,全盛時期人口十萬以上,媲美當年的伊斯坦堡、開羅、巴格達等大城市。

西元301年,亞美尼亞是全世界第一個將基督宗教指定為國教的國家。亞美尼亞人的建築技術卓越,在亞美尼亞地區中世紀的教堂,影響了西方教堂的建築風格。幾乎全部用石頭蓋成的教堂,牆面採用玄武岩,而圓形的尖屋頂則使用較輕的火山凝灰岩,由於教堂需要容納較多人數,傳道需要而中間不能有柱子,所以厚重的牆面與屋頂的交叉結構室內有大空間,陽光從細長的窗戶照射下來,呈現聖潔的氣氛。

教堂壁畫與雕飾有華麗的葡萄藤蔓,亞美尼亞人非常會釀製葡萄酒,自許為舊約聖經中諾亞的後代,大洪水後諾亞方舟就停靠在五千多公尺的亞拉拉山上,因此目前亞美尼亞的國徽、鈔票上,都有亞拉拉山的圖騰。

阿尼在西元961年成為亞美尼亞的首都,由於地勢顯要,周邊有河谷,只要在北面建立城牆,就非常容易防守。阿尼城中興建眾多各國的教堂,有一千零一座教堂之都的稱謂,可以說是基督宗教的信仰中心,但目前的考古遺址一片荒煙蔓草,不到十座殘留的教堂廢墟,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即將瀕臨消失的文化遺產。

目前阿尼古城內比較完整修復好是聖格雷戈里教堂(St Gregory of Tigran Honents),格雷戈里是亞美尼亞出生的聖人,教堂內的壁畫完整,還有耶穌的故事。

阿尼在歷史中命運多舛,羅馬帝國、波斯帝國、拜占庭帝國、賽爾柱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等不同的政權互相爭奪統治該區,1915-1917年,土耳其甚至進行了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受害的人多達一百五十萬人。1921年蘇聯與土耳其簽訂條約,亞美尼亞大部分的區域,被劃定在土耳其國境內。

到阿尼古城參觀,目前在土耳其境內,只有一河谷之隔就是亞美尼亞,有因為地震少了圓頂的教堂,也有被雷劈剩下一半的教堂,甚至是只剩下一面牆的教堂,殘破的城牆,考古遺址上也沒有任何管理,亞美尼亞每日望著這個曾經繁華的宗教中心,又不屬於自己的國土而無能為力,這樣的心情應該十分悲傷的。

2009年,藝術家在卡爾斯市長的支持下興建了友誼之手紀念碑,兩個高達三十公尺高的雕像,兩人互相伸出手握住對方,象徵著土耳其、亞美尼亞要化解百年來的恩怨,即將開啟邊境的交通,但在2011年兩國關係惡化後,土耳其總理批評這紀念碑為『怪胎』,雕像的手還未完工就拆除。

除了基督宗教的教堂建築,著名的伊斯蘭教大清真寺也都是亞美尼亞人的設計,除此之外,在音樂、數學、科學、文學等領域也多有成就,米格機也是亞美尼亞人發明的,這些輝煌的成就背後,歷史上卻遭遇悲慘的命運。



友誼之手,取自維基百科

2017/07/26

20170726《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4:神戶的北野異人館



*形成原因

日本在幕府時代採取鎖國政策,只開放少數的港口對外貿易,1858年在歐美列強的壓力下,簽定「通商條約」與美國、英國、荷蘭、法國開放五個地區的港口:北海道函館、神奈川(橫濱)、長崎、新潟及兵庫(神戶)。

到了1868年,神戶港才算是正式對外開放通商,原本在港口旁的舊居留地(租界區)不敷使用,靠山的北野町周邊被列為外國人可租借土地的區域。整個區域的都市計畫由英國建築師負責,人、車分離的道路系統,路上有樹木、煤氣燈,並且設置公園、運動場地等,也讓日本當地人見證到了西方的都市規劃方式。

這些外國商人、外交官、傳教士在這樣的都市計畫下興建領事館、俱樂部、私人住宅、教堂等,除了符合外國人的生活方式之外,也多少帶有招待政商界朋友,洽談私密事務的需求。多功能的住宅又加上興建者國家的建築特色,讓這個位於神戶背山靠海的山丘旁,充滿了富有西洋氣息的街道,如今稱為『北野異人館街』。

[舉例兩棟異人館]

*魚鱗之家

這是神戶最早開放的異人館,1885年原興建在舊居留地,兩層樓的建築,三層樓高的塔樓,據說在塔樓眺望就可以看到港口貨船卸貨的狀況,後來1905年才把整棟房子搬移到北野,外牆用石板瓦的房子,看起來像魚鱗,被稱為魚鱗之家,在一旁用同樣建材為魚鱗美術館。

魚鱗美術館除了有許多歐洲知名現代畫家的收藏品,也有神戶當地藝術家的作品,這些藝術品非常值得慢慢品味,創作的年代,也都鎖定了與這棟房子同時代的作品,儘量要回想一下當年社會背景,每幅畫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更值得的是在三樓可遠眺神戶港,看盡異人館街的景貌。

*風見雞館

1909年左右興建的風見雞館,主要是因為屋頂的尖塔上有一隻公雞,會隨著風向轉動,同時公雞比較有警戒心,也有避邪除魔的含意。德國貿易商人居住,德國建築師設計,採用德國傳統的半木式結構,入口門廊採用厚重的大石塊,一樓是磚造,二樓採用木材,石板瓦屋頂,有地下室與閣樓的設計,並有寒冷地帶不可或缺的壁爐。

風見雞館內的金屬裝飾,正門門柱上方的圖案、客廳的吊燈、門把等等,感受到了20世紀初歐洲所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此外壁爐的裝飾也別具一格。

風見雞館經常舉辦各式各樣的展覽:神戶港今昔攝影、前屋主兒時生活展。前屋主也曾回訪,充分的展現了當時生活樣貌,也可以讓人了解殖民時代的異人生活。

*文化財活化方式

目前神戶北野有開放的異人館大約有二十棟,有的是咖啡館、餐廳、展覽館、博物館、婚紗攝影、宴客、各國文化體驗等等不同的經營模式,除了有先前居住人的故事之外,英國館融入了福爾摩斯的房間、丹麥館有『北海小英雄』海盜傳說、荷蘭館有香水DIY、還有曾經是中國領事館陳列中國文物等等。

每棟異人館雖然不大,可是蘊藏了使用人原國籍的生活習慣,文化財古蹟的活化,在異國風情建築的基礎上,加入了各國文化的連結。大部分要買門票或是消費才能進入,建議大家不要只是走馬看花,儘量多停留一些時間,從建築、歷史、各國文化交流等角度來欣賞。

*台灣也有異人館街

1860年,台灣的滬尾(淡水港)因為天津條約,也開放港口通商,除了各國領事館外,也有外國人居住的區域,假日不彷到淡水走走,抱持到國外旅行的心情,慢慢的體驗異國風情。

2017/07/12

20170712《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3:《智利》復活節島,摩艾石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復活節島的發現

17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軍發現位於南太平洋中的這個小島,在航海圖上記下了這個該島的位置,發現時正好復活節,所以記錄為「復活節島」。1774年,英國著名探險家詹姆斯‧庫克再次找到該島,並記錄畫下佇立在海邊的摩艾石像。

整座島嶼都是火山岩的復活節島,摩艾石像的身體與頭上的髮髻是採用不同材質的岩石,島上不同的採石場完整的提供了這些石像所需的材料,眼睛的白色是用海邊的珊瑚來上色。有些人巨型石像是外星人的傑作,實際看過整個島的環境,雖然搬運、立起來極為困難,但可想像運用木材滾輪與小石頭來移動,並使用槓桿原理可以立起石像。

這些代表祖先的石像背對著海洋,面對著祭壇,也面對著族人居住的聚落,守護著子孫,石像的底下還是族人的墳墓。

*復活節島原住民的原鄉

南島語族的原住民,從台灣出發,攜帶著小型家禽、家畜,透過航行在太平洋的小島,原住民花了幾千年的時間由西向東移民,抵達了復活節島。更多的DNA鑑定,說明了島上的雞與台灣的雞有密不可分的關連性。

*為何不再建摩艾石像?

摩艾石像後來在整個島上幾乎被推倒,對於這樣的現象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族人內鬨,互相猜忌,所以將別族摩艾像推倒,為了要徹底摧毀石像,推倒的方向是臉朝下,因為重力作用鼻子部分的突起,整座石像會斷裂而無法復原。

也有人推斷因為地震引發海嘯,被較大的海浪所推倒,因為島上的摩艾像大部分是朝向陸地,所以推倒的方向是臉部朝下。

島上人口增加但資源不足,老鼠吃盡了果實,大型樹木不再生長,沒有樹木當滾輪,人們無力再搬動摩艾石像,採石場佇立著一堆半成品石像,或坐或躺凌亂的棄置山邊,好像摩艾像彼此在交談,成為今日觀光必去的地方。

*鳥人競技

鳥人競技是摩艾被推倒後,族人不在互相戰爭,利用體育競賽模式取得領導權的方法。

春分時刻,每個族派一名壯丁稱為鳥人,爬下懸崖,划著蘆葦船「波拉」到附近的一座小島,等待燕鷗孵出蛋,偷出蛋後綁在頭頂上,游泳回到本島並爬上懸崖把蛋交給酋長,該族就得到一年的領導權。

鳥人競技有很大的風險,可能不慎掉落懸崖,海中淹死,或被別族鳥人擊斃,但這個公開的競技,總比部族間血腥的戰爭好得多。

*殖民時期,奴隸販賣,地上轉穴居的悲歌

航海殖民時代,歐洲人到各殖民地去開墾拓荒需要奴隸,復活節島有眾多的人口,是否強押人作為奴隸?是否利用傳教方式湮滅傳統信仰?是否挑撥離間原住民族群?

考古學家發現了復活節島上有不少的洞穴,洞穴口堆滿了石頭,作為一個防禦工事,敵人要進入洞穴,還真的不容易,甚至一個洞穴會有好幾個出入口,若被攻擊,還可以從別的出口逃生。

航海時代,復活節島被發現後就好像一座動物園,不時有人類探險的足跡,之後的奴隸販賣,傳染病蔓生,到處是曝屍、人骨,讓這座島嶼變成了死人島。1870年代,島上大多數居民都到大溪地做勞工,1877年,島上只剩下約一百五十個原住民。

高更第二次回到大溪地群島,1897年,畫下了《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長達374公分的長畫作,每看到這幅畫,想起這段島民被受欺負的歷史,看著復活節島修復重新立起的摩艾像,人類是否真正記取教訓呢?

*摩艾石像的文化交流

復活節島1960年發生大地震,海邊那十五尊摩艾像受海嘯、地震影響而傾倒。1982 年,日本大阪博覽會借了一尊摩艾展示。1992年,日本資助大吊車,把摩艾像重新立好,並修復了祭壇。

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自然史博物館,有從復活節島搬去的石像。日本宮崎縣的海邊,複製了摩艾像,這七尊複製的石像與大部分復活節島上的摩艾一樣是面背對這大海庇佑著他們的子孫,但在復活節島上這七尊原版的石像卻是面對著大海的,這海岸就是祖先登陸島上的地方,摩艾像遠眺著原鄉。

反思我們在任何博覽會中,是否有抓緊文化交流的機會,學習別人的文化專長呢?既然台灣原住民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是否有機會與智利政府取得合作,也在台灣海邊立起摩艾像,讓大家了解復活節島上的悲慘經歷呢?

2017/06/28

20170628《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2:大連市、門司港的童話小屋



到日本九州北邊的門司港,很難不被這棟建築吸引,好像看迪士尼電影的片頭進入了童話世界,這棟融合了歐洲各個時期的建築特色:從羅馬式、歌德式到文藝復興,紅磚加上德國半木的建築樣式,不對稱的尖塔、圓拱,高低不一的立面牆,屋頂、陽台、門窗的裝飾繁複,是學習建築的人必定要朝聖的地方。

這棟『北九州市立國際友好記念圖書館』, 是中國大連市贈送給日本的禮物,為慶祝大連與門司締結姊妹市十五周年,在大連市的港邊,也有一棟一模一樣的建築。



1902年的大連,列強在中國東北有駐軍與租界區,俄國委請德國建築師設計了這棟房子,作為『東清鐵道』汽船公司的辦公室,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取得長春至大連鐵路經營權,改為『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首任總裁是剛卸任台灣總督府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滿鐵』可以稱為日本在中國的東印度公司,利用取得的鐵路經營權,開發周邊的礦產、電力、畜牧、旅館、海港、航空等行業。日本把俄國剛建設好的鐵道、建築、都市計畫,學習起來後擴建,因此目前大連市區有俄國人與日本人興建的歐式建築,到大連觀光,一定不能錯過俄羅斯風情街區。

『滿鐵』在這棟建築旁蓋了相同樣式的附屬建物,整體作為招待所(大連俱樂部),1926年改為日本橋圖書館。

1931年,日本在中國東北成立滿州國,滿鐵全部歸入滿州國管理,歷經了二次世界戰爭結束後,這條鐵路由中俄共管,一直到了1952年底,才全部交給中國。有人說,只要了解滿鐵的歷史,就了解中國東北大部分的歷史。

1996年重新整修的建築,如今是大連美術館,做為藝術展覽的空間。



回到門司港來看這棟複製的建築,在港邊紅白相間十分醒目,一樓是中國餐廳,二、三樓則作為圖書館用途,並有介紹大連影片,除收藏東亞各國圖書外,還有過去在大連的日本人學校同學會的畢業紀念冊。

大連市將這棟建築送給日本門司港,採用了大連當地的石材與紅磚,在複製的工程中由雙方人員互相學習而完成,屏除這一百多年來因為殖民、戰爭的成見,港口與港口間,因為兩棟複製的建築物而連結交流了起來,十分有意義,或許未來有機會在俄國也看到複製的同一棟建築物也說不定呢?

一棟老建築的修復與複製,不只是學習工程技術而已,還有對歷史與土地的反思。

門司港自古以來就有與各國港口貿易往來的繁榮歷史,除了與韓國釜山、中國大連之外,與台灣的基隆港往來也十分密切,當年台灣的香蕉大量輸出到日本,在門司港就會把熟透黑色的香蕉便宜的拍賣掉,當地老人家有深刻的印象,除了港口的香蕉人公共藝術品,我們是否還能做些甚麼呢?

2017/06/14

20170614《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1:廢墟之美,塔普倫寺



柬埔寨吳哥地區的塔普倫寺,萬物共生廢墟之美

到柬埔寨世界文化遺產吳哥地區,最熱門的是巴戎寺與吳哥窟(寺),就是俗稱的大、小吳哥寺,除了這兩座寺廟之外,小巧的塔普倫寺,目前石頭建築與大樹共生的景況,原來是印度人的創意,一座古蹟的再生呈現了廢墟之美。

建於西元1186年的塔普倫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了紀念母親所建的寺廟,供奉女神般若波羅蜜多。長年的戰爭,國王信奉佛教,興建了不少寺廟與醫院,而這座寺廟同時也是「皇家僧院」,此處雕刻呈現佛陀生前的事蹟,有別於其他寺廟較多印度神話故事。

塔普倫寺的設計,入口處還設置跳舞、表演、誦經講道的廣場,全場都可以清楚聽到聲音,是一所學校的概念,尤其是進入封閉的敲心塔內拍打自己的胸口,聽到咚咚的回聲,無論是一個人在此靜坐沉思,或是幾個人誦經打坐,都是非常好的學習環境。

塔普倫寺的中央塔主殿牆上布滿了井然有序的小凹洞,據說當年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寶石,陽光從塔頂宣洩篩灑而下,反射折射的光線光彩奪目。雖然目前寶石已經不知去向,但是陽光照射在神像上,仍讓人十分感動。

很難想像這樣不到一公頃的寺廟,可以容納一萬兩千多名的僧侶,其實這裡是座四周有護城河、圍牆的小城市,外牆東西長一千公尺,南北寬六百五十公尺,大概六十公頃才能容納這麼多僧侶,周邊有三千多個村莊,大約八萬人民,供養維持整座皇家寺廟。

吳哥地區的荒廢有許多的原因:戰爭、人口快速增長、水利系統的崩解、大洪水、瘧疾等等,十六世紀國王遷都後,大樹木快速生長變成一座森林,整個地區都是毒蛇猛獸。四百年後的今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由各國認養修復不同的寺廟,讓這些古蹟重生,不同國家修復的概念不同,也讓這些文化遺產呈現不同的美學。

印度人決定這座寺廟的保存方式,想要讓時光停留在剛發現時「渾然天成」的廢墟狀態,維修的方式不是拆掉重建,而是維持現狀,太大的樹木修剪樹根,快要倒的牆面用支柱支撐,頹倒的迴廊與地面上的石塊就留在原地,另外建了木頭的走道讓觀光客進入欣賞。看著樹木與高塔的共生,只要任何一樣東西離開,這樣的景象就不保。

在印度,可以看到各種宗教、種族、階級與各類建築共生的情況。塔普倫寺旁的樹木在此生存也超過了四百年的時光,人們實在沒有權利因為要恢復建築而把樹木砍掉,若是清除掉樹木後的塔普倫寺,牆面、高塔也會傾倒,用著現代的機具雖然也可以重建當年的風華盛況,但是這已經不是真正的塔普倫寺了。

世界文化遺產不只是一座座過往的偉大建築,而是正在被我們使用中的空間,人類在地球上也不過是個過客,學習與萬物並存、各民族人種共處,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刪除**********************

在此,我看到白種人夫婦帶著一名領養來的黃種小孩旅遊,階梯上上下下,天氣炎熱,小男孩在旁邊哭鬧著要父母抱,但同樣年紀、同樣膚色的當地小孩則拿著明信片到處叫賣,光著腳跑來跑去辛勤的工作。白種人母親抱著黃種小孩的場景,讓當地小孩看了非常不解,一直望著同齡哭鬧的小孩,這畫面有著強烈的對比,尤其發生在這紀念母親的寺廟內。

電影古墓奇兵在此拍攝,讓這座神廟聲名大噪,女主角安潔莉娜裘莉前一陣子因為預防乳癌而切除乳房頗受大家的爭議,但她其實發揮了大愛,認養了世界各地的小孩而獲得更多的掌聲。

2017/05/24

20170524《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0:【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



這座地下宮殿的前身蓄水池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初建,他是第一個皈依基督宗教的羅馬帝國皇帝,並於西元313年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在帝國內部有信仰基督宗教的自由。

伊斯坦堡舊稱君士坦丁堡,一般認為君士坦丁大帝創建了拜占庭帝國,他將羅馬帝國的政治中心往東移動,企圖建立一座以基督宗教的城市,作為帝國的首都「新羅馬」,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堡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首都,成為希臘文化的中心,並到處興建基督宗教教堂。

但為何目前只看到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呢?原來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天主教入侵以東正教為主的拜占庭帝國,建立了拉丁帝國,而後拜占庭帝國雖在1261年重建,但是國力大不如前。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鄂圖曼人攻陷,此地原本的基督宗教堂紛紛被改建為清真寺。

地下水宮殿不起眼的入口,進入後看到一排排眾多的石柱,十二排的石柱,每排有二十八根石柱,高九公尺,每根石柱間隔四點八公尺,仔細觀察這些希臘柱頭,有柯林斯、多立克柱式,而且石柱材質有不同地區的大理石,是收集不同舊建材組合而成。

地下水宮殿還有厚度四點八公尺的防火磚牆,長一百四十公尺,寬七十公尺,是伊斯坦堡七座山丘的第一山丘最大的廣場之一,在還沒有興建地下宮殿前,該地面上有一座教堂,是商業、法律、藝術中心,一場大火燒毀了教堂,而重建了這座地下水宮殿,可以容納十萬噸的水,據說當年有七千個工人投入建設。

參觀地下水宮殿,比較知名的是有兩個梅杜莎面貌的石柱底座,一個是側躺、另一個是倒放,還有淚珠形狀的柱子宛如樹枝幹上的孔雀眼,蓄水池養魚,在宮殿內行走,金褐色燈光水影的反射,好像置身虛擬電玩世界,非常虛幻不真實。

希臘神話中,梅杜莎是可怕的女妖,女神雅典娜因為忌妒她的美貌,而把她的頭髮變成了蛇,看到她眼睛的人就會變成石頭。梅杜莎三姊妹共用眼睛、牙齒,珀耳修斯使用計謀搶下眼睛,並利用盾牌鏡子看到梅杜莎,而砍了她的頭。珀耳修斯在希臘神話故事中,使用梅杜莎的石化功能,成為他重要的武器。

古羅馬建築大量的使用梅杜莎頭像,是否是興建時不想讓平民百姓進來,或者只是舊建物石材的再利用,並沒有史料紀錄。在地下水宮殿的周邊,還有不同時代所建立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競技場、花園、藍色清真寺等建築。羅馬帝國建立大蓄水池、水道、道路、市集、廣場、花園、教堂、浴場等大型公共建築的統治模式,至今來回頭看伊斯坦堡的歷史,這些希臘羅馬文化的遺跡,不同時代並存,讓伊斯坦堡成為一座永恆的城市。

夕陽後天空的藍,星子伴著一抹新月在清真寺的高丘上對唱,我永遠忘不了地下宮殿的梅杜莎,那是一種美麗與神的詛咒,人們看到她就變成永恆的石頭,我想著為什麼人們總是恐懼的臉面對梅杜莎,變成石頭不就是一種永恆嗎?


兩個梅杜莎頭像作為基座


好像樹幹的石柱,據說手指伸入繞一圈沒有濕濕的,願望就會實踐。


地下水宮殿石柱超多,也經常在這裡舉辦各式活動

2017/05/10

20170510《國語日報》城市美學09:【布拉格】慕夏的斯拉夫史詩建國夢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瓦解,捷克正式建國,這個斯拉夫民族的建國歷程十分艱辛,前有音樂家的努力,在作品中傳達民族情感,例如:史麥塔納的《我的祖國》、《莫爾道河》與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第二樂章《念故鄉》、《斯拉夫舞曲》等。慕夏在建國時後,也十分努力的貢獻所學。

慕夏(1860-1939年),有人說他是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地區的插畫家,也有人說是捷克共和國的藝術家。早年擁有歌唱的天份,在唱詩班就讀,父親希望他從事法院相關工作,可是繪畫創作還是他的最愛,於是他突破萬難得到貴族的資助到慕尼黑美術學校學習。

但是這樣的工作並不是那麼容易,他曾經在劇場畫布景,但是因為劇場失火而失業,後來在有錢人贊助下畫肖像畫。1887年,慕夏到了巴黎,已經二十七歲的慕夏仍是身無分文默默無名的插畫師,只有靠著一些書本雜誌、月曆設計維生,同時也設計歌舞劇的舞台、戲服、珠寶、海報等。

1894年底,巴黎的聖誕節,因為新戲即將上演,但是街頭海報還未設計好,所有設計師都休假過節,他臨危受命幫最紅的明星設計海報一炮而紅,不久,慕夏在提出了新藝術運動。他的作品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搭配自行設計的英文字體,輔以馬賽克、鑄鐵花紋等裝飾,長幅拉長的海報,影響了後來流行的 Art Deco 建築裝飾風格。

布拉格的慕夏博物館,有很多一系列的四部曲作品:春夏秋冬、早晨正午下午夜晚、玫瑰康乃馨百合鴛尾花、月亮夜晚北極星明星等等,非常值得細細的品味,他畫中的女子典雅迷人,粉紅的嘴角有著無限的魅力,在此看他的巨幅海報非常過癮。

大家所熟知慕夏的作品,都是歌舞劇海報唯美的創作,但看過斯拉夫史詩等巨幅壁畫後,你會對慕夏完全改觀,在布拉格火藥塔旁邊的市政廳,夜晚燈光打得金碧輝煌,這棟建築是布拉格最出色的新藝術風格建築,曾是國王的住所(1383-1485年),廢棄幾百年後,在1905年起被改建為文化中心,外型除了有歌德式的遺蹟外,看起來比較像是有巴洛克式的圓頂結構,輔以鑄鐵式的裝飾,鐵上還有鍍金,有神話寓言人物雕刻,還有用玻璃建材,整個混搭的十分有特色。

市政廳內的史麥塔納音樂廳,擁有圓頂玻璃的天井,在市長沙龍廳有慕夏的斯拉夫史詩相關作品。音樂廳經常都有音樂會表演,觀光客可以在入門口買票,聽音樂並欣賞慕夏作品。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就是在此宣布成為獨立的國家。

慕夏花了十八年創作了二十幅《斯拉夫史詩》的巨幅作品,是他到各地去旅行考究,才完成的作品,《原鄉的斯拉夫人》以亞當、夏娃為題,這些畫在畫布的畫作,不但畫出了東正教的文化根源,也畫出了君權、神權與宗教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民族的自決。

捷克建國後,慕夏設計了郵票、錢幣、國徽,可見他當時的影響力。1928年,慕夏移居布拉格,將所有二十幅作品全數捐贈給政府,但是大家的反應並不是很好,這些作品在1933年展出後,因政治因素被冰凍了三十年。1939年捷克被德國納粹併吞,慕夏被關到監獄後身體健康大受影響,被釋放後不久過世,享年79歲。

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也是一個藝術家奉獻才華的城市,除了慕夏博物館、市政廳之外,聖維徒斯大教堂、布拉格車站、泰爾斯博物館等都可以看到慕夏的作品。二十幅巨幅作品,則巡迴各國展出,期待未來可以定居布拉格,讓世人更了解慕夏的建國夢。


市政廳拼接照片


市政廳夜景


1912年/斯拉夫民族早期文明發源地/《斯拉夫史詩》聯作其中一幅/405*480cm

以下是布拉格簡史:

布拉格的舊城區早在11世紀的時候就有移民居住,因為貴族的城堡區是在伏爾塔瓦河的左岸,地勢較高容易防守,而一般庶民則居住在右岸的舊城區。

1346年,查理四世將布拉格定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紛擾血腥的歷史從來就沒有間斷,歷史上有兩次的丟窗事件,第一次丟窗事件發生於1419年,在查理廣場前的新市政廳,活活的將市長、議員共七人丟出窗外摔死,引發了胡斯的宗教戰爭,歷時十五年。

1526年起,波希米亞地區屬於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魯道夫二世熱愛藝術,1576-1611年在位期間到處收藏藝術品,包含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時期的作品,還任命了不少宮廷畫家,當時稱為「魯道夫繪畫圈」。

1618年,在布拉格城堡,發生第二次的丟窗事件,幸好這三名官員掉落在堆肥中沒有受傷,引發了白山戰役,與後來歐洲的三十年戰爭。

2017/04/26

20170426《國語日報》城市美學08:【柏林】深沉的意志力,柏林博物館島



建築與文化的結合,柏林的博物館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時光回到十九世紀初,普魯士帝國連年戰爭,英、法早就把皇宮改作成公共博物館,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這時普魯士帝國尚未統一,一邊打仗一邊規畫博物館島,一棟棟古典大型建築慢慢地興建,自由、平等的人權思想傳遍了歐陸,回頭想想德意志民族究盡是懷抱著怎樣的意志力要追趕上英法這兩個國家?

*博物館島的歷史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想在施普雷島上建造一座博物館,展出藝術珍寶。1810年,腓特烈·威廉三世正式頒布法令將興建公共博物館。傑出建築師、都市計畫師與藝術家們無不摩拳擦掌,提出了在島的北部新建一座博物館建築的規劃圖,除了建築之外,聯外的橋樑與現代化的排水設施也都在規畫之列。

1830年,博物館島上的第一座建築老博物館(Altes)建成,它同時也是普魯士的第一座公眾博物館。

1870年代末期,這塊區域被正式命名為「博物館島」,就此宣告了普魯士王國仿效巴黎、倫敦建造大型博物館的決心。後來更進一步決定,在博物館島上將只展出「高貴的藝術品」,在我們眼中或許是掠奪而來的寶物,但是當時在國際殖民時代,能夠大量進行考古研究,代表強盛的文化力。

博物館島上各分館逐步完成,有普魯士皇家博物館(現為柏林新博物館),老國家藝術畫廊,還有位於博物館島最北邊像船頭的腓特烈國王博物館,後改名為「博德博物館」,1930年,完成了佩加蒙(Pergamon)博物館。

*普魯士帝國世界的中心

從目前博物館島的建築物來看,位於中間的柏林大教堂,也是國王的陵墓,想像是帝國的國王與上帝的聯繫,旁邊的大廣場,提供給人民集會討論的場所,在教堂旁是第一棟蓋好的老博物館,象徵通往古代歷史之路,隔著運河旁邊的軍事閣廈象徵武力,但是在旁的洪堡大學,就是知識為後盾。

這樣的規劃,博物館島收集來至世界各地的考古寶藏,不只是帝國的中心,包含了上帝(神權)、王權、軍權還有知識、藝術這幾個領域,企圖成為世界的中心。

*博德博物館的命名

博物館島北邊的博物館,原來命名為腓特烈國王博物館,1956年才改名博德(Bode)博物館,是為了紀念第一任館長--博德。

有天才頭腦的博德,兒時念書時連跳兩級,長大後成為藝術鑑賞專家,與貴族關係良好,當年法國羅浮宮高價收購寶物,他透過這些皇族相互的厲害關係,讓寶物得以留在博物館內,或許是這樣的關係,一座紀念國王的博物館,因此改為他的名字。

博德的身體不好,腳部行動不便,在興建博物館時為了監督工程,搬到了博物館不遠處,要下屬每日回報進度,並利用人脈收藏寶物,堅毅努力的行事風格,有了「博物館界的俾斯麥」的稱號。有一任館長曾說:「博德把柏林的博物館推到了世界舞臺,沒有博德,就沒有今天的柏林博物館島。」

*二次戰後的重建

二次大戰後的柏林幾乎全被摧毀,繼之而來的東西德分裂,但博物館島的修建一直沒有停止,儘管柏林圍牆倒蹋後德國統一後的經濟蕭條,博物館仍持續修復,德國人將博物館島定為世界文化的中心,這個強大企圖永遠沒有消失。

為了迎接西元兩千年,巴黎與倫敦花了大筆的經費修建整座城市,重點都擺在博物館的整合與重新規劃,羅浮宮廣場的金字塔入口,大英博物館中庭的玻璃天頂,都顯示航海帝國的博物館,邁向二十一世紀重新定位,將這些文物融入為自生文化的一部分。

鴨子划水的柏林博物館島,逐步實現了這兩百多年來的規劃,若把整個柏林各式各樣的博物館與大型公共建築一起來欣賞,可以感受到德意志民族強大深沉的意志力。


博德博物館像一艘船頭,引領著博物館島前進


柏林博物館島的主要建築_掃描自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