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位阿嬤腳步蹣跚的走過墓園前,不知道這座墓園在她眼中的歷史是如何?
邱良功死於清嘉慶22年(1817),他的墓設在小徑,是1819年才建好的,墓園依山坐北朝南,墓前有翁仲、石馬、石羊、石虎及碑坊,兩側的石亭有皇帝御賜道碑,武官的幕前有虎,而文官就是石筆,很好辨認。印象中這些石馬之類的好像有塗上怪怪的顏色,今日一看有是沒有上色,也不知道當年墓地初建是怎樣的景況就是。
我其實是比較喜歡浦邊與後宅兩聚落間黃龍山上的陳禎墓,是明朝所建,不過我不怎麼能夠區分明、清兩代的墳墓,好像都差不多。
在金城市集中的節孝坊是臺閩地區最完整壯觀的一座,是國家一級古蹟,建於清嘉慶17年(1812),當中有不少的傳說,可以看看下方維基百科的連結,牌坊上的故事很多,也代表了多種的意義,不過一回來就忘光光,只知道中間有個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的雕刻,還有邱良功牽著馬,馬上坐著他母親的代表,在國外都有這類的書本介紹古蹟的代表意義,可是在國內就是找不到。
另一古蹟是民宅,請看→【金門】邱良功的家
維基百科:邱良功母節孝坊
流金時光(U):小徑 邱良功墓園
PS. 海西汽車博覽會在廈門舉辦四天,主辦單位在附近的金門技術學院舉辦兩岸汽車行銷座談會,老夫子姐姐邀請部落客一起去報導金門好好玩,所有部落客文章的連結會隨時更新在海西汽博會金門高峰論壇部落客聯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