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6/06/19
【宜蘭】蘇澳冷泉與 indo 玩皮工坊
夏日炎炎到蘇澳浸冷泉,以前來此都是童玩節,人潮擁擠十分恐怖,趁著暑假前來此,難得享受很少人的公共冷泉。
在附近的巷弄散步,除了市場之外,難得的看到一棟很典雅的四樓建築,目前是皮革專賣店與皮革教學工作室,還可以 DIY,老闆侃侃而談,她說空在這裡好幾年的漂亮老房子覺得很可惜,於是跟房東洽談後租下來整理。
當年是一個化妝品工廠兼具百貨門市,設計時就含有庫房、辦公室等空間,大概是1960年代興建,不但磁磚顏色樣式都具有當時特色外,一樓通往二樓的洗石子樓梯圓弧的造型,還有崁入貝殼,非常精緻。詢問店主整修的時候是否有發現漏水的現象,她說完全沒有,那些水泥還十分完好。看起來當年屋主建造的時候,應該花了不少時間督工吧?!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我們居住的房子,就偷工減料,經常漏水龜裂,買的東西沒用幾次就壞掉,不然就是放久了潮濕發霉,只好忍痛丟掉,我們對於物品的愛護,用後即丟的習慣,充斥在日常生活之中。
皮革工坊的老闆,一邊導覽著這棟房子的身世,一邊講著對皮革工藝的喜愛,看著一旁工作年輕人的專注的眼神。她說著門口的小圓環,據說本來有七仙女雕刻,希望有天能夠重現往日繁華。— 在 indo玩皮工坊。
2016/06/18
《設計咖啡館開店學》與暢影時光
照片說明,飲酒過量對健康有害
其實今天是 王詩鈺 的新書分享會,但因為交友廣闊的 Peggy Ju 一揪,就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市集,我大開眼界的看到了愛樂壓咖啡比賽的主辦人熊拔操作手動免電的義式咖啡機,甚至還用酒來萃取咖啡,長期來一直有把"愛樂壓"當成情趣用品的錯覺,想不到在萃取、壓力、水溫之外,還有這種玩法!
這個市集在書店的室內進行,每一攤都大不相同,雖然是新書分享會,可是並沒有書友來擺攤。我佔了地利之便,死守在廁所與咖啡機的中央,是每個人的必經之地,看起來,好像只有自己的書比較好賣啊!我擺攤的機會不多,看來以後就擺自己的書就好了。
許若瑋 的帶了的酒,我每一種都品嘗了,很喜歡他們的梅酒,台灣的水果種類很多,為何不能釀出國際級的酒呢? 溫立國的北台灣麥酒,酒標跟台北電影節合作,也很搶眼。
台灣的咖啡館書不少,但少有從開店經營、裝潢、設計、動線,甚至是財務方面去分析的書,有的是翻譯國外的經驗,這點跟台灣的情況又大不相同。最近新開一兩年就倒店的咖啡館不少,我想光有熱情、創業金是不夠的,一家咖啡館要永續經營,還是需要前輩的經驗的,《設計咖啡館開店學》是非常實用的一本書。
擺攤,賺不到錢,但了解了攤友的產品,有時會有不少點子浮現腦海中。
《設計咖啡館開店學》買書去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5403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08-曼哈頓的都市計畫與高線公園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八集,繼續待在紐約,來看城市裡留給群眾的空間–公園,曼哈頓西部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像巴比倫一樣的空中花園,是紐約客的驕傲,由居民發起,保留廢棄的紐約中央鐵路南西區線上的一個高架橋。而台北市,散布著小公園,能不能規劃重現瑠公圳的同時,將公園、綠蔭道路、水圳串聯起來成為台北獨特的城市公園道呢?(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06/16
【新竹】到世界各地逛書店
2016/06/15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07-巴別塔歷史:談曼哈頓與世界各地摩天樓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七集,帶大家出國囉!去哪裡呢,去世界各地的摩天樓,首先來到紐約的中心曼哈頓、華爾街、帝國大廈,你知道華爾街Wall Street命名來自荷蘭人抵禦美國原住民而造的木牆嗎?世界各地的摩天樓,馬來西亞雙塔、台北101、杜拜等,每每世界第一高樓落成,命運般類似事件會在當地發生,聖經、可蘭經裡分別有索多瑪城以及巴別塔的寓言,聽水瓶子帶我們在摩天樓中穿梭。(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台北】國一生大熱天的逆襲
前一天帶一群人在昭和町內行走,下大雨!今天帶了一群很乖巧的國一生,正好是最熱的下午兩點鐘,艷陽天!
我一直再找遮蔽物,騎樓、樹下、牆邊、公園,這些小朋友第一個階段在青田七六庭院被蚊蟲侵略,後來又被太陽攻擊,很怕他們回去沒有收穫,這兩個小時又被我逼迫一直動腦回答我的問題,一直不斷的重複一些關鍵字,希望他們只要記得一點點就好。
Cynthia Yang 說他拿出台北被大轟炸的照片,那一組的小朋友還蠻有興趣的,果然看圖說故事是比較好的。
1. 足立仁、馬廷英、台灣島形成、庭院後方的水池的作用
2. 磯永吉
3. 馬場教授的圍牆
4. 林朝棨、廖繼春(台陽協會)
5. 紫藤廬
6. 中村三八夫與熱帶植物
7. 殷海光
8. 立石鐵臣(又是台陽協會)
9. 梁實秋(廖繼春曾經居住在雲和街)
10. 師大路的大水池的作用,瑠公圳的位置,與我兒時的記憶。
打完了這些,我發現我真的講太多了,真是辛苦的小朋友,要聽我囉說兩個小時啊!
【台北】綠色城市之夢,熱帶氣候思考模式
每到夏天的傍晚,熱風吹來,就覺得這時候旁邊有幾棵大樹,就不會那麼熱,很好奇世界各大城市這幾年來是怎樣實踐綠色城市,於是用 Google 地圖到了曼哈頓、波士頓、舊金山、巴黎、倫敦、東京去看看,都種滿了綠色植物,甚至是印度的新德里,綠化的程度實在驚人。
我居住的社區住著一個老外,每天傍晚會在屋子旁邊的空地種植物,但是同樣居住在同一個社區有庭院的大叔,卻找來了工人把樹給鋸掉了,到底要怎樣種綠色植物,才能讓城市降溫,世界各先進國家多半是位於寒帶,所以城市的治理模式,也都不考慮熱帶的氣候,當年歐洲國家殖民南美洲、印度、菲律賓、印尼等地區,甚至是日本統治台灣期間,都有意識到都市計畫不能沿用原來的方式,但,至今我們的都市治理,到底有多少是考慮到了台灣的氣候呢?
大家可以能也意識到了,台灣種綠色植物不難,可是大型的落葉、果實、蚊蟲,也成為了別的困擾。
那麼除了種植綠色植物之外,還有甚麼辦法呢?
小時候想到的是把這個台北市蓋一個大屋頂,底下放冷氣就好了,後來才知道這是不可行的,耗能很大,而且傳染病的病菌可能就到處散布。
那麼『水』的利用呢?
離開了台北,尤其到中南部,你會發現每個人家裡的頂樓,都有自己的水塔,這些水經過日曬後,整個夏天洗澡都不需要熱水器。在印度幾百年前,宮殿內就利用水流流入室內來降溫,在伊朗有坎兒井,利用風與水,讓人類生存在沙漠地區。
目前我們都市用水,只有自來水、汙水,但若能夠利用河流的水,或是以社區為單位,回收汙水做簡單的處理,能夠變成降低溫度,這個稱為回收水 Reclaimed water ,已經在很多城市使用了。
那麼,以往我們所鄙視的原住民的房舍,再在的都說明了現代建築多麼不適合台灣的氣候,綠建築研究了那麼多年,難道我們無法在政策、法規上規定更多辦法嗎?而且很多亭仔腳這種符合熱帶氣候的建築方式,為什麼在台北市逐年的消失了呢?
拆除市長拆除了台北市不少的違建、招牌,是否能夠真正的落實『田園城市』的政見,前一陣子颱風吹倒了不少路樹,是否能夠挖掘更深的土,讓這些路樹安然長大,這些綠色城市之夢,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是否可以看到?
磯永吉的一生與蓬萊米發展的足跡
*年表:
1886年,磯永吉出生與日本廣島
1911年,東北帝大農科大學(札幌)畢業,後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
1912年,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技手、技師。
1915年,臺中廳農事試驗場擔任米質改良農務技師。
1921年,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種藝科長兼殖產局農務課技師。
1927年,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講師。
1928年,「臺湾稲の育種学的研究」獲北海道帝國大學博士學位。台北帝國大學成立。
1930年,臺北帝大理農學部成立「農學、熱帶農學科」第三講座(作物學),磯永吉先生擔任講座教授兼農場場長。
1942年,轉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所所長兼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1945年,戰爭結束後獲國民政府留任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與省農林廳顧問
1954年,完成代表作「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亞熱帶地區的水稻與作物的輪作),堪稱為亞熱帶農作聖經
1957年,退休返日,前往山口縣定居擔任農業顧問
1961年,日本學士院賞
1972年,過世於岡山縣,享年85歲
*參考資料:
台灣山岳
磯小屋米報
蓬萊走廊農事特刊
謝兆樞,蓬萊米第一個品種,中村種的身世之謎
謝兆樞,靦腆的育種家─蓬萊米之母末永仁
歐素瑛,台灣書房,《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台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
國史館策畫,公共電視出版,《磯永吉》奠基台灣稻米育種研究的學者
*圖說:
*主題:
走進位於台灣大學內的磯永吉小屋(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1925年建成時,是台北高等農林學校的實驗農場,一進門抬頭看到骨董鐘,鐘擺仍在擺盪,這個擁有攝影暗房、作業室、農具室、湯沸室、貯藏室、閣樓儲物空間等的木造建築,抬頭看到天花板的電力線,還有眾多研究老設備。我會幻想著有很多認真研究人員,剛剛從農場回來,在此紀錄觀察辛勤工作的樣貌。
培育水稻種子的事情非常的瑣碎,舉凡測量種子的大小形狀,控制溫度、濕度的冰箱,顯微鏡觀察描繪,機械式的計算機可以做加、減、乘、除的四則運算,照相後一旁還有暗房,這就是磯永吉小屋的景況,當年應該算是擁有高科技的實驗室。
*從北海道念書,懷抱理想到台灣的磯永吉
磯永吉在札幌念書的時候,老師帶領著他們幾乎走遍了北海道,北海道的開發是明治維新之後才開始的,當年年輕人只要有能力就努力念書到國外留學,一心想要振興日本走入世界,這些留美回國的學生變成了老師,在北海道規劃了這些美式的大農場、大水田,因而許多小村落都設計成歐美的農村型態(例:美瑛),以任務為導向形成一個個村落。
北海道本來只有中部與南部的一部分可以農作,但後來經過老師與農民努力的改良品種,逐漸的,所有北海道地區除了冬天下雪之外,都可以有農穫。在札幌念完大學的磯永吉每次聽到老師自信滿滿的描述,說北海道就是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從冰天雪地轉變為一片綠地,農民還可以有豐厚的收入,內心就充滿了美國西部的拓荒精神,非常巨大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當年的札幌農學校創校之時,邀請了威廉·史密斯·克拉克擔任校長,但礙於政府規定外國人不能擔任校長,克拉克掛名副校長,但實質為校長職務。參加過美國南北戰爭的克拉克,1876年就任後,雖然只待了幾個月,但離開時給第一屆的學生講話的名言「Boys, be ambitious!」(少年要胸懷大志),至今仍是北海道大學的校訓。
或許這樣的精神,一直留在磯永吉的內心,在從北海道札幌的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畢業後,很多學生就來台灣服務。抱持著讓南島台灣可以長滿金黃色的稻穗,每一粒稻穗都有飽滿的米粒。1912年磯永吉來台,可是沒想到實驗農場的水稻得病長不起來,不然就是經常被鳥類、昆蟲吃掉。從1899年起,日本帶來的品種沒有一樣可以量產。
*竹子湖原種田事務所
1921年,研究日本米種來台改良已經二十幾年,來台的日本的米種一直無法大量生產。台北廳農務主任的平澤龜一郎發現大屯山山麓火山堰塞湖盆地的竹子湖,地勢非常的平坦,氣溫又低,水質很好,三面環山可避免育種稻與其他稻種雜交,是很好培育米種的地方。
在竹子湖試種了很多日本米種,效果不錯,更利用了竹子湖的環境優勢,在東湖下方的「梔仔寮埔」(今陽明書屋一帶),將稻種浸泡在硫磺溫泉中,高溫殺菌同時催芽,發芽後再挑回原種田秧床播種。栽種時要拔除雜草、雜交種,嚴格篩選純稻種,抵抗力自然強。
但是當時在竹仔湖種植的日本米種,一拿到山下較炎熱的氣候,生產能力就很差。
*末永仁,讓日本米種大放異彩
原本在嘉義實驗的末永仁,被磯永吉提拔到台中農事試驗場,末永仁不斷的實驗,將原本第一期培育秧苗需要的60天縮短為30天,第二期縮短為17天,因為台灣的氣候較熱,這樣的實驗提升稻米的生產力,1923年末永仁提出的「幼苗插植法」,讓農民大量應用。
日本米種大放異彩,1926年(大正15年)4月24日,磯永吉提了台灣米的三個名字:蓬萊米、新高米、新台米,由總督伊澤多喜男在台北鐵道飯店召開米榖大會中正式公布命名為「蓬萊米」,這一場商業活動,也就是正式宣布日本米種可以量產的宣示,也把之前不再研究日本米種不成文的禁令解除了。
在磯永吉的持續的鼓勵與支持下,末永仁後來擔任了台中州的農事試驗場主任,他利用日本種的「龜治」、「神力」兩個米種雜交,1929年選出了「台中65號」,很奇特的是這兩個米種對日照都很敏感,但雜交出來的台中65號日照遲鈍,因此而拉長生長的時間,讓稻子成熟,能夠這樣長久的實驗,不是一種巧合,甚至是一種藝術,或者稱為一種突變,可能是台灣種「第三者」混入了這個環境,導致台中65號對日照遲鈍,更適合台灣的生長環境。
「台中65號」日照遲鈍的特性,第一期稻作的氣候由冷轉熱,第二期由冷轉熱,都可以順利的結穗,這樣的成果是原日本米種無法達成的,因為執行效果良好,不到十年,種植的面積就超越了在來米,至今眾多的米種,都採用「台中65號」培育出很多的後代。
後來蓬萊米被廣義的泛指在台灣改良的品種。
*戰後,留用學者在台灣的日子
1945年,在台灣研究三十幾年的磯永吉,因日本戰敗,面臨了是否要被美軍遣返的命運。當時的美國人主張所有的日本學者都要回去,但是從中國來台灣的學者對台灣的水稻並沒有很深的研究,而且來接收的省主席陳儀有留日的背景,當時接收台北帝大的馬廷英教授也力主希望能夠留下日本學者的研究。
這些日本學者在不得不留下的情況,磯永吉寫下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文字紀錄。而且很多書信往返都顯示,當年台灣在美國主導交接的時期,經常收到書信就要趕到各地的農政單位報告,一個59歲的研究者,投其畢身的精神開發台灣農業,那樣複雜的心情,想起北海道拓荒的老師,又看到台灣的水稻發展,也只能默默遵從長官的命令。
大約兩年後,日本的學者陸續的返日,但磯永吉仍然被留在台灣,這時期他也曾帶領學生參訪美國,要學生好好的思考美式的開發方式較好,還是台灣的種稻方式好,這樣作育英才的精神,好像對待每一株實驗的品種稻一般。
*磯永吉,台灣蓬萊米之父
幸好,磯永吉的台籍學生非常爭氣,戰後紛紛進入了政府的農業體系工作,也很快了擔任了重要職務,使得這位老師能夠好好的留在台灣擔任農業顧問,這時的磯永吉把力氣專注在他畢生的研究紀錄上。
1954年,磯永吉完成代表作「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亞熱帶地區的水稻與作物的輪作),堪稱為亞熱帶農作的聖經。
1957年中風,政府終於答應讓他回鄉。省議會通過,致贈每年1200公斤的台灣米給磯永吉,感謝他對台灣農業的貢獻,也因此有了台灣蓬萊米之父的稱號。
為何磯永吉不選擇回到故鄉廣島,或許被美軍丟下的原子彈所摧毀;為何也不選擇大學時期的北海道,或許天氣寒冷;他選擇了山口,偏偏選中了這個地方,而解開了台灣蓬萊米品種之謎。
*中村種來源之謎,在山口得到了答案
這個蓬萊米的前身米種「中村」,到底是從日本的哪個地方來的,當時沒有人知道。1938年末永仁在《台灣米作談》這本書中提及了中村種的來源,寫了一句話:「中村種,今天你到日本內地去看,完全沒有這個品種,也沒有它的後代。」為什麼叫做中村種呢?有一種說法是當年標籤掉了,有一個辦事員叫做中村,只好就命名為中村種。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的翻譯者魏敏智先生十分好奇,曾經到九州大學去考證,並在網站上搜尋,找到了1899年引進台灣的米種有一種是「中村17」。而磯永吉在1968年《蓬萊米談話》這本書裡,寫出了台灣蓬萊米的來源是「都系的中村」,明確了指出了中村的來源。
1853年,山口縣的內海五郎左衛門,在京都取得這個品種,後來改良出穀良都→防長米、小都、長州浪漫等→山法師等,防長指的就是山口地區,有些拿來釀酒,因此有些品種就稱為長州浪漫。防長米聲名大噪後大家就忘了穀良都,當然這個陌生的名字「中村」更沒人知曉他的來源了。
磯永吉在山口的實驗水稻田,撫觸著都系水稻的後代,經過了一甲子的歲月,台灣蓬萊米不斷的改良品種,或許兩種米的身形已經大不相同,可是這樣的機緣巧合,在大自然的巧妙安排下,解開了台灣蓬萊米源頭之謎。
山口跟台灣的風貌大不相同,水稻插秧後,一片片的水稻田倒映著藍天白雲,有些木造農舍有紅色的石州瓦,這點倒是跟台灣的農舍非常的相似。磯永吉當時的身體已經無法騎腳踏車了,但他回憶起在台北的昭和町(今青田街)的住家,與帝國大學的農場,總是專心的騎著腳踏車一步一步的踩踏著,一個大光頭老師,經常專心於研究,旁人看他非常的嚴肅,其實他的內心端想籌劃著水稻的實驗計畫。
每當收成的時候金黃色的稻穗在大風下好像一波又一波的海浪,就會忘卻了長年實驗的辛苦,稻穗是我們的主食,也可以製成酒,料理中也有很多變化。人類生命傳承重要的農作物,一輩子嚴謹的投入這樣工作的磯永吉,在岡山縣過世時85歲,雖然留下一點遺憾沒有活到88歲的米壽,但留下的精神,值得我們景仰。
*打開這個時光膠囊的關鍵人物
2003年,當時就讀台大農藝系研究所的劉建甫,在學校的一棟老實驗室內發現磯永吉的手稿與眾多農業研究的文物器具,當時心情非常震撼。
後來這些圖書歸檔給台大總圖書館,並成立了磯永吉文庫,這些眾多的文史資料,近年來,謝兆樞老師,義務到圖書館整理這批手稿檔案並撰寫詮釋資料,讓這批見證臺灣農業科技發展過程的珍貴史料能夠讓大家知道。
此外,磯永吉小屋,在指定古蹟的過程,還有農藝系透過募款修復,眾多的文物陸續的整理展示說明,每一項文物都可以感受到前人在培育稻種與農作物的種種努力。
訪談劉建甫後,我離開磯小屋前,他看著前面的水稻,說培育稻種真的需要用心與運氣,眾多的機緣巧合,讓末永仁與磯永吉這兩位研究者在此留下了足跡,不但改變了台灣農業,也改變了整個亞熱帶水稻的種植方法。除了水稻育種的傳承,我們更應該了解研究學者的精神。
1886年,磯永吉出生與日本廣島
1911年,東北帝大農科大學(札幌)畢業,後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
1912年,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技手、技師。
1915年,臺中廳農事試驗場擔任米質改良農務技師。
1921年,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種藝科長兼殖產局農務課技師。
1927年,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講師。
1928年,「臺湾稲の育種学的研究」獲北海道帝國大學博士學位。台北帝國大學成立。
1930年,臺北帝大理農學部成立「農學、熱帶農學科」第三講座(作物學),磯永吉先生擔任講座教授兼農場場長。
1942年,轉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所所長兼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1945年,戰爭結束後獲國民政府留任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與省農林廳顧問
1954年,完成代表作「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亞熱帶地區的水稻與作物的輪作),堪稱為亞熱帶農作聖經
1957年,退休返日,前往山口縣定居擔任農業顧問
1961年,日本學士院賞
1972年,過世於岡山縣,享年85歲
*參考資料:
台灣山岳
磯小屋米報
蓬萊走廊農事特刊
謝兆樞,蓬萊米第一個品種,中村種的身世之謎
謝兆樞,靦腆的育種家─蓬萊米之母末永仁
歐素瑛,台灣書房,《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台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
國史館策畫,公共電視出版,《磯永吉》奠基台灣稻米育種研究的學者
*圖說:
*主題:
走進位於台灣大學內的磯永吉小屋(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1925年建成時,是台北高等農林學校的實驗農場,一進門抬頭看到骨董鐘,鐘擺仍在擺盪,這個擁有攝影暗房、作業室、農具室、湯沸室、貯藏室、閣樓儲物空間等的木造建築,抬頭看到天花板的電力線,還有眾多研究老設備。我會幻想著有很多認真研究人員,剛剛從農場回來,在此紀錄觀察辛勤工作的樣貌。
培育水稻種子的事情非常的瑣碎,舉凡測量種子的大小形狀,控制溫度、濕度的冰箱,顯微鏡觀察描繪,機械式的計算機可以做加、減、乘、除的四則運算,照相後一旁還有暗房,這就是磯永吉小屋的景況,當年應該算是擁有高科技的實驗室。
*從北海道念書,懷抱理想到台灣的磯永吉
磯永吉在札幌念書的時候,老師帶領著他們幾乎走遍了北海道,北海道的開發是明治維新之後才開始的,當年年輕人只要有能力就努力念書到國外留學,一心想要振興日本走入世界,這些留美回國的學生變成了老師,在北海道規劃了這些美式的大農場、大水田,因而許多小村落都設計成歐美的農村型態(例:美瑛),以任務為導向形成一個個村落。
北海道本來只有中部與南部的一部分可以農作,但後來經過老師與農民努力的改良品種,逐漸的,所有北海道地區除了冬天下雪之外,都可以有農穫。在札幌念完大學的磯永吉每次聽到老師自信滿滿的描述,說北海道就是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從冰天雪地轉變為一片綠地,農民還可以有豐厚的收入,內心就充滿了美國西部的拓荒精神,非常巨大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當年的札幌農學校創校之時,邀請了威廉·史密斯·克拉克擔任校長,但礙於政府規定外國人不能擔任校長,克拉克掛名副校長,但實質為校長職務。參加過美國南北戰爭的克拉克,1876年就任後,雖然只待了幾個月,但離開時給第一屆的學生講話的名言「Boys, be ambitious!」(少年要胸懷大志),至今仍是北海道大學的校訓。
或許這樣的精神,一直留在磯永吉的內心,在從北海道札幌的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畢業後,很多學生就來台灣服務。抱持著讓南島台灣可以長滿金黃色的稻穗,每一粒稻穗都有飽滿的米粒。1912年磯永吉來台,可是沒想到實驗農場的水稻得病長不起來,不然就是經常被鳥類、昆蟲吃掉。從1899年起,日本帶來的品種沒有一樣可以量產。
*竹子湖原種田事務所
1921年,研究日本米種來台改良已經二十幾年,來台的日本的米種一直無法大量生產。台北廳農務主任的平澤龜一郎發現大屯山山麓火山堰塞湖盆地的竹子湖,地勢非常的平坦,氣溫又低,水質很好,三面環山可避免育種稻與其他稻種雜交,是很好培育米種的地方。
在竹子湖試種了很多日本米種,效果不錯,更利用了竹子湖的環境優勢,在東湖下方的「梔仔寮埔」(今陽明書屋一帶),將稻種浸泡在硫磺溫泉中,高溫殺菌同時催芽,發芽後再挑回原種田秧床播種。栽種時要拔除雜草、雜交種,嚴格篩選純稻種,抵抗力自然強。
但是當時在竹仔湖種植的日本米種,一拿到山下較炎熱的氣候,生產能力就很差。
*末永仁,讓日本米種大放異彩
原本在嘉義實驗的末永仁,被磯永吉提拔到台中農事試驗場,末永仁不斷的實驗,將原本第一期培育秧苗需要的60天縮短為30天,第二期縮短為17天,因為台灣的氣候較熱,這樣的實驗提升稻米的生產力,1923年末永仁提出的「幼苗插植法」,讓農民大量應用。
日本米種大放異彩,1926年(大正15年)4月24日,磯永吉提了台灣米的三個名字:蓬萊米、新高米、新台米,由總督伊澤多喜男在台北鐵道飯店召開米榖大會中正式公布命名為「蓬萊米」,這一場商業活動,也就是正式宣布日本米種可以量產的宣示,也把之前不再研究日本米種不成文的禁令解除了。
在磯永吉的持續的鼓勵與支持下,末永仁後來擔任了台中州的農事試驗場主任,他利用日本種的「龜治」、「神力」兩個米種雜交,1929年選出了「台中65號」,很奇特的是這兩個米種對日照都很敏感,但雜交出來的台中65號日照遲鈍,因此而拉長生長的時間,讓稻子成熟,能夠這樣長久的實驗,不是一種巧合,甚至是一種藝術,或者稱為一種突變,可能是台灣種「第三者」混入了這個環境,導致台中65號對日照遲鈍,更適合台灣的生長環境。
「台中65號」日照遲鈍的特性,第一期稻作的氣候由冷轉熱,第二期由冷轉熱,都可以順利的結穗,這樣的成果是原日本米種無法達成的,因為執行效果良好,不到十年,種植的面積就超越了在來米,至今眾多的米種,都採用「台中65號」培育出很多的後代。
後來蓬萊米被廣義的泛指在台灣改良的品種。
*戰後,留用學者在台灣的日子
1945年,在台灣研究三十幾年的磯永吉,因日本戰敗,面臨了是否要被美軍遣返的命運。當時的美國人主張所有的日本學者都要回去,但是從中國來台灣的學者對台灣的水稻並沒有很深的研究,而且來接收的省主席陳儀有留日的背景,當時接收台北帝大的馬廷英教授也力主希望能夠留下日本學者的研究。
這些日本學者在不得不留下的情況,磯永吉寫下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文字紀錄。而且很多書信往返都顯示,當年台灣在美國主導交接的時期,經常收到書信就要趕到各地的農政單位報告,一個59歲的研究者,投其畢身的精神開發台灣農業,那樣複雜的心情,想起北海道拓荒的老師,又看到台灣的水稻發展,也只能默默遵從長官的命令。
大約兩年後,日本的學者陸續的返日,但磯永吉仍然被留在台灣,這時期他也曾帶領學生參訪美國,要學生好好的思考美式的開發方式較好,還是台灣的種稻方式好,這樣作育英才的精神,好像對待每一株實驗的品種稻一般。
*磯永吉,台灣蓬萊米之父
幸好,磯永吉的台籍學生非常爭氣,戰後紛紛進入了政府的農業體系工作,也很快了擔任了重要職務,使得這位老師能夠好好的留在台灣擔任農業顧問,這時的磯永吉把力氣專注在他畢生的研究紀錄上。
1954年,磯永吉完成代表作「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亞熱帶地區的水稻與作物的輪作),堪稱為亞熱帶農作的聖經。
1957年中風,政府終於答應讓他回鄉。省議會通過,致贈每年1200公斤的台灣米給磯永吉,感謝他對台灣農業的貢獻,也因此有了台灣蓬萊米之父的稱號。
為何磯永吉不選擇回到故鄉廣島,或許被美軍丟下的原子彈所摧毀;為何也不選擇大學時期的北海道,或許天氣寒冷;他選擇了山口,偏偏選中了這個地方,而解開了台灣蓬萊米品種之謎。
*中村種來源之謎,在山口得到了答案
這個蓬萊米的前身米種「中村」,到底是從日本的哪個地方來的,當時沒有人知道。1938年末永仁在《台灣米作談》這本書中提及了中村種的來源,寫了一句話:「中村種,今天你到日本內地去看,完全沒有這個品種,也沒有它的後代。」為什麼叫做中村種呢?有一種說法是當年標籤掉了,有一個辦事員叫做中村,只好就命名為中村種。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的翻譯者魏敏智先生十分好奇,曾經到九州大學去考證,並在網站上搜尋,找到了1899年引進台灣的米種有一種是「中村17」。而磯永吉在1968年《蓬萊米談話》這本書裡,寫出了台灣蓬萊米的來源是「都系的中村」,明確了指出了中村的來源。
1853年,山口縣的內海五郎左衛門,在京都取得這個品種,後來改良出穀良都→防長米、小都、長州浪漫等→山法師等,防長指的就是山口地區,有些拿來釀酒,因此有些品種就稱為長州浪漫。防長米聲名大噪後大家就忘了穀良都,當然這個陌生的名字「中村」更沒人知曉他的來源了。
磯永吉在山口的實驗水稻田,撫觸著都系水稻的後代,經過了一甲子的歲月,台灣蓬萊米不斷的改良品種,或許兩種米的身形已經大不相同,可是這樣的機緣巧合,在大自然的巧妙安排下,解開了台灣蓬萊米源頭之謎。
山口跟台灣的風貌大不相同,水稻插秧後,一片片的水稻田倒映著藍天白雲,有些木造農舍有紅色的石州瓦,這點倒是跟台灣的農舍非常的相似。磯永吉當時的身體已經無法騎腳踏車了,但他回憶起在台北的昭和町(今青田街)的住家,與帝國大學的農場,總是專心的騎著腳踏車一步一步的踩踏著,一個大光頭老師,經常專心於研究,旁人看他非常的嚴肅,其實他的內心端想籌劃著水稻的實驗計畫。
每當收成的時候金黃色的稻穗在大風下好像一波又一波的海浪,就會忘卻了長年實驗的辛苦,稻穗是我們的主食,也可以製成酒,料理中也有很多變化。人類生命傳承重要的農作物,一輩子嚴謹的投入這樣工作的磯永吉,在岡山縣過世時85歲,雖然留下一點遺憾沒有活到88歲的米壽,但留下的精神,值得我們景仰。
*打開這個時光膠囊的關鍵人物
2003年,當時就讀台大農藝系研究所的劉建甫,在學校的一棟老實驗室內發現磯永吉的手稿與眾多農業研究的文物器具,當時心情非常震撼。
後來這些圖書歸檔給台大總圖書館,並成立了磯永吉文庫,這些眾多的文史資料,近年來,謝兆樞老師,義務到圖書館整理這批手稿檔案並撰寫詮釋資料,讓這批見證臺灣農業科技發展過程的珍貴史料能夠讓大家知道。
此外,磯永吉小屋,在指定古蹟的過程,還有農藝系透過募款修復,眾多的文物陸續的整理展示說明,每一項文物都可以感受到前人在培育稻種與農作物的種種努力。
訪談劉建甫後,我離開磯小屋前,他看著前面的水稻,說培育稻種真的需要用心與運氣,眾多的機緣巧合,讓末永仁與磯永吉這兩位研究者在此留下了足跡,不但改變了台灣農業,也改變了整個亞熱帶水稻的種植方法。除了水稻育種的傳承,我們更應該了解研究學者的精神。
2016/06/14
【台北】靈魂的場所,李清志老師@閱樂書店
2016/06/12
《重版出來》,請培養本土作家與編輯
起先,看不太懂這部片子的重心,一部漫畫是以追求再版為目標,後來每集描述的是以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為重點,社長從小到大的心路歷程,漫畫家養成過程,編輯與漫畫家的關係等等。朋友們的臉書對這部連續劇共鳴很深。或許,臉書上從事出版工作的人相對比較多吧!
我是對工作角色十分尊重的人,雖然從大學時代做過一些編輯工作,但大多是在排版部分,編輯的工作包山包海,甚至是與作者的互動、設定議題、達成的目標之類的。這幾年來出了幾本書,我很慶幸都遇上了很好的編輯,這工作真的要非常有熱情,而編輯的工作量大,流動率也很高,遑論要跟作者培養長期的默契了。
在台灣的出版社,似乎都在消耗已經成名的作家,只要出版社簽到有暢銷書的作家,似乎就保證能夠再版,讓出版社賺錢。而這些作家可能也要靠自己的方式賣書,目前出版社能夠編列預算在行銷、插畫、裝禎上,也是有限。
在誠品一進門的第一櫃,超過一半以上全部都是翻譯書,這樣的生態,台灣的新生作者,根本沒有被培養的機會,能夠出版也只是靠著自己的熱情,出了一本兩本書,除非有其他的工作,只靠寫作收入根本無法支撐生活,長期下來的惡性循環,這些作家可能是有教職,口才能演講,主持電視節目,不然就是名人,才能持續的出版新書。
重版出來第九集,對線上的漫畫家下了一個定義,一定要有『連載』,才是漫畫家的生命。而台灣可以用這樣定義嗎?不知道目前有幾個寫專欄的作家,真正的是靠寫作維生呢!
提到培養作家這件事情,台灣各地都有一些經費在地方文化上,有推出駐地作家專案,但很悲哀的,能夠成為駐地作家的,都已經是知名作家,而不是新生的作者,希望文化部或地方政府,能夠以培育作者為主,能看到多一點本土作家的作品,翻轉翻譯書過多的這一點,而且並不在小說、散文這一類型,有關自然科學、漫畫、插畫、建築等類都需要培養。
日本在動漫界還是強項,韓國在影劇出版,台灣的音樂界整個跑到中國去了,那麼出版是不是台灣的強項呢?翻譯書也已經輸給中國的團隊了,我們還有未來嗎?
文化部前幾年補助了獨立書店,但我相信只要把『內容』顧好,書的銷售自然提升,這點的補助在出版社的編輯,還有作家身上,絕對是值得的投資。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