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5

【台北】電動車主人失蹤記



每天騎 uBike 經過這個地方,總會好奇,這台車的主人呢?

電動車顯然是新買的,有些塑膠套還沒有拆封,但是已經放了有些時日,無論晴雨都在這裡,前面的置物箱已經放了一些垃圾,顯然是根深蒂固的台灣文化,要改正十分困難。

以下是我的想像:

上個月,年約八十的老先生,很開心有了新車,終於可以到公園走走,可是開車到了路邊,被疾駛而來的腳踏車撞倒,救護車送到醫院,就無法來把電動車開回家了。

***

希望只是我的想像,每天經過還是會看到這台電動車,不知道何時會消失?每天經過都編了一套故事。


20180626 1824


20180627 2330

2018/06/14

【台北】微貳獨冊,台南巷框



東區延吉街的巷弄內,大部分是餐廳、咖啡館,座位數多,這樣小巧的咖啡書店,標榜著獨自座位,應該算是異類吧?

主人選書偏好日本與台灣的文學、散步、文史類型為主,以真正的文青來比喻一點都不為過,我對其中一本《台南巷框》特別有好感,因為他透過實地寫生畫畫的模式,很快的了解了台南巷弄內的人事物,台南這座深沉穩重的城市,其實如何熟背歷史都覺得蝦子摸象,但透過這樣的踏查,也別有一番情感。

我聽著合適的音樂,翻閱了好多本書,再喝上一杯咖啡加鹹派,希望時光永遠停滯在此。

台灣電力之父紀念日:松木幹一郎(まつき かんいちろう,1871年-1939年6月14日)


日月潭台電社長松木幹一郎胸像,2010年奇美許文龍先生捐贈重塑,照片取自維基百科,感謝林炳炎阿伯努力還原台電史,並且促成重塑松木幹一郎社長胸像。

以下取自維基百科:

松木幹一郎(まつき かんいちろう,1871年-1939年6月14日),日本愛媛縣人,台灣日治時期的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被尊為「台灣電力之父」

1930年1月12日松木幹一郎就任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1934年10月完成日月潭第一發電所,1937年8月陸續完成日月潭第二發電所,並著手於北部火力發電所、霧社水力發電計劃,提出十年開發水力發電三十萬瓩計劃。日月潭水庫總發電量14萬3500瓩,是當時亞洲第一、世界第七大發電所。

1939年(昭和14年)6月14日,松木去世。

2018/06/13

【台北】 515 Cafe&Book,有關中山堂的書


515 Cafe&Book 好陣子沒有來,書櫃增加很多櫃,名副其實的咖啡書店

下午兩點前人客不多,是很舒服的工作空間,進來的也是常客熟客,很多人喝一樣的飲料,跟店員點個頭坐下來,比在自己家裡還要自在。

我隨意翻開了一本講中山堂的書,只講民國後之事情,但我想這座建築的前世今生還有更多可提,就像一家咖啡館,我也忍不住想要知道為何要叫 515 呢?

答案是以前開在5弄15號。

【台北】故事從哪裡來?



經常逛書店的我,看到滿滿的書,會很興奮的把書拿起來翻這個翻那個,然後這邊看看幾頁,那邊翻翻幾頁,看看作者是誰,甚麼時候出版......。

人們喜歡聽故事,卻不知道自己就生活在故事裡!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本身就是一個大平台。

所以,我特地挑了日本時代灣生的書寫,或是相關人物的資訊。對我來說,這是十分陌生的異國故事,但,確實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

1945年,好像一條界線,在這塊土地開發的人離開了,來了另一批人,後來,台灣像是得了帕金斯症,遺忘了這五十年的記憶,只留下了各式各樣的歐式日式建築。目前,這些建築的歷史緣由,已經有很多前輩挖掘史料,但在這塊土地打拼的人,像是空氣一樣消失在世界上,藉由重新認識這些人,找回我們的自信,拼湊這塊土地完整的歷史。— 在青田七六

2018/06/12

【台北】夢到一O一



昨晚睡很久
夢到一零一從裙樓高度大約十樓高度倒榻
我在三興國小的教室內(教室還出租商業使用)
前公司聚會舉辦彩排(RD工程師居然出演音樂劇)
親眼目睹後很擔心壓到老家
很著急馬上想要跑回家
想說電信一定不通沒有帶手機
可是怎麼跑都跑不到家裡
最後借手機聯繫到爸爸
他說是往北邊倒榻所以沒有壓到我們家(我還跟他爭論明明我親眼看到是往南方向倒)
我姊的兒子很平安

想說來看看整個101從一樓倒下來的話,
會壓到哪裡?
還好,只會壓到豪宅,壓不到我們家

2018/06/11

【台北】與川本先生、《東京人》姊妹們一起台北Y字路散步



當天被找去一起散步,其實我完全搞不清楚狀況,只想說是不是要帶導覽,一見面就開始劈里啪啦的說明日本時代東門町的規劃,是1920年代的文化村,居住著總督府的官員們,因為戰爭疏開計畫,導致後來金山南路的形成,然後那邊是戲院,那邊是甚麼甚麼......

我看到負責翻譯的黃小姐實在太辛苦了,我講一句話她需要翻譯三句話,所以就停嘴,不然還有從清國末年的台北城到今日的信義路彎曲的達文西密碼可以講。

走到臨沂街這一側的東門市場路邊攤,川本先生問我戰後台灣人是否缺糧這個問題,我想了一下,的確戰後有短暫的時間缺糧,也應該是二二八事件的因素之一,不過,台北人應該沒有東京人辛苦,他們缺糧很久,我想這也是川本先生的童年記憶,在市場人來人往,總會想到小時候。

看了路邊大叔再賣淡水鰻,讓我想到了鱸鰻、竹雞仔的台語,食物形容流氓真是傳神,也都是市場內看的到的景象。回過頭來川本先生問說現在市場這邊還有流氓來收保護費嗎?

中場,帶大家進去野草居食屋晃晃,日本時代原是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院的石井稔家族所有,後來居住者是他的同事陳玉麟教授。

紀州庵,大致上說明了一下這邊與戰後文學家的地緣關係,還有這個文學展的小小八卦,大家去書店,意外的逛了很久很久,小小的書店有甚麼值得好逛的呢?

我喜歡川本先生的《遇見老東京》,每一短篇散記都是十分龐大的資料庫所構建的,舉凡電影的情節、拍攝地,小說的故事細節與作家們的想法,加上了每段都會出現的昭和某某年的說明,之前才看一頁我就決定買下來,但是這麼龐大的資料庫,實在難以全部下嚥,雖然閱讀下來十分流暢,但是若要深入了解,每一個關鍵字都要去查詢了解,我想除了蠹魚頭難有人出其右啊!

趕快在紀州庵書店買了川本先生的書給他簽名!

後來想想,這些人一輩子的工作就是閱讀、書寫、編輯、出版,生活就是散步、散步、散步,也難怪在大中午熱天走了兩個小時都還不累啊!

在這個Y字路的房子,雖是日本時代的雨淋板,排水道已經蓋上在地下流動著,這樣街景的成形,帶有許多跨時空的魔幻氛圍,這就是台北的巷弄風情吧?

中午,台電的酸菜白肉鍋,原本戰爭時期是水力發電的辦公室,現在是核能發電辦公室,時空的交錯,政策的轉變不勝唏噓,但人們的印象永遠記得好吃的料理。

照片上左到右:水瓶子、東京人編輯田中紀子小姐、川本三郎先生、在台灣尋找Y字路作者栖來光小姐、譯者黃碧君,還有一位總編輯楠瀨啟之先生幫我們拍的。— 和栖來光、 Ellie Huang和太台本屋 tai-tai books。

【台北】從屈臣氏到紅樓夢


照片上:台北市區改築紀念寫真帖
照片下:google 街景

這排街屋位於武昌街與重慶南路口,地址是重慶南路一段44號到56號。實在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拉皮,加蓋,打牆,開窗,招牌,顏色整個大崩壞。

(花了不少時間拼圖,還是有誤差,為何這些修圖軟體都不能用鍵盤操作?)

配合《台北市區改築紀念寫真帖》對照,雖然表面看起來只有中間那間阿桂的店還在,但是這排是最有機會還原百年前的樣貌,不過在恢復立面之外,轉角的鐘樓、高聳的馬薩式斜屋頂,那才是經典!

右下角那一棟後現代主義,學習巴黎龐畢度中心外露的水管,加上中國小說紅樓夢混搭的東西合璧,兩相比對真是如同一場夢。


照片左是迪化街的屈臣氏,為何以前仿冒商標所建的立面,會比正牌企業還要漂亮?

《愛情重跑》



非常台式的日劇,但是拍的很有日本味。

像台劇的原因是來來回回一直不斷的重複出現的劇情,好像剝玫瑰花瓣:他愛我,他不愛我...無限循環;還有情敵可以惡意的把簡訊刪除從中作梗等等,真的像極了台劇。

像日劇的原因是找出真正的"心意",然後勇往直前有自信的去表達。

2018/06/10

【台北】中藥材與蟑螂腿,我也有這一天



大概在我中學時代,家裡經常瀰漫著中藥的味道,從小時候的衣櫃上放置的鐵盒子裡面養著吃中藥材的小蟲子,假日父親到山上去摘的夏枯草,還有針灸的器材等等。

父親那幾年學習中醫,書櫃還留有當時的講義。

可能到了同樣的年紀,看了中醫,去信賴的中藥店開了一些藥方給我,食道逆流這個長年的毛病居然改善了。

只是,從小到大打開中藥材那一剎挪都會很驚嚇,到底蟑螂會不會跑出來呢?而蟑螂是不是吃了中藥,所以生命力那麼旺盛呢?

其實照片中那是甘草,不是蟑螂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