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7

【台北】古今書廊,搭乘時光機見證台北舊書市集的各段歷史

 大學時代就經常在台大附近的汀州路挖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古今書廊的地下室,老闆總是坐在書店的正中央看電視,書爆多堆放的不是那樣的整齊,記得有回去過地下室,整個霉味撲鼻而來,但是滿坑滿谷的雜誌,還有一些字畫,當時還年輕並不知道那些字畫、書籍很有價值。

[照片]

 如今在古今書廊門口,偶然會遇到第一代老闆賴阿嬤熱情的招呼,說著這家店的歷史。1960年開始,從牯嶺街、福州街口附近的錢思亮校長故居前擺攤,1973年被安置到光華商場的四十六、四十七號攤位,1981年左右才又遷到汀州路的東南亞戲院對面,2010年花了好一段時間整理,陸續搬到現址,而這也是台北舊書店遷移的路線。古今書廊有幸能夠有後代接手,如今電腦化管理舊書,還經營網路拍賣,每次進去看到年輕的店員忙進忙出,表面沉穩安靜的書店,要進去打開書看懂後,才了解背後走過來的歷史。

 用圖書館的分類方式,書種齊全,每次要找甚麼類型的書,都一定會有滿意的結果。這兩家店都有兩層樓,書也都滿出店外,店裡有不少歷史類書籍,還有許多線裝書,包括論文、期刊、考試用書都非常多。梁實秋全集安安靜靜地放在書架最上頭,我想要搬回家,但要整套買實在太貴,因此我只要有空就會跑來隨意翻閱。從大學時代買最多的應該是藝術畫冊、雜誌,當年用銅板紙全彩印刷的書很貴,來二手書店挖寶是唯一的方式。經常出國旅行,買 DK, Discover 的旅遊書,這邊也最划算,後來研究近代台灣名人歷史,在店內找到研究生的論文集、各校的畢業紀念冊,俯首一翻,幾段文字都讓我有意外的驚奇。

 在伊朗旅行的那幾天,不斷地翻閱在此挖到李鐵匠所寫的《大漠風流》,回顧一段離奇的文字考古歷史,原來埋藏在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背後險惡的政爭史,才被學者破解開來。到古今書廊經常一挖寶就一個下午,天亮著進去,天黑肚子餓的跑出來。現在的二手書整理的非常乾淨,早已聞不到當年地下室陣陣飄散的霉味,在書店閱讀歷史,是我跨越古今的一種模式,古今書廊神奇的就好像是一台時光機。

【古今書廊】
創立:1960年
創辦人:賴玉
特色:二手,歷史、相關期刊、藝術圖集
書量:約100,000本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7號與23號
電話:02-23636358
網址:http://pnpbook.blogspot.com/

【台北】混hun



一直想來這家店,但好死不死每次來都是公休日,不然就是太早來,今日經過終於如願,但是服務人員提示,樓上裝潢很吵,要有心理準備,也難怪這家店裡頭人不多。

但,即使是這樣,還是很多人捧場,不一會就坐滿了人,這是一個混合是的工作室,聽到有人在討論 apps 的開發,也互相分享工作的一個地方,填寫工單,可以讓人找到你可以互相討論,甚至有案子可以互相引介。

點了一碗泡麵,看了菜單還有東門水餃,還真的蠻有個性的。我混在這裡聞著樓上裝潢的油漆味混著 apps 的程式設計討論,混在這裡鬼混一下。

【台北】誰的書房?



來到誰的書房吃東西,門口有說參觀要120元,可以用餐,但門口少了菜單,所以其實在門口就很猶豫到底要不要進去,在猶豫的時候,服務人員拿了菜單給我看,我點了蔬食沙拉,聽了孫大偉介紹他的書房,好像沒有介紹書,然後上網看了今周刊專訪孫大偉的兒子。

希望更有創意。

【台北】巴和奈野 illy Cafe


一進去後看到都是女生,中央有個座位,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怎樣?可以擠在眾女性中央偷聽大家聊天的內容。

今天店家有事情,只開到 17:00, 所以還是退了出來,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去偷聽大家聊八卦。店名,我忘了,真慘!

2014/03/16

【台東】晃晃二手書店,夢想的討論與實踐之地

這算是第一次住在書店裏面,所以拼命地想把書架上的書弄熟一點,但是書實在太多了,從客廳蔓延到廚房,連以前放瓦斯桶的地方都變成了書架,我翻閱了兩個小時還是搞不懂這些書,翻開了不知為何都讀不下去,一種是太過艱深,例如翻譯日本古書店與人的故事;另一種是小說類型,必須從頭讀起,一時之間沒有那麼多時間。原來這裡的主人素素有很深的功力,平凡無奇的書名,內容卻像是念研究所的教課書般的深奧。



我終於找到比較簡單易懂談書的書,遠見出版社的《書與生命的對話》,算是第一次翻到朱少麟的照片,好像在哪個咖啡館相遇過,那是傷心咖啡館嗎?的確那個老闆娘講述著一段傷心的往事。也買了一本《如何幫地球量體重》很簡單易懂的地球科學。

在晃晃看到獨立書店聯盟的出版品,也看到了讓書去旅行的閱讀計畫,小雜誌、明信片、手作,今天還有一群人在此做藝術創作,把喜歡的一本書挑出來畫在牆上,原本牆上的高處有個紅酒箱做成的木書架,書架內的書打開著朝下,書內的文字一行行像水一般流了下來。不同人不同時期的藝術創作佈滿了整個空間,讓我想起了住在伊斯坦堡民宿的那幾個晚上,以貓為主題的背包客旅店,小貓玩累了倒頭就睡,整間旅店的牆上也畫滿了旅行者的創作品,有印度教的禪,也有基督宗教的耶穌,同時都是用貓創作,融入了各地的文化。

在晃晃,書本上的小椅子,小清酒的模型,到處都是貓在說話的繪本,每一個轉角都是巧思,看得我眼花撩亂。每樣東西背後的意義,在眾多人與書的交會碰撞中,隱含了更多的交流,我在台東晃晃,晃出了一個大日光般的溫暖。

感謝這群很有夢想的年輕人,陪我這個背包大叔度過一個還有夢想的晚上,我想未來這些人在台灣各地都還可以相遇,還有那隻倔強的貓 Double 最後終於放棄跟我搶座位。

【台北】馬拉松婚禮


專業馬拉松婚禮主持人,應該會講到散場

我停在小巷子裡的一個小停車場,那個停車場滿出來,留鑰匙會代客停,我去取車的時候,他雙手顫抖的跟我說,從我第一台留鑰匙的車子,一直到我去取車,他完全沒有休息,一直在開車,真是一個馬拉松似的停車開車的管理員。

今天看到不少台灣之光

2014/03/15

【苗栗】20140315:到苗栗尋找貓裏老時味,城南有機農場、東里家風、上館社區

每次到苗栗農村,意味著到客家庄,導覽葉文興老師說只要是國道一號經過以客家人居多,國道三號是閩南人,以鐵路來區分的山線是客家人,海線就是閩南人。至於客語『老時味』這三個字就是古早味的意思,人們對於味道的記憶很深刻,從兒時從與土地一起成長的味道,阿公阿嬤自己種菜、種稻、水果,收成後自行醃製的種種過程,那種味道其實一直停留在我們的記憶裡。

現在因為食物加工所添加的化學藥劑,這些在小時候鄉下都不會發生,因為所有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的很短。但現在為了讓農產品好看,保存的時候就會添加防腐劑。生產的時候為了省方便就灑除草劑、農藥,但其實現在的有機肥料、細菌等農業科技已經非常進步,若有機會能夠利用假日參訪一些農場、社區,實際看到這些過程,相信對現在小朋友是很好的教育。

1. 城南有機農場



江博士簡單介紹城南有機農場


見達利(蘇力菌)菌類除蟲方式,是有機農業最常使用方式,其實不同菌種有不同用途,有時也用木屑配合菌種培育土壤


在溫室培養幼苗,然後移植到戶外,有些蔬菜種植在溫室內


很漂亮的蔬菜,高麗菜居然是紫色的,台北人喜歡大顆的,台中人喜歡小顆的


牆上的訂單很多,冰箱不同溫度放置不同農產品,收割完送過來阿婆一直不斷地包裝。農民採收非常辛苦,這位阿桑說夏天滿身汗。


在溫熱的溫室內體驗採收蔬菜,才割了三顆我就滿頭大汗,還要塞到袋子裡包裝,整個頭大。

在這裡看到眾多的蔬菜,我想不同的蔬菜生長時間不同,土地的利用,溫室要怎樣安排,要灑那些菌種來培土,這個學問應該跟晶圓代工等上下游產業一樣複雜。

2. 東里家風


到這裡的第一眼,是曬在地上的蘿蔔乾,入口處的客家式穀倉


很多戲服,團體客人來此演戲。原來這裡有不少電視台來拍攝連續劇,這邊的磚頭不少從墳墓旁的廢磚搬回再利用,也因此這邊拍了些鬼片(笑)


不知道小朋友吃這樣的辦桌的蔬菜習不習慣?


林彥伶在人生的最谷底跑來這裡租下古厝,很好客的要大家再來玩

3. 上館社區


漂亮的花茶草、薄荷類香草植物種滿了庭院


認識大麥、小麥、燕麥等麥類,是做麵包的原料,可是台灣卻很少人種植。體驗一下割稻,與割草的方法大不相同。


在農家體驗爆米花,我喜歡吃糙米爆米花


爆米花用不同的模、天然香料做出不同的動物、水果等


曬穀的稻埕,傳統風穀機,未結得很實的穀粒比較輕,容易被風吹走

【台東】三省堂,書店的變與不變

一進書店看到展示的書櫃,就有點驚嚇到的感覺,有關台東、環保生態、小說、童書的新書,甚至有一櫃是宗教與心靈成長的書,這樣的選書我想誠品入口的暢銷櫃都比不上。諾大的空間三分之一販賣文具,老闆說都要靠文具貼補書籍的虧損,我想經營書店的人都覺得自己有點問題吧!



女老闆很有親和力,一直叫我有空去聽生態旅遊達人『山豬』蝴蝶一生的講座,經營大約二十二年的書店,這位老闆接任上一個同學老闆,一晃眼就過了十八年,好像王寶釧苦守寒窯一般的日子,但一直看到老闆永遠微笑的臉,感覺這個行業。問老闆喜歡哪一個書櫃,她說所有的書都很喜歡,偷偷看了她正在看的書,我想應該是小說、散文、親子類型的居多。

老闆跟我說,開書店沒賺到甚麼,但可以閱讀、分享,雖然忙進忙出,二樓可辦大型的講座、展覽,一樓後方有個小空間正在整理,到時可以辦比較小的讀書會活動,這裡沒有放遊戲機,也儘量維持書櫃的數量,用小小的力量維持這純藝文空間。在二樓看到有關藝術治療的油畫展,也辦過相關講座,藝術治療不只是死板的理論,而是生命與生命的碰撞舞台。

書店中漂亮的『三省堂』毛筆字,出自於在地的書法家,某一日書法家親自送來,因此變成今日書店的招牌字。店中最珍貴的是書架上方的犀牛藝術品,幾年前的大地震書架整個震垮重修,如今放這犀牛在書架上,不知道是不是要鎮住書架呢?這家書店大的小的傷疤、好的壞的過往,老闆都如數家珍。

有人剛好有人來收款,收款的人一直要老闆做些改變,他希望書店永遠存在。2013年底開始的粉絲專頁,有客人在網路上請老闆訂書,到書店拿貨,這點小改變對我們好像稀鬆平常,但對台東的書店來說,或許是另一個人與人之間信賴、生存的價值所在。

2014/03/14

【台東】誠品書店,舊地政事務所的台東故事館

三十年前去誠品書店逛書店買書,代表一種時尚潮流,我從誠品位於台北仁愛路圓環旁二樓的時候就開始捧場,支持了大約有二十年,最近幾年比較常逛二手書店與獨立書店,也常點滑鼠逛網路書店,逛誠品書店的次數減少。但想想若不是我住在台北有那麼多書店,住在台灣其他城市,誠品提供友善的閱讀環境,貢獻還是很大。




在台東的這家誠品,每次進去看書,總是會有眾多的中國大陸觀光客經過一逛,到了二樓發現有不少當地民眾來看書,各個年齡層都有,頭髮斑白的銀髮族不少。也算是老房子重生的一個示範,原來是地政事務所。改造後的誠品書店後方,還有一些建築設計師設計的公共藝術品,以建築藍晒圖為底,假日不少市集活動在此進行。

每次到各地的書店,第一個會去注意的就是地方特色的專櫃,在台東的專櫃除了旅行書籍外,還有不少地方文史類,台東原住民部落很多,加上又有卑南文化遺址,這類學術性圖書還不少。除此之外,一般書店比較難進大量的雜誌,具有時效性的書籍退書率也比較高,小書店比較少碰這類的圖書。各地誠品都與品牌商品做結合,變成一個商場,但台東誠品這部分感覺並不很商業化,是一家還算單純的書店。

二樓的落地窗旁,滿是陽光的台東,無論是坐著閱讀的人們,或者站著選書的人都獲得了滿足。我也曾在下雨天光臨書店,看著學生青澀的臉龐,就會想起三十年前剛踏入誠品書店那個年紀的我,在此翻閱著大部頭原文美術設計的圖鑑,會等到年度大拍賣來逛,很猶豫的搬去櫃台結帳,可能就花掉一個月所賺取的家教費,如今這套書還留在我的書架上,如今翻閱內容還不過時,不知道台東的誠品會不會舉辦這樣的大折價活動呢?

【台北】低調謙恭的企業先進


今天上午的導覽大家非常專心,是台大校友總會所舉辦的活動,後來換名片後發現都是企業先進,或在社會上都是名望學長姊。

社會地位越高的就越準時,而且也保持相當的謙恭,這部分我想我永遠都學不會這樣的低調。所以我把我能夠導覽的來龍去脈都搬了出來,儘量還原當年的社會、國際狀況,希望沒有班門弄斧。還好,沒有農業、地質相關科系的學長姊來,不然我實在很怕講的不完全。

感謝校友總會的呂學長安排,讓我有機會參與這類的導覽活動。— 在青田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