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6

【台北】瑠公圳水利開發與台北市的現代化



今天的路線頗長,因為天氣悶熱,參與的人真辛苦,不過好運的是沒有下大雨。

路程:

溫州街大學里的露出點→醉月湖→台大生態池→璣永吉紀念屋→羅斯福路基隆路口的台電研究所→寶藏巖→自來水博物館

內容:
1. 台北三大水圳開發的歷史:霧裡薛、郭錫瑠、瑠公圳、大坪林圳、玉山社出版的瑠公大圳、三大水圳不同的個性、埤塘、宗族、大圳、地主與佃農、青潭、筧(台語唸景)。
2. 台北開發的歷史,我居然忘了提北門三井倉庫與新北投火車站。
3. 台灣農業的現代化,璣永吉。
4. 森山松之助的建築,他的老師辰野金吾,台灣總督府興建時的小八卦
5. 水力發電廠、火力發電廠,1911 年的大颱風,三角湧水力發電廠、日月潭、新店
6. 稍微提到了西洋藝術史中的巴比松(楓丹白露)畫派與印象派中對於現代化設施的描繪,陳澄波也學習了這招,所以把火力電廠也畫了下來。
7. 自來水博物館主要建築的中軸線對到了水源地車站,與台大校門口的軸線是相同的。

以上,今天的內容很雜,我經常會岔題,希望上面的紀錄,可以比較有結構些。

今天有提到我對瑠公圳重見天日的看法與作法

http://trip.writers.idv.tw/2015/12/blog-post_23.html— 在大學里。

2016/04/14

文化景點移動後的點線面建構


(照片為中研院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1974年航照影像)

以下幾個文化資產點:

1.新北投車站
2.北門旁邊的三井倉庫
3.松菸園區內的育嬰房(現為閱樂書店)
4.鐵道部台北工場(鐵路局禮堂)
5.林安泰古厝
6.欽差行臺
7.明石元二郎墓園的鳥居

以上這幾個文化景點,知道現在存在哪裡、過去存在哪裡的人應該不多,完全知道這些古蹟過往的歷史與所在的位置,應該可以頒發文化資產勳章了。(不然,我們就是同屬同溫層的人)

新北投車站,正在做交通測試,目前還沒有文資身分的站體,一路命運乖桀,被移到彰化台灣民俗村,因為民俗村倒閉,站體將會搬回北投。原來文化局的計畫,是想要放在新北投車站旁的七星公園內,很多文史工作者希望能夠放置原址,不但面對著北投公園的軸線,也能了解當年來新北投觀光旅行的人,一出車站就可以看到秀麗的山水景色,還冒著白煙的溫泉味道,近景是公園,宛如走入京都寺廟裡的庭院,看到自然有層次的枯山水。

或許,大家會用影響交通的想法,但是為何那麼漂亮的公共建築要藏在公園內呢?漂亮的建築就是要讓每天經過的人車好好的欣賞不是嗎?

同樣的,在北門邊的三井倉庫,本來距離北門圓環的距離就很遠,但因為我們現在重新規劃了馬路的位置,所以市政府也計畫把這棟倉庫移走,一移走的話,也就失去了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的意義,當時的財團隨著日本政府的建設,在鐵路、三線路的前後設置倉庫,是從水運交通轉換為陸路交通的最佳證明。

到底,是古蹟文化資產影響了交通,影響了開發,還是我們後來的人對於歷史門面的不重視?讓文化變了調。

在舉一個例子就是松菸園區內的育嬰室,曾經被當成員工托兒所、福利社、檢查站,根據老員工的口述,當年在松菸工作的人,旁邊有運動跑道與運動場,下班前可以做運動,到福利社買東西,然後帶小孩回家,這樣一個工作與生活結合的地方,如今的運動場已經變成大巨蛋,而育嬰室移了位置,完全無法得知菸廠當年員工生活與工作的樣貌了。

鐵道部台北工場,目前位於捷運北門站二號出口,目前是被鐵皮圍住,當年因為北門站出口施工,而破壞了地下物,這個建築也曾經移動過,等捷運施工完成才搬回來,屋頂是清代劉銘傳洋務運動中採購的鋼材,後來日本時代鐵道部把屋頂拿來重用,搭蓋了美麗的立面,火車可以進入大拱門進場修理。

至於其他案例,都是因為開發移動了位置,讓現在的參觀者完全搞不清楚為何這些建築會放在這樣的地方,甚至對以前的歷史產生的許多誤解。

有些人可能覺得透過這些文化景點,可以帶來更多的人潮、商機,或者是讓人們更容易親近這些文化資產,這樣的決策,更是把餅做小了。

試想目前那麼多觀光景點,觀光客坐車到停車場,然後到達景點,在景點的公廁上完廁所,只在景點旁的商店停留一會,又再到下一個景點。這樣的模式你還寄望觀光客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並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嗎?

參拜寺廟,進入山門的參道,是一種神聖空間的營造,傳統廟口前都是市集,也方便人民每日的衣食所需。日本時代公園的營造,把音樂會、節慶活動、消防、防災、造景、綠廊等用途,但我們目前對公園的想像只有運動與休閒。只能說對於公共空間的營造,非常的貧乏。

從小看到大的兜拉A夢有任意門,我們只要把所有的文化資產,想像成都是一個任意門,這個門的門面,就是精神象徵,這個門的前後中軸線,就是一個時代一個行業的精神象徵,透過這樣的想像,我們就不會想把文化資產貢起來放,而是親近的去使用他,凸顯他的意義。

解決方案:

重視文化資產原址原地的意義,將各個景"點"串聯起來建構"線"的意義,這部分說起來容易,但是以往公部門的不同局處單位各司其職,例如經濟部會有商圈的改善計畫,針對的只是商家,社區營造針對的只是在地的住民,根本無法串起一條完整的線。

以新北投車站為例,若有關單位可以從原址、北投公園、新北投捷運車站的廣場、七星公園、溫泉博物館這些地方,把所有的點做一個整體的規劃,無論是開放農民市集、文創市集、泡腳池、街頭藝人、鐵路便當販售、北投在地特色、那卡西、限時專送、電影場景等等,甚至是當年郁永河來台的故事,原住民生活樣貌,在北投這個區域在煙霧迷漫的異色裡,滿滿是創意發想的地方。

而北門周邊,有各式各樣的中軸線,當時已無戰略用途的甕城,是一個官與民的閘道,後來日本時代延伸出鐵路縱貫線的開發,財團的倉庫、商行,騎樓文化,演變出火車站前的現代化中軸線,商店街,城市博覽會的會場,台北的銀座,高塔間的對話,丁字路口建築的樣貌、到了國民政府來台後的中華商場,北門的牌樓貼皮文化,高架橋與人行地下道、天橋,延平北路攝影用品、各式招牌林立等。可以建構的"線"實在太多太多了。移動一個文化資產,消失的不是一個點,而是扭曲了一條直線,建構出不一樣的歷史面向。

想必是公部門公務人員怕麻煩,要整合各單位的事務太多,法規的限制,害怕被罵圖利他人,只要有這樣的想法就無法成功,所以經常便宜行事。以前在大公司,只要是有商機,老闆就會組成專案小組,把各部門的菁英抓來,商品成形後就獨立一個部門,但若開發失敗,這些人員就歸建。

為何市政府不能組成這樣的專案小組,跨不同的領域利用文化資產與各式各樣的資源,來創造多贏的局面呢?

《阿淺來了》礦業、銀行、大學的設立,也是台灣歷史一部分



除了女主角在那個時代的女性意識抬頭之外,劇中有關礦業、銀行與大學的設立,這部分在台灣也都一樣有了慘痛的經驗,有關商業的永續經營,有很多的描述。

我們一般對傳統商業的價值,都是要賺更多的錢,這個道理並沒有錯,但是為了賺錢,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失去了跟隨世界潮流的發展,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官商勾結與官商合作,其實並不是一線之隔,我們已經有很多的資訊可以查詢,媒體存在的目的,到底是甚麼?

對於煤礦的發展,金瓜石1890年發現金礦,開採了那麼多年,一直到 1978年才實施露天開採,當地人覺得那時候的開採破壞了整個生態,1980年代,台灣煤礦的災難頻傳,我覺得跟煤礦的並沒有要永續經營管理有很大的關係,面對很多現代化的煤礦開採,我們居然沒有進步,很多煤礦坑倒塌,應該是倒退了。

看了阿淺來了這部晨間劇,人家早年就已經引入了現代化管理的技術,看了十分的辛酸。

此外,對照銀行的開放設立,以及後來的貸款、保險等業務的發展,大稻埕在1920年代,也因這樣的風潮,由台灣人或是台日合資設立的銀行在那一波全球經濟崩盤的年代,也紛紛的倒閉。

雖然該部片以創立女子大學為主梗概,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還有媒體各式各樣的捕風捉影,還有嘲笑官方的輿論,還真的每個時代都有呢!

台灣人到底是一個失憶的族群,還是因為不讀歷史,很多事情一直重複的發生,島內的事情不關心,世界各地的熱潮也沒有報導,最近的媒體也只活在行車紀錄器的社會裡面。
貼相片標籤標示地點編輯

2016/04/13

《路邊野餐》



進電影院聽到了聲音,以為是一部懷舊的台灣片,場景好像是四十年前的台北,差異較大的是,背景的城市高樓,當年的台北興建的都是十層樓左右的高樓,目前中國的城市所蓋的樓應該更高了。

這部片在高樓、高山為背景下,用了一鏡到底的模式,主人翁在現實中又似在夢中,利用了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渡船、機車、汽車、火車等,串連了以前與現在,有一種沒有未來的滄桑感。

苗人的文化,在現實生活中完全消失,大家選擇了一種甚麼東西都很容易壞掉的生活方式,機車一直故障,汽車也一直修理,大樓沒有蓋好,水電也不方便,甚至是衣服的鈕扣,路邊隨便撿就一堆。

苗族的傳統服裝、音樂歌曲,已經凋零,聽的音樂都來自台灣,跟貴州完全沒有關係,甚至,公部門要求人民背誦當地的氣候、人口等資料,好像跟生活無關。

鏡頭的晃動,交通工具不斷的前進,除了錢的討論之外,所有事情都充滿了不安,我以為貴州是最接近天堂的香格里拉,但這部片卻把貴州的生活,拍攝的最接近地獄的樣貌。

【新北市】朋友聚餐五十次之四,老吳太太的羊毛氈課,原萃



老吳太太是以前公司的同事,當年負責網站資料庫等專案的主管,興趣廣泛能力又強,但前公司每年的部門整併之下,從之前是雅虎奇摩的子公司,併來併去,後來辦公室位置,居然在我前前公司的財務部。

有關前公司的事情說也說不完,那時認識這名同事後,意外發現她做的事情還真多。 Davis 玩生活 還有龐大貓迷的社團,更不定期舉辦化妝餐會,還有自己的網路公司,爸爸還幫忙管理,生活過得多采多姿,這樣的同事很難跟"媽媽"連結起來。

後來,老吳太太跟老吳先生還是結婚生子了,小孩叫做吳小貓,今天看著他們帶小孩的樣子,我們很難專心的好好聊天,一個話題總是被小孩打斷,只能說現在小朋友的控制慾望太強,未來吳小貓應該是企業大老闆,專門在尾牙餐會上打斷同事的聊天那位吧!

沒想到我們已經三年多沒見面,都已經離開前公司五年了,我們都沒有餓死,能夠開發出羊毛氈的課程,夫婦共用工作室,工作室有老吳的攝影暗房,還有路邊撿來的老家具,喜歡拍貓逛書店的老吳,還出版了許多攝影書,銷路都不錯。

人的個性要改變很難,老吳家雖然多了吳小貓,但我覺得幾年後吳小貓長大一點,兩人應該還是恢復原有的活力的。— 和Davis Liao 和 Wu Yi-Ping。

2016/04/12

【台北】新生國小三年級的科普導覽



我運氣又很好,帶到一班超級認真的老師,這位老師不但在青田街區介紹了各式各樣的植物,還把青田七六前兩任的屋主先跟學生講了,為何我會覺得這個班級不一樣,是因為所體的學生特別安靜。

可能是在校內就告誡過學生,所以完全沒有暴衝的小朋友,雖然並非所有的同學都很專心,可是只要是專心的同學,所吸收到的事情特別特別多。

或許之前的經驗,一次講太多的概念,小朋友吸收到的不多,但今天我覺得我好像講太少了,出了青田七六門口,老師非常盡責補充了日式建築的特色,汗顏。

或許,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是依照成績分班的,所以同學彼此的同質性很高,學習效果也很好,但相對的,人與人之間沒有甚麼同理心可言,唯一的工作就是讀書考試而已。今日的學習已經不是甚麼都為了成績而唸書的環境,除了培養我們較缺乏的創造力之外,同理心的培養是我認為比較困難的一環。

一般來說,好動的小孩或許創造力比較好,也比較會引人注意,但我們在管理秩序的同時,有時候壓抑了小孩的創造力,我不知道是否有直接的關係,每個時代的老師都很難為,但不變的應該是因材施教。

2016/04/11

【台北】竹傘架



一直以來,都要找尋適合放在青田七六的物品,其實剛開幕的時候在大門邊的老腳踏車,是一個古董鄰居牽來放,地質系老師放了許多岩石、生痕標本與老植物等,每一項器物在人類生活的歷史中,都可以講出故事來。

這個傘架,是張文委託老師傅做的,聽他說是雲林地方的老師傅,當我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以為他這樣的精神應該七十出頭,沒想到已經八十幾,他自己說:「機器都已經歹了了~」。

日本時代總督府曾經在竹山、關廟成立傳習所,帶動竹工藝的產業技術,日本民藝大師柳宗悅也曾經來訪指導。南投有許多國寶級的竹工藝大師,從小投入竹編作品,並且融入了地方特色,政府也有成立竹藝博物館等單位,也有人才傳承,具有歷史性的工藝美學。

不過,這位師傅並沒有去傳習所學習過,而是在地自學,台灣曾經有這樣創新產業的精神,如今,都已快凋零,感謝張文的協助,讓這個小小的故事在此地讓人了解。— 在青田七六。

2016/04/10

【台北】文房



很久前預約的文房參觀,終於可以進來了,聽完簡短的導覽,不知道以前曾經住過誰?

現在我坐在警衛室寫東西,剛剛在佣人進出的矮門口用點心喝咖啡,這邊現在轉變為用餐區,所以也不能閱讀,剛剛在用餐區被建議不要使用電腦這種3C產品。

文房的每個角落的裝飾美輪美奐,因為日式的空間比較狹小,大型書櫃與書桌顯然不容易擺放,但觀察到似乎整個空間被抬高了,提升了成為寺廟的高度,依然保存了原來的格局,保留了許多氣窗,大門入口的玄關處木作的雕刻,非常簡單大方,洋式的客廳地板,承襲了這樣的圖案,極為典雅。

洋式與和式空間區分,因為整個空間被抬高了,室內的家具多半是洋式規格,而區分不出來,工業風的大型燈罩,更呈現一種混搭的迷濛。我喜歡坐在緣側欣賞下雨,但目前看著後方的豪宅,這棟日式建築反而被包在裡面,旁邊有變電箱,或許是精華地段,這樣的空間重用,已經算是很好了吧?看著東西方的古物放置一堂,莞爾一笑,這就是人生,建築若有靈魂,不知道是否顯得孤寂?

我不由得想起了在京都住過的那棟民宿,主人喜歡書,大量了放置書架與書,或許未來還可以再去多住幾天。

《一頁台北》



除了夜裡的台北很美之外,每個人都好笨,最聰明的是高凌風。

想想,一點也沒錯啊!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凌宗魁老師台北車站前表町通(館前路)的導覽



今天從北門郵局開場,在火車站周邊的舊地下道,這一批應該是最後一批了吧?

火車站周邊,從我國中每個星期到台大醫院看診結束走到中華商場,有時候會走這一些地下道,有時走上人行天橋,有時鑽入地下,完全不用等紅綠燈,有時地下道、天橋都有攤子,練就了左閃右閃,上上下下的好功夫。當時青春期經常夢到有輕功能夠飛簷走壁的場景,多半就在這些地方。

地下道有遊民街友乞討,或者就睡在底下,有時下大雨地下道也飄小雨,人行磚道沒走好會噴出大坨水,這些在你我成長的過程早已經見怪不怪,我們這個世代,根本不知道何謂美學吧?

北門郵局旁的大樓,因為新聞媒體轉貼楊燁的臉書,所以很醜的招牌很有效率的被拆除掉了,我看到瑪爾寇梁的招牌只剩下角落的一個,隨著這位英語老師的過世,一切都畫上了休止符。

走到了館前路,原來的台北火車站是面對著台灣博物館,象徵著台灣進入現代化,但如今台灣博物館面對著快速流動的汽車,還是單行道離開博物館呢!

館前路周邊的建築,目前很多是銀行,所以真正是管錢的地方,不同政權的商人紛紛來打卡,丁字型的路口,老建築面對這些路口的姿態,如今已經完全消失,我們已經失去了太多,如何找回繁華,唯有認識這條路開發的過往,想想我們到底是要怎樣的台北市中心?

或許下一波,是要開大錢把汽車引入地下吧?讓人重新回到地面來思考這個問題。— 在北門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