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0

【巴黎】莫內的睡蓮@橘園美術館

很高興收到雙羊寄來的明信片,是印象派大師莫內晚年的作品。


1914-1926/睡蓮/莫內/巴黎橘園美術館/2007.10 雙羊寄

莫內生於1840年的巴黎,早年是以諷刺畫作得名,就是那種把人頭畫的跟老鼠頭一樣,鼻子很堅挺的漫畫,1860年莫內去當兵然後得了貧血症而回家,回到巴黎後進入畫室創作,但是當時經濟困頓,也進入不了藝術沙龍的主流,1874年展出的印象日出這個作品,被藝評人罵得一文不值,還以印象派來譏笑這些畫家。1890年後莫內有能力買了一棟房子,就在巴黎的近郊布置他的園藝世界,也在此創作非常巨幅的畫作。

在橘園美術館的三幅畫作是莫內生前答應要捐給政府的,他為此還建造了很大的第三畫室,一直到莫內在1926年後去世的隔年才安置到圓弧型的橘園美術館展場內。莫內觀察一片片的睡蓮,透過他的畫法,雖然只看到光與影,但是仔細觀看,也看到了睡蓮與莫內的生命。

《法國 Paris》橘園博物館 (Musée de l’Orangerie)
http://labsente.blogspot.com/2007/11/paris-muse-de-lorangerie.html

小時候在畫冊上看過不少印象派的作品,總是領悟不出甚麼光與影,三年前我到奧賽美術館,博物館逛累了在椅子上打瞌睡,不知道過了多久睡眼惺忪看著窗外,剛好雨後露出了陽光,揉了揉眼睛,突然覺得塞納河景很像一幅畫。然後走到印象派畫室,驚然的發現雙眼只要不對焦到畫作上,那一閃一閃的陽光跟河面的倒影就會出現在我眼睛裡,看久了雖然頭會有點暈,可是可以感受到畫中的大自然溫度,看梵谷的畫就覺得身處很熱的夏季,看莫內的日出就好像寒冷的清晨有一絲的暖意。

這幾年花比較多時間研究文藝復興前後的繪畫,今日重看印象派莫內的一生,在西洋美術史中莫內應該是重要的轉捩點。

6 則留言:

  1. 水瓶子後面那一段好動人 :::> <:::
    被你的文字感動到了

    回覆刪除
  2. 這算是開竅嗎?在畫冊上看了老半天就是看不出那個感覺,雖然目前的印刷術很發達了,有時現場的燈光昏暗,看起來甚至比書上的暗澹,可是印象派的畫作就是很神奇,不是要瞇著眼睛,就是要學著看那種3D圖案的不對焦才會突然開竅。

    莫內因為晚年的畫室創作了很多睡蓮的巨幅畫作,到世界各大博物館倒是都有,我相信在橘園這個應該是最壯觀的。

    回覆刪除
  3. 是轉捩點,不是轉淚點,唸”列”.

    今天將陪公司的訪客去故宮,希望他對文物有興趣,讓我可以假公濟私在故宮待久一些,很想看到”伯利恆的嬰孩屠殺”那幅,因為今年才去過伯利恆,其它的也很想看.

    另,你說的對,導覽志工要找文獻會,不是文建會,暫訂1215的活動,還要我連絡文獻會嗎?

    回覆刪除
  4. frances

    謝謝,我馬上修正。

    老實講,以聖經的故事為背景的藝術創作實在太多了,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之後的巴洛克比比皆是,巴洛克風格的畫家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有些貴族不太能接受這種大改變,導致有些畫作被退貨,這種反神聖的畫作如今看來是很平常。

    而我們的思想也是不是一樣的故步自封,有時也值得反思一下。

    12/15的活動我還在聯絡台博館的朋友,若他無法安排我們就開始聯絡文獻會,明天再看看囉!謝謝

    回覆刪除
  5. 說到百花齊放,昨天去故宮,導覽老師也講到明朝在中國王朝中算是最不強盛的一朝,但文化最興盛,如磁器出現冰裂紋和鬥彩(多彩色),如果當時皇帝(磁器只為皇帝而燒,燒不好就砍頭的)沒有能力欣賞多元的藝術,那中國的磁器可能永遠沒有更高的藝術表現。去蘇杭看林園時,導遊也會介紹冰裂窗格是從明朝開始有的,之前窗格就只有工整的線條,沒有不規則形的。我想到鄭和下西洋也是明朝,總之每次去故宮都是大豐收。

    回覆刪除
  6. frances

    明朝的白話文學也很多,還有情色圖片及情色文學,在這個領域,或許中國就是不重視文學藝術的教育,所以才覺得明朝積弱不振。

    回覆刪除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