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25

【大吉嶺】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天

到了大吉嶺,除了英國人的足跡外,看到不斷地交易、貿易市集,看日出時不斷叫賣咖啡的聲音;背著兩個瓦斯桶的人,或是背負著四五個大行李箱、柴火、日用品,大吉嶺到處充滿了資本社會的交易。



1881年蒸氣火車進入大吉嶺後,這一切的運作就此定型,大吉嶺除了生產茶葉,登山探險活動、觀光,還有更多更多的交易。擁擠的道路,此起彼落的喇叭聲,人車爭道,還有永遠修不完的道路。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高山火車,雖然只有兩截車廂,印度人努力著維修著百年前留下來的蒸汽火車,在這甚麼都有也同時並存的國度,一切似乎也不那麼奇怪了!

1. 看日出
2. 有達賴喇嘛照片的佛教寺廟
3. 西藏難民營
4. 動物園,登山世界第四高峰的紀念館
5. 坐火車,GHUM 世界文化遺產的博物館
6. 逛百貨公司

目前,這家公司的股東,不知道是誰?

2012/01/24

【大吉嶺】從天堂到凡間@第七天

從不丹的彭措林 Phuntsholing 過一個橋,就到達印度境內,各類汽機車喇叭聲出現了,地上佈滿了垃圾,道路兩旁滿是人、牛、羊、豬、狗、猴子,跟不丹的景象截然不同,好像從一個『空』的領域,到達一個『滿』的地區,雖然佛陀也是從印度婆羅門教出身,可是這兩個世界就是佛教與印度教的最大差異吧?



1. 經過一個個大茶園,一個個村莊,每個村莊的商店賣的東西都大不相同,有的村莊專門修大卡車,有的村莊專賣家具,有的村莊很多藤椅,雖然都不相同,可是路上大部分是男性。
2. 經過大吉嶺火車站,看到蒸氣小火車,火車站的站名標示跟倫敦地鐵一模一樣。看到火車,又好像置身阿里山奮起湖老街。
3. 快樂村茶園,這山城好像10倍大的九份,人車都在小小的巷弄間走,坡度很陡。英國殖民時代的建築式樣,還存在這裡。

2012/01/23

【不丹】佛陀的三十二相@第六天



1. 大佛陀像,中國製
2. 看面具舞,據說面具形象跟中陰有關
3. 拉車到彭措林,終於可以上網了

2012/01/22

【不丹】量子力學與數學,普那卡宗(Punakha Dzong)@第五天


普那卡宗

1. 多丘拉隘口 Dochula(海拔3050公尺)有 108 個塔
2. 普那卡宗(Punakha Dzong) 剛好有法事結束,反對黨領袖也有來此(據說國王也有來)
3. 濟顛和尚的廟

2012/01/21

【不丹】新舊亭布 Thimphu@第四天

買了一件國服。



1. 經過巴羅與亭布河流的河界
2. 郵局做郵票,寄明信片
3. 國王(世俗王)、法王在一起辦公的地方,札西宗 Tashichoe Dzong
4. 經過部長的宿舍區
5. 亭布的市場,民俗市集
6. 祭拜第三任國王神格化的宗。
7. Takin 動物參觀,買了一條手工織的圍巾
8. 到市區逛街,買了一本書和一件國服,拍到年輕男子的休閒娛樂。


2012/01/20

【不丹】走三步就氣喘如牛的虎穴寺@第三天

今天唯一的行程就是去虎穴寺,海拔2900(?)公尺,爬上山先騎馬,然後步行上虎穴寺,寺內不能拍照,參觀完後再走下山,由於肺活量不夠,走上坡的時候氣喘如牛。



途中經幡旗給登山者很大的力量,轉彎處或危險處都佈滿了旗子,休息處也有轉輪,這樣簡單的祈福裝置,在強風吹拂下發出了激勵士氣的聲音,也是全家人上山參拜的休息淨身心靈的地方。

或許不丹的山上不是世界上風景最美的地方,但是卻是體驗人生與修行悟道最重要的場所,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有奧妙。


2012/01/19

【不丹】天空之城,巴羅@第二天

以往到紐約,要繞半圈曼哈頓看到自由女神與帝國大學。到巴黎要繞著戴高樂機場緩降。


奇古拉干寺

1. 奇古拉干寺 Kyichu Lhakhang
2. 博物館去年地震後關閉
3. 巴羅宗 Paro Rinpung Dzong,小活佛拍攝的木橋
4. 市區逛街,買了線香,拍了很多商店的門窗

降落不丹的巴羅國際機場前,飛機在山谷間左彎右拐,看著兩側的山比飛機的高度還要高,整個都是高低起伏的,實在不容易找到平地來建機場,寧願想成是一種儀式,帶我們進入這座天空之城。

在路上看到女性背著比自己身體還高還大的木材,全家大小穿著傳統服飾到寺廟裡五體投地的參拜,在傳統中也看到手機開始普及,街上也賣新潮的服裝,難得看到一個抽菸的年輕人,新與舊的融合恐怕是不丹面臨的最大考驗。


2012/01/17

【雲林】故事館,唐老師用故事延續古蹟生命

在青田七六開幕前,雲林故事館的唐麗芳老師來台北開會時就會順道來青田七六走走,外表看起來就如鄰家親切的太太,但她一手把雲林故事館從頹廢中整修好,到美國念書擁有教育學位,唐老師身體力行,回鄉要以「故事」延續與聯繫更多人。

雲林故事館
網址:http://www.ylstoryhouse.org.tw
地址:雲林縣虎尾鎮林森路一段528號
電話:05-6311436
E-mail:home@ylstoryhouse.org.tw



因為有機會去拜訪雲林西螺、南投竹山,我就跟帶路的陳慧如老師說無論如何一定要去雲林故事館朝聖,只有短短地三十分鐘,雖然沒有見到唐老師,但是就感受到唐老師的熱情,完全在雲林故事館呈現出來。聽著導覽志工廖敏馨的導覽,用說書人的心情告訴我們以前小朋友沒有電視、電玩、電腦網路的時代,放學到市集聽說書人講故事,用糖果當成門票,說書人用手繪故事看板,放在木製盒子內,像極了一卡皮箱,說書人的生財工具,打開後就是像是一個小的電影舞台。

雲林故事館原是日治時代台南州虎尾郡郡守的官邸。戰後是地方法院院長宿舍。2001年7月與郡役所、合同廳舍登錄為歷史建築。1901年建的虎尾糖廠年產量曾居台灣糖廠之冠,1920年虎尾郡設立,1923年,郡役所與郡守官邸興建。旁邊又有一棟五層樓高的塔樓,叫合同廰舍,長相酷似軍艦造型,在台南市也有類似的建築型態,可見日本當時是多麼崇尚歐式建築與海洋帝國的遠景。這幾棟緊鄰的建築,可以說著當年的故事。



故事館內有很多創意,我在小小的空間內足夠駐足良久,不只是這棟建築的歷史,人在此地創造的故事,是美好與動人的回憶,那是用錢買不到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