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6/05/23
【基隆】上島咖啡@五
一進門,還沒有聞到店內的氣味,就感受到裡外的不同,外面的天光很亮,雲層雖然厚重,還沒有下雨,有點燜熱,一進門的冷氣,還有咖啡色的落地窗,在黃色燈光的點綴下,心情有種老派的浪漫因子。
一進門門口放置一台液晶電視機,一台老式的直立式大冷氣,放眼望過去的吧檯、地毯、裝飾物,樣樣有點歷史,但是窗明几淨,只有這台大電視機,顯得格格不入,我想也是符合來店客人的需要。
在基隆這個海港,棋盤式的街道,高架橋彷彿蓋在公寓大樓的旁邊,高架橋下自然成為市場、夜市、攤商的工作,騎樓內擺滿了機車,整個海港就好像一個大的市場,好不熱鬧!
上島咖啡位於山腳下,原是基隆神社的鳥居旁,如今是中正公園,出門口往左看,偶而可以看到豪華客輪停靠。世界各地的大海港,往往都是引領世界潮流的地方,東方的海港有著西方的牛排館、咖啡店林立,隨意逛了基隆市區,竟然超過十家的咖啡簡餐店,不含利用騎樓所開設讓大家抽菸聊天的咖啡館,我看到了基隆是有別於悲情之外的城市。
許多日本時代留下來的華麗建築,有點躲在高架橋旁,有的已經拉皮失去原來的風采,或許大家看到基隆是一個發霉燜熱潮濕的雨都,但我看到的是騎樓遮風避雨,去除掉汽車後,一個擁抱世界潮流的都市,這個大市集,就看我們用甚麼角度去觀看,老派咖啡館的客人,還是一樣的走入咖啡館直接步上二樓,穿著年輕看不出年紀的歐巴桑,講述著生活日常見聞,可以兩三個小時不中斷,這樣的基隆人在這些店家突顯了特色。
在室內看不出屋外的天氣,出門飄著細雨的基隆,不若剛剛入門前的燜熱,期待基隆的重生,但重生後仍能保留基隆的美好。— 在基隆上島咖啡店。
2016/05/20
【台北】意特咖啡簡餐@四
下午非用餐時間,還有幾桌歐吉桑聊天,因為中午還沒有吃,還是有提供餐點,除了提供附近上班族中午快速的用餐環境,還可以提供附近居民一個休憩聊天的空間。
傳統的簡餐咖啡店,大部分有提供吸菸區,入口的半戶外空間,就有這樣的好處,只是不知道樓上鄰居會不會抗議就是了?
台北市的餐廳在這兩年此起彼落的漲價,原因很多,但是這樣的咖啡簡餐店好像漲幅並不大,提供的菜色豐富,服務的時間很長,座位數很多,上班族中午的一陣旋風來匆匆去匆匆,公司業績好、股市大漲等政經因素,再在都影響餐廳的生存,這些老派咖啡館能夠長年存活,一定有他們厲害之處。這是小企業永續經營很值得探討與學習的地方。
這間咖啡館的桌上擺著塑膠花飾,書架上滿是女性雜誌,牆上還有藝術品,雅致的陰柔氣氛,不知道是否是女主人的傑作?
2016/05/19
【台北】喜蕾咖啡專門店@三
還未進咖啡館前斜的木門,聽到老式窗型冷氣機的聲響,一推開門鈴鐺的聲音,看到紅色老地毯,聞了店內的空氣,好像回到了二三十年前的時空。
當然,以前的咖啡館總是菸味瀰漫,現在並沒有這樣的氣味,但是看到木頭裝飾,頂上的電燈,牆上的老壁紙,甚至是桌上的糖罐,玻璃門上的字,都充滿了昭和時代的風格。
菜單的早餐:吐司、蛋、麵包、三明治,雖然中午沒有提供簡餐,來喝杯咖啡聊聊天的老客人不少,或許是多年不見的歐巴桑,聊著年輕時候來台北打拼那時辛苦的時光,不知道為何今日想起來有一點甜蜜的感覺,感嘆著老伴、兒子、孫子的林林總總,好像所有的問題,說給年輕時代的老朋友聽,就會獲得解決。透過老咖啡館的玻璃灑下的陽光,有種懷念的滋味。
老闆煮完咖啡,洗好了咖啡杯,父子倆在咖啡館內打吨的午後,我看著窗外來往的人車,鄰近林森北路夜晚熱鬧的酒店,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收音機傳來聲音甜美的男女主持人快樂的播報著今日台灣的趣聞,傳統台語歌曲的悲情,此時我有一種風淡雲清的心情,本想問問老闆有沒有甚麼故事,但感覺這樣的詢問已經是多餘。— 在喜蕾咖啡。
【台北】青島東路的蜜蜂咖啡@二
在立法院周邊的大中午,除了上班族一群群出來用餐,社會運動者坐在帳棚內吃便當,記者與SNG車之外,還有台大醫院與外交部、教育部、內政部等公家單位,甚至還有練習太極拳的人。
我進入了『嗡嗡嗡』的蜜蜂咖啡,客人的多樣性讓我想要來探究一下這樣的店,有怎樣的魅力。
身材永遠很好的老闆,早年頂下這家店,為了維持咖啡館的生存,不得不做簡餐,但除了簡餐之外,老派咖啡的風味仍然不減,大型磨豆機響聲後、瓦斯本生燈上的小賽鳳壺的水滾了,即使滿座的中午,一杯杯的咖啡總是在適當的時間出現在客人桌上。
上午是否要做早餐,或是中午做簡餐,跟咖啡館的定位大不相同,但是在台灣、日本這樣的老派咖啡館,有著太多相同的元素,舊報紙、常客、桌上的糖罐、座椅、吧檯,最重要的是老老闆千年不變的服務態度。蔡老闆經常指著牆上的藝術品,說這些都是她自己的創作。
店內的陳設彷彿時光凝結,我看著窗外的人來人往,好像回到大學時代,看到1990年代解嚴後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遊行的人們,不畏政府強權勇敢的站出來爭取權益,時代進步,所有人至少還懷抱著一個夢想,蜜蜂咖啡也不例外。
【台北】利用程式改善官僚體系
在台北市生活,日常生活的事情,時時刻刻不斷在挖馬路、人行道的地磚總是會踩出水、停車場費率總是搞不清楚。
這些不方便,換了市長後,好像還是一樣的存在,新聞媒體討論的問題,好像都在揭發缺失,但仔細推敲各團體所發表的問題,看起來就是各團體的角力,完全沒有就公共利益、公共政策的角度來看事情。
所以,這是目前我們各層級的民意代表(里長、議員、立委等),在各團體的相互影響下,所得出的公共建設失衡的狀態,可以說誰的選票多,那邊的公共建設資源就比較多。就在誰都不願意得罪誰的景況之下,加上我們以為里長就代表的就是民意,議員就是具代表著公正與公平。事實上,大家都知道並不是如此的。
很佩服當年柯市長還不是市長的時候,選舉網站的設計符合民意的脈動,也知道大家的需求,但為何當上市長之後,我們的政府網站還是一樣,看起來已經瘦身了,但是還是很難使用,為何我們認為最基本的小事情,還是無法改善。
當我去中國旅行的時候,快餐店的大叔教我使用微信支付,二手書店的大媽拿出手機要我加入她微信,看到她每天貼著書的故事,出租車的大伯教我打車技巧。這些是否都代表著資訊去中間化、透明化的必要性,只要有一致性的標準來稽核公共政策,人力就不是問題,透過手機的資料收集、運用大數據分析,很快可以做好這些事情。
經常看 http://g0v.tw/ 的專案,我們是否可以突破因為官僚體系過於龐大,系統老舊不容易維護的缺點,好好的利用官僚體系的優點,而用專案的模式,加入小專案與原系統共生,逐漸淘汰龐大的系統,看起來這樣的模式除了加速進行外別無他法,不然就是整個政府部門要廢除掉了。
挑簡單的來說,我每天開車出門,目前巷道內停車已經不容易了,但是停車場的資訊不充分,每個停車場的收費資訊並沒有很清楚的標示,要規定這些有那麼困難嗎?要執行稽核也很容易吧?
台北市公車站應該是超多的,若已經改善了行人步行的環境,是否應該開始減少公車站呢?既然市長是選民投票出來的,請用選舉時期讓資訊公開透明的方式來管理官僚體系,而不是反讓官僚體系管理我們的市民。
很悲哀的,本來很期待 i-Vote 的機制,但是居然流於每日頭投一票的商業行銷模式,變成了市府內各局處的人數競爭,把網路工具搞成無意義的大數據,我想是對資訊科技的侮辱。
不然,是否把公共議題的決策權,外包給 google 大神,搞不好效能都比較好呢!
這些不方便,換了市長後,好像還是一樣的存在,新聞媒體討論的問題,好像都在揭發缺失,但仔細推敲各團體所發表的問題,看起來就是各團體的角力,完全沒有就公共利益、公共政策的角度來看事情。
所以,這是目前我們各層級的民意代表(里長、議員、立委等),在各團體的相互影響下,所得出的公共建設失衡的狀態,可以說誰的選票多,那邊的公共建設資源就比較多。就在誰都不願意得罪誰的景況之下,加上我們以為里長就代表的就是民意,議員就是具代表著公正與公平。事實上,大家都知道並不是如此的。
很佩服當年柯市長還不是市長的時候,選舉網站的設計符合民意的脈動,也知道大家的需求,但為何當上市長之後,我們的政府網站還是一樣,看起來已經瘦身了,但是還是很難使用,為何我們認為最基本的小事情,還是無法改善。
當我去中國旅行的時候,快餐店的大叔教我使用微信支付,二手書店的大媽拿出手機要我加入她微信,看到她每天貼著書的故事,出租車的大伯教我打車技巧。這些是否都代表著資訊去中間化、透明化的必要性,只要有一致性的標準來稽核公共政策,人力就不是問題,透過手機的資料收集、運用大數據分析,很快可以做好這些事情。
經常看 http://g0v.tw/ 的專案,我們是否可以突破因為官僚體系過於龐大,系統老舊不容易維護的缺點,好好的利用官僚體系的優點,而用專案的模式,加入小專案與原系統共生,逐漸淘汰龐大的系統,看起來這樣的模式除了加速進行外別無他法,不然就是整個政府部門要廢除掉了。
挑簡單的來說,我每天開車出門,目前巷道內停車已經不容易了,但是停車場的資訊不充分,每個停車場的收費資訊並沒有很清楚的標示,要規定這些有那麼困難嗎?要執行稽核也很容易吧?
台北市公車站應該是超多的,若已經改善了行人步行的環境,是否應該開始減少公車站呢?既然市長是選民投票出來的,請用選舉時期讓資訊公開透明的方式來管理官僚體系,而不是反讓官僚體系管理我們的市民。
很悲哀的,本來很期待 i-Vote 的機制,但是居然流於每日頭投一票的商業行銷模式,變成了市府內各局處的人數競爭,把網路工具搞成無意義的大數據,我想是對資訊科技的侮辱。
不然,是否把公共議題的決策權,外包給 google 大神,搞不好效能都比較好呢!
2016/05/18
【台北】東吳大學的分享
感謝葉言都老師都會想到我去學校跟同學分享青田七六相關的歷史與經營當中說故事的能力培養,述說的時候,葉老師幫忙在黑板上幫同學寫下我講過的小說與作家的名字,發現我還提到不少文學書,跟葉老師課堂的主題還真的蠻切合的。
今日的收穫有很多,前幾天自己感嘆我們對中國東北的歷史,認真的可能只有從中華民國、從日本的角度,缺乏了俄國的角度,甚至是滿清被中華民國推翻後的角度。今日剛好是滿人後代的葉老師,幫我解答了一部分,剛好台大歷史系畢業所受到的訓練,他提出了美國在日本的鄉下丟下了原子彈之後,是給日本一個下台階,希望趕快把戰爭結束,而俄國這時候趕快出兵佔領了同是盟國的中國的東北、朝鮮,還有日本與庫頁島等地,所謂何來?
這就是俄國的角度啊!在戰爭已經知道誰勝誰敗之下,無論誰是俄國領導人,應該都會下這個決定吧?
此外,我很好奇葉老師這樣的年紀,身體很好,上下樓梯比我走的要快。葉老師說在台大期間參加了登山社,所以每周都有爬山運動的習慣,我很後悔當年沒有參加登山社,只知道參加美女比較多的吃喝玩樂社團,也參加過一次羅浮群的露營,但是被蚊蟲咬的很慘,於是就放棄了野外活動,現在想要每周登山,不知道會不會太遲呢?
去演講後,反而我收穫很多,還可以賺到演講費,真划算!今日同學也提出了關鍵性的問題,希望有同學有疑問,也可以在此提問,我會盡我所能的回答。
另,我有一個疑問,為何東吳大學內的保全先生,普遍年紀都比較大,但是都非常和善臉部充滿了喜樂,跟我印象中的血汗保全業有很大的差異呢?— 在東吳大學。
《走音天后》美國文化大放異彩
1944年,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花腔女高音」的表演。節目單裡善意呈現她至今的種種成就,但其實是一個有錢的走音天后,曾經自己錄製唱片送給親朋好友,但卻意外的獲得大家的掌聲。
這些掌聲,讓我想到了二次戰爭前後的美國,不正也是如此嗎?而進入音樂廳的軍人,因為在長期戰爭聽到這樣的歌聲,想起來在家的母親,還有真誠的情感,在那樣的時空之下,走音天后才能意外地獲得大家的支持吧?
這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強權的必然呢?
英國保守的文化,到了美國這塊土地,爵士、藍調歌曲的發展,還有舞蹈的表演,在當時注入了一股新生命,猶如 1870年在歐陸的普法戰爭後,印象派打破了沙龍學院派,社會上不安的氣息,戰爭的影響,英美文化的衝突,反而成為該片合作的助力。
2016/05/17
【台北】象牙紅@一
三個年輕妹妹走進咖啡館,中國口音,其中一個妹妹跟老闆熟悉。不久,有位中年大叔走進來寒暄了一下,一個妹妹伸出手說:我先來吧!
因為剛來這家咖啡館的時候經過了行天宮,感覺這位大叔是個算命仙,這幾位年輕的女生就是要來看手相的,仔細一看,這位大叔是中醫師在把脈,原來我誤會人家了!
打開菜單,好多好多的台式定食,非用餐時間來也有簡餐可以點,我點了喜歡的虱目魚肚定食,煎的恰到好處,配菜也不馬虎。看著店裡的座位數,中午的時候應該會有很多客人,多樣的定食,真的可以滿足周邊上班族的商業午餐集中在十二點出現的需求嗎?
老派咖啡館的曼特寧、巴西、藍山還有曼巴,磨豆機清脆的磨豆聲音後,賽鳳壺上升的蒸氣,咖啡豆在上壺翻滾了一下,仔細的攪拌了深烘焙的豆子,不一會兒一杯香濃厚實的咖啡就在客人眼前,這樣的咖啡只有老客人才能品嚐箇中的滋味,有時候老客人走進來一句話都不用說,咖啡、簡餐不久後就端上桌,服務人員與老客人,形成了一種共榮氛圍。
在中山北路、長春路口,各式各樣好吃的餐廳,老派咖啡館在這邊的生存之道,除了一杯老味道咖啡,報紙、簡餐、餐後的水果、吃不膩的家常菜樣樣都不能少,最重要的是濃厚的人情味吧?
2016/05/13
【台北】朋友聚餐五十之十,前公司高層主管之午餐聚會
當前公司還是小公司的時候,老闆會找一些主管一起午餐順便討論事情,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定期聚會,那午餐有時很痛苦,因為一邊吃飯一邊要討論,老闆的頭腦動得很快,邏輯很好,任何事情都唬弄不了他。
由於都是從寫程式開始成為主管,對我非常比較照顧,有很多需要寫一些小程式來實驗,或者寫出一些雛形,當年這些工作理應當是作為研發主管我要做的事情,他除了管理整個公司之外,都會自己跳下來做。或許是這樣的個性,讓我學習到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嘗試,如今身為自由工作者,甚麼不懂就身體力行就知道了。
今日聚餐滿桌的菜,跟以前一樣是我吃掉大部分,雖然公司合併後,許多同事已經換了工作,這樣的場合,還是像當年一樣的討論科技發展,但少了公事的壓力。
這間餐廳叫甚麼名字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天花板放了不少的鳥籠,沒有鳥的鳥籠,就好像公司裡面沒有員工上班,奇怪嗎?一點都不奇怪,透過雲端系統管理,員工到底比以前要血汗,還是人性化呢?
2016/05/12
【台北】朋友聚餐五十之九,《不一樣的月光,尋找莎韻》與《靈山》
今天到朋友的研究室,看了書架上滿滿的是滿洲國的研究,還有不少紀錄片,當下就借回了這部描述南澳原住民演員、導演、編劇,號稱是全方位原住民觀點的電影。
我還沒有看完這部片,不過看了DVD 的封面說明,讓我想到了最近在國際紀錄片影展看的靈山,用了 1930 年代開始,官方對於原住民政策的宣導影片,一直到 1970年代,所有的政策都以教化,改變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為主,最後一段在 1970年代(我沒有記錯的話),甚至說出了山胞懶惰、酗酒,而政府給予了水泥房舍,讓山胞脫離了半穴石居的生活模式。
用現在的角度思考,我們是在消滅傳統文化,後來,1990年代一連串原住民的正名運動等,《靈山》的主人翁老阿公,在墓園感嘆著年輕人車禍死亡,加上在山上獵捕山豬,或用乳豬獻祭祈求平安等實際的紀錄。
《靈山》表面上原住民導演並沒有加諸很多觀點,但是透過他剪接很多新聞紀錄影片,以及他覺得傳統的紀錄片紀錄了很多節慶跳舞的活動,所以呈現了很多平常人看不到的生活。
每次看完這樣的影片,都會讓我深思,我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識,還是非常淺薄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