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6

【台北】古蹟日,公賣局大廳



難得可以大大方方走入公賣局無人攔阻,一進門看到地毯,今天是星期五嗎?

從二樓往外看,剛好看到新光摩天大樓,都市中軸線真的是權利的延伸啊!

2018/09/15

《台北慢步》警廣現場



很開心去上雅琪的節目,每次都玩到很瘋,今天是講到一半耳機掉下來,我再也帶不上我的耳朵,雅琪從對面的錄音室跑到這邊幫我戴上,現場的節目總會有許多驚奇。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Xw9Fgl7N_CSAO23i4Z7D4JmpeEx1A88D/view

以下是雅琪的訪綱:

今天邀請到喜歡享受各咖啡館的獨特印象、對一張畫作背後的故事有著濃厚的求知慾、而且經常在台北街頭導覽解說穿越歷史時空的《台北慢步》作者水瓶子,來聊聊如何慢步走出台北的文化厚度。歡迎水瓶子,您好。

*幾個月前,偶遇在台北街頭,當時說正在拍攝新書要用的照片,隨即一口氣出了2本書。打開不同時代的地圖、航照圖、照片,找出古地名、都市紋理的演變,從道路、鐵路、水圳道、古蹟、遺跡,每個角落都隱藏著許多的歷史故事。

*我們常常會特別飛到國外,想近身觀察當地歷史的紋理;但對於自己生活的城市,卻經常只是放空路過,對於自己身旁的歷史脈絡,反而輕忽覺得是可有可無的存在。聊聊寫作《台北慢步》的起心動念,如何透過親身慢步其中,讓更多人貼近台北建城百年的歷史,增加城市發展的文化厚度。

*分享《台北慢步》的10條主題路線,每個主題搭配一幅手繪地圖(栖來光)。搭配簽書會舉辦講座活動,談談讀者的回饋。

*林安泰古厝的原址在四維路141號。40年前古蹟因遷移而失去「場域精神」,文化資產不敵交通建設與都市更新。城市博物館。

*透過10條不同的慢步路線,看見你所不知道的台北。

2018/09/14

《新聞大解讀》明治維新後的台灣現代化建設




胡大哥說要把肚子遮住,結果......我就把肥肚露出來了。— 和王佐榮、 Mark Hu和高傳棋。

【台北】只看到輕聲講話的告示牌就走進來的咖啡館 Powder Workshop



有一個老外的確是非常輕聲的對著麥克風講話,或許是英文特別醒目。

觀察了一下四周,除了有正妹,還有小帥哥,好像踏入了時尚雜誌的攝影棚。桌子很大可以放心的把資料夾、筆電與手機全部擺在桌上,真是佛心系咖啡館啊!

2018/09/13

【台北】母女背影


看著資源回收者肥胖的身軀,影子卻拉得很長很長,步履闌跚每走幾步就要休息一下,我習慣隨手拿起手機記錄她的背影,然後超越過去。

超越過她,我不經意的回首瞧了這位拾荒者,難道是她?她的母親呢?

約莫兩年前,她推著她的母親在同樣的路上,一樣的推車,母親不良於行,坐在路邊的人行道上收集紙箱,然後很辛苦的爬上了推車,女兒很慢的推著母親返家。

時光再往前十五年,這位母親的身材就好像這張照片一樣,一樣的推車,坐的是一個肥胖的少女。

有些人的人生,比我們要短得多,她們可以選擇嗎?

《台北慢步》愛吃愛生活 news98



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eat

應該是今天 news98 20180913 10:00-11:00 有水瓶子的聲音吧?

http://cast.news98.com.tw:8000/news98

聊了一下大稻埕與艋舺的美食老店,發現大家英雄所見略同啊!除了咖啡館、書店,原來我也可以聊美食啊!意外發現有無窮的能力。

2018/09/12

《台北慢步》與偵探大叔的對談



我希望上廣播的行程沒有結束的一天,但實際上已經快到了尾聲,每次跟不同主持人聊天,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出現,清志老師說我可以寫一本『網美咖啡館』,這才發現許多的議題老師都在專欄的文章書寫過了。

跟老師才進錄音室,然後突然就錄完了,嘰哩咕嚕講了一堆,對於這座城市空間的使用,還有轉換、再生,或是前世今生,清志老師可是老手,每次看到老師在咖啡館打卡,就好想到這樣的空間。

視角的不同,我們有更廣視野。

【台北】行天宮社會大學2018年#02:奈良京都千年寺廟秘境



是的,這四個月接了行天宮社大的課程,所以,把當日講的大綱放在這邊給大家參考,我發現我講很快,還是沒有講完,下次還是講少一點吧!

1. 歷史
2. 地理
3. 推薦入門的書
4. 寺廟 vs 神社
5. 庭園(龍安寺)、枯山水、市松樣式
6. 桂離宮
7. 西芳寺(苔寺)、鈴蟲寺

【台北】永康街37巷內的咖啡館,37elephant參柒象



昨日被永楽座的不老闆娘提醒,說我是去巡書店有沒有把我的書上架,其實老實說是有想要去各書店看看,但是主要還是要找朋友聊聊,不然宅幾年朋友越來越少。

既然要"巡",那麼也來咖啡館走走,永康街的咖啡館多半午後才開,踏入三十七巷,發現"兔子公爵"早在今年二二八結束,目前是"成真咖啡",在巷尾就有一個人找不到三十七巷問路,找到了咖啡館後大呼這麼難找,我想問路還是問手機吧!

在成真咖啡的門口,十一點鐘,就滿滿的人,於是就放棄,進入隔壁的37elephant參柒象,座位少但很舒服的環境,點了耶嘉日曬+一個車輪餅,整個中午都是我使用整個空間,爽!

永康街的觀光客並沒有減少,但是客人都跑哪裡去了呢?

2018/09/11

【台北】永楽座與野草居食屋,這兩個地方為什麼會連結再一起?



其實是因為每次去永楽座書店看書買書喝咖啡,闆娘都會說一起去野草居食屋吃吃吧!(希望不是客套話)

我在永楽座二樓的榻榻米上喝著好喝的咖啡,然後翻閱著質量很好的二手書,偷聽著出版界的朋友在樓下聊天,突然覺得世界很小,誰誰誰跟誰怎樣,或者誰誰誰的戀愛史等等,平常在報章雜誌書籍的作家、編輯,竟然有那麼多奇聞軼事,這些人的生活與工作真是精采啊!(或許是從旁人嘴中講出才精彩?)

社會是人與人交流的結果,這幾年我就只專注一些事情,很多事情不是忘記了就是沒接觸不知道,這樣算是幸福嗎?還是少了幾根筋啊!— 和石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