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猶太人的安息日,所以車子很少,整個耶路撒冷的氣氛緊張,聽說是猶太人要建第三座聖城,恢復耶穌以前所羅門時代的榮光,今天準備要安基石,大批軍警與特種部隊都在城門與城內駐守。
進入巴勒斯坦區的伯利恆,算是出了以色列,這裡有比柏林圍牆還要高的牆,巴勒斯坦人出入都要用晶片卡管理,並且受到嚴密的監視,巴勒斯坦人就這樣被軍管了四十幾年。我們的導遊是伯利恆人,坐在遊覽車上的他非常緊張,害怕會被以色列軍人趕下車不能出伯利恆。我真的要慶幸是生活在台灣這個海島,別人不能用圍牆阻擋我們出入。
1. 對望金門的萬國教會
2. 橄欖山望耶路撒冷城
3. 苦傷路1-10站
4. 博物館上面有一個希律王時期的城市重建模型,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以前的樣子,跟現在真的大不相同。
5. 大衛王墓
6. 耶穌最後的晚餐處
7. 以索(?)翻譯聖經人的墓
8. 以色列的財政部、國會、金燭台上面有舊約與被希特勒迫害的雕像。
9. 中國餐館
10. 伯利恆,是耶穌出生的地方,馬廄
11. 回到耶路撒冷,聖母在耶穌被判刑前一晚睡覺的地方,教堂內的裝飾非常漂亮,聽了一段管風琴創造神聖的音樂
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0/03/13
2010/03/12
【以色列】第九天
2010/03/11
【敘利亞】第八天,入出境約旦,進入以色列
行程轉眼已經一半了,這個團的團員各個身經百戰,我在這裡出入的國家數目應該是最少的!不但有英文翻譯的前輩,還有日文口譯,出差各國精通俄文的同學,身經百戰各國參展的台商,在台東有原住民、客家、閩南、福州一家的夫妻,與陽明山登山專業志工帶了登山用GPS,很謙虛勤做筆記的老師等等。上山下海的行程,每天六點就要起床,不知道回台北後是否可以保持呢?
1. 敘利亞的波士拉古城,有完整的羅馬劇場,外部卻是城堡,這裡有個禮拜堂,據說是伊士坦堡的蘇菲亞教堂建築原型,這裡的建築融合了羅馬、亞述的建築特色
2. 約旦入出境等了頗久
3. 以色列入境還算順利,我的行李因為買太多書本,X光穿不過去被抽檢(可以買樂透嗎?),為何以色列入境都用女性?
4. 提比哩亞,看到不少國家的旅行團來約旦河受洗,雖然施洗者約翰幫耶穌受洗的地方不在這裡,親眼看到受洗的儀式頗為感動,大喜大悲的場面不斷地發生。
5. 夜宿佳利利湖畔
1. 敘利亞的波士拉古城,有完整的羅馬劇場,外部卻是城堡,這裡有個禮拜堂,據說是伊士坦堡的蘇菲亞教堂建築原型,這裡的建築融合了羅馬、亞述的建築特色
2. 約旦入出境等了頗久
3. 以色列入境還算順利,我的行李因為買太多書本,X光穿不過去被抽檢(可以買樂透嗎?),為何以色列入境都用女性?
4. 提比哩亞,看到不少國家的旅行團來約旦河受洗,雖然施洗者約翰幫耶穌受洗的地方不在這裡,親眼看到受洗的儀式頗為感動,大喜大悲的場面不斷地發生。
5. 夜宿佳利利湖畔
2010/03/10
【敘利亞】第七天
2010/03/09
【維也納】一角@德梅爾咖啡館
朋友最近去了維也納,開始跟我叨叨絮絮維也納一間又一間的咖啡館、一家再一家的糕餅舖。朋友說:「都是跟著你部落格的腳步走,真方便!」這樣講著講著,不由得又讓我想起維也納令人思念的風情。(◎陳彧馨)
遠行維也納幾次,次次皆在咖啡館中度過。習慣了維也納非常多種花樣的咖啡,然而每次看到咖啡單,頭還是要發痛。雖然喜歡咖啡,也喜歡嘗鮮,不過每每喝了幾天下來,對於加酒加糖加很多奶的咖啡接近到一種消化不了的地步。再說,加了多種調料的咖啡也貴,如果加了酒,差不多一杯要七歐元,是接近巴黎花神熱巧克力的價位。如果每日每日都在一間間咖啡館消費,老實說也會覺得是種負擔。
不過在維也納,不叫花式咖啡還能點什麼呢?
碰到沒有英文菜牌的咖啡館,我學著旅遊作家張國立的食指大法,隨便點,點到什麼是什麼。即便有英文說明,很多時候也懶得從實在多到麻煩的種類裡好好挑,光是看到至少寫上滿滿三四頁的名稱就累了,有時候不免出現自暴自棄的心態『就隨便吧,反正不都是咖啡?』有時候嘛,難免會這樣想。
某天在德梅爾點了熱量看起來實在是不得了的三層蛋糕,很怕不小心又點上甜甜的咖啡,終於認真開始檢視起有附英文說明的菜單。然後看到Hauskaffee。Hauskaffee?菜單上規規矩矩寫著一行字「一小壺濾過的咖啡,可以配鮮奶油或牛奶」
嗯。一壺咖啡?在台灣「壺」這個單位似乎總是與茶連成一氣,我沒有點過一壺咖啡,在台北沒有,在紐約沒有,在巴黎也沒有印象這樣子的點法。一壺咖啡欸。既然好奇那麼就點吧?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跟忙到沒有好臉色的黑衣女侍點上一壺。
我安坐在較為寬敞的二樓,到此一遊的旅人心境要比一樓委身在侷促座位的顧客來得輕鬆。德梅爾的格局整個看上去像是老式宅第翻新,二樓則是打通兩個房間隔間,所以有著舊公寓的高挑,沒有舊公寓的狹長,三樓也有座位。原該是走廊的地方排列了四張長桌,擺著滿滿的各式蛋糕,這是為了方便客人不用跑去一樓選用。不過我初初以為德梅爾也提供吃到飽的自助式。開心地嚇了好大一跳。
「先生們請在這邊坐。」
有點年紀的黑衣女侍依舊板著一張臉,領了大約總有一打的大個兒男士進來,一面努力地將兩人座、四人座的大理石小桌子狼狽地併在一起。看起來開朗得不像奧地利人也不像德國人的中年以上男士群紛紛捲起袖子幫忙。
「喏,這個我們來!」
「是啊是啊,你負責幫我們點東西就好。」
換個場景,假設是發生在巴黎,那麼大約會看到女侍嬌羞作態地感謝,男士溫文有禮含情脈脈地遞眼色,雖然兩邊可能都沒打算要發生什麼,轉頭就忘了也說不一定。德梅爾糕餅舖的對話當然是用德語進行,我並不懂,不過看上去除了上面假設的台詞,大概也很難有別的意思吧?
這群像是鄉間什麼馬球俱樂部觀光聚會的男士們幾乎立刻扭轉德梅爾二樓陰盛陽衰的態勢,笑語不斷,聲若洪鐘,雖然咖啡館原有的優雅氣息完全掃空,不過替換的是熱絡氣氛。每個穿著短袖花襯衫、條紋襯衫、素面襯衫、格子襯衫的先生總都有五十好幾的年歲,臉頰全是蘋果般地紅撲撲,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才過的午餐時段配了太多啤酒的緣故。不過再怎麼說,可都是在維也納終於見到開心得不像話的一群人。維也納人也許是咖啡喝得太兇、咖啡館坐得太久,多少帶著些陰鬱,是沉悶悶的低音鼓,鼕鼕地悶響。這群人卻像高昂的小號,精彩非凡。
一面悄悄觀察,一壺咖啡便遞送上來。女侍是這樣擺設的:銀托盤裡擱著一把精緻小壺,裡面裝了大約兩杯多的黑咖啡;玻璃碗裡放著幾塊方糖,邊上放著裝滿鮮奶的小瓷罐;再來是水杯,上面理所當然的不缺一柄銀湯匙;蛋糕一併附上,放在裝飾著花邊透光紙的白瓷盤裡。而透過咖啡與蛋糕的間隙,嘹喨精采的小號便是背景,在這個德梅爾的舞台上。
我隨手將一個格子衫老先生的側面塗鴉下來,順便對一位好似怕我沒發現、拼命伸長脖子朝著我面前蛋糕猛看的灰襯衫先生點頭示意。用眼神說:「哎呀我看到你了,蛋糕很好吃呢,你也該要上一塊。」
關於更多的維也納或咖啡館,您不妨可以看看代管版主的格子:一次
遠行維也納幾次,次次皆在咖啡館中度過。習慣了維也納非常多種花樣的咖啡,然而每次看到咖啡單,頭還是要發痛。雖然喜歡咖啡,也喜歡嘗鮮,不過每每喝了幾天下來,對於加酒加糖加很多奶的咖啡接近到一種消化不了的地步。再說,加了多種調料的咖啡也貴,如果加了酒,差不多一杯要七歐元,是接近巴黎花神熱巧克力的價位。如果每日每日都在一間間咖啡館消費,老實說也會覺得是種負擔。
不過在維也納,不叫花式咖啡還能點什麼呢?
碰到沒有英文菜牌的咖啡館,我學著旅遊作家張國立的食指大法,隨便點,點到什麼是什麼。即便有英文說明,很多時候也懶得從實在多到麻煩的種類裡好好挑,光是看到至少寫上滿滿三四頁的名稱就累了,有時候不免出現自暴自棄的心態『就隨便吧,反正不都是咖啡?』有時候嘛,難免會這樣想。
某天在德梅爾點了熱量看起來實在是不得了的三層蛋糕,很怕不小心又點上甜甜的咖啡,終於認真開始檢視起有附英文說明的菜單。然後看到Hauskaffee。Hauskaffee?菜單上規規矩矩寫著一行字「一小壺濾過的咖啡,可以配鮮奶油或牛奶」
嗯。一壺咖啡?在台灣「壺」這個單位似乎總是與茶連成一氣,我沒有點過一壺咖啡,在台北沒有,在紐約沒有,在巴黎也沒有印象這樣子的點法。一壺咖啡欸。既然好奇那麼就點吧?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跟忙到沒有好臉色的黑衣女侍點上一壺。
我安坐在較為寬敞的二樓,到此一遊的旅人心境要比一樓委身在侷促座位的顧客來得輕鬆。德梅爾的格局整個看上去像是老式宅第翻新,二樓則是打通兩個房間隔間,所以有著舊公寓的高挑,沒有舊公寓的狹長,三樓也有座位。原該是走廊的地方排列了四張長桌,擺著滿滿的各式蛋糕,這是為了方便客人不用跑去一樓選用。不過我初初以為德梅爾也提供吃到飽的自助式。開心地嚇了好大一跳。
「先生們請在這邊坐。」
有點年紀的黑衣女侍依舊板著一張臉,領了大約總有一打的大個兒男士進來,一面努力地將兩人座、四人座的大理石小桌子狼狽地併在一起。看起來開朗得不像奧地利人也不像德國人的中年以上男士群紛紛捲起袖子幫忙。
「喏,這個我們來!」
「是啊是啊,你負責幫我們點東西就好。」
換個場景,假設是發生在巴黎,那麼大約會看到女侍嬌羞作態地感謝,男士溫文有禮含情脈脈地遞眼色,雖然兩邊可能都沒打算要發生什麼,轉頭就忘了也說不一定。德梅爾糕餅舖的對話當然是用德語進行,我並不懂,不過看上去除了上面假設的台詞,大概也很難有別的意思吧?
這群像是鄉間什麼馬球俱樂部觀光聚會的男士們幾乎立刻扭轉德梅爾二樓陰盛陽衰的態勢,笑語不斷,聲若洪鐘,雖然咖啡館原有的優雅氣息完全掃空,不過替換的是熱絡氣氛。每個穿著短袖花襯衫、條紋襯衫、素面襯衫、格子襯衫的先生總都有五十好幾的年歲,臉頰全是蘋果般地紅撲撲,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才過的午餐時段配了太多啤酒的緣故。不過再怎麼說,可都是在維也納終於見到開心得不像話的一群人。維也納人也許是咖啡喝得太兇、咖啡館坐得太久,多少帶著些陰鬱,是沉悶悶的低音鼓,鼕鼕地悶響。這群人卻像高昂的小號,精彩非凡。
一面悄悄觀察,一壺咖啡便遞送上來。女侍是這樣擺設的:銀托盤裡擱著一把精緻小壺,裡面裝了大約兩杯多的黑咖啡;玻璃碗裡放著幾塊方糖,邊上放著裝滿鮮奶的小瓷罐;再來是水杯,上面理所當然的不缺一柄銀湯匙;蛋糕一併附上,放在裝飾著花邊透光紙的白瓷盤裡。而透過咖啡與蛋糕的間隙,嘹喨精采的小號便是背景,在這個德梅爾的舞台上。
我隨手將一個格子衫老先生的側面塗鴉下來,順便對一位好似怕我沒發現、拼命伸長脖子朝著我面前蛋糕猛看的灰襯衫先生點頭示意。用眼神說:「哎呀我看到你了,蛋糕很好吃呢,你也該要上一塊。」
關於更多的維也納或咖啡館,您不妨可以看看代管版主的格子:一次
【敘利亞】第六天
2010/03/08
【敘利亞】第五天
2010/03/07
【黎巴嫩】第四天
【柏林】洪堡自然史博物館
之所以在博物館多到逛不完的柏林選了這間博物館,其實是因為工作的關係,需要去看看館內其中一個以標本製作為題的展示廳,所以在緊湊的行程中硬是把它塞了進去,只是完全沒料到,這間博物館竟然讓我在裡頭流連忘返了一整個下午。
這間原本隸屬洪堡大學的博物館,收藏了包括古生物、礦物、地質與動物學等三千萬件標本,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自然史博物館之一。它在這幾年經歷了許多重大轉變,除了本身組織架構的變動以外,展示也陸續更新,許多設計都讓我對德國博物館設計的功力大為折服。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一億五千萬年前的東非坦尚尼亞(Tendaguru)為主題的大廳,龐然高聳的布氏腕龍(Brachiosaurus brancai)更是世界知名的巨星(名列金氏世界記錄)。
館方在大廳的兩個角落設置了包括望遠鏡和大型螢幕的互動平台。觀眾可以利用望遠鏡觀察恐龍骨骼標本,當望遠鏡指向其中一個標本時,還可以在望遠鏡內看到這隻恐龍逐漸長出肌肉、皮膚、幻化成活生生的恐龍,栩栩如生地在棲息地活動;螢幕則是讓多人可以同時觀賞的裝置。(館內許多互動裝置都是德國公司ART+COM的傑作)
可以躺著欣賞的太陽系劇場也很有趣,觀眾展覽逛累了還可以躺下來看看影片。影片每隔幾分鐘播放一次,開始時,螢幕會從四層樓高的地方緩緩下降到一層樓的高度,內容(應該)是解釋宇宙與太陽系的形成,不過影片只有德文版,倒是讓人覺得有些美中不足了。
另一個讓我驚艷的,則是照片中讓人眼花撩亂的生物多樣性牆,吸引著每一位經過的觀眾駐足欣賞。透過設計與燈光效果,向來讓我覺得醜得搬不上檯面的溼標本,瞬間成了藝術品,忍不住多看了幾眼。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的,則可以利用前方的放大鏡仔細觀察。
拉哩拉雜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的重點是,這是間很用心的博物館,雖然展場規模遠不如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不過私以為其精彩程度不相上下,有機會到柏林,絕對值得走一遭。
PS. 本文同步刊登於《住在靴子國》。
這間原本隸屬洪堡大學的博物館,收藏了包括古生物、礦物、地質與動物學等三千萬件標本,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自然史博物館之一。它在這幾年經歷了許多重大轉變,除了本身組織架構的變動以外,展示也陸續更新,許多設計都讓我對德國博物館設計的功力大為折服。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一億五千萬年前的東非坦尚尼亞(Tendaguru)為主題的大廳,龐然高聳的布氏腕龍(Brachiosaurus brancai)更是世界知名的巨星(名列金氏世界記錄)。
館方在大廳的兩個角落設置了包括望遠鏡和大型螢幕的互動平台。觀眾可以利用望遠鏡觀察恐龍骨骼標本,當望遠鏡指向其中一個標本時,還可以在望遠鏡內看到這隻恐龍逐漸長出肌肉、皮膚、幻化成活生生的恐龍,栩栩如生地在棲息地活動;螢幕則是讓多人可以同時觀賞的裝置。(館內許多互動裝置都是德國公司ART+COM的傑作)
可以躺著欣賞的太陽系劇場也很有趣,觀眾展覽逛累了還可以躺下來看看影片。影片每隔幾分鐘播放一次,開始時,螢幕會從四層樓高的地方緩緩下降到一層樓的高度,內容(應該)是解釋宇宙與太陽系的形成,不過影片只有德文版,倒是讓人覺得有些美中不足了。
另一個讓我驚艷的,則是照片中讓人眼花撩亂的生物多樣性牆,吸引著每一位經過的觀眾駐足欣賞。透過設計與燈光效果,向來讓我覺得醜得搬不上檯面的溼標本,瞬間成了藝術品,忍不住多看了幾眼。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的,則可以利用前方的放大鏡仔細觀察。
拉哩拉雜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的重點是,這是間很用心的博物館,雖然展場規模遠不如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不過私以為其精彩程度不相上下,有機會到柏林,絕對值得走一遭。
PS. 本文同步刊登於《住在靴子國》。
2010/03/06
【黎巴嫩】第三天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