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2

【台北】AGCT GROUP

一個下午的窗外景色,伴隨著有點重的輕音樂,室內的噹光反射在窗戶,毛毛細雨盡收眼底的讀書天。



上午有一個導覽,是高中生的老師帶學生來,其實根本分不清楚哪個是老師,哪些是學生,現在的學生太成熟,而老師看起來太年輕,不過,很簡單的辨認方法,老師最用功。這位老師還出作業給學生,有的題目我都答不出來。學生連筆都沒有帶出來,覺得這位老師實在太用心了,很想跟她換名片,可是我又覺得可能會被學生笑而作罷!

聽起來像是很難溝通的學生,但其實還蠻乖巧的,有幾位一直很專心聽講,反而是我一直跳針,一直不斷地要強調重點,我想我犯了一個填鴨式教育的錯誤,很棒的老師已經帶大家出來走走,應該就讓學生多多體驗就好了,而不是要我一直要他們背重點。無論如何,這是一個教學相長的社會,我也學到不少,謝謝這些未來要服務我們這些老人家的學生到訪。

以前高中時代,很流行的重金屬搖滾音樂,在現在有了些變化,當年我總是帶著隨身聽,在圖書館念書。如今在溫州街的咖啡館,我看著窗外的人們來來去去,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高中生又浮現在我腦海,年輕氣盛的討論著政府組織、社會如何再造,該如何解決問題,如今三十年過去了,社會還是依然如此運作,當年還有夢的青少年,已經變成了只能重聽當時的音樂回想著那時的時光。

一家放了一些衣架與新潮服飾的店,還有許多的文創產品,我無法具體描述與定義是怎樣的一家店,但卻是讓我一再思考與自己獨處的一家店。

2014/11/11

【淡水】八年多的有河

很久沒有拍夕陽,總覺得不是那麼真實,看著有河book的部落格,一轉眼就八年過去。



想想昨天夫婦老闆兩人還在刷油漆釘書架的日記,時間無情,河景變化不少,之前河前有一顆樹,樹前有沙洲,有船有白鷺鷥,現在都不見了,我難得拍到一隻大鳥從鏡頭前飛過。夕陽依舊在,書店裡滿是書,貓兒來來去去,河景變幻無常,玻璃詩隨緣的更替,人生幾何,留下來的資料,就是牆上的這一堆書本。

八年不算短的時光,有河書店辦了很多的講座,也出版了兩本玻璃詩集,印象是購物袋被河友帶到世界各地,或是各地河邊拍照,書與河我想是最好的朋友,透過詩,串聯了不同人、不同國家世界上的人們。

我到這裡總會想到曲水宴,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西元353年,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不知是陰曆還是陽曆),一群人在河邊飲酒作樂的紀錄:

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有河書店雖在二樓,但我看眼前幾艘船過去,飛機飛過夕陽邊,有時幾群飛鳥成群飛越,河景雖然以大不相同,但眼前的觀音依然躺在河對面,能看到人生的改變與不變,這樣就足夠了,看著河友臉上紅通通的臉,我們沒有喝酒,卻都向醉了一般。

當年明日報有一個五年級訓導處的逗陣網,老闆686也是其中之一,五年級訓導處成員多是懶散的老骨頭,雖然大部分從事媒體記者文字等相關工作,但就是很難相遇在一起,談起社會運動、學生運動,還有政治議題,可是如數家珍,就好像歷史老師一般口沫橫飛,這樣的媒體工作在網路高潮後跟隨著泡沫一般的消失,台灣媒體業的大搬風,生態有了巨大的改變。

只能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本書,或是好幾本不同領域的書,能夠有一家書店讓我們暢談人生,或是靜下來選幾本書靜靜地閱讀,真是幸福,又看到難得的夕陽,只能說處處都是好景色,人生無處不飛花。ㄧ— 與詹正德、漂浪和周利妠在有河book

2014/11/10

謝青龍《府城街角的哲學香:大學教授的鐵馬咖啡攤日記》

剛剛讀完謝青龍教授的書《府城街角的哲學香:大學教授的鐵馬咖啡攤日記》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0134



其中有一篇,有提到他以哲學實踐家的理想,去實踐行動咖啡館的想法,我看到去台南玩時熟悉的場景,隨著他的思緒走,真想去喝一杯咖啡,重點不是咖啡香,而是那一杯有行動力的滋味。

剛好今天走到殷海光故居,回想當年殷海光不也是用這樣的想法與態度去對抗那個極權的政府組織,雖然一個是走上政治評論,而謝青龍教授走的是溫馨的人文體驗,但都是哲學家,真讓人神往。

文中所提到的《過於喧囂的孤獨》,每每走過金門街與汀州路口的王貫英紀念圖書館,都會想到這本書,我不想像昆德拉一樣的犀利,但是我好像可以成為赫拉巴爾,一直用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知道謝青龍教授還有在賣咖啡嗎?或是已經開了咖啡館,應該找天去拜訪一下。

PS. 為什麼人家的書都不用照片,我的書要附一大堆照片,還要畫地圖,還要收集資訊,寫眉批、比對資料,為什麼啊?(吶喊)

【台北】中正高中的文學故居導覽

感謝中正高中的老師來參加我們的導覽活動,在古亭捷運站集合,很不好意思,我遲到了一分鐘,真是不專業。

老師們很準時的就在那邊等我,開始時有點講得太快,忘了暖身,就帶大家往同安街走,走過了南昌街(以前從台大到南門的主要道路),走過了牯嶺街95巷的水圳(赤川),到達了長慶廟,古亭庄舊址。

介紹了野草居食屋,也稍微提到了瑠公圳的歷史,只是這個起頭有點太多東西了,一下子很難講的很清楚,又想到了李師科,談了瑠公圳分屍命案等等,突然又跳回文學詩社,又跳到這邊的料理亭,突然覺得可能是水瓶座的人才會跟得上我跳來跳去跳針的腳步,到了紀州庵,我終於放慢了一點。

我一直說我會描述那個過分美好的過往,從碧潭划船一路往下,釣魚,在河上欣賞戲船的表演,黃昏時把魚交給附近的料理亭晚上在此地飲酒作樂,然後再搭著新店支線的火車回家。

然後到訪梁實秋故居、殷海光故居、青田七六,我今天好像走的很快,可是結束時已經十二點了。我居然漏講了有個馬廷英教授的同鄉,曾經躲警察躲在一個櫥櫃的過往。

最後走回古亭捷運站去開車的時候,經過學生書局,一看書就看了一個小時,又忍不住買了四本書,大部分是台大出版中心的出版品,不知道為何台大出版品那麼多,除了校史館、唐山書店有賣一部分,我想就屬學生書局的最多。

補充一下今天講的好幾本書書名:

王文興的家變、背海的人
梁實秋的槐園夢憶、梁實秋韓菁清情書選、談徐志摩、賽珍珠與徐志摩、雅舍小品等
賽珍珠的兒子們
赫拉巴爾的過於喧囂的孤獨(王貫英)
亮軒的壞孩子、青田七六
水瓶子的我的書店時光、台北小散步— 在學生書局

2014/11/09

臉書 vs 部落格



上面是臉書,下面是部落格的常用字。

臉書,少了一點深度;也或者部落格有下標籤,抓出來的資料比較精準?不知道可否證明部落格存在的意義就如同紙本書一般嗎?

【台北】心悅人文空間 Joyful Living

初看之下,奧修、身心靈、精油、療育,正面能量綻放,負面能力的勢力沉澱在心裡。應該是最好的寫稿空間了,我都覺得我鍵盤打字的聲音打破了周遭的蟲鳴鳥叫。

曾經接觸過身心靈活動多次,每一個參與這類活動的人,我都感受到強大的正面能量,外表圓潤精神滿滿,在靈氣的培養下,身體也都很健康。

但非常悲哀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非,或許我本來就不是一個參與很多群體活動的人,涉入團體很深,就會有一些挫折感,所有就會試著保持一些距離,我想是我修練還不夠,也或許只是自私的想要獨善其身。

經常看到進來的人,有時給人感覺有點固執,有點個性,有點自我,或許遇到甚麼事情無法解開。可是活動結束後,這些菱角就會被磨掉,每個人都充滿了圓滑感。我想這就是身心靈課程的神奇療效吧?人生遭遇到不同的難題,宗教、廟宇、心理醫師,或者是這類的課程都會有解答,但我也相信,若你沒有遇到難題,我覺得接觸各式各樣的活動,也都可以擴展生活圈。

擴展生活圈,沒有目的追求,或者一種純粹的態度,是我永遠學不會的課程,正好又看了一次松浦彌太郎的《綻放幸福花朵的小種子》,一種生活禪的體驗又在我耳邊響起,無論是奧修的直覺,或是正念的療癒力等等,有人可以跟西藏密宗結合,有人可以用音樂治療,有人可以用香氣改變,我相信任何方法,任何信仰,只要相信,就會有效果。

《綻放幸福花朵的小種子 しあわせを生む小さな種》推薦序,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禪」

很高興能幫我的偶像 松浦彌太郎寫中文版的推薦序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4576
(覺得我最後一段有點廢,道貌岸然的)



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禪」

  讀松浦彌太郎的作品,有種「生活禪」的體驗,每一句話、每一件事情,都讓我頻頻點頭。從早期《旅行的所在》便被他隨遇而安、隨處都可以找到活路的處事態度所吸引。或許年紀愈長,愈能體會活在當下的生活智慧。

  年輕的時候讀過相關類似的書,總是覺得所有的箴言都是「對」的,閱讀這樣的作品有什麼意義?但是讀「松浦彌太郎」大不相同,他首先會給一個架構,一個定義好這些箴言的使用範圍,這非常重要。不然把這些話亂套到不同人、不同的環境,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

  此外,松浦彌太郎會給你一些生活上的實際體驗。要擁有幸福,靠的是自己的體會,不是每天光說不練。他用了日本人最想要照顧的庭院為架構,從播種、澆水、施肥,用心栽培後,在每一天實際去執行,持續進行這樣的活動,達成目標。

  當我讀到第二章裡的〈小心「簡單」魔咒〉,這對我一直以來實施的「減法」哲學有點衝突,本來不以為然,但是看完這一章,也深深地體會當我們把生活的所有事物「減」到最後,若沒有「加」入自己的新習慣或者新的體會,這樣的人生就是「死」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會有隨緣「捨得」的互動;但是面對自己的人生,卻是有減法也要有加法的。

  禪是要修的,不但要自己去驗證、參悟才會有用,而不是講給別人聽,或者用看書來實行。松浦彌太郎的「生活禪」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去執行。簡單的概念,要認真執行起來,還真的非常不簡單。

  台灣這幾年來離婚率高升,親子、家庭、社會不斷出現問題,要解決這些根本問題的方法還是在個人的修行。有了這樣的小種子,才能讓社會和諧,引領我們邁向進步的社會。

水瓶子(本文作者為青田七六文化長)

2014/11/08

《控制》Gone Girl

電影英文片名 Gone Girl,是比較符合小說的題目,沒有道出婚姻中的狀態,只是把一個太太的失蹤事件描述出來。而中文片名則翻譯的非常適切,婚姻中的控制,到最後居然是片中女主角回心轉意扭轉心理的想法之後,做出來奇怪的決定,那個轉折在現實生活中會不會出現呢?



有這樣的太太,生活是恐怖還是樂趣呢?這篇影評寫得真好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472/34728936/

【台北】今日青田七六的書店導覽紀錄與補遺

1. 青田七六,花了十分鐘很快了講了日本時代農業研究、洋和混和建築與馬廷英教授的研究。也講了一下馬廷英教授自費出版成為國際知名的地質學者的過往。
不過,我居然漏講了以前地質系學生,到馬廷英教授家裡翻找論文的事情。

2. 旅人書店:談了有關都市計畫,與借景的概念

3. 和平東路:講了這條古道的演變,美術社等(不過這段我覺得跟書街書店比較不相干,以後應該不會在書店這主題來提)

4. 愛閱二手,茉莉師大店

5. 溫州街南段,伊聖詩書店,介紹了布拉格咖啡館

6. 舊香居,謝謝 PK 介紹,也遇到老老闆。

7. 永樂座:剛好 田中實加 在講他的灣生紀錄片與新書,人滿出來了

8. 流浪ing旅行書店:裡面在旅行講座,不克進入。

9. 回到溫州街北段:女書店、明目書社(簡體書)、雅博客、台灣ㄟ店、南天書局

10. 唐山書店:又有新書分享講座,也不太敢帶入。

11. 總書記二手書店:遇到逸華,凹了他講一下當年到中國大陸去挖書的過往,其實我是那時固定收看他的旅記,後來在東海書苑去聽他的分享。有興趣可以去挖出他以前寫的部落格文章

http://blog.sina.com.tw/yihwa/



12. 茉莉二手書店總店

最後有人問到有關台北書街的變遷史,比較有系統深入的書,我想李志銘的《半世紀舊書回味》這本書應該算比較有做田野調查的書。我希望我未來能有機會寫出台北書街變遷史的這樣的書。

2014/11/07

【台北】寶藏巖的寶有哪些?我的尋書小旅行

本來是要來找『小本書』這家書店,約了好友來,經過好友的提醒,小本書應該是沒有吃的喔?於是我們就約在尖蚪(不是尖科),吃了貓飯、飯糰、蛋糕、咖啡、茶之後,開始了寶藏巖的挖寶行動。



到了一個小旅店,風景真好,也有書櫃,書櫃裡面的選書不賴,可惜不是書店不賣書,這裡是旅店。『閣樓』

到了一個電影拍攝的場景,整個被換展換掉了,我有點錯愕,想到這種兩岸開放探親之初的題材,雖然有點老掉牙,但畢竟是一個時代的故事,重點是這些演員都超會演的。《麵引子》

到了一個幾個破銅爛鐵的藝術展,很好,我看不懂,隔壁是一個沒有門但有兩個椅子的夢想與慾望之地,唯一的夢想,是椅子長的像幸運餅乾,那麼慾望是甚麼?中獎就可以飛出去了嗎?還是兩個椅子代表戀人的慾望?

終於來到了『小本書』,原來是做手工書衣或書皮的教學處,但是叫做小本書,怎麼沒有書櫃啊!也沒有賣書,原來窗台放了一本小小的書,沒人可以問,那是『小本書』的由來嗎?

之前來看藝術展覽,覺得還頗有收穫,這次的展覽有點像是在開玩笑啊!真的如同一個寶地咖啡館前的燈箱所言:我不明白!而寶地咖啡館好像也沒有賣咖啡?還是有我不知道?我最近最好不要再去看甚麼藝術展演了,會一直批評!

沒想到寶藏巖最值得一逛的是公家的郵局啊!紀念郵票與明信片都很不賴。最後,我們去了茉莉總店,好多好多書,完成了今日的尋書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