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羅浮宮地鐵站外的廣場,初遇『埃及人』
那是晴空湛藍逼人的早晨。
他一身金碧耀眼,一動不動站在木箱上
猛然一看像是街頭雕塑。
當有人丟銅板到他的盤子裡
他會緩緩鞠躬,表達對施予者的謝意。
第二次是在賽納河的橋上遇見他
參觀完奧賽美術館又在館外遇見『埃及人』。
同一個人不可能一天出現在那麼多地方吧?
那麼就是一個表演集團囉?
也許是某人腦中閃現出一個創意
便分享給許多需要援助的年輕藝術家。
我突然蒙發一個貧窮旅行的奇想:
準備一副跳加官的面具與行頭
到歐美國家旅行時,也可當個街頭藝人
賣藝募集換取麵包的盤纏吧!
對我們這種薄臉皮的人
戴個面具應該可以減輕一些靦腆與尷尬。
然而我真正好奇的是:
當『埃及人』一動不動站在那,心裡在想什麼?
他未完成的作品麼?結束一天好幾個小時的站立,他回到何處?
在連身衣罩後面,隱藏著什麼故事?年輕的藝術家理當貧窮麼?
這樣一天人間的修行,夠不夠換來一杯左岸咖啡與餬口的麵包?
這樣的演出,要到何時才能終結?下一個演出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