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8年/夏拉特之女/渥特豪斯/倫敦泰德英國館
夏拉特坐上了無人掌舵的小船,唱起來最後一首悲歌,隨著流水而下,帶著神秘憂愁的表情,船頭的三根蠟燭只剩下了一根還有微光,夏拉特只有織著布,兩眼無神的航向未知的未來,她絕望的思緒,即使岸邊還有其他的騎士,也不會在多看一眼。
渥特豪斯(1849-1917)對史詩神話中的人物情有獨鍾,很多畫都是這類的主題,奧非莉亞、海精、夏拉特之女等等作品,不但表現出了拉斐爾前派對古典美的追求,更在這些背景中加入風景畫的元素,畫作中多是悲悽柔美的感覺。
拉斐爾前派的作品集
渥特豪斯生於羅馬,後來進入皇家藝術學院,整個畫作的表現就是女人與花,最後死與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