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taipeiwalk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taipeiwalk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01/01

2017.01《Taipei Walker》No.237,水瓶子城市漫步04:林安泰古厝在哪裡?原來是從四維路搬過去的



位於台北市濱江街5號的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每次進入這個區域,聽到後面高速公路的車聲,背後有基隆河流過,不知情的民眾可能誤會這邊以前真的有座大宅第,家族在河畔農墾。

祖籍福建泉州安溪的林家是1754年(清乾隆19年)渡海來台,原本在今汀州路一帶農墾,當時為霧裡薛圳的灌溉範圍,林家第四個兒子林志能在艋舺開設「榮泰行」,經營米、布批發生意,賺了很多錢,從1783年起開始興建大厝,一直到1823年左右,左右護龍才完成。林安泰古厝,取其安溪人的「安」,榮泰行的「泰」,這兩個字組合。

大厝的興建動用了兩百多名的工匠,是閩南式四合院的格局,不但可抵禦盜匪,下雨天在屋內行走還不會淋到雨,屋內結構木頭榫接,裝飾雕刻精緻,地面鋪設大石頭,有地下排水道。至今兩百多年的古蹟本來位於今日的四維路141號,不但說明了台北盆地農墾從西邊往東邊發展的歷史,興建大厝期間,漳州郭錫瑠所開發的瑠公圳也已經開發完成,灌溉了台北盆地的東部,想見林安泰古厝位於兩大水圳中間,各家族聚落沿著水圳發展,泉州、漳州人各有其勢力範圍。

1978年因為敦化南路從機場一路往南延伸的工程,林安泰古厝面臨了拆除的命運,當年林家要捐出古厝做為民俗村,所以曾有討論敦化南路改為地下化,或是將慢車道改行四維路繞行等方案,後來市政府仍決定拆除,在文史工作者的努力奔走後,改為異地重組的方式,1986年在濱江公園重生。

原本我們可能有在大安區擁有一座城市博物館,描述漢人來台北盆地開發與原住民交流的歷史,比起板橋林家、霧峰林家,林安泰古厝絲毫不遜色。這樣的古厝比所有紐約曼哈頓的老建築還老,但我們已經失去這些機緣,目前在龍門國中內的龍安坡黃宅濂讓居,或是芳蘭路山邊的芳蘭大厝,格局比林安泰古厝小很多。

重生的古厝,傳統的『風水案山』原以蟾蜍山為案山,左青龍右白虎,半月池藏氣於明堂的格局已經完全不同,古蹟因為遷移而失去的『場域精神』,文化資產不敵交通建設與都市更新,雖然是四十年前的故事,至今,我們又進步了多少?

2016/12/01

2016.12《Taipei Walker》No.236,水瓶子城市漫步03:三橋町墓園在哪裡?原來今天是林森、康樂公園



我覺得整本雜誌,好像只有我寫的最符合 Walker 的精神啊!只是這本雜誌創刊的精神,是 Walker ? 還是美食?這我就不知道了。

歡迎到歡迎到傳統、社區書店購買,支持書店的存在

2016/11/01

2016.11 《Taipei Walker》No.235,水瓶子城市漫步02:瑠公圳在哪裡?



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

一座有歷史的城市,經常會有一條河川穿越城市中,舒緩市民工作壓力,與公園連結的綠廊,適當調節城市的溫度,功能非常多樣。我們習慣旅行到巴黎,出了教堂、博物館、商店,可以在塞納河畔散步,或者搭船遊河,兩岸景致盡收眼底,深深的感受到這就是文化。

台灣大學內部位於農場旁的生態池,是瑠公圳復原計畫的第一期工程,觀察1939年的瑠公水利組合地圖,有今日的醉月湖,紅色的路線是灌溉用水,藍色的路線是河川排水。日本時代的都市計畫規劃了堀川(日語:ほりかわ)這條人工運河,整理了水路,戰後稱為特一號排水溝,或稱為新生大排。

在台大校門口不遠處的新生南路旁有一個石碑,上面述說瑠公圳的歷史脈絡,其實台北原有三大水圳:霧裡薛圳、大坪林圳、瑠公圳,日本時代水權被政府收回,官方整治了這些水圳道,統稱為瑠公圳。戰後,只要看到水路,無論是不是排水溝,通稱為瑠公圳。汽車栽到大排水溝、小朋友戲水淹死、棄屍命案、違章建築、惡臭,種種不好的事全部怪罪到瑠公圳頭上,台北人逐漸失去了城市中有一條河川的機會,自私的只為了多爭取一些公共的空間。

郭錫瑠1736年從彰化北上台北,居住在興雅莊,當年台北西半部已有霧裡薛圳,於是他在東半部利用陂塘灌溉農田,興建水圳道連通各個陂塘,並連結四獸山山上流下來的水,因水流不穩定,打算到新店溪上游開發,但與原住民衝突不斷,好不容易接通了新店溪的水圳道在一次颱風過後被毀,郭錫瑠抑鬱成疾病逝。這一段開發的故事,若拍成電影,不只是台灣漢人農墾歷史,甚至與原住民生活也息息相關。


兒時,住在四四南村旁,暑假的午後雷陣雨後,小朋友就拿著旁邊蓋大樓工地的木板,把木板當成船在水圳道玩水,這樣的童年已經不在了,隨之而來的水泥叢林建設,讓台北盆地的夏天變成不透氣的大烤箱,在世界各大城市執行綠化已經都有成果了,台北已經慢了很多步,我們還只是在討論是否能打開新生南路的一部分而已,先打開一條水圳道,慢慢整治山邊、巷弄間的水圳道。未來的台北,不但與世界各大城市一樣有大河川,也能與京都、鎌倉一般,有親山親水的步道,才是真正的綠化生態城市。

以下是刪除的段落
*************************************
台北盆地從一萬八千年前是座鹹水湖,後來海水退去,變成森林沼澤地,原住民在山邊農耕、捕魚為生,到了後來漢人來台北開墾水田,原住民採樟腦、木材與漢人交易換米,滄海桑田轉變為高樓林立,這座年輕的城市,無論大自然、人文都有豐富的歷史痕跡。


2016/10/01

2016.10 《Taipei Walker》 No.234,水瓶子城市漫步01:建功神社在哪裡?原來今天是臺灣藝術教育館



建功神社在哪裡?原來今天是臺灣藝術教育館

小時候,約莫是 1980年代,小學同學邀大家去科學教育館看 360 度的天文科學影片,現在,科學教育館已經搬到了士林區,原來的建築改裝成為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曾經是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日報社址、中央圖書館的神社,現在則是臺灣藝術教育館。


翻開日本時代臺北老明信片,大部分在台灣的神社已經被改裝或改建為忠烈祠,原以為在台北苗圃旁的建功神社已經消失,沒想到這棟建築現在還在,本來是拜占庭圓頂的設計,融合漢式牌坊的鳥居入口、宮燈、參道、石橋與庭院,充滿了漢、和、洋的混搭型態,建築設計者是井手薰。現在的水池與石欄桿是原物,最底端的建築物內的圓頂,也是原來的結構,但是已經重新彩繪,只是外頭看到是中國北方宮殿式的圓頂,與原本的拜占庭式大不相同,好像戴上了尖頂的帽子。


1928年蓋好的建功神社,與日本傳統的神社建築樣式也大不相同,沒有完全遵守神社的規範而引發爭議,建築師井手薰特別撰文說明:「日本國內的生活方式已經相當程度西洋化,例如:西服丶西餐丶父母的稱呼。神道建築之前也充分受到佛教建築的影響。為什麼公眾不批評這種外來文化的時候,還要批評我在建功神社中引進的西洋建築方式?」


1923年日本關東發生大地震,東京、橫濱城市很多建築倒塌,例如:東京的築地本願寺重建時大量的使用西方建築的形式。在台灣的建功神社,井手薰把漢式、洋式強烈的風格溶入和式的神社建築,應該算當年的一個大膽的嘗試。


戰後,1963年,建功神社改裝成為現在的模樣,更大膽的去除了和式、洋式的風格,整個神社搖身一變為宮殿,圓頂內畫上了國徽,也增加了樓板,提供學子一個安靜的讀書環境。


這讓我想到了土耳其、中東地區的一些清真寺建築,也是從基督宗教的教堂改過來,原來挑高的天窗被封了起來,朝拜的模式改向麥加的方向,古蹟修復時去除圓頂上的水泥,露出耶穌、天使的圖像,成為人們觀光旅行必遊的世界遺產,這棟建築還不到九十歲,也就有許多改作的痕跡,好好的保存,也能成為世界遺產的潛力。


文化衝突一直以來在臺灣都不是問題,我們很能包容不同的文化,呈現多樣的文化樣貌,但如何成為自己內心的風格,才是我們要學習的。


2012/02/04

《Taipei Walker》漫遊台北時光旅行

真不好意思,我居然是名人了!這期我負責推薦書店,真感謝雜誌社給我這個機會。推薦了青康藏書店、舊香居、永楽座,採訪的記者真用心,短短的文字稿花了三次去訪談了三位老闆,還有我這個不太會介紹的推薦者。









大家要快點去買這期雜誌,專欄作得不錯!最近一定要找時間去同安街、牯嶺街那一帶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