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9/23
雖然已經搬離莊敬路快10年了,但在哪邊住了20年,四四南村也是我同年回憶的一部分。
幼稚園的大班我就讀四四南村附設的幼稚園,舊址在現在的松勤街41號,那塊荒地現在是個菜園。回憶當年,每天早上我要從走過家裡後面的荒地(現在是公園),然後經過眷村的公廁浴室,經常會有狗跑出來追我,所以要非常小心的走過去,過條小馬路後就到了學校。今天我沿著這條路走了一趟,這個信義公民會館的感覺跟當時的感覺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記得剛上幼稚園的時候,媽媽特別吩咐我不能講台語,也不能跟眷村的小朋友玩,所以我幾乎沒有去過那個地方,上學的時候也只能從旁邊經過,等到上了小學後才有機會去住在這裡的同學家玩,感覺上住得真的非常簡陋,洗澡的浴廁還要跟人家共用。後來媽媽也接了一些家庭代工回家作,在這裡拿一些棉襖大衣回去裁縫加工。
這裡有很多年輕人來拍照,在信義路莊敬路這塊土地,能夠有這種古樸的地方存在,我覺得也十分有意義。公民會館有幾棟大的建築,一是展覽館,展出當年四四兵工廠的軍眷生活,二是藝文表演空間,今日剛好有演講課程活動,另外一個目前在裝潢,不知道未來會當做什麼用途。
印象中每逢節日在這附近看得到煙火,也有軍人來此播放露天的愛國電影,這個地方的運用我期盼能夠更多元些,或許舉辦些人文攝影展也是不錯的。

1976年在四四幼稚園當選模範生的畢業照,猜的出我是哪個人嗎?
不知道要配什麼音樂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