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5

【吳哥】塔高寺‧968-1001年?


塔高寺

塔高寺是一座還未完成的寺廟,原本是要供奉濕婆神,傳說是遭遇雷擊,國王認為不祥,所以沒有繼續建造下去。

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們看到吳哥王朝建造寺廟的過程,事先把石頭切砌好,像堆積木堆好高塔,然後在把周邊的神像、雕花裝飾雕上。雖然如此,但是我還是看到了美麗的窗,圓滾滾一輪輪的裝飾其實是一節節放上窗台的,有些基座也已經有些雕飾。

建造塔高寺的國王闍耶跋摩五世,與他的父親所建的東美蓬(953)、變身塔(961)、班蒂絲蕾寺(967)來比較,塔高寺結構上要比這些寺廟規模高大,而且所使用的建材已經由磚塊升級為大石塊,可見當時人力與物力等資源越來越好。

沒有繼續建造完成,也沒有重新拆除規劃,是很奇怪的事情。

2007/03/02

《能力雜誌》尋找旅行中的生命和感動,渴望去看世界的赤子之心


夢想在紅磚瓦屋開間書店

以下這篇文章是2月份能力雜誌的編輯來跟我聊天後寫的一篇,當晚我們吃著燒肉,不過短短地兩個小時,當我看她寫的文章覺得寫的真的太好了,不敢相信那是我的人生,也從沒想過我的旅行會那麼有啟發性,今天就偷懶一次發文,把該篇文章全文轉貼,也請大家有空看看能力雜誌,之前曾經有到中國生產力中心上過課,一些教育訓練的課程真的不錯!

中國生產力中心能力雜誌
http://cpc.tw/Magazine
「當其他人數著奉獻青春換來的鈔票、股票和頭銜時,
我數的卻是飛行里程、趣味和不虛此生的滿足感。」
繁忙的工作,無礙水瓶子環遊世界夢想的實現,
其實無論是什麼樣條件或背景的人,都可以輕易成為旅行者,
只要心裡那個渴望去看世界的赤子一直住你在身體裡。

◎文/陳盈如

在巴黎聖母院附近,找家露天Cafe,享用卡布其諾的泡沫咖啡早餐後,第一站逕往羅浮宮,看鎮宮三寶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米洛島維納斯雕像」、「庫斯度的馬利之馬」;然後穿過杜樂麗花園到協和廣場,再沿著香榭麗舍大道走到凱旋門,午餐便附近餐廳解決。

午后,循著「M」標誌直接鑽入地下車站找一號線,從羅浮宮往凱旋門,沿著Kleber街走,到達夏佑宮廣場,而後,找一家露天cafe坐著遠眺艾菲爾鐵塔。 這是屬於水瓶子個人獨特的自助旅行方式。
令人不禁聯想起陳文茜曾在《旅行像首詩》這篇文章提到的一句話:「選擇擷取一段人生美好的段落,到一個城市選擇你想要的角落;到一個國度,想像一段沉醉的文明。」

水瓶子,認識他的人都這麼稱呼,標準水瓶座男人特質在他身上流竄,崇尚自由、充滿人道精神、樂於發掘真象,並富有改革精神。

或許是個性使然,他旅行的目的也和別人不同,別人是為了好玩有趣,或是,想要欣賞各地風光,但水瓶子透過孤獨旅行,不必開口說話,面對自己,與和自己相處,他覺得,那是另一種形態的放空。

然而為什麼是旅行?而且是自助旅行?他說:「每一次的遠行,就像重新回到新生的原始狀態,卻能夠以成年的心智,去說第一句話,交第一個朋友,第一次接受陌生人的善意,我希望經歷不同的人生,讓旅行成為生命中最珍貴的收藏品。」

另一種形態的放空

水瓶子大概是極少數在繁忙工作之餘,還能如此有毅力去實現旅行夢想的背包客,他恣意接收著異鄉的氣味、光線、觸覺、聲音,享受著自助旅行者才有的意外與驚喜,同時也樂於歷經自助旅行定會碰到的五味雜陳與高潮迭起。

現實生活中,他是一家科技軟體公司研發部的協理,現今多數公司高階主管的人生,幾乎都陷在工作中,少有自己的休閒時間,即使是假日也常需加班或應酬,就算有空出國旅行,也鍾意食衣住行樣樣得安排妥當的行程。因此會選擇自助旅行是極少數,而且這與他現實中的真實身分,顯然有所矛盾。

「在陌生的環境中,總會碰到不同狀況,會脫離過去的慣性和生活模式。」水瓶子說,這就是他的動機和目的,不想守著原來刻板習慣,自助旅行最大的樂趣是走到哪裡,就要想辦法適應、生存,他覺得,這樣的生命才有想像力和創造力。

旅行之所以迷人,在於它的真實與虛幻性,在旅行的世界裡,親臨其境感受著不同風俗與文化價值的信念,像一首詩,更像一部電影,然而回過頭來,這些剛剛才經歷過的瞬間就變成回憶,日後在你的心中,它只化為一種想像與期待,相信這也是每一個旅者在旅行結束後都會有的類似經驗。

不只如此,水瓶子還堪稱是一位「旅行作家」,他慣於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連同火車票根、電影票、一張印著陌生語言的飲料標籤,或是地圖,在所屬的「城市旅行 TRIP WRITER」個人部落格中刊登分享。不同於一般遊記,他著眼於藝術文化,尤其偏好城市歷史、巷弄裡的風土人情,敘事、寫景、議論融於一爐,筆端常帶感情,虛實交映,觀點常出奇得有趣,而這也是他最美好的人生收藏品之一。

對於旅行,他有股孩子般的傻氣與執著,就好比他喜歡步行,無論多熟悉的地方、到過多少次,甚至只是在住家附近,水瓶子早已養成在都市逛街的習慣,特別是清早或是深夜,看著餐廳做開市的準備,或者看著人收市,無論是那種蓄勢待發的氣氛,或是在疲憊中完成的滿足感,都彷彿成為真實人生的縮影。「有時走啊走著,我竟然覺得自己從一個現實世界的人,再度變成了一個好奇的小男孩,真有趣。」他說。

自助旅行中常有很多零碎時間花在等待上。等飛機、等遲到的公車、等待買票的隊伍,水瓶子認為,這些時間反而能夠充分利用,所以趁旅行時帶本書去,就有完整時間可以專心讀平常想讀卻沒有時間讀的書,「尤其當日後回想起某一段特定的旅程,這本書的內容也會自然而然交織在回憶中,旅行世界的深度和廣度一下子就增加了好幾倍。」這也是水瓶子特有的旅行習慣。

赤子之心看世界

攤開水瓶子的旅遊手札,有幾個令其印象深刻的地方。

巴黎是其一,聽他說,這座既典型、又是由塞納河畔所孕育出來的中世紀城市,身處此地除了可體會到這個城市的繁華,更可以感受處處充滿藝術文化氣息,美術館、公園綠地和文化中心,以及無數的文化瑰寶。

而浪漫的法國味,終究在漫步於香榭麗舍大道後,才真正感受到,而在街道兩邊各式裝潢高級優雅的商家,則為資本主義下的富裕景況做了最佳見證。矗立在大道盡頭的凱旋門上,浮現拿破崙戰後凱旋歸來真實景況;羅浮宮則是藝術品的寶庫,其中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以及為女性和諧美代言的作品「維納斯雕像」就收藏其中。

川流不息的人潮,水瓶子兀自遙望那個舉世聞名的巴黎鐵塔,他並沒有攀登頂峰,而是站在一個據說是觀賞角度最佳的地方。儘管週遭盡是車馬雜沓與吵吵嚷嚷,「我依舊心滿意足,感覺一切都如此垂手可得,有時候,就是要有點傻氣與堅持,才可以搆得著夢想。」言談中,他心中的小男孩又不由自主地跑了出來,頑皮得很。

除此之外,他還發現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驚喜。「你知道嗎?是入夜後的香榭麗舍大道。」他說,尤其半夜以後最令人著迷,因為觀光客都已散盡,人車稀疏,朦朧的瓦斯燈,配合著大葉梧桐,將整條步行街裝點簡直煞是浪漫至極。

紐約城也是水瓶子駐足過的地方。

不可否認這城市有它的全球性的指標意義存在,不論東、西方的人事物都在這裡消融,然後產生一股新生的力量,這股力量實際上來說,就是忙碌又忙碌。在城裡另一端的大都會博物館,每每造訪必定人潮洶湧,接踵擦肩,觀賞知識和歷史的同時也似乎看到生命的流動。

「然而經歷911事件後,我所看到的是,紐約變了,那個古典的、藝術的、文化的紐約已被摧毀殆盡,剩下僥倖生存的殘餘片瓦也正快速撤退;新興而代之的是奢華、高度競爭、物質化的紐約。」911前後世界經濟的變化,比想像中得來得還快,水瓶子感慨地說。

羅馬則是水瓶子較為偏愛的一個城市。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這句話講的可真對。」他說,光是羅馬帝國時代的古蹟就看不完,若再加上梵蒂岡的天主教藝術寶藏,肯定走上一星期還無法逛完。

古羅馬廣場,是遊人必到的景點之一。這個古代羅馬的商業、政治和宗教中心,隨著羅馬帝國的興起衰亡,水瓶子說,走進古羅馬廣場,望著散落四周的殘垣和廊柱,想像往日繁榮風貌,有太多英雄故事在這裡發生過,來自四面八方的觀光人潮嗡嗡地讚嘆聲此起彼落,雖然語言各自不同,「但他們眼中透露出的是同樣嘖嘖稱奇的驚嘆。」他說,「歷史、文化、藝術其實提供了人生百態的省思以及對於人間的關懷。」這是水瓶子對羅馬的詮釋。

除此之外,他也建議卡比托山博物館、聖彼得廣場、萬神殿、西班牙廣場、梵蒂岡博物館,都可列為羅馬必選,想到此地一遊的人是不容錯過的。

如果時間允許,特雷維噴泉也是非去不可的景點,該地就是眾所周知的許願池,傳說在此許願會帶給人幸福,是教皇克里門七世(Pope Clemens XII)命Nicola Solvi設計建造,30年才完工(約1732年)。許願池中間有一海神,駕馱著馬車,兩旁有希臘神話中的諸神,每一雕像神態都不一樣,栩栩如生,噴泉的主體在海神的前面,泉水由各雕像之間、海礁石之間湧出,流向四面八方,最後又匯集於一處。

傳說只要背對著幸福噴泉,往左肩將硬幣投入噴泉內,許下的願望就會實現,但第一枚硬幣許下的願望必須是重回羅馬,第二枚硬幣許下的願望才會靈驗。「我也丟了硬幣,但只丟了一枚,卻許了好多願望,看來不能太貪心,還好沒有忘記要許『重回羅馬』這個願望。」水瓶子打趣地說。

永無止境的旅程

作為一個真正的旅行者,除了要會看地圖、旅遊指南以外,還要不時伸出觸角去體驗世界不同角落的歷史、地理、人文風俗、語言,甚至延伸至文學、音樂等其他種種。

的確,對水瓶子而言,藉由每一趟旅行,了解生命的來去,這樣的體悟比什麼經驗都來的深刻。也因為體驗得多了,更激起他對於原生地──台北的不捨與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情感,還有一份嚴肅的省思。

他是這麼說的。

世界各國,無不用力保存古蹟,或者利用競圖改造,讓古蹟更顯出它的光輝,如同巴黎、羅馬、威尼斯、波士頓等城市,當地政府極力保留舊的建築,然後在旁邊設計一樣大的新式建築,加入舊有的元素,讓整體看起來共容得非常和諧。

「歷史文化及古蹟代表了一個國家能夠永續生存的動力。我希望我的台北記憶未來不要只能在照片上尋回那段的回憶,而是能夠真實的去當地體驗。」他邊說著,那股標準水瓶座富有改革精神的個性因子似乎又竄起,「愈了解愈多,萌生了我想自己要成立文化工作室(目前定名為圓環文化工作室)的想法,這個想法也不是要做多麼偉大的事業,只是想要記錄過去的生活,了解我們現在的文化,這件工作若不做,當所有的老建築被改造之後,過了兩代,我們甚至不知道阿公、阿嬤是如何過生活的。」

水瓶子做的很多事情,在一般人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他總是沒有去過一般人認定的「安定」生活,反而選擇一個平淡、但卻隨時要自我挑戰的生活境界。 「文化工作室的任務,現階段以透過實際上的導覽活動,進而用文字照片與多媒體的型態保存記錄些過往,然而未來的種種,也只有待這些建立較完整,才可能繼續往前進了,但是我想我會持續不停把這件有意義的事情做下去。」他真誠地說。

下一步,水瓶子給自己定下一些目標:要在50歲前走過百大城市;寫出三千個景點以上,並且找出有興趣的百個主題;做出對十個城市不同面向的觀察;以及文化工作室使命的延續。

就如同製造旅行的記憶,水瓶子祈使旅程可以無止境地繼續,沒有結束的一天,直到不得不離開世界的那一天為止。

2007/03/01

《水瓶子精選》2007/03



水瓶子精選自2005年6月份開始至今,已經收集了576篇精選書籤,而且每篇文章收錄的時候都有打上標籤,幾個月前已經獨立出一個部落格,網址

http://a.writers.idv.tw

後續會把這些標籤做些檢索的運用,方便大家找尋相關文章,每個月初在城市旅行的網站將結束列出精選標題,歡迎大家去那個網站瀏覽,但左側邊欄的最新三則水瓶子精選仍會保留。

歡迎各位舊雨新知在您的部落格貼上貼紙,讓我能夠找到您的部落格來找好的旅遊文章,語法如下:
<a target="_blank" href="http://a.writers.idv.tw"><img src="http://js.writers.idv.tw/a.jpg"></a>


2007年3月份水瓶子精選

(新文章在最下面)
下載中...

2007/02/28

【台北】二二八紀念碑與新公園


二二八紀念碑

1995年在二二八和平公園內有座高聳的紀念碑,用立體石塊像積木般的公共藝術品,外表看起來簡單的造型,代表的意義可是不凡。

紀念碑的中央有個水池瀑布,上面有手掌痕,立方體、鐵架、珠子、琮、北回歸線球體碑等等,皆有很深的寓意,詳細介紹可以看二二八紀念館的網站,網址如下:

http://228.culture.gov.tw/web/228/228-c1.htm


新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前身)未建之前的老照片

起建於1899年的台北公園是第一座都是計畫設置的都會公園,1907年建好,但落成的時間比圓山公園(1897)晚,所以稱為新公園。此地原來只有座天后宮,後來日治時期建成公園後,興建兒玉‧後藤紀念館就是目前台灣博物館的前身,公園規劃區內有一些官署宿舍,就是上面照片的木屋。

每次到二二八公園看到這個藝術品,背後的新光摩天大樓陪襯下,有一股莊重的氣氛,公園內的公共藝術品很多,還有很多歷史古蹟,是個假日散步的好去處。

2007/02/27

【奧地利】滑雪高手寄來的明信片


2007.2.16 小花‧奧地利 St. Anton

第一次看到小花的部落格眼睛一亮,然後聽到小花的本名又亮一次,知道她行業後我又驚嚇了一下。

上次迪化街布莊的導覽活動看到本人那麼年輕,以為身旁的人是她男朋友,原來他們已經結婚多年。後來小花寫起如何滑雪的指南,又開始寫小說,這樣的一個人真是多才多藝。

小花趴趴走:奧地利滑雪之旅(陸續生產中)
http://www.wretch.cc/blog/cathyshuai&category_id=6668492

我對滑雪的印象只是兩年前去北海道,看到同團的年輕人去租滑雪的工具,然後還請了教練,可是跟團的行程最長也是兩個小時,我看著那群人滑不到兩次,滑下來跌倒又往上坡很困難的走一下,時間就到了,我還很舒服的來回滑了好多次滑板,跟一群小朋友一起玩樂。

這群日本小學生中有個來自中國哈爾濱的外籍生,他的滑雪技術真是了得,講了不太順口的北京話,日語也不太行,看他在這裡因為滑雪而產生了莫大的自信心,真是為他高興。

小花半年前的明信片:【京都】鴨川的床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6/07/blog-post_19.html

2007/02/25

【九份】樂伯二手書店



每次去九份看霧,總會經過這家書店,進門一看就看到景色最好的落地窗,兩層樓依山而建的房子,在九份這種山城式的建築不算特別,但是開了書店,坐在地上看書還坐擁山光海色。

樂伯最有名的收藏應該是古老的線裝書,他可以走透透到處去收書,甚至連夜開車下去買書。在九份這個熱鬧的觀光老街,最多的當然是小吃店,再來就是賣著全台一樣的小精品,另外民宿也不少,而書店就只有樂伯一家,一進去就覺得跟周遭的環境有很大的差異,很想靜下來看看幾本書,剛跨進來香港客或是日本人,晃了一圈就走出去,雨多的夜晚,很害怕把這個書店弄得溼答答的,從純觀光到處走走的心情轉變成看書的氣氛果然不容易。

coolchet / 大自在軒藏書誌 淘書瑣記:20061124訪九份樂伯二手書店及六榕居
http://www.wretch.cc/blog/coolchet&article_id=9217225
摘錄一段如下:
樂伯珍藏的線裝書大都是晚清民國初年的,木板石印、分冊合集、日本中國、有圖無圖、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給。我這土包子算是開了眼界。其中有一套四書白話註解讓大家驚呼不已,因為作註的人竟然是一位九歲神童江希張。書中還附有神童照片。序言說他曾經康南海鑑定認可。雖有南海先生背書,在場每位都覺不可思議。


一進門的書櫃擺著一些考試用書,還有許多小說,小水瓶開始衝來衝去,我在想我應該沒辦法繼續在此挖寶,只能等待下次非假日前來。

樂伯二手書店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lobo32xl

2007/02/24

【佛羅倫斯】聖十字教堂前的街頭藝人


2006.2.26

來到聖十字教堂前的廣場,看到壯觀的立面,覺得又到了聖母百花大教堂前的感覺,或許是白色大理石配色相同的緣故,印象中這些教堂的教派不同,不知道為何會採用相同的裝飾?

哥德式建築的聖十字教堂(1294年),壯觀的立面外牆是1863年重新鋪貼上大理石的,後面的鐘樓是1842年建。很多佛羅倫斯重要的名人:米開朗基羅、伽利略、但丁的墳墓都設置在教堂內部,雖然教堂內處處都在整修,人潮雖然沒有塞滿教堂,但可以用絡繹不絕來形容,我特別在米開朗基羅的三個雕像前看了很久,跟在羅馬看到那個畫出創世紀的米開朗基羅有顯著的不同,畢竟他一直把自己定位為雕刻家而不是畫家。

但丁的雕像在教堂外部也有一座,身旁有隻大老鷹,下面也有四隻獅子陪襯,我也想不出這樣的文學家為何是這樣的組合?但丁(1265~1321),義大利詩人,生於佛羅倫斯,當時的政治處於分裂情況,他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但鬥爭之下被迫終身流放,他的作品最膾炙人口的是神曲,反映封閉的中世紀進入新時代的變革,描繪出當時文化和社會的狀況。

我來此的時間可能不對,教堂旁的博物館沒有開放,無奈地在教堂的迴廊來回走著,倒是很仔細地看著1966年義大利大洪水的受災嚴重情況照片,這些藝術品後來花了很多時間修復,旁邊的柱子還標示著當年水淹到多高的符號。



在廣場前我待了快兩個鐘頭,風和日麗人來人往,偶戲表演前面聚集著一些小朋友,看的聚精會神,我實在看不懂在表演甚麼?但是手風琴和笛子吹奏出來的音樂還蠻有風味的。來此的觀光客還是年輕人居多,偶有推著嬰兒車全家大小扶老攜幼的景象。



我特別注意那兩個中國大嬸跟大哥,枯坐了半天沒有業績,一兩個箱子搭起來就做起了生意,我在羅馬、威尼斯都有看到,在佛羅倫斯也是一樣的景象。

2007/02/23

【吳哥】班蒂絲蕾寺‧967年


班蒂絲蕾寺‧967年(三頭象上為因陀羅)

羅仁德拉跋摩二世(944-968在位)所建立的三個寺廟:東美蓬(953)、變身塔(961)、班蒂絲蕾寺(967),就屬這個寺的規模最小,但是卻是雕工最精緻,可以媲美吳哥窟(寺)。

這裡俗稱女皇宮,但事實上吳哥王朝沒有女皇帝,或許是這裡的雕刻有如女性的美,所以才被誤會。班蒂絲蕾寺的建築不若其他吳哥寺廟有高聳的須彌山,正門入口高度還只有150公分,一般人都要低頭進入,意味著進門就要心存恭敬。門楣上雕著深刻的花紋無比的繁複,很多印度的神話故事也都雕在牆面上,導遊挑著幾個故事講,讓我很想多多了解印度神話。

班蒂絲蕾寺祭拜的是濕婆神,是毀滅之神,與梵天、毗濕奴三神代表著創造、保護和毀滅結合。有個故事是說梵天與毗濕奴在爭論誰比較厲害的同時,他們面前出現了一根火柱,兩人都想要知道這個火柱的來源,於是梵天化作天鵝往上尋找源頭找了一千年,而毗濕奴化作野豬向下探尋了一千年,兩人都不知道這個火柱是誰。後來濕婆神出現在他們面前,原來著個火柱是濕婆神的林迦(陽具)。

濕婆神有多種的面貌,同時也是萬獸之王。


這裡的老人、兒童看起來似乎比較快樂

2007/02/22

【佛羅倫斯】古董市集的明信片


2006.2.26 1952年的明信片

這張50年前的明信片是在一個古董市集市集買的,那是我遊玩佛羅倫斯最快樂的一個中午,刻意去找一座藍色圓頂的回教教堂,卻大門深鎖,轉個彎卻晃到了這個市集,只記得這裡離聖十字教堂很近。

我在市集來來回回的走著,這裡賣著陳舊的檯燈、不能用的電器用品,其中最吸引我的算是很舊很舊的相機與古典的膠片唱盤,來這裡的觀光客不多,似乎只有我帶著相機,很多老人盯著我看,我也不好意思拍太多照片,走在這裡的感覺很像是進入了時光隧道回到古代,又好像到了台北市龍山寺旁有些老兵在賣很舊的手機那種感覺,不過,這裡的規模大了點,在涼廊下,周邊的陳舊房舍裡,都是舊貨回收的市集範圍。

對我這個觀光客而言,既然甚麼大東西都帶不走,我就專門找陳舊的明信片,撥開灰塵,一家一家逛,有時還要爬過一堆堆舊書,進去裡面挖寶,後來實在很累,看到的明信片大部分是1980年代那時大量發行的觀光明信片。當我放棄要離開的時候,找到了這張年代最為久遠的明信片,上面還有郵戳,以及看不懂的義大利文。



當時我問了那個攤位的老闆,這張舊明信片要賣多少,他聽我講英文好像有點緊張,講了50這個數字,還比了5這個手勢,我以為是50歐元,當場要走了,結果他用寫的跟我說明是0.5歐元,原來是我誤會了,我當場掏出錢帶回來。想想這張明信片經過了50年,居然會跑到台灣這個地方呢!




舊貨古董市集

從佛羅倫斯歸來已經一年,沒寫多少遊記,幾乎全部忘光,現在只好挑重點寫。翻書回想那幾天,卻花了我兩個小時。

2007/02/21

《夜市》小吃@Joe的旅遊早點名


師大路夜市的臭豆腐香氣誘人

我最喜歡的夜市小吃,應該就是臭豆腐了,每次到夜市是必點的一道菜。師大路夜市的臭豆腐來自宜蘭,數十種青草配方浸泡而成,所以豆腐表面一層青綠的顏色,入口即化,看了照片還不停的流口水。

旅遊早點名
響應 Joe 愛玩的串聯活動,你最喜歡的夜市小吃是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