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7

【台北】旅人書店的借景與簽書

上午結束了新生國小的科普導覽,小朋友只要一換地點,從陽光室移到客廳,花了一下子才把"神"拉回來,從客廳走到又花了一點時間,這還讓我蠻驚訝的,跟平常的導覽模式大不相同,只好一直用問問題來讓大家專心。

結束後信步走到青田茶館,在雨中的青田街刻意的有點情趣,我喜歡飄雨劃過黑瓦滴在樹葉上,是襯托出來的寧靜,清脆的雨滴聲與葉子飄動相對是比較吵雜的,很多事情總是要對比我們才知道存在的意義。

很感謝朋友訂了幾本書,要我到旅人書房簽名,能夠像這樣支持小書店,同時又能支持我這樣的作者,實在感心!

PS.今天我要告解一下,一直給國小同學潑冷水,但也希望他們加油一點!

2015/03/26

《寬恕》 (Gnade/Mercy):需要時間



去信義學堂看德國影展的片,這幾年德國大量的拍攝移民、家庭、原諒、族群融合等議題,懂得反省的人,其實進步非常的快。
《謊言的烙印》、《柏林零下7度C》都是最近看過類似的電影。

本以為是簡單的外遇片,加上了車禍意外,本來破碎的家庭有了重生的機會,爸爸丟了一台手機給小孩,有可能變壞的小孩,利用錄影功能探查人心,觀察並學習到了應該懂得認錯,讓一家人又恢復了喜樂。

在寒冷的城市永夜,人與人之間有了極為內斂的交流模式,到了六月的永晝,大地回復了生機,人們也公開無私的交流。但,每年到了十一月後,這些不愉快是否又會重演?讓我想到了屠殺猶太人。

【台北】getmore,終於是一個人的閱讀分享會@9

雨天,進入了 getMore Lab 咖啡館,人不多也不少,每個人都面對著筆電工作,還有一些訪談、拍照的小活動,也有討論寫程式等工作事務,另外也有買賣二手商品的客人。



在綠色的牆面黃色的燈光,也伴隨著美國鄉村歌曲,一點老派也幾許的新鮮,穿著年輕有型的年輕人,與簡單大方的金髮美女,在這個咖啡館的裡外彷彿兩個世界,因為剛從澎湖回台北,我靜靜的在這裡閱讀著有關澎湖的一切。

今天可以說是酗咖啡的一日,上午自己沖了一大壺,慢慢的啜飲,到這裡有點了水洗耶嘉,於是一直跑廁所,經過咖啡館中央的七彩沙發,周邊安靜的只聽到機器的聲音,書架上兜啦A夢全集,真是個閱讀夢幻的地方。

第九場的閱讀分享活動,我獨自面對未來要書寫的方向,也接到了一些稿約,右手的手筋有點不順暢,喉嚨有點發癢,假牙掉了一顆,身體默默的跟我抗議,還是要留一些空間給自己。

【澎湖】仙人掌島,傳說中的蓬萊仙島?即將開幕的仙人掌公園,與掌上明珠冰店

澎湖,對大家的第一印象是甚麼?是外婆的澎湖灣,還是風櫃來的人,抑或是玄武岩、石滬,旅遊行程中幸福的國度,海洋沙灘旁的希臘風情,太多太多的想像,沒想到,我已經快二十年沒有回到這座我認為生活辛苦的國度,完全改變我的想法,如今我覺得澎湖是座蓬萊仙島,應該可以營造更多的特色。



傳說渤海中的蓬萊島,為神仙居住之地,自古便是求仙訪藥之處,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軒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

澎湖即將開幕的仙人掌公園,還有仙人掌酒,不含乳化劑的仙人掌冰,更多有關仙人掌的相關產品。總認為仙人掌帶刺,是個碰不得的植物,但是開花的時候紅色的十分鮮艷,一如澎湖人給我的感覺,感情內斂,但開花時熱情奔放,這讓我想起了學生時代認識的一個澎湖人,畢業後很快就把自己嫁入豪門。

不過,豪門的定義對很多人來說是大不相同的,民宿的老闆說澎湖很棒,可是當你在海邊吹著狂風,人幾乎都站不穩,一年中的半年必須面對孤獨的自己,對於從台灣來經營民宿的老闆來說,長住澎湖就是進入了豪門。

自來水是海水淡化,資源長年不足需要外援,而身處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中央,最多人想的是開發觀光,於是有了是否設置賭場的公投,但澎湖人好像第一次有了讓人鮮明的印象。

除了仙人掌的相關產品,個人覺得做為地下水庫的研發,風力發電、潮差發電與太陽能發電,在三面有島的澎湖內灣,都是可以讓這個夢想實現的地方。觀察到的養殖農漁業,都是很有未來值得投入研發的產業。

想到吉貝島如人間仙境的藍天綠海,當然擁有眾多的觀光資源,但我想到很短命的藝術家黃清埕,還有很多到過澎湖作畫的畫家,澎湖的想像空間不只是這些而已!

2015/03/25

【澎湖】20150324-25,流水帳

來澎湖閱讀一本書

Posted by 水瓶子 on 2015年3月23日

風好大的澎湖灣

Posted by 水瓶子 on 2015年3月24日

從閱讀出發,也從閱讀中結束

Posted by 水瓶子 on 2015年3月25日

2015/03/23

【台北】七三茶堂,閱讀分享會@8

今天是很快樂的下雨天。


或許大家討厭在下雨天出門,但我卻喜歡在無人的午後,來茶館跟雨滴的約會,看這落地窗外的雨勢忽大忽小,台北這樣地段的房租不便宜,剛上線的服務人員充滿了熱誠,店裡面客人好像比服務人員少啊!

我珍惜這樣的空間,喝著手中的熱茶,想念著童年的阿公一定要每天煮一壺熱茶放在大榕樹下的過往,我們能夠選擇的太多,反而不知道珍惜食物飲品的味道,或許習慣了咖啡驚豔的口感,忘了茶文化的清淡的香氣,咖啡好像是新教的朋友,永遠有值得學習的新奇,茶像是老朋友老同學,說的話或許不中聽,可是卻十分的中肯。

今天跟舒坦的大雨忠實的談了未來的計劃,人生到底要何時才能退休,我覺得應該跟阿公一樣,做到不能動才能休息。

【新北】野夫咖啡

每次開車跟隨著導航系統來此,快接近的時候都會想,咖啡館開在這裡會有客人嗎?可是一推門進去,都是滿滿的客人,輕食大多已經被點完,好喝的咖啡只剩下一口,厲害的咖啡點心也搶購一空。



這也證實了好東西用不著大力推銷,自然識貨的人默默的會來消費。

隔壁有點年紀溫敦的阿姨,穿著樸實不修邊幅的大叔,好像鄰居親切的長者,還有上班族,在台北市區不會見到這樣的人進入咖啡館,即使是85度C與丹堤,你會覺得在林口的咖啡館,有些臥虎藏龍的人啜飲著精品咖啡,特殊的烘焙、沖煮方式,逼出咖啡中獨特的香味,也逼出大隱於市的品味者。

有人認為點妝細緻木質的咖啡館,是瘦弱文青久臥在筆電前最佳的空間。或者穿著畢挺西裝的上班族,會在星巴克沙發上談點工廠研發的八卦。聊聊公平貿易與小農如何改善我們永遠無法看見的非洲莊園,是有點憤青必盡的義務。以上的描述,都不會在此遇見或演出,一切只有好吃、好喝,好吃的手工餅乾、好喝的精品咖啡豆。

電子工業等級的無塵室,被應用在烘豆間,針對每種豆子的沖煮方式,唯有精心的對待國際化的農產品,才是一家咖啡館的獨特魅力。

2015/03/22

【台北】書院,閱讀分享會@7,我想念我自己

這是第七場《台北閱讀空間》的閱讀活動,我很低調的排了十一場的閱讀空間體驗活動,今天來了兩位特別的朋友,遇見一個參加過我帶的文化導覽的朋友,結束後回去讀書會吃了大家吃不完的點心,度過愉快的閱讀時光。



感謝遠從台中上來的朋友,講了參與鑄字行的導覽義工訓練,還有種種我在台北都沒有時間參加的活動,真是深藏不露的跑攤大師。

另外也很高興認識了歷史系畢業的平面設計師,以前居住在蟾蜍山的住民,面對台北文化資產的種種,年輕的心有著比我年老的感嘆。

我閱讀著書本,其實讀著是別人無法取代的人生體驗,珍貴。


同場加演,是我們讀書會的看電影分享。其實,還是吃吃喝喝與大聲聊天。

我想念我自己,上進讀書會?

曾幾何時,記憶力退化,忘了喜歡的明星名字,也忘了我以前讀過的一本書名,或者是電影名稱,每次聊天聊到一半,就想要找出記憶中的答案,這時候就會拿出手機來google,這樣的日子其實有點心驚。

但,不用擔心的,其實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毛病,我還是能夠走在街上自言自語兩個小時,描述著某一棟房子背後的故事,或者一條被掩沒的水圳道是如何建立起來的,而這樣的情節會比小說還要精采,真實的故事,比虛構的小說,還要有張力,只是我們沒有親身體會。

在台北書院,有了獨特的回憶,喧囂的歷史背後,幻化著只有在當下的感動。無論是四樓曾經的蔡明亮,或是景中街19號的咖啡館,人雖然只是一時的過客,但總會留下足跡,而人的記憶如此脆弱,雲端資料多的虛幻,只有建築與實體書本,可以記錄這一切。

【台北】大安森林公園與瑞安街導覽

這是 青田七六 所舉辦的活動,從大安森林公園在走瑞安街的導覽,很感謝第一個小時梁老師的帶領,原來大家熟知的大安森林裡面有那麼多有趣的動植物,而且,其實植物的繁殖,跟動物是有很大的關聯性的。



大家越看越有趣,然後快走到建國南路與和平東路附近的龍門國中,我來接手介紹。

1.龍安坡黃宅濂讓居:大致描述了漳泉械鬥與閩客之間的關係,然後把台北盆地的地形地貌很簡單的描述一下,從18世紀在盆地內兩大水圳的開發,郭錫瑠的開發政策,然後日人的整合與都市計畫的開展

http://zh.wikipedia.org/wiki/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2. 瑞安街的都市紋理可以略見一二,有水圳道走向的瑞安街,並與林安泰古厝的風水座向,又有工整的東西南北走向的街道,又有小公園。

3. 水牛書店、雅痞書店、信義書局、古原軒,還有與梁實秋先生比鄰而居的大地出版社創辦人(姚宜瑛),瑞安街還有老蓋仙夏元瑜先生居住過,感謝信義書局老闆林家成先生的補充。

4. 許多將軍與台灣省官員居住在此,其中有一柳哲生將軍,http://zh.wikipedia.org/wiki/柳哲生

PS. 這是我們第一次混和自然與人文的導覽,或許時間不夠,還值得再做一些修正。

2015/03/21

【台北】G Log Cafe,閱讀分享會@6

這年頭像我這種不暢銷作者出書,都還是要好友支持。



很感恩這群社團的學弟妹主動支持,要我抱一堆書過來,有的說要送給小朋友家長會的家長,有的我想單純只是捧場。

我已經覺得我很厚臉皮的一直辦聚會會帶給同學、朋友太多的反感,在臉書上雖然 狂打書,不過在聚會的時候,我可是很忠實的觀察與紀錄者,二三十年前在學校認識的同學,經過了那麼多年相聚,其實都不脫離當年的戲謔,偶然都會想起了當年的幼稚與傻脫,而我們也過了會臉紅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