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0

【台北】一個活動、一個案子、一間房子與一座城市的想像,驚覺我們並沒有文化政策

最近或許又到了申請經費的旺季,青田七六與個人都接收到不少的合作意向書,但是總是抓不到章法,到底要合作甚麼?經常是搞不清楚,本來覺得是廠商的問題,後來覺得是我們的文化政策不明,空有經費讓廠商投標,可是廠商也不知道重點要放在哪裡?



或許公部門覺得標案十分清楚了,就是要辦活動,然後眾多的活動政策不一,文化活動可貴就在與無法像商業活動一般大量的複製,用潮流來吸引大眾,但我們卻用商業的方法在經營文化。

這個沒有政策,到底是誰的責任?以前在大公司上班,總經理會先給部門主管大方向,即使總經理沒有方向,部門主管也會去逼問出來,不然就自己喊出來逼老闆表態,有時候訂年度計畫的時候,若沒有一個政策、目標,經常會覺得很丟臉,無法明確的讓下屬好好安心的工作。

我們經常在沒有目標的情況下,完成了一個活動,甚至是一個案子。

昨天貼了梁思成規劃北京城的想像,我不覺得他當年的堅持,如今是否會更好?但至少他有「想像」,我們對台北這座城市的想像,每個人都大不相同,有些人覺得老房子就是拆了蓋新的「老房子」,若需要甚麼東西,就從哪邊移一棟東西過來,哪裡有成功的經驗,就複製一份過來,也不管歷史脈絡是否合適,一種移植的文化沒有根基,就很像以前在馬路旁種滿了花,一個星期就凋謝了,如今的確已經沒有這樣花錢種花的事情,但很多事情還保有作秀的文化。

每個人想像的城市樣貌需要意見整合,也需要討論,這的確不容易,也會有利益衝突,但是只要有「政策」出來,違反政策的事情自然就退散,用 google 搜尋「文化政策」有一堆,但,我們又學習到了多少?

PS. 若要省錢的話,就不需要招標了,把去年前年的承包廠商找回來,做一模一樣的事情,因為所有企畫案都一樣,直接砍一半預算,一樣也可以做好事情。

2015/07/19

【台北】國家圖書館聽演講:全球化與城市文化

這是國家圖書館的前身模型,現址位於南海學園,模型放在國家圖書館,圖書館屋頂挑高,擁有自然光,放置了很多大學紙本論文,今天去找資料,除了看書阿伯之外,當然不少年輕學生來此讀書。



由於很多論文沒有電子化,必須跑一趟,的確論文眾多,只是這裡必須要用影印,無法提供電子化的掃瞄,感覺還是有點落後。有時候居然 google books 是查詢的到,但是到國家圖書館還不一定找的到。

這場演講有提供公務人員點數,很準時開始,但也很準時結束,剛開始覺得有點學術性,我猛記重點時發現沒有桌子,不過後來講了一些電影舉例,用王文華的小說舉例何謂彈性移民,這個我同學還蠻多符合這個條件,加上目前中國流行的小時代電影風潮舉例,害我很想要去看這些電影,由於黃宗儀這幾年在香港任教,著磨在香港學生與中國學生、台灣學生的比較,對於香港、上海、台北有深刻的認識,我倒覺得最近的香港電影,有跳脫周星馳時代,深刻對社會問題的反省,例如逢寶寶演的媽咪俠,至於老師所提的電影名單,我就打在下面給大家參考了。

神經俠侶、我不賣身我賣子宮、單身男女、天水圍的夜與霧、香港有個荷里活、香港人忍夠了等等。

【台北】體驗手機支付

除了去網路書店消費,要在 7-11 取書之外,我鮮少會去買小七的東西,今日上午從國家圖書館出來,天公下著大雨,不得以只好去買一把雨傘,想說前幾天下載安裝並且設定好的線上支付也可以來試用看看。



第一次試用,跟悠遊卡一樣方便,而且可以離線使用,若是手機有聯網,還可以馬上知道交易金額,在中國大量使用手機支付這幾年,台灣終於趕上了進度。

今天也是這支付工具的推手同學的生日,曾在一棵大榕樹金控公司工作,於是我辦了該公司悠遊金融信用卡。很喜歡看棒賽的他這回進入了兩隻職棒球隊的金控公司,於是我不但辦了該公司信用卡,還使用了手機支付工具,這幾年在媒體經常看到他的訊息,但老朋友卻不常見面了。

希望支付工具可以對個人工作者更加的方便,小公司應該以後都不需要收銀機系統了,用手機就可以做生意結帳了。

2015/07/18

【台北】文化資產的演講、慢步、鴉咖啡、cafe wien

上午去台灣文創聽演講,聽到最重點的產業文化資產,就是我們把文化資產的管理單位重點放在觀光上,而不是放在經濟發展上,所以眾多的工業遺址沿著鐵道建置,但我們卻不知道整個產業鏈,只知道去這些煙囪工廠遺址吃飯看展覽,而不知道原來的酒廠、菸廠、修火車機廠原來的用途,曾經到日本四国去看到類似台北機廠的工廠仍都在運作,感動的快掉下眼淚,但我們去看台北機廠所有的設備機具的撤走了,非常可惜。



演講結束後,沿著華齡公園慢步,想像曾經是河道口的公園,是否真正的有比賽龍舟,是否在夕陽時媲美淡水河口,是否看奧劍潭山有美麗的倒影,是否漁民又可以抓到魚呢?

這一連串的問號,隨著老公寓、老市場,一排排給安置人民的國宅似機能型的公寓,當年應該算是很先進的概念,利用著填平的河道爭取土地,犧牲了自然景觀,換來的如今來看到底值不值得呢?

吃過了勇伯米粉,在喝一杯混蛋果汁,這一切又好像似乎沒有變化,住在這邊的人,對這邊的印象倒底又是如何?選用榕樹當公園綠蔭,很快就可以大樹成蔭,但在無樹的公寓巷道,如何種植能綠化吸熱的植物。

我們對城市的發展是無感的,但卻是每天都生活在這裡,我們好像有參與討論的機制,卻每天都要算計著誰與誰的利益,還有誰與誰的關係,到頭來,所有的機制無效了,再回頭找個藉口,試著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

*鴉珈琲

不知道是跟 SONY 太有緣份還是因為太常跑咖啡館。

本來最近想說應該都要找新的咖啡館,今天心血來潮應該拿新書(其實已經不算新書)來送鴉咖啡。沒想到,又遇到了 SONY 在辦活動,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不同咖啡館偶遇,而且又是同一個承辦人員,歷經了無數次在咖啡館遇到了媒體記者,這次也算新鮮事。

SONY 開始推廣高級的耳機,可以聽到超高音,又可以聽爵士的超低音,也算很努力在衝高電子產品的可用度,身為SONY 的愛用者,對全產品線有了更深的了解。

*cafe wien

由於鴉咖啡在辦活動,也沒有空位可以讓我工作,於是詢問了咖啡館的美女清潔婦,或稱為「禍水」的莎拉拉小姐,附近還有哪裡可以安靜工作的地方。

她說了一家我完全沒有聽過的維也納咖啡館,這個名字一跑到我的腦子裏面翻轉,我心裡吶喊著:甚麼!居然還有我水瓶子不知道的咖啡館,後來我說跟 cafe wien 比起來,維也納咖啡館比較適合嗎?

沒想到莎拉拉小姐沒有聽過 cafe wien,我心裡又再度吶喊:居然妳不知道!

後來,我才恍然大悟,我們兩個想的是同一家咖啡館,於是,我就在很厲害的大喇叭前面吹著冷氣,周末的午後一定滿座的咖啡館,在這裡卻沒有喧囂的交談聲,只有我滴滴答答的打字聲,窩在吧檯的還有一個在抄寫英語的少女,聽著 Yann Tiersen 的 I've Never Been There。

的確,隨著不同的音樂,雖然也是常來的咖啡館,但是她帶我翩然起舞的飛到不曾到過的地方。— 在

2015/07/17

【台北】王執明教授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

剛好進去小丸子的店,永迪帶著老媽(王執明教授)與兒子出現,小丸子問了老師一些問題,為何要到德國留學?因為當年他們夫妻已經登記結婚,美國不准許夫妻一同到美國留學,於是一個到德國,一個到美國留學。後來他又跑去德國快速的取得博士學位,這一段維基百科有描述,我就不再贅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王執明

但當年為何我們台大的學生到德國留學無礙的原因是台大規定所有學生除了英文外,都還要學德文,地質系在阮維周教授的要求下,一定要讀兩年的德文,就這樣,造就了台大學生留德的機會,而王執明教授可以在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取得博士學位。

閒談中除了講了這段的歷程,還提到地質系成立了陶藝教室,也是因為是哲學系的同學(陳履安的親戚)提到了為何台大都沒有這樣的教室,剛好王執明教授擔任系主任期間,所以在系館旁邊的小屋弄了一個教室,讓大家來學習陶藝。

王執明教授與馬廷英教授的關係,我們談了許多次,但鮮為人知的就是王執明教授的父親王漢倬所寫的兒童故事,詳細是這篇,請小丸子再重讀一遍

http://reader.roodo.com/honeypie/archives/2687394.html

另,有關女性不能進入隧道、礦坑、山洞的禁忌,有幾種說法,因為礦坑太熱,男性坦胸露背,而女性衣著太少會引發男性工人的邪念。另一說是女性胭脂抹粉讓山神打噴嚏而引發崩塌。或者有人說女性月經來不潔的問題。因為目前已經男女平權,這一類的禁忌大家也就沒有在乎了。— 與Chihming Wang 、大玩子和涂雋。

2015/07/16

【台北】StoppageTime補時

又是十一點到達,沙拉與土司都非常的好吃,算是地中海式的料理模式,健康又天然。



現在下午兩點鐘客人不多,聽著店內放的音樂,自以為走入了極簡的空間,跟朋友聊著美援時期,痛苦貧窮的回憶頓時變成了安貧樂道的回憶。

書背的設計

最近好多書是沒有書背的設計,除了那本《朗讀違章》之外,有誰可以分辨哪本是哪本嗎?



編輯一定覺得讀者記憶力很好,可以用顏色、膠裝來判斷,但當一個人書多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再好的記憶力應該都沒法從書背認清楚是哪本吧?

最近這幾年在博客來貪小便宜,買到太多不適合「閱讀」的書,有的字太小,有的圖片忽大忽小,有的標點符號不對,有的編排不適合閱讀。書,就是拿了讀的,為何最基本的都做不好,書衣丟棄也不是,拿在手上容易滑掉,容易髒掉,很多設計已經背離方便「閱讀」的本意。再來就是基本的文字,通順是最基本的,要前後對照,翻前翻後,註解一堆、沒有索引就算了,序言凌駕本文,目錄找不到,章節不符的比比皆是。

還好我很少看翻譯書,我想其中的問題應該更大吧?

書,就是要好讀、好拿,最後才追求好看、裝飾。

2015/07/15

3C應用

一直以來一直有個夢想,就是雙手空空就可以跑去演講,這個夢想就快要實現了,因為我不是一個光靠雙嘴就可以把很多事情描述很清楚的人,一定要靠簡報檔。當然有人說把資料放在雲端,或是事先把簡報檔案 email 給主辦單位就好了。

我的方法是開啟自己手機的行動基地台,讓 Chromecast 連結過來,之後用手機上的簡報軟體投射過去,這樣就可以只要帶著如隨身碟的小東西出去演講了。

不過,電還是很大的問題,所以隨身要攜帶行動電源,還有轉接器,萬一沒有 HDMI 介面,還要轉 VGA,另外,萬一演講場地在地下室收不到訊號,那還是死路一條。

所以,還是帶了一大堆東西出門。

更新書內資訊,碎念,文化園區,有感

昨日去華山,發現一家原本賣書的空間不賣書而改做其他事情,心有所感。原本交了一篇雜誌稿是書寫到北京、上海、台北這三座城市中的工業廠房改為文化園區的書店,我緊急要抽換掉,想了老半天,內心十分矛盾,想說台灣人自豪的文化園區已經都不賣書了,這是時代潮流,還是我們已經不閱讀了?或是都轉到電子平台了呢?
後來編輯很好心的說,那就當成一個紀念文吧!讓這段歷史紀錄下來,我接受了,下一波文化園區的競爭力在哪裡呢?

前一陣子,有一日本編輯來查核她們書的資訊,可能是書籍又要再版了,她們不是電話來查核,而是親自當成客人,查核的項目包含營業時間,打在書上的產品照片與價格是否相符,是否可以刷卡,是否會開收據,還親自買了一些產品試試看,好多好細節的事情都要確認,也難怪她們的書籍可以賣的好。

自覺無法達成這樣的目標,我也寫了不少書,不少店被我寫倒了,還是花一天好好的把資訊更新一下。

http://www.writers.idv.tw

2015/07/14

魔幻《摩洛哥》

無論你是否要去摩洛哥,一定要看這本千萬大製作《摩洛哥》,摩洛哥之所以成為今日的摩洛哥,一定要了解柏柏人,既有伊斯蘭神秘面紗,又能歐洲的天主教徒分庭抗禮,到底摩洛哥是怎樣的國家,讓我們揭開這魔幻的面紗吧!



魔幻摩洛哥 水瓶子
  
  到摩洛哥旅行之後,才了解「魔幻」兩字的意義。摩洛哥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都非常豐富多樣,亞特拉斯山脈物產豐饒,從海灘衝浪到登山、滑雪都可盡興;撒哈拉沙漠與浪漫的星空,從城堡、古城、皇宮、夜市,到皮革、地毯、銅器、木工藝品,還有超大的伊斯蘭學院,摩洛哥這一粒沙就包含了一個大千世界。
  
  非洲的摩洛哥,經常會引起貧窮飢荒、不毛沙漠、蠻荒叢林或野生動物公園之類的聯想。其實北非應可跟同樣濱臨地中海的南歐相提並論,腓尼基人活躍在西元前十四、十五世紀,在整個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許多商業大城,摩洛哥沿海就留著他們最遠的足跡。
  
  不僅如此,摩洛哥的每一座城市都分別記錄著一個個王朝的興衰;貌似大同小異的皇宮、清真寺,其實各屬於不同的年代,建築元素的細微演進盡在其中。我原以為清真寺都得有個大圓頂,不但氣勢宏偉,還有助於容納更多的祈禱者,到了摩洛哥一看,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都是四四方方的,而且目前全世界最高科技的清真寺就在卡薩布蘭加。
  
  摩洛哥,也一直沒有在歷史大事中缺席,在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的戰爭中,柏柏人勇敢善戰的天性顯露無遺;從歐陸大航海時代一直到近代的法國殖民,以及兩次世界大戰,摩洛哥都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一連串的歷史都可以在今天的摩洛哥看到深刻的印記。
  
  匆促而短暫的旅行,很難深入了解當地各層面的底蘊,但是一再重讀老夫子姊姊所寫的摩洛哥,無論在行前或回來以後,豐富的人文圖片、詳細的背景解說⋯⋯都能幫助我們更了解柏柏人,看到這個看似沒有表情的國家深藏的令人感動的文化資產。
  
  (作者現任青田七六文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