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台北】豐年社,昭和町導覽

昭和町導覽

這是我們的鄰居豐年社的員工街區慢步昭和町活動,以前在內科上班,訪問了許多同事與客戶,為何下班的時候都不會多了解一下周邊,急著要浪費時間塞車回家呢?

大部分人的標準答案:這裡是上班的地方,下班要馬上離開轉換心情。

我曾經在內科的咖啡館連留,也在一排樹木下緩行,或者去附近的金控公司表演廳去聽歌劇,十年前的內科荒蕪的沒有文化講座,我是如此的調劑身心轉變心情。

大家或許會覺得在青田街溫州街上班的人應該很幸福吧?每天經過許多不同型態的老房子,綠蔭灑入辦公室,街上熙攘的小學生,還有許多安親班仍然十分熱鬧,咖啡館開了又關,不斷的轉手,這條街會看到許多教授出沒,還有老咖啡館老闆會透漏那些退休教授的秘密。

故事太多了,看妳要鎖定在哪個年代,世代交替如何世代合作?讓大家知道我們失去的歷史,我覺得十分的困難。

《彭明敏旋風》

《彭明敏旋風》

在二手書店買到這本書,看到裏頭有彭明敏教授的簽名,立馬買回家。

彭明敏教授對於每一件事情的鋪陳,都不是三言兩語簡單的可以描述完全。每一次帶昭和町(溫州街)的街區慢步,總要非常快速的帶過,很害怕可能傳達會有所誤差,要不斷的重新複習。

下次,我想走到李登輝居住過的地方,談談李登輝。

2020/10/08

【台北】林阿琴,1915年9月29日-2020年10月8日

林阿琴,1915年9月29日-2020年10月8日

林阿琴在1933年(18歲)正在創作《黃莢花》。(圖/郭雪湖基金會)

2020/10/07

《著名漫畫的房屋格局》

《著名漫畫的房屋格局》

看完後發現以房子的大小來看,小丸子的爺爺,官階應該不小喔!

《「茶。生活」閱讀講座》

傳統工藝的現代路徑—後柳宗悅的美學與實踐

日本人稱「民藝之父」的柳宗悅深入全日本展開的民藝行腳的成果,為現代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指引?

https://bit.ly/36FqLnx

歷史上大多數創造生活器物的工匠都沒有留下姓名就離開了世界,但是他們精心製作的器物,卻一代代給世界帶來生活美學的變革。

日本人稱「民藝之父」的 柳宗悅在1925年將「民眾的工藝」一詞加以簡化,誕生「民藝」一詞。 在這些長久被視為粗糙鄙俗的生活用具中,發現被人們忽視的生活之美,藉此提出「民藝的概念。在柳宗悅為首的民藝同仁們的努力下,行腳采風·遍及全日本,不只歸納出民藝美學的理論基礎,也將全日本精良的工藝介紹發揚。

台灣手工藝中心在初期的工藝提倡裡,民藝佔了很重要的地位,這些民藝融入生活中而產生「用之美」,藉由這些工藝器皿提升我們的生活美學素養。

遛遛七六小書房策劃的「茶。生活」小書展衍生閱讀講座,此次邀請書展的推薦人之一,也是翻譯日本柳宗悅《茶與美》並設計「轉折壺」的作者李啟彰先生,為我們分享:由柳宗悅的民藝為現代的生活帶來什麼的指引?要如何從當中的美學觀擷取精華並實踐!當代民藝需要藉由什麼方式找到出口? 一起賞析「民藝」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020/10/05

【台北】古文明慢步,奈良京都 #行天宮社會大學

每次講這兩座城市建城的歷史,還有神社、寺廟的區別,最後都會講 miho 美術館,一種對於日本寺廟枯山水庭園的重新設計,以及對於陶淵明桃花源記的重現,由貝聿銘設計。

日本一個私人博物館都可以有這樣的方式連結國際各地文化。

台灣是否可以跳脫故宮思維,真的設計一座全世界都可以來看的博物館呢?

2020/10/04

【台北】設市百年,溫羅汀書街導覽


20201004 #台北設市百年 溫羅汀書街導覽

這條書街導覽雖然很多次了,可是我每次都會新增內容,這一次我想跟我一起走很多次的同事,會感受到新的大不相同的內容。

台北的書街除了大家熟知的
①重慶南路書街
②牯嶺二手書街
③光華橋下地下室二手書攤
④國際學舍周邊與資源回收場相依關係
⑤溫羅汀

今天新增了
①台北市水圳旁為什麼都有書局?
②大稻埕在1920年代的幾家書局
③重慶南路在日本時代為什麼成為書街?

感謝欒樹下書房提供茶水、廁所,台灣ㄟ店與唐山地下書店讓我們進去參觀,本來要帶大家進入古今書廊,但是實在沒有時間了。
我下次還會變出甚麼內容啊?直接DIY書或是紙嗎?

【台北】厝內咖啡

20201004 厝內咖啡

一進咖啡館感受到陽光,印象中該店陳列的產品有在一些展覽會場看過,保留了台灣傳統產品的線條與機能,又加入了新的設計思維。

在城市中的咖啡館難得有陽光灑入,大多都是在水圳道的附近,剛好有些綠蔭,在這裡閱讀是十分奢侈的事情。

原址的咖啡館歇業一陣子,新的團隊進駐,裡面有花店與文創品結合,看著官網的說明:

***

TZULAÏ café & green 結合了咖啡廳、家用選品,以及花店,從台灣出發,我們把在地與世界對於生活的喜愛帶進帶進潮州街區。

在這個空間裡,可以是忙碌的午後,一個啜飲片刻、讓靈魂得到休息的角落;可以是兩刻鐘的時間,把花藝帶進生活的空間;更可以是選擇永續生活物件的綠洲。

***

希望咖啡館能夠長久。

2020/10/03

【台北】設市百年,昭和町的自由主義之路

20201003

#台北設市百年 昭和町的自由主義之路

從台北城牆變成監獄圍牆,剛走過來就遇到了維吾爾族人吾爾開希,想想台北刑務所這個比中華民國年紀還要大的監獄的圍牆是市定古蹟,但在中國至今新疆還有再教育營,自由與極權在這圍牆相遇。

我刻意的走到了青田街的九巷,這棟房子日本時代是馬場教授居住,他的圍牆是石頭,幾年前親自接待過馬場教授的兒子,他對台灣也曾有白色恐怖的印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台大的圍牆已經降低了,有些地方甚至一跨越就進台大了,從這個圍牆來看自由主義的過往,其實也是跟白色恐怖有一體兩面,圍牆也是一片刀刃,在不同的時代,一堵圍牆各自表述。

2020/10/02

【台北】🌾到城藝遊 | 構圖台灣🌾-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畫展

🌾到城藝遊 | 構圖台灣🌾-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畫展

我喜歡這個展覽入門的第一幅畫,明顯的是北門從城內往北望著大稻埕,門內是一團迷霧。前幾天收到 Ketty Chang 博士的訊息,今天就跑來了。

台北建城的經費,多半是由地方仕紳出錢出力,北門連結著大稻埕的金主,西門、小南門也都有各自連結著地方勢力。

1895年,地方仕紳曾經親自去信希望日軍進城能夠維持秩序,這個歷史場景在1923年,臺灣總督府請畫家石川寅治繪製「臺灣鎮定」油畫,目前掛載東京明治神宮外苑的「盛德記念繪畫館」。

北門,這幾年台北市利用西區門戶計畫,將北門這個圓環擴大,隨著四周的古蹟逐一修復,我們反而遺忘了台北城建設之初都是地方之力,這個展覽可以凸顯藝術生命力源自民間。

有空來看展,或許大家有各自的解讀。

策展人/張凱迪
藝術家/黃法誠、黃郁筑、洪司丞、李怡萱、王昱翔、林煥嘉、黃至正、林昱均、蔡維傑、趙馥樂、林玉雯、曾詩涵、劉默霖、顏昱齊
主辦單位/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Tua-Tiu-Tian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 阿波羅畫廊 Apollo Art Gallery Taipei
🌾展期/2020.09.24~11.15
🍷開幕/2020.10.01 下午三點
🍺開放/每天下午兩點至六點
🧄地點/ 學藝埕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67號(一至四樓)
💎入場/憑"贊助券"
展覽主題「到城藝遊 | 構圖台灣」的「到城」為大「稻埕」的諧音,試圖著將視覺藝術帶進此向來以表演藝術為主的大稻埕。這次展出作品以不同媒材及風格呈現出台灣的意象。14位參與藝術家,多數為歷屆「構圖˙台灣」甄選脫穎而出的入圍者。共展出41件作品,呈現在學藝埕的四個樓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