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3

《旅行台灣368》食尚玩家

隨手翻閱一本舊雜誌,發現裏頭的老屋都已經換了好幾個經營者了。

老屋隨時在找新主人,聽起來很悲哀!

《一個人的無謀小旅行》

《一個人的無謀小旅行》

米果大會堂

去日本旅行多半一個人,所行的路多半是日劇、電影中的場景,這本書是米果一個人去日本的散記。

其中一篇東京鐵塔,與他外公的弟弟張錫祺連結上,1915年,他去日本求學,是高雄第一位開業的眼科醫師,他的學校,就在東京鐵塔附近。

不過,當時還沒有興建東京鐵塔!

(東京鐵塔對我來說,就是黑木瞳無誤)

對於地景地貌的珍惜是我輩看日劇長大的共同記憶,沒想到幻化到日本旅行的風景,居然活生生的"穿越"到阿公的年代,透過電影的場景記憶起家族往事。

我可否學習電影《似曾相識》中的"超人"回到臺北百年前,拍下歷史建築剛剛興建好的模樣,再回來告訴大家前人在此空間的使用經驗。

剛好又翻閱到松陰復仇之旅,這位吉田松陰老師,跟台灣芝山岩國語學校也有些關係,我不由得想到了1895年12月31日發生的事情,今日我們到此地,會想起這樣的連結嗎?

感謝米果的一個人旅行,給我們莫大穿越的力量。每一個人都可以在世界到處穿越做些連結。

《老屋顏與鐵窗花》與摩洛哥的鐵窗花

《老屋顏與鐵窗花》與摩洛哥的鐵窗花

老屋顏

買了好一陣子的書,今天才有空翻閱,曾幾何時我們對於自家的窗不太講究,一回首才發現為什麼以前的東西都比較美好?

是因為價格與材質決定了這一切嗎?

我到了摩洛哥,有了另外的想法,伊斯蘭宗教,鐵窗花提供了另類的出口,歐洲與中東的美學應該也是在這樣的交疊下互相影響著。

鐵窗的大量使用,或許治安不好,或許鑄鐵用於建築最早的需求產生後,歐洲有了一波的新藝術風格,在工業革命後的標準化與客製化,二十世紀初早已經有了一股論戰,台灣剛好坐收了漁翁之利,無論三合院、公寓的鐵窗,都有了美麗的身影。

這些鐵窗花圖騰不太會再度使用在我們的窗外,那麼我們可以應用這些地方呢?

坑推兩位作者,或許可以做個世界各地的鐵窗花介紹喔!

《Taipei Walker》2018.08 舊雜誌

喜歡翻閱舊雜誌,除了了解當年的流行之外,還會有意外的收穫,看到出版品被當成小禮物的足跡。

2021/04/01

《歡呼撤離基隆》

《歡呼撤離基隆》

我們知道有清法戰爭,發生地是淡水與基隆,當時清政府的主帥是劉銘傳,但到底是哪一個軍隊把法國人打跑的呢?

這本書主要以法國人的觀點,還有法國阿兵哥的見聞改編的繪本故事。

這讓我想到了電影《1917》,我們到底了不了解我們這塊土地發生過甚麼事情呢?

2021/03/31

《正義聯盟導演版裏頭的聖經場景》

正義聯盟導演版裏頭的聖經場景

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一一的指出來?

哪一幕是聖經中拿一個章節,誰是施洗者約翰,誰是啟示錄中的彌賽亞,誰又是聖母瑪利亞呢?一個世界可以有兩個瑪麗亞嗎?希臘神話與聖經可以並存?代罪羔羊是誰?撒旦與惡魔有出現嗎?

2021/03/29

【台北】青田七六的小學生導覽,老師很厲害

發現這些帶隊的老師都很厲害,最後請老師帶小朋友去客廳參觀一下,講的十分到位啊!

《普立茲記者》《神力女超人1984》

《普立茲記者》

這部電影以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為旁白,諷刺史達林在1930年代的社會主義實驗,不是家家戶戶脫貧,而是飢荒後百萬人民死亡,發生了人吃人的殘劇,但封鎖消息不讓大家知道。

《神力女超人1984》

《神力女超人》第一集演出的是喬治.歐威爾的《1984》,說明了每件事背後都有老大哥,這位老大哥是戰神艾瑞斯化身為英國的貴族,第一次世界大戰在英德之間挑釁,引發戰端。

到了第二集,為何選1984這個年代,網路上有很多討論,但我覺得資本主義消費與投資行為,讓這部片的壞人把自己變成了阿拉丁神燈,讓我們反思消費、流行、潮流這些"願望"背後的交換條件是不是值得呢?

2021/03/27

【台北】帶師大外籍同學走讀周邊建築

20210327 帶師大外籍同學走讀周邊建築
地點:東門捷運站三號出口平面
主題:宗教建築與昭和町學者社區
行程:台北監獄圍牆→摩門教聖殿→師大美術館→青田茶館→青田七六→聖家堂→清真寺

我得承認剛開始接外籍生有點害怕,因為從小到大對於台北的認識不太相同,歷史與地理關係可能沒有台灣人那麼清楚,後來發現這些學生還蠻專心的,即使台灣籍大學生,可能連蔣渭水、四六事件也不太清楚,一切都從頭講起就好了。

這次多談了師大美術館,這棟建築目前是毀多於譽,但我試著從世界各地的建築來比較,讓大家有不同的思考方向,當然我好的壞的都有講,就讓同學自己去評斷了。

最近,清真寺與聖家堂都在整修,從外表都看不到,還好帶了一些照片。建築可看到與觸摸到,從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談到日本被歐洲人嘲笑的過往,透過這些建築,原來世界在這裡都有留下足跡啊!

好專心!

《跟著日本時代建築大師走》一次看懂百年台灣經典建築

《跟著日本時代建築大師走》一次看懂百年台灣經典建築

日本時代台灣的建築,以前總被冠上巴洛克、文藝復興、西班牙、英國風格等等,總是不知道這些建築的來龍去脈,最近幾年建築史的老師把這些建築簡單的稱為歐式建築,的確是很不錯也很簡化的說法。

這些建築的設計者全是日本人,為什麼會蓋出歐式建築呢?到底有沒有和式的風格呢?

終於看到介紹來臺生活的建築師的介紹,翻閱了一下,感覺這本書很"日本",因為包山包海,從建築的平面圖到走讀的地圖,加上建築師插畫、年表等,這是日本的雜誌、書籍經常是這樣的編輯模式,非常耗費人力。

建築的設計者、使用者都是人,了解"人",才能真正了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