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No.17【台北】彭明敏教授在台北的自由之路

#一年五十次走讀地圖

第17次

彭明敏教授在台北的自由之路

A1 大稻埕建成圓環附近的旅社與印刷廠,台灣自救宣言印出來後被抓的地方
A2 艋舺剝皮寮附近的印刷廠,第一次被拒絕印刷的地方
B1. 西寧南路的警備總部保安處(日治時期的東本願寺),今日的獅子林
B2. 西本願寺,在地下室跟骨灰罈一起放置的區域審問
C. 保安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今喜來登飯店
D. 台大法學院,彭明敏上班教學的學校
E. 溫州街18巷的住家,門口有雜貨店與吉普車被監控

原以為標示這個很簡單,沒想到也搞了一個下午

2024/10/20

【淡水】金車千人走讀在淡水,今年分兩個場地集結

金車千人走讀在淡水,今年分兩個場地集結

{先說我很想寫葡萄牙食物的歷史,但越挖越深,我覺得我都快忘記那種味道了}

每年這樣的大拜拜走讀行程,非常感恩有基金會願意這樣舉辦,不只是一年一次,難得可貴的是平日也都有舉辦走讀,因為金車相關企業有飲品等,小禮物都十分的實用,感謝!!!

這次我帶的路線是我比較喜歡的建築,而且鎖定在家居類型的,所以起頭在新北文化園區(英商嘉士洋行殼牌倉庫)旁邊的水上飛機,以及最後結束的紅毛城,這種太大的倉庫與領事館監獄等,這兩個點作為開始與結束,真的是很好描述日本時代(1895-1945)很好的安排,結束的紅毛城的黑洞,真的很大,看你要到哪個時代都可以。

1. 重建街起點:施家古厝、市場內的龍山寺飄雨好美(有拍到照片的可否給我?)、清水祖師廟。

2. 日本警察宿舍:說明洋和折衷與戰後改建最好的地方

3. 紅樓:描述達觀樓起因與洪家事蹟,我念了洪以南的詩,應該來畫個家族系譜比較好解釋

4. 木下靜崖舊居:說明台灣美術史中的聖山觀音山,至今的藝術家仍然在想辦法致敬這些前輩

5. 多田榮吉舊居:在馬偕街說明陳澄波畫作中的地景地貌與現代化的追求。

6. 紅毛城:重點是多元多國重用這個城堡

感謝很多來參加的舊友,無論有沒有來打招呼,我知道大家都有關注我,可以多來留言激盪更多古蹟活化重用的可能性,十分感謝,最近幾年缺牙比較不喜歡合照,但,我還是喜歡留下紀錄的。

2024/10/10

《蒼鷺與少年》母親是播種者?少年進入異世界,與祖先(羈絆或冤親債主)的對話。

很多人說看不懂這部片,我還刻意不先看影評,看完了之後非常流暢的覺得完全沒有看不懂的問題,或許是宮崎駿的電影每部片都有看過,這部片眾多的奇想與概念或許是某部電影的一個片段,所以整個異世界或許是宮崎駿宇宙的一個縮影而已,每一個人的腦中都有一個小宇宙,對於我們這一生遇到的人事物可能都只是我們小宇宙的互動關係而已!

當然,我們可以脫離人群關係,只在自己的小宇宙生活,但畢竟人與人之間還是有感情的互通,還是非常的重要。

最近身心靈界會提到幾個名詞:高我、靈、元神等等的,這部片進入了一個異世界就好像是與這些"靈"透過意識交流,這個異世界中有時光迴廊,少年真人與少年時的媽媽(光美)成為好朋友,要將繼母夏子(光美的妹妹)帶回原來的世界,好像所有的人都在不同的年紀重逢而混在一起,若我們能把時間軸觀念打破,這些人只是一個"靈"的概念,或許可以比較清楚呢?

是否等我們成人之後,就會忘了異世界這個夢,或者有人會用"冤親債主"來解釋,不過,我覺得我們活在這個世界已經夠複雜了,為什麼還要去想異世界呢?或許是更理解自己的一個方法吧?

我對於真人看到了母親在他出生的時候看了《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由吉野源三郎在 1937 年所發表的小說,這本書留下的訊息,而書中有一個清楚的素描,米勒的《播種者》1850年代的作品,這幅畫不但影響了梵谷,而梵谷的播種者也影響了台灣1930年代的『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

宮崎駿眾多作品中的歐洲建築的背景,還有大航海時代的開啟,一直到歐洲啟蒙運動後的現代文明世界,是所有片中的基礎,萬物皆有靈的日本宗教信仰,把人文關懷徹底的埋在影片之中,這部片以二戰為背景,更是帶出了反戰的思考,或者我在不同年紀重刷,可能又有更多的感動。

2024/09/28

【魯汶】方濟各教宗,是一個立志的故事,88歲經常出訪各地

在魯汶市政廳與聖伯多祿教堂(聖彼得教堂比較容易懂)的廣場,擠滿了人潮,進來這邊還要搜身過安檢,甚是教堂上都有狙擊手。

想說難得見到這在任期間第二老的教宗,第一老是"良十三世 Papa LEO XIII",就任到93歲,1878-1903年期間做了很多大改革:支持基督教民主,反對共產主義。首位完全承認瑪利亞女仲裁者的教宗等。

這位教宗對於中國宗教問題是有遞出橄欖枝的,但不知道目前成效如何?

看到比較多是對於男女平等、童工、戰爭多所談話。我覺得這位方濟各宗教,可能想學習若望保祿二世,面對全世界天主教徒,他的出訪或許可以帶來更多的和平。

有一部電影《教宗的承繼》(The Two Popes),與前任的教宗變成好朋友的友誼,也認好友安全卸任,我們看過日本天皇得知能夠在世卸任真的很難啊!

去等了兩個小時,結果只有三分鐘不到的快閃教宗,即使是這樣,我覺得他帶給我的溫暖也很夠用了,真的天氣很冷又下雨,前面的老人坐著輪椅等,旁邊有各國家不同語言的人,寒風中這些老人在前面等,警察三不五時會來問候老人家!我覺得歐洲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角色,也會關心別人,每個公職都笑臉迎人,我覺得非常不容易啊!

圖說: 同學說照片可以從影片中轉出來,於是我全程用錄影的,但是為什麼轉出來還是糊的啊?

圖中這個警察長得好像金凱瑞

2024/07/30

No.16 【台北】陳植棋的啟蒙展與熱血的社會運動

A. 現代化的台北橋
B. 台灣民眾黨本部旁邊的真人廟
C. 辜家的淡水戲台,傳統與現代內心的平衡!
D. 總督府舊官舍,當時公會堂還沒有蓋好,舉辦展覽的地方
E. 三女中舊址,親愛的妻子在此受教育
F. 國語學校,抗議學校不公平被退學的地方

2024/07/25

No.15【台北】井手薰的台北市南島異國風情的設計之路

#一年五十次 第15次

井手薰的台北市南島異國風情的設計之路

  • 三十四銀行(1915,重慶南路一段38號,已拆)
  • 臺北幸町教會(1916,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
  • 臺北高等學校校舍與講堂(1928)
  • 臺北帝國大學校舍群(1928)
  • 建功神社(1928,今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 警察會館(1930建,已拆)
  • 臺灣教育會館(1931,今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 台北女子高等學院講堂(1932建,已拆)
  • 臺灣總督府高等法院(1934)
  • 臺北公會堂(1935,今臺北中山堂)
  • 台北市役所(1940,今行政院中央大樓)
  • 南菜園的庭園(1941,已拆)

2024/07/14

No.14 【台北】王大閎在台大內的建築

第14次 王大閎在台大內的建築

1. 1954 漁業試驗所(現在魚類標本館)
2. 1957 化學系館(1957前棟,1965後棟,已拆)
3. 1970* 考種館
4. 1962 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5. 1962 化工館(1971擴建東西兩側)
6. 1962 地質系館
7. 1963 法學院圖書館(徐州路21號)
8. 1965 衛生保建中心
9. 1967 女九宿舍
10.1970 歸國學人宿舍(長興街60,62號)
11.1972 綜合教室與綜合大禮堂(已拆)
12.1974 中研院生化中心(台大校總區內)
13.1975 大氣系館增建
14.1976 農藝館
15.1977 慶齡工業研究中心(臺北市基隆路三段130號)
游筱嵩 1954年的漁業試驗所還在,位置如下:https://maps.app.goo.gl/NMaS55vvHHEHuCKn6 王大閎還有設計一棟台灣大學電話總機室(現在變成倉庫使用),位置如下:https://maps.app.goo.gl/acK4v5rMe5cPP1Vb9 台大現代建築精彩的,除了王大閎作品群、張肇康的洞洞館,還有陳其寬的行政大樓增建與展書樓後方的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劉明國1969年設計的獸醫系動物實驗室(原在總圖後面,已經拆掉變成草皮)

2024/03/03

《老屋時態》

我喜歡這些特別的活化案例,第一個翻閱的居然是我當兵抽中金馬獎,到金馬賓館山上的壽山等船的日子。

好像等船等了兩個星期,每天在教室看很小的電視播放電影,我喜歡出公差去搬飯菜,可以在這個小小的走廊走走,到處看風景。

老屋變成了博物館,即使是我到了這個地方應該也想不起當時的印象,但是透過每一棟老屋都有的時間軸,把自己的記憶對應到這個空間

《消失的情人節》與《快一秒的他》

或許已經看過《消失的情人節》有了先入為主的概念,看《快一秒的他》的時候總覺得要傳達的意念不太多。

或許是男女對調與日本文化比較內斂,而跟父母的關係,我比較喜歡台版的深刻與灑狗血。

不過,日版的京都與天橋立,真的很吸引人去啊!

【台北】炭波波·喫茶與極度不妥!

好像進入昭和年代的日本咖啡館,這樣說好像很奇怪,我雖然在昭和45年(1970年)出生,一直到昭和64年(1989年)昭和天皇駕崩改平成都還沒有去過日本,但所有的影視娛樂流行文化,卻深受日本的影響。

一進去看到中森明菜、木村拓哉等人的海報,也看到了高橋留美子的作品,不僅如此還有當時的電風扇、裝飾品、擺飾物,到今天來看,讓我思考了文創品存在的意義,好像不需要那麼嚴肅,只要有共鳴的商品就是好商品。

整個就好像走入日劇《極度不妥!》(日語:不適切にもほどがある!)的場景,整個人都好像回到了學生時代,如同電視劇情很多事情互相對照之下,現代人的憂愁、困惑、生老病死,拉了長遠來看,或許都是最好的安排。

跟朋友討論到一位很早就因為車禍離世的朋友,她母親說她一輩子無憂無慮,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