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25/02/06
No.47【台北】海倫咖啡 建築文化雜誌
#看五十次展覽 第十九次 「形色質美:漢寶德的建築」
很感謝這一趴一兼二顧,認識了新朋友,過了生日也看了展覽,又拿到了建築文化雜誌,又一朝聖了咖啡館,就只差肉桂捲了。
很感謝 沈孟穎,以前會認識這位研究者是因為出了一本台北咖啡館文化相關的書籍,後來發現做的事情跟文化資產保存相關,甚至幫我們青田七六的案例拿去國外展覽,後來在台南開了書店,現在在台博館基金會工作,只能說同溫層很厚,所有的朋友都交集在一起了!
即使如此,我們的領域對台灣這個大千世界來說,應該還是一小部分而已,對於文化資產再利用,還有建築界對於文化資產的想法,我們都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很感謝參與展覽的朋友帶我看漢寶德的展,對於現代主義的建築,還有對於中國傳統建築元素融入,這個小小的利用廊道的展覽已經算是部分完整,也可以了解漢寶德與救國團建築的投入,普遍有把建築不只是作為一個容器,人與人的生活在其中的使用方式充分的設計,我非常驚訝地有一個案例,而大家也非常喜歡的是溪頭的小木屋,設計出非常和式的木構造,巨觀與微觀細節也是如此!
拿到《建築文化》雜誌,隨然網路上可以免費下載,但看到紙本與不同材質的紙,結合台博館的建築圖資料庫,這一期第六期討論的是戰前的建築,又以日本時代長官的住宅兼具招待所來討論,這部分的論述非常受用,簡直是愛不釋手啊!
看來從我十幾年前的一年五十次的發願,從咖啡館開始作為書寫的題材,還真得是非常好的達成目標的方法,當然最棒的是認識各式各樣的能人啊!
2025/02/04
No.23【青田七六街區慢步】開春新路線- 3/15(六)文學之路II:穿梭時空的城東文學散步
#一年五十次走讀地圖 第23次
【青田七六街區慢步】開春新路線- 3/15(六)文學之路II:穿梭時空的城東文學散步
附圖:1939 台北市區計畫街路並公園圖 (來源:中研院 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台北城南的文學之路,是青田七六從2012年開始,持續至今的慢步路線。提到文學似乎便離不開城南,但學校林立的城東,也聚集了諸多文人身影,隱藏著許多文學故事。2025年開春,我們的文學之路終於是走往城東了,如果你也好奇城東的文學之路是怎樣的風景,那就跟著路那老師一起來看看吧!
2025年3月15日(六)上午9:30-12:00
文學之路II:穿梭時空的城東文學散步
集合時間:2025年3月15日星期六上午9:20
集合地點:善導寺捷運站 1 號出口
講師:路 那
費用:600元 ( 含講師費、個人導覽機一台及保險 ) 慢步路線:(講師可能依當天狀況更動) 捷運善導寺站1號出口→開南商工→成功高中→臺北商業大學→自立晚報舊址→台灣文學基地→齊東街→華山藝文中心→善導寺 日治時期,城東因都市規劃,形成「學校街」之區位,從小學校到專門學校、高等學校一應俱全,包括樺山小學校、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臺北商業學校、臺灣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與臺灣商工學校等多所知名學府均坐落於此,成為培育精英的重要搖籃。在此之中,自然也少不了文學菁英的身影。 戰前以〈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在日獲獎而聞名的龍瑛宗、以〈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歌詞而深深滲入台灣人民記憶中的王昶雄,均出身於臺灣商工學校(現開南商工)。戰後,臺北第二中學校更名成功高中,更是迎來詩人紀弦為教師,並產出陳映真、古龍等知名作家。 本趟走讀將帶您穿越時光,在日治時期與戰後時光間穿梭,探索文學家們與「學校街」的互動,並深入了解他們如何透過創作表達那個時代的精神。不容錯過的文學之旅,期待您的加入,共同見證台灣文學史的光輝歲月! 任何問題星期一至五非假日10:00-17:30可來電02-89787499詢問。 報名:https://qingtian76.memberok.com/activity_stage.php?ayid=65
文學之路II:穿梭時空的城東文學散步
集合時間:2025年3月15日星期六上午9:20
集合地點:善導寺捷運站 1 號出口
講師:路 那
費用:600元 ( 含講師費、個人導覽機一台及保險 ) 慢步路線:(講師可能依當天狀況更動) 捷運善導寺站1號出口→開南商工→成功高中→臺北商業大學→自立晚報舊址→台灣文學基地→齊東街→華山藝文中心→善導寺 日治時期,城東因都市規劃,形成「學校街」之區位,從小學校到專門學校、高等學校一應俱全,包括樺山小學校、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臺北商業學校、臺灣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與臺灣商工學校等多所知名學府均坐落於此,成為培育精英的重要搖籃。在此之中,自然也少不了文學菁英的身影。 戰前以〈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在日獲獎而聞名的龍瑛宗、以〈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歌詞而深深滲入台灣人民記憶中的王昶雄,均出身於臺灣商工學校(現開南商工)。戰後,臺北第二中學校更名成功高中,更是迎來詩人紀弦為教師,並產出陳映真、古龍等知名作家。 本趟走讀將帶您穿越時光,在日治時期與戰後時光間穿梭,探索文學家們與「學校街」的互動,並深入了解他們如何透過創作表達那個時代的精神。不容錯過的文學之旅,期待您的加入,共同見證台灣文學史的光輝歲月! 任何問題星期一至五非假日10:00-17:30可來電02-89787499詢問。 報名:https://qingtian76.memberok.com/activity_stage.php?ayid=65
2025/02/02
No.22【花蓮】龍瑛宗花蓮的日常
#一年五十次走讀地圖 第22次
一直想寫規劃龍瑛宗的花蓮走讀,原本以為用AI可以很容易,沒想到錯誤蠻多的,大部分就用手動修改了
龍瑛宗花蓮的日常
1. 花蓮火車站:起點
從這裡出發,我們將沿著龍瑛宗的足跡,走訪他曾經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龍瑛宗對橫光利一的作品有過許多的評論,在車站來解說《邂逅》,可以了解當時新感覺派的特色。
2. 花蓮神社:
建於日治時期的花蓮神社,是當時花蓮地區的信仰中心。
龍瑛宗的小說《薄暮の饗宴》中,曾描寫到神社的場景,可以實地走訪,感受小說中的氛圍。
3. 台灣銀行花蓮分行:
龍瑛宗在1941年至1942年間於此任職,我們將在此感受他作為銀行員的生活。附近的美崙山是龍瑛宗筆下經常描寫的地點,可以實地走訪,感受龍瑛宗筆下的花蓮風光。
4. 午餐:
品嚐龍瑛宗時代的花蓮美食,在地餐廳享用午餐,品嚐融合客家、原住民和日式風味的花蓮特色料理,例如客家小炒、阿美族野菜、日式料理等。
5. 松園別館:
建於日治時期的松園別館,是龍瑛宗時代的重要文化場所,可能也是當年文人雅士交流之地。在這裡,我們可以一邊欣賞日式庭園的幽靜,並分析龍瑛宗在戰爭時期閱讀橫光利一作品的心境。
6. 花蓮港:
花蓮港在1940年代是重要的交通樞紐,龍瑛宗在此見證了花蓮港的現代化。龍瑛宗曾將花蓮港比作19世紀的美國西部小鎮,體驗花蓮港的拓荒風情。
7. 吉野神社:
吉野神社是日治時期吉野村(今吉安鄉)的信仰中心,供奉著開拓三神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可以走訪吉野神社,了解日本移民在花蓮的生活和信仰。龍瑛宗的小說《新天長山斷崖》中,描寫了吉野村的風光和日本移民的生活。
8. 玉里、安通:
若有辦法到比較遠得玉里鎮,可以閱讀《龍舌蘭和月亮》,體會在溫泉地與老朋友喝酒聊天,有種櫻花短暫的美,人生真是美得令人悲哀。
2025/01/28
No.40 【台北】北平同慶樓
#五十次生日趴 第四十趴 北平同慶樓
又看了一次展覽,又有新的收穫。這次特別注意到,展品中的黑點與無限延伸的網狀形成了一種視覺上的互補效果,讓人感受到空間的延續與消融感。至於為什麼她選擇以海洋生物作為創作題材,我問了 chatGPT,得到以下解釋:
1. 童年的靈感與自然觀察
草間彌生自幼喜愛觀察自然,包括植物、昆蟲和水生生物。她成長於長野縣的鄉村,周圍的自然景觀對她的藝術視野產生了深遠影響。海底世界生物的形態、色彩和動態激發了她的創作靈感。
2. 心理視象與幻覺
草間彌生患有視覺幻覺,經常看到無限延伸的點狀圖案或重複的形態。海洋中的生物(如珊瑚、章魚和水母)與她幻覺中的世界產生了共鳴,象徵著她對內心無限世界的探索。
3. 對無限的追求
草間彌生的創作主題經常圍繞「無限」這個概念。海洋是無邊無際的,象徵著生命的起源與無窮的可能性。海底生物的繁複與變化,正是無限性的體現。
4. 視覺吸引力與象徵意義
海洋生物鮮豔的色彩和獨特形狀,與草間彌生標誌性的視覺語言高度契合。這些生物的生命力與多樣性傳遞了她對生命的熱愛和敬畏。
5. 環境保護與人類未來
草間彌生的部分作品反映了對環境問題的關注。通過描繪海底世界,她呼籲人們重視自然與海洋生態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草間彌生對海洋生物的描繪融合了個人心理、自然讚美與宇宙哲學,成為她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
草間彌生在1960年代於美國走紅,當時的當代藝術緊密結合了性解放、越戰反思、行為藝術與反社會運動。她以裸體行為藝術、波普風格與無限網狀創作吸引了大眾的關注。但1970年代回到日本後,卻因前衛風格與保守文化的衝突遭遇排擠,再加上女性藝術家的地位低落,草間彌生的作品一度被認為「不夠日本化」。然而,她持續創作並將心理疾病轉化為創作靈感,最終在1980年代重新獲得藝術界的重視,甚至被視為國寶級人物。
展覽中,「陰陽」、「生死」、「消融」這幾個詞彙頻繁出現。陰陽代表對立與平衡,例如圓點與網狀、黑白與彩色的對比;生死象徵生命的輪迴與無限;而消融則體現個體與宇宙的融合,具體表現在《南瓜》與《鏡屋》等裝置中。這些哲學意涵讓人更容易理解草間彌生創作背後的精神世界。
看完展覽,拿到詳細的導覽手冊,還有東方點心代替蛋糕,真是一場充滿收穫的體驗!原來黑點居然只有三種規格,真是令人驚訝。
2025/01/27
No.38【台北】瀧厚炙燒熟成牛排
#五十次生日趴 第三十八趴
很不好意思趕攤遲到了,我整個還在上一攤茫茫的藍雨的心情。
會約在北車是因為交通方便,自從微風廣場美食街在北車二樓開幕後,可以有更多約飯的地點,有時候想想行路匆匆的捷運站,是否也可以加入久坐的咖啡館,休閒的元素。
跟婉華聊天很沒有負擔,而且都可以很有條理的獲得"法門",雖然在佛教的慈濟大學,但本身是信奉基督宗教,她跟我分享去家訪的經驗,還有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學生,如何在自己可以的範圍內去幫助學生給予方便,這是我沒有想到老師也可以變成這樣的角色。
希望婉華不要累倒!
這幾年可能年紀大了淚腺豐盛,經常會落入一個情境,當我用同理心去感受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有無奈的情緒,然後全身就好像生病一樣走不出來。要幫助一個人,必須自己要更強大才能幫助別人。
照片上是去年一起去宜蘭的福山植物園旁的小旅行,這位領隊大哥已經七十幾歲,但是看起來比我們年輕,真的住在這邊可以長生不老的感覺,讓我感覺這樣的旅行真的是一場夢。
謝謝婉華的生日禮物,挖耳棒,我會好好地把耳屎清乾淨,多聽別人講話。
2025/01/26
No.36【台北】呷米
#五十次生日趴 第三十六趴 呷米
這是一家素食餐廳,讓多趴食太多肉的胃腸有點喘息的機會,由於我遲到,所以聚會時間硬生生少了半小時,很感謝同學中午抽空接見。
六道輪迴,人生隨緣的態度越發明顯,我們說的容易,實際要做並不容易,而隨緣也需要兩造都同意,不只在人間,或許人死後也需要隨緣吧?很難的學習,或許要好幾輩子才能有所悟道。
2025/01/25
2025/01/20
No.22【台北】福華牛肉麵
感謝 李方菁 新的女神豆,教授我沖煮秘方,等一下要來沖看看 。
福華飯店的生意不錯,人來人往,到了七賢廳吃牛肉麵、海南雞飯,忍不住再翻閱一下廖欽福回憶錄,通常到飯店都會覺得整體來看總會有一些缺點,但福華是我覺得樣樣都很到位,食物也道味的地方。
不知道是不是在延平中學附近,我們這群人延平的比例很高,還有媽媽也是延平國中部畢業的。
PS. 下次要凡爾賽玫瑰風嗎?
圖一,剛從北海道回來就趕來聚餐
圖二,延平學妹
圖三,點點+特色襪子
圖四,牛肉麵料很實在
圖二,延平學妹
圖三,點點+特色襪子
圖四,牛肉麵料很實在
2025/01/17
No.20【台北】草原風蒙古火鍋
很感謝真木陽子小姐請客,冬天吃火鍋就是很爽。自從去年在台大醫院巧遇陽子小姐,當時因為父親在台大而遇到,如今她的父親還在奮戰,當我們討論父母與小孩,我覺得我們能夠掌握的實在很少,擔心也沒甚麼用。
最近一年開始吃降血壓的中藥,本來一天吃三次,然後發現一天吃兩次就夠了,最近發現一天只要吃一包就好,中藥有那麼完美嗎?只要吃一點就好像有效,我擔心會不會有其他副作用啊?!
看來一日一餐控制體重很好,但也到了需要多運動的年紀了!
PS. 突然想到後部落格時代,一群格友有來吃過這家新開的餐廳,這些人如今何在呢?
2024/12/27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