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又來上央廣,談台灣百年咖啡館
這是某補習班的暑期營隊,已經很難的見到那麼大團的導覽,我們分成三組。以往接受很多小學的委託帶領小學生的科普導覽,這幾年越來越多是寒暑假的營隊來申請導覽服務。
這種營隊剛開始同學互相不熟悉,往往帶來的時候都很乖,但是只要小朋友一起一兩天就熟起來了,到了一個新鮮的地方就開始聊天打屁,這樣的學習效果我其實不怎麼好,不過,能給小朋友不同的體驗,我想多少有些幫助。
我運氣比較好,帶到四五年級的同學,而且只有十個人,給了一些有關恐龍滅絕的另類思考,我還是建議小班制在管理與教學上是比較OK的。
第一次在豪大雨下導覽,我算是有備而來吧!預知會全濕直接穿涼鞋,褲子也是可捲上來得快乾褲,很沒有導覽老師的樣子,希望大家可以體諒。
#在自己的城市旅行
今天參加者清一色女性,而且走了那麼遠,看起來體力都比我好,走了台北苗圃內的軸線,又走了南門町兒玉町這個日本人區域,從產業開發到南菜園攏絡台灣文人,最後到了紀州庵高級料亭,兩個政權加上美援時期的羅斯福路,在這條路上刻劃了不同的國族意象,台灣的現在到底是誰的現在,而台灣的未來到底是不是我們的未來?
我覺得我們目前還沒有對我們土地有足夠的文化自信心,我總希望大家全盤認識我們這塊土地曾經的人事物,那表示就有足夠的自信心可以規劃我們自己的軸線了。
首發就遇大水,那麼未來會大發嗎?還可以報名喔!
http://travelers.tw/trip/4527
攝影:陳鈺萍 — 與陳鈺萍和林婉美
#古今對照
巴會館,巴士公司旁的咖啡館,漢口街、延平南路口
來源:上,待查。下,google街景
上圖:公會堂前,左至右依序為南警察署、巴會館的蒙馬特風車、北白川宮紀念碑。來源:看見李火增
下圖:中山堂前,左至右依序為刑事警察局、台糖辦公室、孫中山先生銅像
雖然早上十點到十一點的導覽是免費的,但有些客人會準備小禮物給導覽老師,有時收下來又不好意思,不收又覺得人家刻意準備了,這時我會回禮送一本我的書。
許久未出新書,那要怎麼送呢?我會隨客人不同的屬性,看是咖啡館、書店、閱讀或是散步,其實只要導覽十分鐘,大概就看得出客人的喜好,這批客人很客氣地寫了一張卡片,還有與疫情相關的小產品,算是很貼心,我回送了一本《台北慢步》,期待每一個人都走出不同的台北路。
同一天的下午有一場公司老闆帶員工來的團體,可能我太遲鈍,我講了半小時後才抓出客人的喜好,台灣人對於日本時代的生活方式真的知道太少了,要如何快速帶入百年前的台北社會,真的要花不少時間,希望這一小時有點效果,不要一離開就忘光光。
不只是圖書館,松菸原本的員工澡堂
兼具通風、散熱、採光、隱蔽與欣賞風景的澡堂,前一陣子開放為圖書館,上個月圖書館剛剛重新開幕,看到門口的鞋子灑了滿地,或許是趕潮流而來,今日進來覺得使用人算是剛好。
把澡堂改為圖書館,也算是有創意的作為,只是老實說有些書架內的書要找書與拿取比較不方便,或許大家只是進來讀書的也說不定?
半圓形的澡堂,天花板周邊圓弧高挑,屋頂上有個通氣孔,窗戶的設計也頗為奇特,百葉窗在上,可以兼具遮陽與透氣,我想可能也有遮蔽洗澡人的效果吧!外頭庭園種植許多樹木,泡在澡堂內可以欣賞四季不同的景致。只是不知道當時男湯、女湯是如何分開呢?
撫觸著白色的磁磚,看著地板的馬賽克,聽著外頭演唱會的聲音,玻璃窗戶不時的傳出震動的聲音,變成文創園區的圖書館,竟然有這樣意外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