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的開發在歷史的紀載開始於西元1684年,清康熙23年《台灣雜記》載:雞籠(基隆)三朝溪後產黃金,山下水中砂金碎如屑。
一直到清光緒時代後,日本明治時代大力的開發採礦、興建水力發電廠,金瓜石及九份的開發就一直進行,太子賓館、日式宿舍群、煉金樓、福山宮傳奇、黃金神灶延伸到九份的輕便路、鐵道,還有生活娛樂機能的昇平戲院等等,到了國民政府年代接手的台陽、台金公司,興建的禮樂煉銅廠發電廠一直到西元1983年找到黃金200公斤的弊案,這三百年來的傳奇也夠多了。
或許,來到這裡的觀光客只會來吃九份芋圓,或是買一些全台灣觀光景點都相同的紀念品回家,頂多去黃金博物館看一看照片,我想有更多的歷史可以探訪,只要有時間,來個兩日一夜的旅行,爬爬雞籠山,在金瓜石山間走走,你會看到不同的歷史。
而我年紀越大才發現越來越復古,越來越想要簡單過生活,如果能搬到這種平房住,生活應該簡單到一個程度了吧?